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命 【清】唐甄 岁饥,唐子之妻日:食无粟矣,如之何?唐子曰:以粞①。他日,不能具粞,日:三糠而七粞。他日,犹不能具。其妻曰:“三糠七粞而犹不足,子则奚以为生也?”日:“然则七糠而三粞。”邻有见之者,蹙额而吊之日:“子非仕者与,何其贫若此也,意者其无资身之能乎?”唐子日:“不然。鱼在江河,则忘其所为生;其在涸泽之中,则不得其所为生。以江河之水广,涸泽之水浅也。今吾与予在涸泽之中,故无所资以为生也。子曷以吊我者吊天下乎?” 唐子行于野,见妇人祭于墓而哭者。比其反也,犹哭。问:“何哭之哀也?”曰:“是吾夫之墓也。昔也吾舅织席,终身有余帛;今也吾夫织帛,终身无完席。业过其父,命则不如,是以哭之哀也。”唐子I溉然而叹日:“是天下之大命也夫!昔之时,人无寝敝席者也;今之时,人鲜衣新帛者也。” 唐子曰:“天地之道故平,平则万物各得其所。及其不平也,此厚则彼薄,此乐则彼忧。为高台者必有净池,为安乘者必有茧足。王公之家一宴之味,费上农一岁之获,犹食之而不甘;吴西之民,非凶岁为舰粥,杂以莜秆之灰;无食者见之,以为是天下之美味也。人之生也,无不同也。今若此,不平甚矣!提衡者权重于物则坠,负担者前重于后则倾,不平故也。是以舜禹之有天下也。恶衣菲食,不敢自恣。岂所嗜之异于人哉?惧其不平以倾天下也!” 唐子之父死三十一年而不能葬。乃游于江西,乞于故人之宦者,家有一石一斗三升粟,惧妻及女子之饿死也。至于绣谷之山而病眩,童子问疾,不答。登楼而望,慨然而叹日:“容容其山,旅旅其石,与地终也!吁嗟人乎!病之蚀气也,如水浸火。吾闻老聃多寿,尝读其书日:‘吾惟无身,是以无患。’盖欲窃之而未能也。” (选自《潜书》) [注]①粞(灯):碎米。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他日,犹不能具 具:备办 B.比其反也 比:等到 C.命则不如 则:却 D.人鲜衣新帛者也 鲜:鲜艳 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反映作者抨击社会贫富悬殊、要求公平的观点的一组是( ) ①其在涸泽之中,则不得其所为生 ②及其不平也,此厚则彼薄,此乐则彼忧 ③为高台者必有湾池,为安乘者必有茧足 ④王公之家一宴之味,费上农一岁 之获 ⑤提衡者权重于物则坠,负担者前重于后则倾 ⑥盖欲窃之而未能也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唐子把自己与邻居比为涸泽之鱼,以说明生活很艰难,并由此引出“吊天下”的悲 悯情怀。 B.唐子在野外遇到一个妇人一边祭拜自己的丈夫一边哭,回来的时候,肴见这个妇人 还在哭,于是询问妇人哭的缘由。 C.作者以“王公之家”与“无食者”对食物的不同态度作对比,以说明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经到了很严重的地步。 D.作者认为,舜禹之所以穿粗糙的衣服,吃恶劣的食物,是因为他们深谙公平治国 之道。 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三糠七粞而犹不足,子则奚以为生也?(3分) (2)子曷以吊我者吊天下乎?(3分) (3)岂所嗜之异于人哉?惧其不平以倾天下也!(4分)
答案: 五、 1.D(鲜:少) 2.C(①用比喻的手法说明自己与邻居生活在极度贫穷之中,未涉及“贫富悬殊”;⑥说的是自己想学老聃一样没有烦恼,却不能做到,与题干无涉) 3.B(“比其反也,犹哭”说的是妇人祭拜完回家还在哭,而不是唐子回来的时候)(1)三成米糠七成碎米掺在一起吃都不能凑够,你凭什么活下去呢?(“三糠七粞”1分,“奚以”1分,句意1分) (2)你为什么不用慰问我的态度去慰问天下人呢?(“曷”1分,“吊”1分,句意1分) (3)难道他们吃穿的嗜好与常人有不同吗?是害怕不公平而使天下倾覆啊!(“岂”1分,“嗜”1分,“倾”1分,句意1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