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年来,我们的教育都是贴身式的,但却是忽略教育主体的强制性教育。家长总是事先不带商量地为孩子制订了一套成长和学习方案,老师也是一视同仁地向学生灌输应付考试的知识。考试时,家长恨不能亲自上考场替孩子作答;孩子不想学了,就想方设法送到国外学校就读。
可是,有多少家长清楚孩子们的真实想法是什么呢?当学习变成了一项为父母完成的任务,当成绩成了老师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时,孩子们的心理不健康,他们无处发泄自己的不满,真是替他们感到郁闷。试向我们的花朵们都是在冷人窒息的环境中,他们只能一味的学习,他们只能为了家长的面子而努力,他们只能......,早晚有一天他们会崩溃。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在后悔没有早于孩子们沟通,没有遭考虑他们的感受,还来得及吗?
记得,好早以前,我叫二年级孩子上一节题为《画玩具》的课,课前,我让孩子们带来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有不少孩子没带来一件玩具,一问才知:家长说你都那么大了不需要玩具了。我就不明白,玩具是可以陪人一生的,为何不给他们买件玩具?如果孩子有件毛绒玩具,他可以抱着玩具入睡,可以和玩具聊天,说说自己的苦恼,这样压力无形中就转化了。
那节课后,我真想对家长说:给孩子买件玩具吧。
多年的教学生涯,使我认识了来自各种家庭的孩子。最快乐的孩子是那些来自外来务工人员家庭的孩子们,因为家长忙于工作,没有时间给他们抱任何的辅导班,所以他们能肆意的玩耍,消磨自己的休闲时光。他们的压力最少,他们的快乐也最多。反之,那些城市中的孩子们却随家长们奔波于各类辅导班之间,他们的小脸上很少出现由衷的笑容。
其实,早就有专家倡议要让学生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到底有多少孩子体会到了乐趣了呢?估计这是个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