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许许多多的孩子对于“感恩”,脑子里一片空白。为什么如今的孩子丧失了对父母亲的感激之情呢?这到底是孩子的错,还是父母的错?还是时代的错?如果说是孩子的错,那么“子不教,父子过”最终的原因还在于父母教育的失误,当然,社会政策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独生子女,在优越的生活中成长起来,又怎么会懂得感恩呢,在他(她)们的心理,唯我独尊的思想总是占据着主导地位。 如果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孩子,却连最基本的感恩的心理都没有,那含辛茹苦地培养他(她)长大,也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所谓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到头来,盼星星,盼月亮,盼来的却是孩子的背叛,只顾着自己享受人生,却忘了辛苦一辈子的白发苍苍的双亲。虽然父母亲的爱都是无私的,但是也是有所希望的,希望孩子长大了能有一颗孝心,等到自己老了走不动了的时候,能有所依靠。有些父母亲会觉得,孩子现在还小,等长大了就自然会懂事起来。可是,要知道良好的品德,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养成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必须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和好好做人的思想。 细想,如今的孩子养成了自私自利的思想,完全是父母们娇生惯养的结果。在安逸的生活环境中成长起来,没有经历过生活的磨难,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没有遭受生活中的挫败感,就像是生活在温室里的花朵,一味地从家人身上摄取,满足个人的所有需求,学习用品应有尽有,不愁吃,不愁穿,个人的欲望无限膨胀,却从来不曾顾及到其他人的需求,根本不懂得:自己一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开始了享受许许多多的恩惠,比如空气,大自然,地球,一切与自己发生千丝万缕关系的所有事物,包括朝夕相伴的父母亲。也许,现代社会中的独生子女,铸就了孩子们自私自利思想的泛滥,不懂得和同学和睦相处,不懂得谦让,一味的喜欢为了鸡毛碎皮的事情而斤斤计较,“道德,文明,礼貌”似乎,正在离如今的有些孩子渐行渐远,满口脏话地胡言乱语。 有时候,发现这样的孩子实在是很可怜,整天被繁重的学习压得喘不过起来,却连最基本的什么叫“感恩”都不知道,而透过现象的背后,有些父母亲更可怜,可怜到就连自己每天让孩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愿望变成了肥皂泡,取而代之的是怨恨中滋生出的“为你们而学习”“学习对于我而言,是被迫的,是很无奈的事情”。不懂得感恩,又怎会知晓父母们的良苦用心呢?又怎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呢? 写到这里,我在想,要想教会孩子学习,难道不应先教会孩子如何做人的道理吗?如果一个不懂得如何做人的孩子,即使拥有优异的成绩又能怎样呢?不懂得尊重别人,不懂得关心别人,不懂得与人交往与合作,不懂得善解人意,更不懂得感恩。那么离开校园,进入社会之后,他(她)的境遇可想而知:无法融入和谐的氛围中。不管怎么说,他(她)还得重新补上“怎样为人处世”这一课才行啊!可是,有些东西,一时半会的,也是很难补上的,必须从小养成习惯。如果到了有一天,处处碰壁的时候,才恍然大悟,自己做人的过失,早已悔之晚矣。很多东西,一旦失去了,就永远找不回来了,正如一个人的良好的品德,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起来的,而是在长期的良好习惯的熏陶下,才逐步形成的。 其实,学习也是为了如何做人而学习的,要是学习脱离了做人的轨迹,而只顾着天马行空的我行我素,那么后果将会不堪设想。背道而驰的结果,肯定不是所有父母们所希望的。但愿,所有的父母亲都能够认识到,学习成绩并不是最重要的,教会自己的孩子如何做人,让他(她)做个受人欢迎的孩子才是最重要的。 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孩子做学问,先要教会孩子做人。育人是培养能力,育智是学习知识,先能力,后知识。只盯着分数无异于舍本逐末,也终究会害了孩子。学会做人是人生的第一课,一切成功也源于做人的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