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可辛:懂得转弯,才能流进大海
■ 王磊
那年夏天,正在美国念大学的陈可辛刚放暑假回到香港,恰好一个电影剧组正急需一名翻译,于是他便被从事影视创作的父亲推荐到了剧组里。
年纪轻轻却性格温和,勤奋踏实的陈可辛很快就得到了剧组上下的好感。热心的他在工作之余,还常常帮着做些场记,收拾道具的零活,大家对这个少年也格外照顾,尤其是导演,常常让他参与剧组的讨论。
第一次参与电影拍摄的陈可辛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才华,他常常能提出一些很有创意的想法,导演嘴上不说什么,却在平时尽力为他学习电影提供各种方便。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电影的兴趣也越来越浓,渐渐到了痴迷的程度。
转眼之间,暑假就要过去了。正当剧组里的人恋恋不舍地要送走陈可辛的时候,谁也没想到这个瘦弱的少年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放弃学业,以便能用更多的精力投身到喜爱异常的电影事业中。
得到消息的人们一片哗然,很多人都劝他还是再慎重考虑一下,可众人的劝阻都毫无效果。于是,他的父亲和他进行了长谈。儿子说服了父亲,成绩优异的陈可辛忍痛放弃了学业,开始起早贪黑地在片场奔波起来。刚刚从学校走入社会的他,每天被高强度的工作累的全身酸软,家人看在眼里,心疼的了不得。他先后换了许多剧组,毫无社会经验的他吃尽了苦头,受够了嘲弄。不过,即使如此,他仍旧坚信自己当初的决定是正确。
渐渐地,陈可辛的努力和才华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一些导演先后请他做自己的助手,1986年,陈可辛协助吴宇森拍摄《英雄无泪》,从此入行。1991年,陈可辛的导演处女作《双城故事》被香港导演协会选为最佳影片。接下来《风尘三侠》、《金枝玉叶》和《甜蜜蜜》三部电影让陈可辛名声大震,跻身香港一流导演行列。
然而,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香港的电影业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尤其是文艺片,更是跌到了谷地底。穷则思变,陈可辛带着全部的家当在好莱坞开始寻求发展。然而,他在美国拍摄的文艺片反应异常冷淡,他的事业再次经受了打击,不久之后,便重新回到了香港。
那时候的香港影坛异常低迷,惨淡经营,人们纷纷退出电影行业,另寻出路。就在这时,沉寂了多年的陈可辛突然复出,而且是顶着巨大压力,冒着极大的风险,拍摄了他从未涉足却很有市场的商业电影。所有的人都为他捏了一把汗。
这一次,他的选择又获得了成功。这一时期,陈可辛已经注重在整个亚洲范围内的合作,他分别和泰国、日本、韩国以及新加坡的制作单位合作了《晚娘》《春逝》以及《见鬼》。2005年,陈可辛开始北上拍片,《如果·爱》在各大华语颁奖礼上风光无限。他的电影迎合了当时影迷的口味,在票房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一次访谈节目中,他谈到了一个认识的出租车司机。他告诉主持人:“那个司机曾经是一名律师,在金融危机中破产之后,他没有一味地抱怨,而是积极地寻找解决办法,做了一名出租司机,从而为以后的东山再起奠定了基础。”接着,他微笑着说道:“谁见过笔直流进大海的河流?每个人要到达自己成功的海洋,就必须学会在不同的环境下学会变通,懂得转弯。放弃学业,是因为有了更好的发展目标;电影转型,是因为能赢得更好的票房,没有这些变通,就不会有今天的我!”
2007年末,他第一次拍摄的战争题材电影《投名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被誉为战争电影的经典之作。在今年4月13日第2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角逐中,《投名状》一举夺得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等8大奖项,成为最大赢家。在困难中不断寻求变通的陈可辛也成了亚洲最受关注的导演之一。
懂得转弯,才能流进大海。我们每个人都是奔向大海的河流,在我们的人生之路上,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环境。有些是树林,我们就快速冲过去;有些是山峰,我们就想办法绕过去。人生最大的幸运不是我们能一帆风顺,而是我们掌握了不停变通的生存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