一、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1925-1936)
1、社会主义工业化
①条 件 新经政策四秋春,经济恢复局稳定。
工农联盟又巩固,全面建设喜来临。
②方 针 联共召开“十四大”,经济建设定方针。
社会主义工业化,重点重工为特征。
③实 施 两五计划①初施行,建设成就举世惊。
工业总值欧第一,工业国家初建成。
农业耕种机械化,工业体系较完整。
2、农业集体化
①条 件 十月革命民欢庆,分配土地民耕耘。
小农经济漫如海,农业改造定方针。
②方 针 联共召开“十五大”,集体经济为核心。
实施农业集体化,个体经济不留存。
新经政策渐取消,私营企业无踪影。
③实 施 土地公有强施行,集体农庄多农民。
消灭富农地没收,生产关系大变更。
超越农村生产力,农业落后有原因。
3、评 价
①主要成就 经济建设势喜人,工业国家初形成。
生产资料公有制,苏联宪法明确定。
②局限方面 苏联建设快迅猛,问题严重略说明。
a比例问题 优先发展重工业,农轻②落后民贫困。
b质量问题 强调产值与产量,质量低劣少产品。
c农民问题 积累资金掠农民,损害生产积极性。
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1936)
1、形成标志 苏联“八大” ③定宪法,社会剧变法确定。
①国家性质 工农联盟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新。
②政治基础 各级代表苏维埃,人民当家喜执政。
③经济基础 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最典型。
2、体制特征 宪法颁布两标志,制度体制④两形成。
苏联体制多特征,计划经济多命令。
①经济方面 排斥商品与市场,价值规律全否定。
②政治方面 权力集中少监督,党政不分独专行。
3、评 价 体制形成多原因,列强包围势严峻。
①形成因素 经济文化俱落后,专制残余根基深。
党内斗争权集中,独行专制斯大林。
②积极作用 高度集中新体制,特殊时期立功勋。
正确方针全贯彻,效率提高势日增。
③消极作用 计划经济多命令,效益低下有原因。
中央集权独专行,缺乏民主听命令。
缺乏生产积极性,各项事业难前进。
4、消极影响 苏联体制危害深,缺乏民主独专行。
①个人崇拜盛行 集中领导成历史,个人崇拜大盛行。
歪曲事实成偶像,党史教程⑤歌神明。
②大清洗运动 个人崇拜渐盛行,清除异已运动兴。
(1935-1938) 广大干群遭迫害,民主法制荡无存。
经济文化遭破坏,二战初挫有原因。
[注释]
①两五计划:苏联从1928年起,开始有计划的经济建设,1928-1937年间为一五计划和二五计划进期。②农轻:指农业和轻工业。③“八大”:指1936年苏联第八次苏维埃代表大会。④制度体制:指社会主义制度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⑤党史教程:指1938年出版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