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在线留言 | 网站帮助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取回密码>>
资料速查首页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生物 | 政治 | 历史 | 地理 | 综合 | 资源下载
  资料速查 - 考纲对点真题精析 - 高中 - 文章内容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整理

上传:admin 审核发布:admin 更新时间:2010-9-3 14:06:57 点击次数:1753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整理

                                                    

Ⅰ、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阿伏加德罗定律

1.内容: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即“三同”定“一同”。

2.推论

1)同温同压下,V1/V2=n1/n2     同温同压下,M1/M2=ρ1/ρ2

注意:①阿伏加德罗定律也适用于不反应的混合气体。②使用气态方程PV=nRT有助于理解上述推论。

3阿伏加德罗常这类题的解法:

①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1.01×105Pa25℃时等。

②物质状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用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如H2OSO3、已烷、辛烷、CHCl3等。

③物质结构和晶体结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时常涉及希有气体HeNe等为单原子组成和胶体粒子,Cl2N2O2H2为双原子分子等。晶体结构:P4、金刚石、石墨、二氧化硅等结构。

二、离子共存

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如CO32-SO32-S2-HCO3-HSO3-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如Ba2+Ca2+Mg2+Ag+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Mg2+Fe2+Ag+Al3+Zn2+Cu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Fe2+S2-Ca2+PO43-Ag+I-不能大量共存。

3)有弱电解质生成。如OH-CH3COO-PO43-HPO42-H2PO4-F-ClO-AlO2-SiO32-CN-C17H35COO-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如HCO3-HPO42-HS-H2PO4-HSO3-不能与OH-大量共存;NH4+OH-不能大量共存。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如AlO2-S2-CO32-C6H5O-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Fe3+Al3+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这两类离子不能同时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如3AlO2-+Al3++6H2O=4Al(OH)3↓等。

2.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如S2-HS-SO32-I-Fe3+不能大量共存。

2)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如MnO4-Cr2O7-NO3-ClO-S2-HS-SO32-HSO3-I-Fe2+等不能大量共存;SO32-S2-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由于发生2S2-+SO32-+6H+=3S+3H2O反应不能共在。H+S2O32-不能大量共存。

3.能水解的阳离子跟能水解的阴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双水解)。

例:Al3+HCO3-CO32-HS-S2-AlO2-ClO-等;Fe3+CO32-HCO3-AlO2-ClO-等不能大量共存。

4.溶液中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Fe2+Fe3+SCN-不能大量共存;Fe3+不能大量共存。

5、审题时应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

    ①酸性溶液(H+)、碱性溶液(OH-)、能在加入铝粉后放出可燃气体的溶液、由水电离出的H+OH-=1×10-10mol/L的溶液等。

②有色离子MnO4-,Fe3+,Fe2+,Cu2+,Fe(SCN)2+

MnO4-,NO3-等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

S2O3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2O32-+2H+=S+SO2+H2O

⑤注意题目要求“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

6、审题时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溶液的酸性对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如:Fe2+NO3-能共存,但在强酸性条件下(即Fe2+NO3-H+相遇)不能共存;MnO4-Cl-在强酸性条件下也不能共存;S2-SO32-在钠、钾盐时可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不能共存。

2)酸式盐的含氢弱酸根离子不能与强碱(OH-)、强酸(H+)共存。

    HCO3-+OH-=CO32-+H2OHCO3-遇碱时进一步电离);HCO3-+H+=CO2+H2O

三、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1)根据元素的化合价

物质中元素具有最高价,该元素只有氧化性;物质中元素具有最低价,该元素只有还原性;物质中元素具有中间价,该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对于同一种元素,价态越高,其氧化性就越强;价态越低,其还原性就越强。

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则其对应的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就越弱;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则其对应的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就越弱。

3)根据反应的难易程度   

注意:①氧化还原性的强弱只与该原子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而与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无关。得电子能力越强,其氧化性就越强;失电子能力越强,其还原性就越强。

②同一元素相邻价态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四、比较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金属性:金属气态原子失去电子能力的性质;

金属活动性:水溶液中,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能力的性质。

注:金属性与金属活动性并非同一概念,两者有时表现为不一致,

1、同周期中,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减弱;

同主族中,由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增强;

2、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的强弱;碱性愈强,其元素的金属性也愈强;

3、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极少数例外);

4、常温下与酸反应煌剧烈程度;5、常温下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

6、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7、高温下与金属氧化物间的置换反应。

五、比较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1、同周期中,从左到右,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增强;

 同主族中,由上到下,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减弱;

2、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的强弱:酸性愈强,其元素的非金属性也愈强;

3、依据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稳定性愈强,非金属性愈强;

4、与氢气化合的条件;5、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

6、其他,例:2CuSCu2S   CuCl2CuCl2  所以,Cl的非金属性强于S

六、“10电子”、“18电子”的微粒小结

()10电子”的微粒:

分子

离子

一核10电子的

Ne

N3−O2−FNa+Mg2+Al3+

二核10电子的

HF

OH

三核10电子的

H2O

NH2

四核10电子的

NH3

H3O+

五核10电子的

CH4

NH4+

()18电子”的微粒

分子

离子

一核18电子的

Ar

K+Ca2+Cl‾S2−

二核18电子的

F2HCl

HS

三核18电子的

H2S

四核18电子的

PH3H2O2

五核18电子的

SiH4CH3F

六核18电子的

N2H4CH3OH

注:其它诸如C2H6N2H5+N2H62+等亦为18电子的微粒。

七、微粒半径的比较:

1、判断的依据   电子层数:     相同条件下,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

   核电荷数       相同条件下,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

最外层电子数   相同条件下,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2、具体规律:1、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稀有气体除外)如:Na>Mg>Al>Si>P>S>Cl.

2、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如:Li

3、同主族元素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如:F--------

4、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如:F-> Na+>Mg2+>Al3+

5、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微粒半径,价态越高离子半径越小。如Fe>Fe2+>Fe3+

八、物质溶沸点的比较

1)不同类晶体:一般情况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

2)同种类型晶体:构成晶体质点间的作用大,则熔沸点高,反之则小。

①离子晶体:离子所带的电荷数越高,离子半径越小,则其熔沸点就越高。

②分子晶体:对于同类分子晶体,式量越大,则熔沸点越高。HFH2ONH3等物质分子间存在氢键。

③原子晶体:键长越小、键能越大,则熔沸点越高。

3)常温常压下状态

①熔点:固态物质>液态物质

②沸点:液态物质>气态物质

九、分子间作用力及分子极性

定义: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

分子间作用力(范德瓦尔斯力):影响因素:大小与相对分子质量有关。

作用:对物质的熔点、沸点等有影响。

①、定义:分子之间的一种比较强的相互作用。

分子间相互作用       ②、形成条件:第二周期的吸引电子能力强的NOFH之间(NH3H2O

③、对物质性质的影响:使物质熔沸点升高。

④、氢键的形成及表示方式:F-H···F-H···F-H···←代表氢键。

氢键            O              O

H      H      H      H

       O

  H      H

⑤、说明:氢键是一种分子间静电作用;它比化学键弱得多,但比分子间作用力稍强;是一种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

定义:从整个分子看,分子里电荷分布是对称的(正负电荷中心能重合)的分子。

非极性分子       双原子分子:只含非极性键的双原子分子如:O2H2Cl2等。

举例:              只含非极性键的多原子分子如:O3P4

分子极性                   多原子分子: 含极性键的多原子分子若几何结构对称则为非极性分子

如:CO2CS2(直线型)、CH4CCl4(正四面体型)

极性分子: 定义:从整个分子看,分子里电荷分布是不对称的(正负电荷中心不能重合)的。

举例  双原子分子:含极性键的双原子分子如:HClNOCO

多原子分子: 含极性键的多原子分子若几何结构不对称则为极性分子

如:NH3(三角锥型)H2O(折线型或V型)、H2O2

十、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定义: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符号:H

单位:一般采用KJ·mol-1

测量:可用量热计测量

研究对象:一定压强下在敞开容器中发生的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反应热: 表示方法:放热反应H<0,用“-”表示;吸热反应H>0,用“+”表示。

燃烧热:在101KPa下,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定义: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反应生1molH2O时的反应热。

中和热:强酸和强碱反应的中和热:H+(aq)+OH-(aq)=H2O(l); △H=-57.3KJ·mol-

弱酸弱碱电离要消耗能量,中和热 |H|<57.3KJ·mol-1

原理:断键吸热,成键放热。

文本框: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反应热的微观解释:反应热=生成物分子形成时释放的总能量-反应物分子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

定义:表明所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化学方程式。

意义:既表明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热化学             ①、要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若反应是在298K1atm可不注明;

方程式             ②、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或晶型;

书写方法 ③、H与方程式计量数有关,注意方程式与H对应,HKJ·mol-1单位,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或分数。

④、在所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后写下H的“+”或“-”数值和单位,方程式与H之间用“;”分开。

盖斯定律: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反应的总热效应相同。

十一、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及其影响结果

    内因:反应物的性质

    外因     浓度↗      v    压强↗      v(气体)

            温度↗      v   催化剂      v(正催化剂)

       其它(,超声波,激光,放射线,电磁波,反应物颗粒大小,扩散速率,溶剂等)

十二、影响化学平衡的的条件:

 (1)浓度: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之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2)压强: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会使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注意:①对于气体体积相同的反应来说,增减压强平衡不移动; ②若平衡混合物都是固体或液体,增减压强平衡也不移动; ③压强变化必须改变了浓度才有可能使平衡移动.

 (3)温度:在其它条件下,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温度改变时,平衡一般都要移动)注意:催化剂同等倍数加快或减慢正逆反应的速率,故加入催化剂不影响平衡,但可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

十三、勒沙特列原理(平衡移动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浓度,温度,压强等)平衡就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十四、充入稀有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恒压下通稀有气体,平衡移动方向相当于直接减压(也同于稀释对溶液中反应的影响);

(2)恒容下通稀有气体,平衡不移动. 注意:只要与平衡混合物的物质不反应的气体都可称稀有气体

Ⅱ、元素及其化合物

1、各种“水”汇集

()纯净物:重水D2O;超重水T2O;蒸馏水H2O;双氧水H2O2;水银Hg   水晶SiO2

()混合物:氨水(分子:NH3H2ONH3·H2O;离子:NH4+OH‾H+)

    氯水(分子:Cl2H2OHClO;离子:H+Cl‾ClO‾OH‾)

    苏打水(Na2CO3的溶液)       生理盐水(0.9%NaCl溶液)

    水玻璃(Na2SiO3水溶液)       卤水(MgCl2NaCl及少量MgSO4)

    水泥(2CaO·SiO23CaO·SiO23CaO·Al2O3)   王水(由浓HNO3和浓盐酸以13的体积比配制成的混合物)

2、各种“气”汇集

()无机的:爆鸣气(H2O2)   水煤气或煤气(COH2);碳酸气(CO2)        

()有机的:天然气(又叫沼气、坑气,主要成分为CH4)

    液化石油气(以丙烷、丁烷为主) 裂解气(CH2=CH2为主) 焦炉气(H2CH4)

   电石气(CH≡CH,常含有H2SPH3)

3、具有漂白作用的物质

氧化作用

化合作用

吸附作用

Cl2O3Na2O2、浓HNO3

SO2

活性炭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不可逆

可逆

※其中能氧化指示剂而使指示剂褪色的主要有Cl2(HClO)和浓HNO3Na2O2

4、能升华的物质

I2、干冰(固态CO2)、升华硫、红磷,萘。(蒽和苯甲酸作一般了解)

5Fe3+的颜色变化

1、向FeCl3溶液中加几滴KSCN溶液呈色;

2FeCl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

3、向FeCl3溶液溶液中通入H2S气体,生成淡黄色沉淀;

4、向FeCl3溶液中加入几滴Na2S溶液,生成淡黄色沉淀;

   当加入的Na2S溶液过量时,又生成黑色沉淀;

5、向FeCl3溶液中加入过量Fe粉时,溶液变浅绿色;

6、向FeCl3溶液中加入过量Cu粉,溶液变蓝绿色;

7、将FeCl3溶液滴入淀粉KI溶液中,溶液变蓝色;

8、向FeCl3溶液中滴入苯酚溶液,溶液变紫色

6、“置换反应”有哪些?

1、较活泼金属单质与不活泼金属阳离子间置换

    如:ZnCu2+==Zn2+Cu    Cu2Ag+=2Ag

2、活泼非金属单质与不活泼非金属阴离子间置换

    Cl22Br‾==2Cl‾Br2        I2S2−==2I‾S   2F22H2O==4HFO2

3、活泼金属与弱氧化性酸中H+置换

    2Al6H+==2Al3−3H2      Zn2CH3COOH==Zn2+2CH3COO‾H2

4、金属单质与其它化合物间置换

    2MgCO22MgOC      2MgSO22 MgOS

    2Na2H2O==2Na+2OH‾H2

    2Na2C6H5OH(熔融)→2C6H5ONaH2  

2Na2C2H5OH→2C2H5ONaH2

10Al3V2O55Al2O36V    8Al3Fe3O44 Al2O39Fe

    2FeBr23Cl2==2FeCl32Br2     2 FeI23Br2==2FeBr32I2

    Mg2H2OMg(OH)2H2     3Fe4H2O()Fe3O44 H2

5、非金属单质与其它化合物间置换

    H2SX2==S↓2H+2X‾      2H2SO2(不足)2S2H2O

   CuOCCuCO↑   CuOH2CuH2O    SiO22CSi2CO↑         

3Cl28NH3==6NH4ClN2

3Cl22NH3==6HClN2

7、条件不同,生成物则不同

12P3Cl22PCl3(Cl2不足) 2P5Cl22 PCl5(Cl2充足)

22H2S3O22H2O2SO2(O2充足) 2H2SO22H2O2S(O2不充足)

34NaO22Na2O        2NaO2Na2O2

4Ca(OH)2CO2CaCO3H2O Ca(OH)22CO2(过量)==Ca(HCO3)2

52Cl22 Ca(OH)2==Ca(ClO)2CaCl22H2O

   6Cl26 Ca(OH)2Ca(ClO3)25CaCl26H2O

6CO2CO2(O2充足) 2 CO22CO (O2不充足)

78HNO3()3Cu==2NO↑2Cu(NO3)24H2O

   4HNO3()Cu==2NO2Cu(NO3)22H2O

10AlCl33NaOH==Al(OH)33NaCl

AlCl34NaOH(过量)==NaAlO22H2O

11NaAlO24HCl(过量)==NaCl2H2OAlCl3

    NaAlO2HClH2O==NaClAl(OH)3

12Fe6HNO3(热、浓)==Fe(NO3)33NO23H2O

    FeHNO3(冷、浓)→(钝化)

13Fe6HNO3(热、浓)Fe(NO3)33NO23H2O

    Fe4HNO3(热、浓)Fe(NO3)22NO22H2O

14Fe4HNO3()Fe(NO3)3NO↑2H2O

H2SO4

    3Fe8HNO3() 3Fe(NO3)32NO↑4H2O

170

15C2H5OH           CH2=CH2H2O

H2SO4


140

    C2H5OHHOC2H5           C2H5OC2H5H2O

16、   +Cl2          HCl

     +3Cl2       (六氯环已烷)

17C2H5ClNaOH C2H5OHNaCl

  C2H5ClNaOHCH2CH2NaClH2O

186FeBr23Cl2(不足)==4FeBr32FeCl3

    2FeBr23Cl2(过量)==2Br22FeCl3

8、滴加顺序不同,现象不同

1AgNO3NH3·H2O

    AgNO3NH3·H2O中滴加——开始无白色沉淀,后产生白色沉淀

  NH3·H2OAgNO3中滴加——开始有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消失

2Ca(OH)2H3PO4(多元弱酸与强碱反应均有此情况)

    Ca(OH)2H3PO4中滴加——开始无白色沉淀,后产生白色沉淀

    H3PO4Ca(OH)2中滴加——开始有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消失

3NaOHAlCl3

    NaOHAlCl3中滴加——开始有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消失

    AlCl3NaOH中滴加——开始无白色沉淀,后产生白色沉淀

4HClNaAlO2

    HClNaAlO2中滴加——开始有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消失

    NaAlO2HCl中滴加——开始无白色沉淀,后产生白色沉淀

5Na2CO3与盐酸:

    Na2CO3向盐酸中滴加——开始有气泡,后不产生气泡

盐酸向Na2CO3中滴加——开始无气泡,后产生气泡

9、常用反应

    Al3+ + 4OH- = AlO2- +2H2O

    3AlO2- + Al3+ + 6H2O = 4 Al (OH)3

    2CO2 + 2Na2O2 = 2Na2CO3 + O2    m = 56g

    2H2O + 2Na2O2 = 4NaOH + O2     m = 4g 

    AlO2- + CO2 + 2H2O = Al (OH)3+ HCO3-

    2NaCl + MnO2 + 3H2SO4    2NaHSO4 + MnSO4 + Cl2+ 2H2O

10、特殊反应

    2F2 + 2H2O = 4HF + O2

    Si +2NaOH + H2O = Na2SiO3 + 2H2

    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ANaHCO3(NH4)2CO3NH4HCO3NaCl (aq)


A          ↓(白)+ ↑(无色) ACaC2Al2S3Mg3N2

               

ASH2SN2Na、醇)

A:铵盐、AlSiCH3COONa

                    A:氯化物)

                            AAl(NH4)2CO3NH4HCO3NaHCO3NaHS(NH4)2SNH4HS、氨基酸)

中学化学常见气体单质:H2O2N2Cl2、(F2

                   固体单质:SNaMgAlFeCu

液体单质:Br2

中学化学常见化合物:NaClNaOHNa2CO3NaHCO3FeCl2FeCl3H2SO4

HClCaCO3SO2H2ONONO2HNO3

化学工业

制备的物质

反应原理

设备

分离液态空气

漂白粉和漂粉精

玻璃

玻璃熔炉

合成氨

合成塔

氧化炉、吸收塔

沸腾炉、接触室、吸收塔

炼铁

高炉

氯碱工业

电解槽

炼铝

电解槽

精炼铜

阳极

阴极

电镀铜

阳极

阴极

Ⅲ、有机化学

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

1.  CHC2H2C6H6

2.  CH2:烯烃和环烷烃

3.  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

4.  CnH2nO:饱和一元醛(或饱和一元酮)与二倍于其碳原子数和饱和一元羧酸或酯;举一例:乙醛(C2H4O)与丁酸及其异构体(C4H8O2

同分异构体

1、醇——醚               CnH2n+2Ox

2、醛—酮—环氧烷(环醚) CnH2nO

3、羧酸—酯—羟基醛       CnH2nO2

4、氨基酸—硝基烷

能发生取代反应的物质及反应条件

1.  烷烃与卤素单质:卤素蒸汽、光照;

2.  苯及苯的同系物与①卤素单质:Fe作催化剂;

         ②浓硝酸:5060℃水浴;浓硫酸作催化剂

         ③浓硫酸:7080℃水浴;

3.  卤代烃水解:NaOH的水溶液;

4.  醇与氢卤酸的反应:新制的氢卤酸;

5.  酯类的水解:无机酸或碱催化;

6.  酚与浓溴水或浓硝酸

(乙醇与浓硫酸在140℃时的脱水反应,事实上也是取代反应。)

能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

1.  烯烃的加成:卤素、H2、卤化氢、水

2.  炔烃的加成:卤素、H2、卤化氢、水

3.  二烯烃的加成:卤素、H2、卤化氢、水

4.  苯及苯的同系物的加成:H2Cl2

5.  苯乙烯的加成:H2、卤化氢、水、卤素单质

6.  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的加成:(包括卤代烯烃、卤代炔烃、烯醇、烯醛、烯酸、烯酸酯、烯酸盐等)

7.  含醛基的化合物的加成:H2HCN

8.  酮类物质的加成:H2

9.  油酸、油酸盐、油酸某酯、油(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的加成。

能与氢气加成的:      C=C      C=O

      

                   

                      中的C=O双键不发生加成)

            

能与NaOH反应的:COOH                  

能发生加聚反应的物质

烯烃、二烯烃、乙炔、苯乙烯、烯烃和二烯烃的衍生物。

能发生缩聚反应的物质

1.  苯酚和甲醛:浓盐酸作催化剂、水浴加热

2.  二元醇和二元羧酸等

缩合聚合(简称缩聚):单体之间通过脱去小分子(如H2O等)生成高分子的反应。例如:

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

凡是分子中有醛基(-CHO)的物质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1.  所有的醛(RCHO);

2.  甲酸、甲酸盐、甲酸某酯;

注:能和新制Cu(OH)2反应的——除以上物质外,还有酸性较强的酸(如甲酸、乙酸、丙酸、盐酸、硫酸、氢氟酸等),发生中和反应。

能与溴水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或变色的物质

(一)有机

1.  不饱和烃(烯烃、炔烃、二烯烃、苯乙烯等);

2.  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烯醇、烯醛、油酸、油酸盐、油酸某酯、油等)

3.  石油产品(裂化气、裂解气、裂化汽油等);

4.  苯酚及其同系物(因为能与溴水取代而生成三溴酚类沉淀)

5.  含醛基的化合物

6.  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

(二)无机

1.  2价硫(H2S及硫化物);

2.  4价硫(SO2H2SO3及亚硫酸盐);

3.  2价铁:

  6FeSO43Br22Fe2(SO4)32FeBr3

    6FeCl23Br24FeCl32FeBr3             变色

    2FeI23Br22FeBr32I2

4ZnMg等单质  MgBr2MgBr2

       (此外,其中亦有MgH+MgHbrO的反应)

5.-1价的碘(氢碘酸及碘化物) 变色

6NaOH等强碱:Br22OH‾==Br‾BrO‾H2O

7Na2CO3等盐:Br2H2O==HBrHBrO

        2HBrNa2CO3==2NaBrCO2H2O

        HBrONa2CO3==NaBrONaHCO3

8AgNO3

能萃取溴而使溴水褪色的物质

上层变无色的(ρ>1):卤代烃(CCl4、氯仿、溴苯等)、CS2

下层变无色的(ρ<1):直馏汽油、煤焦油、苯及苯的同系物、液态环烷烃、低级酯、液态饱和烃(如已烷等)等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物质

(一)有机

1.  不饱和烃(烯烃、炔烃、二烯烃、苯乙烯等);

2.  苯的同系物;※

3.  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烯醇、烯醛、烯酸、卤代烃、油酸、油酸盐、油酸酯等);

4.  含醛基的有机物(醛、甲酸、甲酸盐、甲酸某酯等);

5.  酚类

6.  石油产品(裂解气、裂化气、裂化汽油等);

7.  煤产品(煤焦油);

8.  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

(二)无机

1.  氢卤酸及卤化物(氢溴酸、氢碘酸、浓盐酸、溴化物、碘化物);

2.  亚铁盐及氢氧化亚铁;

3.  2价硫的化合物(H2S、氢硫酸、硫化物);

4.  4价硫的化合物(SO2H2SO3及亚硫酸盐);

5.  双氧水(H2O2,其中氧为-1价)

  ※注:苯的同系物被KMnO4H+)溶液氧化的规律:

侧链上与苯环直接相连的碳原子被氧化成羧基,其他碳原子则被氧化成CO2

倘若侧链中与苯环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没有氢,则不能被氧化。


如:       

,

Ⅳ、化学实验:

不宜长期暴露空气中的物质

1.由于空气中CO2的作用:

    生石灰、NaOHCa(OH)2溶液、Ba(OH)2溶液、NaAlO2溶液、水玻璃、碱石灰、漂白粉、苯酚钠溶液、Na2ONa2O2

2.由于空气中H2O的作用:

    H2SO4P2O5、硅胶、CaCl2、碱石灰等干燥剂、浓H3PO4、无水硫酸铜、CaC2、面碱、NaOH固体、生石灰;

3.由于空气中O2的氧化作用:

    钠、钾、白磷和红磷、NO、天然橡胶、苯酚、-2价硫(氢硫酸或硫化物水溶液)、+4价硫(SO2水溶液或亚硫酸盐)、亚铁盐溶液、Fe(OH)2

4.由于挥发或自身分解作用:

    AgNO3、浓HNO32O2、液溴、浓氨水、浓HClCu(OH)2

化学实验设计思维模型:

实验中水的妙用

一、水封:在中学化学实验中,白磷、液溴需要水封,少量白磷放入盛有冷水的广口瓶中保存,通过水的覆盖,既可隔绝空气防止白磷蒸气逸出,又可使其保持在燃点之下;液溴极易 挥发有剧毒,它在水中溶解度较小,比水重,所以亦可进行水封减少其挥发。

二、水浴:酚醛树脂的制备、纤维素的水解需用沸水浴;硝基苯的制备(50—60)、乙酸乙

酯的水解(7080)、硝酸钾溶解度的测定(室温~100)需用温度计来控制温度;银镜反应需用温水浴加热即可。

三、水集:排水集气法可以收集难溶或不溶于水的气体,中学阶段有02N:,H2C2H4,     C2H2CH4NO。有些气体在水中有一定溶解度,但可以在水中加入某物质降低其溶解度,如:可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

四、水洗:用水洗的方法可除去某些难溶气体中的易溶杂质,如除去NO气体中的N02杂质。

五、物质鉴别剂:可利用一些物质在水中溶解度或密度的不同进行物质鉴别,如:苯、乙醇 溴乙烷三瓶未有标签的无色液体,用水鉴别时浮在水上的是苯,溶在水中的是乙     醇,沉于水下的是溴乙烷。

六、查漏:气体发生装置连好后,可用水检查其是否漏气。

Ⅴ、化学计算

(一)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1.通过化学式,根据组成物质的各元素的原子量,直接计算分子量。

      2.已知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密度,求气体的式量:M=22.4ρ。

      3.根据相对密度求式量:M=MˊD

         4.由气态方程求式量:M=

         5.混合物的平均分子量:

        

         6.原子量

原子的原子量=

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元素原子量:

A1A2表示同位素原子量,a1%a2%表示原子的摩尔分数

元素近似原子量:

A1A2表示同位素原子量,a1%a2%表示原子的摩尔分数

     ②对气体使用体积时注意条件(温度及压强),否则气体体积无意义

() 溶液计算

基本公式及关系:

   1)物质的量浓度:

①。

②稀释过程中溶质不变:C1V1=C2V2

③同溶质的稀溶液相互混合:C=

④质量分数换算为物质的量浓度:C=

   2)溶质的质量分数。

      

(饱和溶液,S代表溶质该条件下的溶解度)

③混合:m1a1%+m2a2%=(m1+m2)a%

④稀释:m1a1%=m2a2%

(3)有关溶解度的计算:

S=(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

S=a%:饱和溶液质量分数)

有关pH值的计算:酸算H+,碱算OH

. pH=  —lg[H+]

. KW=[H+][OH-]=10-1425℃下)

考试注意:

1.    要抓住关键字在题目的问题中,通常出现如下词:正确与错误、大与小、强与弱、能与否,由强到弱或由弱到强,名称与符号,分子式、结构简式、电子式,化学方程式与离子方程式等,即使题目会做,由于不注意上述词语,就有可能造成失分。

2.    注意各量的单位物质的量浓度(mol/L),摩尔质量(g/mol),深解度(g)、百分数、浓度互换时的体积易错等。

3.    题目中隐含性的限制条件如(1)酸性的无色透明溶液,(2PH=0的溶液(3)水电离出的[OH-]=10-14mol/L的溶液等

4.    注意常见符号的应用如"=",可逆符号、"H>0""H<0"、沉淀、气体符号,电荷与价标、写电子式时"[ ]"的应用、物质的聚集状态、特殊的反应条件等等。

实验填空题或简答题,注意文字要准确(1)不要用错别字:如脂与酯、铵与氨、坩与甘、蘸与粘、蓝与兰、褪与退、溶与熔、戊与戌、催与崔、苯与笨等。(2 不用俗语:如a、打开分液漏斗的开关(活塞),b、将气体通进(入)盛溴水的洗气瓶,c、酸遇石蕊变红色(酸使石蕊呈红色)等。
评论区  
当前1/1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最末页 直接到 页  共 0 条记录
 


最新信息
41111
高考地理选择题分类解析(九个专....
决战高考地理50个专题精题精练....
二轮历史16个专题名题详解汇编
历史三年高考与模拟答案详解(跟....
高考一轮19个专题高考真题+模....
高中历史六个选修高考真题+模拟....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1分课名题精....
高中历史每课名题精解汇编
政治3年高考2年模拟分类汇编
高考生物最新3年高考2年模拟分....
高中生物考纲对点名题精解汇编
热门信息
2009年福建省泉州市初中毕业....
2009年高考英语考试大纲
小学语文科导学案模板(1)
【高中生物记忆歌诀】减数分裂口....
政治3年高考2年模拟分类汇编
历史三年高考与模拟答案详解(跟....
历史歌曲视频:菊花台之中国历史....
高考一轮19个专题高考真题+模....
二轮历史16个专题名题详解汇编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1分课名题精....
高考地理选择题分类解析(九个专....
高考生物最新3年高考2年模拟分....
已经到第一个
[下一篇]高考地理“基础回扣、查漏补缺”:自然地理
[关闭窗口]
 
 快乐新课程 快乐语文教学网 快乐数学教学网 快乐英语教学网  快乐物理教学网 快乐化学教学网 快乐生物教学网 | 快乐政治教学网 | 快乐历史教学网 
 快乐地理教学网 | 快乐大综合 快乐教学在线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说明   |   后台管理   |   在线联系
lxw863.com版权 东安县乐学互联网工作室 通讯地址: 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白牙市镇文生路11号 425900
邮箱:lzm6308@163.com  联系QQ:534386438  备案信息:湘ICP备19025487号 
技术支持:广州市今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