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型小说欣赏》教案及阅读训练汇编第十八课时 |
|
上传:火树银花 |
审核发布:火树银花 |
更新时间:2011-3-10 6:53:36 |
点击次数:1561 |
|
《微型小说欣赏》教案及阅读训练汇编第十八课时 微型小说欣赏:第十八课时 学习目的:选修课结业测试。 重点:检测学生们微型小说的阅读能力。 研习新课:学生们先做,老师批卷,打出分数,然后讲解。 (一)办事儿 王和文 每次探亲回家,父亲都会提起表哥。他通常这样说,你表哥真不错,经常来照料我们,大大小小的事都替着张罗。 表哥待我们真是好。我在县城读书的时候,伙食差,经常陷于 “ 饥寒交迫 ” 的境地。多亏了表哥,他当时在县里最气派的第一饭店工作,晚上下了班,经常到学校里给我送去一大块熟牛肉或狗肉,看着我吃下才笑眯眯地离开。 我有时会问,你这样做好吗? 表哥说,我们那里每个人都有一份,自己人吃嘛,撑死了能吃多少? 我很感动,也很诧异,但是狗肉堵着嘴,想不出恰当的话来,只能说,你们不会把饭店拿垮了吧? 果然被我不幸而言中。我考上大学的第二年,第一饭店停业了。表哥呢?进了一家金属乐器制造厂。 我再次放假回家,发现家里的橱柜、水缸盖、锅盖乃至簸箕,全都是亮闪闪的优质材料。 我的心一沉!侧立起耳朵,看着父亲。他老人家果然又说,你表哥真是不错。 我决定和表哥谈一谈。我尽量委婉地表达了这样的意思:你这样做对单位和个人都是不负责任的,这样下去对自己是很不利的。 表哥很尊重我这个小弟,他也相当诚恳地表达了他的意思:你表哥我没有别的本事,只能拿破料子给亲戚朋友办点事儿;要是这点事儿都办不了,我还不憋屈死啊;又不是偷出去卖钱,自己人用嘛,打死了能用多少? 我乖乖地闭上嘴巴。 不过,表哥还是感谢我的开导,他说,放心吧老弟,我倒是想拿金块呢,可也得有啊,厂里只有铝合金和擦琴的布料。 我这才注意到,他家里的窗帘、床单、电视机 罩…… 都是上好的白棉纱布。 我讪讪地说,你们,你们不会把工厂拿垮了吧? 果然又被我不幸而言中。没过两年,乐器厂倒闭了。表哥呢,下岗了。 又是一年过去。 我再一次回家。阔同学在当地最高档的酒店设宴款待。酒至半酣,我去洗手间,没想到竟遇见了表哥!他做了这里的保洁员。 意外相逢,我们都特别高兴。表哥实在见老,也是奔 50 岁的人啦,但是热情和仗义丝毫不受时间和地点的局限,他把“正在维修请您稍候”的大牌子架到洗手间门外,说,不让别人进来,给你专用! 我大着舌头说,这不太好吧? 表哥说,嗨,这点事情都办不到,你表哥我在这里不是白混了么? 从洗手间出来,我发现衣兜里鼓鼓的,掏出来一看,是不知什么时候塞进去的五六包卫生纸。我隐约记起表哥刚才说过一句话:这里只有这东西,真不好意思拿出手。 我嘿嘿笑了,眼泪却止不住流下来……(选自《京江晚报》) 1 .文章的题目是《办事儿》,主人公表哥究竟会不会办事儿?还真是一件难以评价的事。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①表哥办了哪些事儿?请加以概括。 ②表哥办事儿注重了什么,忽略了什么?请加以分析。 2 .文章的体裁是小说,作者借这篇作品表达了很多思考。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①表哥的境况似乎每况愈下,这一点给我们什么启示? ②你如何评价文中的“我”? 3 .小说中的细节往往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请根据提示分析下列细节。 ①表哥说,我们那里 每个人都有一份,自己人吃嘛,撑死了能吃多少? 提示:加点词语折射出了什么? ②我嘿嘿笑了,眼泪却止不住流下来…… 提示:“我”为表哥的 而流下了 的泪,为表哥的 而流下了 的泪。 (二)大年初一没下雪 山鬼 去年三十傍晚,广州火车站的广场突然间静下来。时间还早,我买了份报纸,走向车厢。车厢里没人,我选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看着书,不久就开车了。 不知到了哪个小站,上来一个农民模样的人,牵着个小女孩,对着车票仔细核对座号,辨认清楚了,他们才坐下。整个车厢其实没几个人,你想坐哪都行。一看就知,他们是不常坐车的。 那个男人四五十岁的样子,很像个农民,灰黄的脸、很深的皱纹,只是他的手不是又粗又大,他有一双又干又细的手。那个女孩的脸也是灰黄的,土头土脑的样子,谈不上好看,只是那双黑眼睛就像灰烬里的火星,一闪一闪的。他们坐在我对面。男人坐下去时,半哈着腰,发出一声短促的笑声,好像说:打搅了! 这一路肯定无聊透了,你别想着找一个志同道合的同伴在火车上玩牌了,我继续看我的书。晚上,餐车送了一次面条,黏糊糊的,看着都没胃口。我拿出上车前买的江南酱鸭,要了一瓶啤酒,准备凑合着吃一顿年夜饭。 我请对面的一起吃。男人忙摆着手,说不吃,不吃。我看见那个女孩看着面包,咽了一下口水。我递过去一块面包,又撕了一只大鸭翅,笑着说:“吃吧,都过年了,客气啥!”我又拿出花生米、凤爪几样下酒菜,索性大家喝个痛快。 我边吃边问:“你们回家过年?”“嗯……不, ” “喔。”我嘴里应着,心想中国还有这么浪漫的农民。 没怎么说话,饭很快吃完了,酒也喝光了。男人主动收拾桌上的碎骨。小女孩突然问我:“叔叔,你看见过雪吗?” 我很舒适地斜倚在椅背上,笑着说:“见过,白的,有的人说像糖,有人的说像盐 …… ”“你给我说说吧,说说吧。” 说着话,我想去洗手间。路过洗手池旁的过道,我看见那个男人抱着头,蹲在地上哭泣。我听到压抑的哭泣声。 在男人断断续续的哭泣中,我听到那女孩的故事。母亲在她 4 岁时去世了, 9 岁时她得了白血病,到今天已经拖了四年,医生说今年可能是她最后一个春节了。爸爸问她想要啥,她说只想看看雪,生长在广东偏僻的山区,她从来没有见到过雪。她生病前读的最后一篇课文是《济南的冬天》,在她脑海中不断地想像着真正的冬天的模样。她想翻过家乡的这座大山,看看山那边下雪是什么模样。这个一贫如洗的父亲在大年三十晚上和她一起坐火车准备看雪。坐着这趟车去,坐着当晚回程的车回,再也没有多余的钱去住旅店、在车上吃饭了。临走前,他们听了天气预报,说杭州今夜有一场大雪。 我无法想像在这样一张黄灰皮肤的脸庞下有这样一颗细腻的心。 我走到座位旁,给小女孩耐心地讲起下雪时的种种趣事。到站了,杭州很冷,风很大,却没有雪。 我拿了三百块钱给他,他死活不要。我留了一堆食品给他们。他们送我上了从杭州回新安江的中巴,在车旁拼命摇着手。 在回乡的时候,最怕碰风雪天,而我希望今天赶快下雪,下得越大越好。 一天无雪。 一夜无雪。 初三的晚上,一家人坐在火炉旁吃火锅,窗玻璃上响起了淅淅的声音。 我突然说了声:“下雪了。” (选自《 读者人文读本 " 初中卷》,有改动。) 1. “那个女孩的脸也是灰黄的,土头土脑的样子,谈不上好看,只是那双黑眼睛就像灰烬里的火星,一闪一闪的”,你是如何理解句中作者设喻的用意的? 2. “我”对父女两人的情感变化,可以通过以下语句体味,请针对文句概括。 ①一看就知,他们是不常坐车的。 ②“喔。”我嘴里应着,心想中国还有这么浪漫的农民。 ③我无法想像在这样一张黄灰皮肤的脸庞下有这样一颗细腻的心。 ④我突然说了声:“下雪了。” → → → 依次可填: 3. 结合文章内容,试用“与其说……不如说……”说说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①与其说小女孩向往着看雪,不如说她向往 ②与其说“我”为而遗憾,不如说我为慈爱的父亲、纯真的女孩未能达成愿望而遗憾。 4. 文中两次写我为小女孩讲雪,请抓住关键词语,比较这两个情节。 5. 文中【】内的文字是插叙,其目的主要是向读者交待什么?请加以概括。 ① ② 6. 当我问:“你们回家过年?”,小女孩父亲回答的话语有一句空白,以下有两种选择,你选哪一种? ①小孩子没看过雪,带她去看雪。②小孩子没坐过火车,带她坐火车。 你选择 ,理由 。 参考答案: (一) 1 .①在饭店拿肉给“我”吃;在乐器厂拿料子给亲友用;在大酒店拿卫生纸给 “我”。②注重了家庭和亲友的利益,忽略了集体的利益。或者说注重了狭隘的亲情,忽略了社会道德。 2 .①启示我们:人们如果都想从集体中谋取个人利益,就必然导致集体的衰败,从而致使个人利益也得不到保障,反之,众人拾柴火焰高。②评价要点:“我”有是非观念,但是因为自己也曾蒙受其利,加之对方是自己的亲人,所以,反对态度不够坚决。 3 .①占公家便宜并非个别现象。②善良;感动;愚昧;悲哀。 (二) 1 .把小姑娘的眼睛比喻成“灰烬里的火星”,“灰烬”暗示小姑娘的生命即将凋谢,“火星”象征小姑娘热爱生命的美好心灵。 2 .依次可填:略有轻视,有点吃惊,内心震撼,深深挂念。 3 .①生命的美好;②正月初一未下雪 4 .从“很舒适地斜倚在椅背上”“笑着”等词语可以看出第一次“我”是带着一种逗趣的心态在为小女孩随意地讲雪;从“走到座位旁”“耐心的”等词语可以看出第二次“我”是带着一颗真挚的爱心在为小女孩认真地讲雪。 5 .①交待小姑娘的遭遇和病情;②交待小姑娘看雪愿望的由来(或交待父女二人乘车到杭州的目的)。 6 .无标准答案,言之有理即可。选第一种,理由应该是小女孩的父亲是个质朴的人,会如实回答。选第二种,理由应该是小女孩的父亲是个细心的人,如果如实回答恐会触痛生病的女儿。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