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国文学》阅读(3) |
|
上传:火树银花 |
审核发布:火树银花 |
更新时间:2011-3-10 12:11:34 |
点击次数:1700 |
|
《外国文学》阅读(3) 三、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19世纪现实主义的主要代表有(1)法国:欺丹达尔、巴尔扎克、福楼拜(2)英国:狄更斯、勃朗特姐妹、哈代(3)德国:柯南道尔、海涅(4)俄国:契诃夫、普希金、果戈里、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列夫·托尔斯泰(5)美国:易卜生、马克吐温。 (一)填空 1、法国 (1)法国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 ①前期: A、司汤达的《红与黑》问世,标志着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成熟,是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性作品。B、雨果的《欧那尼》与《红与黑》于1830同年发表标志着法国现实主义文学与浪漫主义文学共同发展。C、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则使现实主义文学从理论到实践趋向于完善,代表了西欧现实主义的最高成就。 ②后期(19C后期——20C初):主要的作家有罗曼罗兰和从自然主义转向现实主义的左拉。 (2)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是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批判锋芒由强转弱转折点, (3)斯丹达尔(司汤达) ①斯丹达尔的《拉辛与莎士比亚》在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作用,书中阐明了作者的文艺观,他在论著中所倡导的浪漫主义实际上就是现实主义,它是法国现实主义的第一部理论著作,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篇美学宣言,被后世称为“现实主义的宣言书”。 ②斯丹达尔的《红与黑》是19世纪现实主义的奠基作,标志着现实主义文学的形成。《红与黑》 原名《于连》,副标题“1830年纪事”,整个书名象征了复辟时期两大对立阵营,两种不同思想的斗争,突出了小说的政治意义。“红”象征拿破仑时期士兵的红军装,代表资产阶级的力量,表现了对第一帝国的向往;“黑”象征教士的黑色道袍,代表封建社会反动力量,暗指教会及复辟时期的反动统治。同时,“红”也可以指于连所进入的教堂的窗帘,从窗帘的反光中看到血,预示结局;“黑”不喜欢虚伪的黑色,而喜欢牺牲的红色。 ③其他作品:《瓦妮娜•瓦尼尼》提出了主题:革命与爱情的关系;《帕尔马修道院》与《红与黑》有相似之处,其主人公是法布利斯。 (4)巴尔扎克是个多产的作家,代表作品《人间喜剧》,共收入长中短篇小说96篇。《人间喜剧》的全部作品分为3大类: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分析研究。 其中“风俗研究”是小说总集的主干部分,又分为“私人生活场景”、“外省生活场景”、“巴黎生活场景”、“政治生活场景”、“军事生活场景”、“乡村生活场景”等6个部分。《人间喜剧》在形式上主要采用了分类编排法和人物再现法,主要描绘了封建贵族的衰亡图、资产阶级的发迹图以及金钱社会的交易,它代表了西欧现实主义的最高成就;1829发表的《抒舒昂党人》揭开了《人间喜剧》的序幕。他的最后一部作品是《农民》。 2、英国 (1)英国现实主义于30年代产生,到四五十年代产生繁荣,这一时期重要的作家作品有狄更斯《匹克威克外传》、萨克雷《名利场》、勃朗特姐妹《简·爱》、《呼啸山庄》和盖斯凯尔夫人《玛丽·巴顿》等。这些作家被马克思誉为“现代英国的一派出色的小说家”。 (2)19世纪后期的代表作家是哈代和萧伯纳,其中哈代著有威塞克斯小说,此小说因以威塞克斯地区为背景得名。 (3)笛福是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开创者之一,被称为“小说之父”,代表作《鲁滨逊飘流记》塑造了一个英国“真正的资产者”的艺术典型。 (4)哈代把自己的小说分为三类:人物和环境小说、罗曼史和幻想小说、机敏和经验小说,它们分别以 《绿荫下》、《心爱的》、《计出无奈》三部作品为代表。作品《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进入晚期创作的标志;《列王》是一部篇幅宏大的史诗,可与《浮士德》媲美。除此以外,他还著有《卡斯特桥市长》、《远离尘嚣》、《无名的裘德》、《还乡》等。 (5)狄更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出现在19世纪三十年代,其奠基人是狄更斯。他主要创作了《匹克威克外传》、《艰难时世》、《双城记》、《大卫·科波菲尔》、《荒凉山庄》、《小杜丽》、《伟大的期望》、《远大前程》、《我们共同的朋友》、《艾德温.德鲁德的秘密》等。其中,《匹克威克外传》是他的成名作。 ①《艰难时世》这是唯一一部正面反映劳资矛盾的小说,小说最主要的人物是信奉“事实哲学”的葛擂硬。 ②《双城记》塑造了一组人道主义思想体现者的形象:梅尼特、路茜、代尔那、卡尔登,作者通过这一组形象证明爱能融化仇恨,能使人精神复活甚至有自我牺牲的精神。“双城”是指巴黎和伦敦。 ③小说《大卫·科波菲尔》是一部近似自传体的小说。 3、俄国 (1)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创立者有普希金、果戈理等人,普希金起来重要的奠基作用,其主要创始人是果戈理,他的作品最能体现俄国19世纪中期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 (2)19世纪中期代表作家除普希金、果戈理外,还有莱蒙托夫、屠格涅夫、冈察洛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和车尔尼雪夫斯基、奥斯特洛夫斯基等。 (3)19世纪后期代表作家有托尔斯泰、契诃夫、陀思妥耶夫斯基。 (4)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作品《怎么办?》描绘了一系列“新人”形象,其中包括“普通的”和“杰出的”两类新人。 (5)①契诃夫,俄国小说家、戏剧家、十九世纪末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短篇小说艺术大师,和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齐名为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主要小说作品有《胖子和瘦子》、《小公务员之死》(切尔维亚柯夫)、《第六病室》、《套中人》、《万卡》、《苦恼》,最后一个短篇小说《新娘》 ②契诃夫是个既写小说又写剧本的作家,以《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姐妹》、《樱桃园》为代表的契诃夫戏剧是20世纪现代戏剧的开端。 (6)①普希金,俄国诗人,不仅是俄浪漫主义的代表,同时又是俄罗斯现实主义的奠基人,被誉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他从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过渡时期的最后一部作品是《茨冈》 ②普希金在流放南方时写了《高加索的俘虏》等南方叙事诗,其主人公的共同特点是:性格强悍、感情激越,与黑暗社会势不两立。 ③《驿站长》是非常有名的短篇小说,他以同情心描写了小职员韦林的悲惨命运,主人公维林是俄罗斯文学史上第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小人物形象,开创了描写“小人物”的先河。 ④普希金的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是“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书中主人公奥涅金身上集合着当时贵族青年一代的主要优缺点。从人物性格二重组合看,构成二重组合的核心是:不满现状,苦苦追求,渴望行动而又缺乏意志,脱离人民,一事无成,这即是“多余人”家族鼻祖的本质特征,也是俄罗斯文学独有的成就。 ⑤“多余人”产生于19世纪20年代到40年达后期,别林斯基称之为“聪明的废物”,在屠格涅夫的《多余人日记》后广为流传,但代表人物是普希金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奥涅金。 ⑥普希金早期浪漫主义作品:《高加索的俘虏》、《强盗兄弟》、《巴赫奇萨拉伊的喷泉》、《茨冈》、《自由颂》、《致察尔达耶夫》、《乡村》。 ⑦其他作品:《别尔金小说集》(1830年)、《致恰达耶夫》 (7)①果戈里主要创作有讽刺喜剧《钦差大臣》、长篇小说《死魂灵》。 ②《死魂灵》 本指死去的农奴,实质上指的是虽死犹生的地主。整个小说的情结线索是通过中心人物乞乞科夫购买“死魂灵”的活动串联起来的,其中有五个农奴主的形象:玛尼罗夫、科罗潘契加、索巴凯维奇、罗士特莱夫、泼留希金 。 A、乞乞科夫:六等文官,俄国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冷酷、贪婪。 B、玛尼罗夫:精神空虚、性格懒惰、智力贫乏而又以良好素质自居的地主典型。 C、科罗潘契加:一个愚蠢顽固而又贪财的地主婆,闭塞落后的乡村生活使她封闭、保守、粗鄙、迷信。 D、罗士特莱夫:花天酒地、挥霍无度、粗暴放荡、蛮横无礼的恶棍,是一个地主恶少式的人物。 E、索巴凯维奇:是一个貌如狗熊、粗野、狡猾、贪婪吝啬的农奴主。他从外貌到内心都充满了动物性,没有任何高尚的精神需要,没有理想、热情 F、泼留希金:兼有各守财奴和吝啬鬼的特点,六亲不认、贪财如命,家里财宝堆积如山却过着穷乞丐般的生活。 (8)屠格涅夫主要作品有小说《父与子》(主人公:巴扎罗夫,反派人物:巴威尔)、《前夜》(主人公:舒宾、英沙罗夫)、《贵族之家》(主人公:拉普列茨基)、《罗亭》(主人公:罗亭)、《猎人笔记》(主人公:霍尔与卡里内奇),其中《罗亭》中的罗亭,是继奥涅金、毕巧林后40年代多余人的典型,《父与子》中的巴扎罗夫体现了“多余人”向“新人”的转变。 (9)陀思妥耶斯基:第一个把市民题材代入俄国文学是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陀思妥耶斯基创作主要成就可说是对小人物变态心理的刻画和描写。主要作品有:①在1845年完成的处女作中篇书信体小说《穷人》描绘了小人物的变态心理,小说主人公杰弗什金使当年在普希金短篇小说《驿站长》里最早出现的小人物主题又有了新的发展。 ②他的四大代表作分别是《罪与罚》、《白痴》、《卡拉马佐夫兄弟》、《群魔》,其中长篇小说《罪与罚》(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确立了其世界一流艺术家地位,《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作者一生创作的总结,小说突出反映了作者对人类存在的哲理思考。除此以外,还有作品《被侮辱与被损害的》 (10)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著名作家,一生作品很多,《复活》、《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是他的三部代表作品,其共同特点是属于史诗体小说,具有史诗风格。其中,《复活》是旅程史诗,主人公是聂赫留朵夫、卡秋莎、马斯洛娃;《安娜·卡列尼娜》是传记史诗,属于农村题材;《战争与和平》是编年史诗。除此以外,他还著有中篇小说《哥萨克》(主人公:奥利宁),自传小说《童年》、《少年》、《青年》以及自传性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一个地主的早晨》首次表现了作者对农民问题的探索;“含泪的笑”是其创作的一大特色。 4、美国 (1)马克·吐温,美现实主义作家,被称为“文学中的林肯”,著有《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和《汤姆·索亚力历险记》。这两部作品都表现了逃跑的主题,在《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塑造的一个不屈从于命运的黑奴形象是吉姆,《汤姆·索亚力历险记》中塑造了吉姆,他们逃跑的同一目的是追求自由和独立。 (二)问答 1、简述19世纪实主义文学思想特征和艺术特征? 答:(1)思想特征:现实主义文学客观、真实地描绘现实生活,注重反映现实生活的整体、本质、真实、更注重细节描写的真实性。①现实主义把文学作为研究与分析社会的手段,为人们提供了特定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具有批判性、暴露性、改良性,现实主义文学特别注重底层社会及“小人物”的悲剧命运,对社会现实的强烈批判,在客观上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和抗议。②现实主义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武器,从改良资本主义制度出发,深刻地揭露与批判社会黑暗,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提倡社会改良。③现实主义文学普遍关心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人的生存处境问题,表现出作家们对人的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怀。 (2)艺术特征:①现实主义文学追求真实的模式,强调客观真实的反映现实;②现实主义注重人与环境关系的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③现实主义文学有内倾性和外倾性两种倾向;④现实主义文学以叙事文学为主,小说特别是长篇小说的创作走向了成熟与繁荣。 2、19世纪英、法、俄三国现实主义文学特征的比较。 答:(1)相同点:①19世纪英、法、俄三国文学主流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②都注重反映现实生活的整体的、本质的、真实的东西,同时更注重细节描写的真实性;③他们都特别注意社会底层生活及“小人物”的悲剧命运的描写;注重表达广大人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和抗议。③对社会的批判,都是从改良主义制度出发的,思想武器是人道主义,政治主张是改良主义;④都注意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2)不同点:①法国文学的特征:反映资产阶级与贵族阶级的矛盾;揭露了金钱的罪恶;描写了个人反抗者形象。 ②英国文学的特征:最先描写劳资矛盾题材;善于描写小人物的矛盾;具有人道主义和改良主义的倾向;女性文学异军突起:经受过女权主义洗礼的英国妇女开始觉醒,她们用文学来实现自身的价值,如玛丽、雪莉、苏珊、弗里娅、乔治、艾略特、勃朗特姐妹等。 ③俄国文学的特征:文学与人民解放运动紧密相连,以批判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为主要内容;具有悲怆的情调,反映时代的苦难,表达了知识分子忧愤、焦虑及基督教人道主义思想;独特的形象系列:多余人、小人物形象;有系统的进步理论作指导: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的美学。 3、简述《红与黑》的思想内容。 (法·斯丹达尔) 答:(1)斯丹达尔的长篇小说《红与黑》以于连的遭遇为线索,以维立尔市,贝尚松神学院和巴黎木尔侯爵府为活动舞台,形象地展示了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期广阔的社会生活和错杂的阶级矛盾。(2)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贵族、教会的黑暗和罪恶。(3)辛辣地嘲讽了资产阶级唯利是图的本质,表现了强烈的政治倾向。 4、简述《红与黑》“红”与“黑”的含义。 答:《红与黑》不是一部单纯的爱情小说,它“从头至尾是一部政治小说”,是“最强烈的现实小说”。“红”是军服的象征,即对第一帝国的向往;而“黑”象征教士的黑色道袍,即教会及复辟时期的反动统治;于连就是在这两种职业中作选择。红色也可以指于连所进入的教堂的窗帘,他在教堂里看到了路易·让雷尔的判决;他从窗帘的反光中看到血,这预示了小说的结尾。于连不喜欢虚伪的黑色,而喜欢牺牲的红色。 5、论述《红与黑》的艺术特色。 答:斯丹达尔的《红与黑》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1)从现实生活中选取典型材料,通过描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来反映时代特征。《红与黑》第一次在作品中有机地把人物性格与生活环境(维立叶尔市、贝尚松和巴黎))结合起来。小说通过了在这三个典型环境中个人奋斗的悲剧过程,揭露了复辟时期大革命的深刻影响,资产阶级的压迫、平民的反抗、贵族和社会的腐败统治等时代特征;又说明了个人奋斗在专制特权社会中失败的客观真理。 (2)特别善于把握和分析人物心理。作者擅长用细腻生动的文笔来描写心理微妙的变化,展示人物形象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面貌。于连收到玛特儿小姐约他半夜来的信时的心理活动:他既高兴又怀疑,既犹豫又自责,心理活动的互相冲突揭示了他内心的冲突和感情的瞬间变化,突出了他的性格。 (3)情节紧凑、结构严谨。 以于连的个人奋斗史为“经”,以他和德瑞娜市长夫人、玛特儿小姐恋爱生活“纬”,经纬交织、条理明晰。三个典型环境的转换衔接自然顺畅,出场的人物都与主人公有关,人物、情节和环境都显得严整清晰,井井有条,形成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 (4)简洁、精确的语言表达。作品往往用简洁精确的语言表现事物特征,描写出引人入胜的画面。 6、分析《红与黑》中于连的形象分析? 答:斯丹达尔的长篇小说《红与黑》中的主人公于连是法国复辟王朝时期个人奋斗者的典型,是新旧交替时期的弄潮儿。 (1)于连的阶级地位和所受的教育,决定了他的英雄主义热情和虚荣心。出生地位低下,于连很早就形成了一种反抗和仇恨贵族大资产阶级的心理。爱读书身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培养了他的平民崇拜拿破仑,希望自己能建功立业,然而封建等级制使他希望破灭;而后他看到教会盛极一时,他投靠了教会,于连以虚伪为武器、以反抗和投降为手段,开始了个人奋斗式的道路。 (2)于连的性格是矛盾的。受压后就反抗,当个人名利得到满足后就妥协、投降:如在德瑞拉市长家做家庭教师,具有平民意识的他应聘的条件是和主人桌吃饭,显示出反抗的精神;在贝尚神学院为了出人头地,于连在险恶的环境中把对教会的仇恨埋在心底,不信教却是神学院最虔诚的教徒,又是彼拉院长的宠儿,在这里具有对抗意识的青年逐渐成了一个和教会同流合污的野心家;在木尔侯爵府,于连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忠心为侯爵效劳、和侯爵女儿玛特儿恋爱、结婚最终得到了一份颇丰的地产和官衔。 (3)于连的平民阶级意识并未完全泯灭。入狱后,他开始反省,认识所走的道路的虚伪和痛苦,法庭演说是于连对贵族大资产阶级的谴责和对社会的抗议,也是他反抗精神的爆发和悲剧命运的总结。 (4)人物形象的局限性。他的行动是个人盲目的,他的反抗具有极大的动摇性,一旦个人的追求满足后就妥协投降。 7、论述《高老头》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法·巴尔扎克) 答:主题思想:巴尔扎克创作的小说《高老头》具有深刻的主题思想:作品主要写了两个平行而又交叉的故事。一是面条商高里奥老头因丧失财产被两个女儿冷落,最终悲惨地死在拉丁区伏盖公寓的阁楼上的故事;二是写从外省来的青年贵族拉斯蒂涅在巴黎社会的腐蚀下,最终走上堕落道路的故事。两个平行故事的外部交叉,高老头和拉斯蒂涅同住在伏盖公寓,而拉斯蒂涅在通往堕落之路上追求的情妇又是高老头的小女儿。 具体而言:(1)小说真实地反映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期资产阶级暴发户对封建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冲击,子爵夫人告别巴黎是最典型的表现。(2)小说描写资产阶级凭借金钱和财富的力量打败封建贵族,揭露了金钱的罪恶,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3)小说揭露了与资产阶级野心家极端利己投机取巧完全不同的诚实的个人奋斗之路。 艺术特色:(1)结构精致,情节富有戏剧性。精致的结构:作品有两主线、两副线,中心情节是高老头的故事,中心人物是拉斯蒂涅。小说围绕拉斯底涅向上爬安排情节,有主有次、多情节、多故事。拉斯底涅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其它人主要围绕他的性格形成而展开的。伏脱冷完成了教育的使命后被捕;鲍赛昂夫人完成任务后隐退;高老头的悲剧促进了他性格的最后形成。 (2)从现实的精致观察进行精确生动的典型环境的描写。作品的环境很有典型性,主要体现在居住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方面,对典型环境的描写为人物性格发展提供依据。如伏盖公寓的颓废、寒酸与上流社会灯红酒绿形成强烈的对比,刺激出拉斯底涅向上爬的野心,形成了典型环境相适应的典型性格。 (3)广泛地运用了鲜明的对比手法。作品广泛运用环境对比、人物对比、人物自我外在与内心对比等对比手法,深化了主题,如高老头对女儿的溺爱与泰伊番将女儿赶出家门的对比,高老头的痴情与女儿的绝情的对比,从中引出抑恶扬善的教训。 (4)语言多姿多彩、比喻深刻。①人物语言充分个性化,如伏脱冷语言锋利、充满强烈味、赤裸裸一针见血;高老头的语言中充满对女儿的痴情。 ②比喻:高老头没钱是遭到女儿们的遗弃“就像柠檬榨干了”,她““把剩下的皮扔在街上”。(5)真实地描绘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如高老头的父爱持久不变;同为野心家拉斯底涅涉事不深,伏脱冷老谋深算。 8、分析高老头形象?(简述高老头的悲剧及其社会意义) 答:(1)高老头是一个在法国大革命中靠饥荒暴发的面粉商,同时也是一个注重人伦感情的资产者。由于妻子早逝,他将全部的爱倾注到两个女儿身上,后来为女儿们的体面停止做生意,并尽其所能,送给每个女儿80万法郎的赔嫁,自己则住进了寒酸的伏盖公寓;得到80万嫁资进入上流社会时,两个女儿奉承体贴高老头,但随着高老头的囊中羞涩,他开始被女儿冷淡;尤其是他被榨得一无所有时,就被女儿彻底抛弃了。女儿们“为了参加舞会,即使踩着这个被榨干了的父亲的身体走过去也在所不惜。”高老头凄惨地死在伏盖公寓的阁楼上后,是穷大学生拉斯蒂涅奔走于他两个女儿府邸筹款治丧,结果是毫无结果。在高老头的送葬队伍里,出现的是两个女儿家带有贵族“爵徽”的空车。 (2)高老头悲剧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通过高老头形象的塑造有力地控诉了金钱败坏道德、腐蚀社会的罪恶;揭露了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9、分析拉斯底涅的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答:巴尔扎克的小说《高老头》中的主人公拉斯底涅是复辟王朝后期到七月王朝时期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野心家的典型,小说描写他由一个没落贵族子弟腐化成资产阶级野心家的典型过程。 他的性格发展有三个阶段:(1)他初到巴黎上大学,想通过勤奋努力,刻苦攻读争取一番功名。但是,经不起上流社会的诱惑。三年的巴黎生活使他看清了社会的本质:法律和道德对有钱人无效,财产才是金科玉律。于是,他决定走另一条道路:往上爬!不顾一切地往上爬。 (2)经过人生两个导师的教唆,拉斯底涅开始了明显的蜕变。 鲍赛昂夫人亲自教他读“人生这部分”培养他自私自利的人生观,传授他以牙还牙对付社会和个人的伎俩。最后鲍赛昂夫人的隐退使他进一步认识到金钱的重要作用。要极端利己,伏脱冷要求拉斯底涅同自己合伙,教他与维多莉恋爱,自己杀死维多莉的哥哥,以获取泰伊番的财产。他还用赤裸裸的语言剖析社会的本质。伏脱冷后来被米旭诺以3000法郎卖给当局,使拉斯底涅进一步相信伏脱冷利己主义社会本质的剖析,心要变黑。(3)高老头的苦难和死亡,最后完成了他的社会教育。当他埋葬了高老头后,埋掉了最后一点人性。这曾清白的青年,已堕落成向财富和权势进攻的资产阶级野心家。 这一形象的典型意义:小说通过拉斯底涅的演变,反映了贵族阶级的衰亡和资产阶级的兴起,揭露了金钱毒害、败坏人性,诱人堕落的罪恶。如果鲍赛昂夫人是贵族阶级走向失败的人物的代表,拉斯蒂涅则是被资产阶级同化的代表。 10、简述《人间喜剧》主题思想内容?(法·巴尔扎克) 答: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为我们展现了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现实主义历史,在形式上主要采用了分类编排法和人物再现法,分为《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和《分析研究》三大组成部分。 (1)作品深刻描写了封建贵族衰亡史。 在《古物陈列室》和《农民》中,作者通过描写资产阶级和贵族间的矛盾,来揭露封建贵族必将灭亡的客观历史规律,名门贵妇鲍赛昂夫人的盛衰史和贵族阶级的盛衰史紧密相联。《高老头》中她情场失意,被资产阶级小姐击败逼迫离开巴黎,是贵族厄运的写照。《弃妇》中男爵卡斯顿经不起金钱的诱惑,抛弃了她,贵妇人再次受到社会的弃绝,就这样资产阶级妇女靠金钱击败了贵族妇女并代替她们活跃于上流社会。 (2)资产阶级的发家史。作者通过一系列本质相同而形象各异的资产阶级人物真实地再现了资产阶级的发家史。《高利贷者》中的高布赛克是单纯的高利贷者,不懂商品的流通和资本的周转;《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懂得在流通中使资本增值;《纽沁根银行家》中纽沁根是交融资产阶级的典型,不仅懂得怎样获得高利润,还会制造谣言、假象等。 (3)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金钱罪恶。《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不让女儿爱破了产的查理,断送了女儿的青春,被查理抛弃,使她即遭到金钱关系的摧残,又受到金钱关系的毒害——罪恶,是其父的牺牲品。 (4)对共和主义者的赞美和对社会理想的探索。 对共和主义者即不完全理解他们的思想实质,但又看不到他们是高尚品德的人,如《幻灭》中的克雷斯蒂安、《农民》中的尼雪龙艺术形象虽不够丰满,但描写他们的精神却十分突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