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铖]
毛主席去世以来,在民间的形象经历了几次阶段性转变,80年代走下神坛,90年代又走上神坛,“红太阳“唱遍全国,几乎全国的汽车司机都挂毛泽东像以辟邪,这透露了怎样的社会心态?社会各阶层对毛主席的态度有什么差异? 国内崇毛主席热的再次升温有两个背景,最重要是与近几年经济社会大环境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
九十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社会分化加速,社会财富分配不公的现象越益突出,出现了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所说的“权贵资本主义”的现象。在当前加速企业改制、推进民营化的经济转轨阶段,改革初期蒙受利益的工人大量下岗,城市人员的社会福利待遇大幅缩水,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民众医疗和教育费用激增;三农问题严重;干部腐败现象久禁不绝等等,上述种种情况致使广大中下层民众普遍有公平缺失的心理感觉,故而“合法的”,顺着主流叙述对毛主席的赞美,怀念起毛主席和毛时代,用崇毛来表达自己对现状的批评。于是我们就能看到或听到,诸如下岗工人举着毛主席的画像在当地政府门口请愿的消息。民众对毛主席和毛时代的怀念是情感性的,是对过去历史的记忆,毛主席已被体现“社会公正”的价值符号。
要发掘那个时代的积极价值,现在这种看法越来越流行。毛泽东又被重新赋予各种意义,成为捍卫社会公正,反对精英文化,关怀底层群众,对抗外国霸权的符号象征。他们有几个重要的观点:
(1),“强大国家论”。他们认为,在毛泽东时代,中国实现了真正的自主和强大,中国需要毛泽东。
(2),“毛泽东时代社会公正论”。
(3), 毛泽东不谋私利,一生没存款,心中装着人民,为着人民,为革命为穷人解放,牺牲六位亲人,把聪明的儿子送到朝鲜战场。现在当官的做得到吗?人民需要这种领袖。
毛泽东的魅力到底是什么?
毛泽东是历史上那种“超凡魅力型的领袖”,兼思想家和政治家于一身,所谓“君师合一”也。毛主席一生打平天下无敌手,即便应对世界超强苏美两国的领袖,毛也是游刃有余,他可以在中南海游泳池畔穿着泳衣会见赫鲁晓夫;在自己的书房等待尼克松的觐见,此正适合中国人根深蒂固的“英雄崇拜”和“华夏中心”的心理。中国农民不理解,也不会接受华盛顿,但肯定敬畏毛泽东。在中国历史上的统一王朝的许多情况下,统治者越强硬,统治手段越凌厉,百姓反而越佩服皇帝(当然对人民是热爱的)。因为中国人只崇拜强者,胜者,王者,毛主席的巨大的事功,毛主席的统治风格正好满足了民众的这种心理需要。
让毛泽东继续享有很高的威望,后来的执政者对此出于什么考虑?
(1),当毛泽东的经济社会方面的多数遗产已被放弃,继续全面宣传和肯定毛泽东,主流叙述对毛时代的拔高宣传和现实的巨大落差不可避免会引致民众对过去的怀念,即过去国家是如何好,如何关心工农,人民群众的生活是如何有保障;但今天百姓的具体生活感受则是 “国家的主人公”成为下岗工人和打工仔,进城务工的农民弟兄各方面权益得不到保障,从而有可能把民众的不满引向执政者自身。
(2),毛主席的体制框架原封不动,又和国内的新发展,新要求发生矛盾和冲突,国内在经济社会方面和全球化接轨的趋势与在制度建构方面的滞后,两者之间形成的较大的落差,也是一个迟早要解决的问题。
在转型期的中国,在这个过程中,国家应发挥主导和调节作用,培育社会的成长,尤其需要通过制度建构和创新,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前题下,解决社会财富分配不公和底层民众生活困难等问题,如此才能化解民粹和激进民族主义和高调国家主义。在现在的历史条件下,这两种社会情绪一旦升温发酵,极易造成社会破坏和使历史倒退,从而给国家民族民众带来灾难。
毛主席的哪些执政策略还为后三代领导者所继承?
民族主义者对毛主席的崇拜,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对二十多年来中国面向西方的对外政策的保留,他们推崇毛主席对苏美的强硬态度,以此表明他们今天的立场。其实历史事实更为复杂,在毛主席的对苏对美的考量中,有一点应该充分肯定:毛主为打开中美关系的大门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这是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的,如果不是毛主席当年改善中美关系的决策,1979年搞改革开放就要困难的多,因为没有“开放”,就无所谓“改革”,而开放不对西方开放,也谈不上“开放”。尽管毛主席对美改善关系的初衷并不在此。
“毛主席思想”还在民间延续!
“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很难几句话道明。在民间,“毛泽东思想”基本上是中国本土的产物,在中国有广阔丰富的土壤,因为是为广大劳动人民服务,人人平等,走共同富裕的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和中国的未来紧密相联系的,中国要前进,无论从哪个角度,毛泽东思想都是绕不过去的。 (宋 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