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兴化中学2009级高二语文校本阅读材料“厚积薄发” |
|
上传:火树银花 |
审核发布:火树银花 |
更新时间:2011-3-17 6:28:39 |
点击次数:1094 |
|
江苏省兴化中学2009级高二语文校本阅读材料“厚积薄发” 主编:高二语文备课组 赵永根 寒风吹彻 刘亮程 我曾在一个寒冷的早晨,把一个浑身结满冰霜的路人让进屋子,给他倒了一杯热茶。那是个上了年纪的人,身上带着许多个冬天的寒冷,当他坐在我的火炉旁时,炉火须臾间变得苍白。我没有问他的名字,在火炉的另一边,我感到迎面逼来的一个老人的透骨寒气。 他一句话不说。我想他的话肯定全冻硬了,得过一阵才能化开。 大约坐了半个时辰,他站起来,朝我点了一下头,开门走了。我以为他暖和过来了。 第二天下午,听人说村西边冻死了一个人。我跑过去,看见这个上了年纪的人躺在路边,半边脸埋在雪中。 我第一次看到一个人被冻死。 我不敢相信他已经死了。他的生命中肯定还深藏着一点温暖,只是我们看不见。一个人最后的微弱挣扎我们看不见;呼唤和呻吟我们听不见。 我们认为他死了。彻底地冻僵了。 他身上怎么能留住一点点温暖呢?靠什么去留住。他的烂了几个洞、棉花露在外面的旧棉袄?底磨得快通了,一边帮已经脱落的那双鞋?还有他的比多少个冬天加起来还要寒冷的心境…… 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我们帮不了谁。我的一点小炉火,对这个贫寒一生的人来说,显然杯水车薪。他的寒冷太巨大。 我有一个姑妈,住在河那边的村庄里,许多年前的那些个冬天,我们兄弟几个常手牵手走过封冻的玛河去看望她。每次临别前,姑妈总要说一句:天热了让你妈过来暄暄。 姑妈年老多病,她总担心自己过不了冬天。天一冷她便足不出户,偎在一间矮土屋里,抱着火炉,等待着春天来临。 一个人老的时候,是那么渴望春天的来临。尽管春天来了她没有一片要抽芽的叶子,没有半瓣要开放的花朵。春天只是来到大地上,来到别人的生命中。但她还是渴望春天,她害怕寒冷。 我一直没有忘记姑妈这句话,也不只一次地把它转告给母亲。母亲只是望望我,又忙着做她的活。母亲不是一个人在过冬,她有五六个没长大的孩子,她要拉扯着他们度过冬天,不让一个孩子受冷。她和姑妈一样期盼着春天。 天热了,母亲会带着我们,趟过河,到对岸的村子里看望姑妈。姑妈也会走出蜗居一冬的土屋,在院子里晒着暖暖的太阳和我们说说笑笑…… 姑妈死在几年后的一个冬天。我回家过年,记得是大年初四,我陪着母亲沿一条即将解冻的马路往回走。母亲在那段路上告诉我姑妈去世的事。她说:“你姑妈死掉了。” 母亲说得那么平淡,像在说一件跟死亡无关的事情。 “咋死的?”我似乎问得更平淡。 母亲没有直接回答我。她只是说:“你大哥和你弟弟过去帮助料理了后事。” 此后的好一阵儿,我们再没说这事,只顾静静地走路。快到家门口时,母亲说了句:天热了。 我抬头看了看母亲,她的身上正冒着热气,或许是走路的缘故,不过天气真的转热了。对母亲来说,这个冬天已经过去了。 “天热了过来暄暄。”我又想起姑妈这句话。这个春天再不属于姑妈了。她熬过了许多个冬天还是被这个冬天留住了。我想起爷爷奶奶也是分别死在几年前的冬天。母亲还活着。我们在世上的亲人会越来越少。我告诉自己,不管天冷天热,我们都常过来和母亲坐坐。 母亲拉扯大她的七个儿女。她老了。我们长高长大的七个儿女,或许能为母亲挡住一丝的寒冷。每当儿女们回到家里,母亲都会特别高兴,家里也顿时平添热闹的气氛。 但母亲斑白的双鬓分明让我感到她一个人的冬天已经来临,那年雪开始不退、冰霜开始不融化——无论春天来了,还是儿女的孝心和温暖备至。 雪越下越大。天彻底黑透了。 我围抱着火炉,烤热漫长一生的一个时刻。我知道这一时刻之外,我其余的岁月,我的亲人们的岁月,远在屋外的大雪中,被寒风吹彻。 (选自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有删改) 14.如何理解第十二段中“尽管春天来了她没有一片要抽芽的叶子,没有半瓣要开放的花朵”的含意?(6分)答: 15.“她和姑妈一样期盼着春天”一句中,母亲和姑妈期盼的“春天”的内涵有何异同?(6分) 答: 16.文章最后一句话说:“我知道这一时刻之外,我其余的岁月,我的亲人们的岁月,远在屋外的大雪中,被寒风吹彻。”其中蕴涵着怎样的深意?表明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态?(6分) 答: 17.结合你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谈谈文中的“冬天”有什么深层含义?(4分) 答: 【课文导读】 这是一篇冷峻而凝重的散文,是对生命、生活的深刻体验。在文章中,作者将他人生体验中透彻骨髓的寒冷感尽情渲染。 文章选择了时空交错的叙述方式,这样既写出了“我”对不同的人生阶段的深切体验和持续思考,又增强了文章的艺术表达的力度和涵盖度,给人以寒冷的时间弥散不已、绵延不绝的感受。 诗化的语言也是本文的一个特点,它包含作者对生活、生命认识和思考值得好好品味一番。 【品味题目】 这里的“寒风”包括“冬天”和“雪”等意象,有着丰富的内涵,既实指北方自然环境的艰苦恶劣,也虚指人生旅途中的种种磨难,还指在生老病死规律中的脆弱和无奈,也有生活的冷漠和困苦以及由此带来的人的生命悲歌的一种心境。 “吹彻”两个字含义非常丰富,可从四个层面上分析理解: ①时间上,指人的一生被寒风吹彻,作者说他过去被寒风吹彻,现在被寒风吹彻,预示自己和其他人的余下的岁月也将被寒风吹彻。 ②空间上,每一个地方每一个角落都被寒风吹遍,我们无法逃避。 ③程度上,寒风吹得人“痛彻骨髓”。 ④广度上,所有的人被寒风吹彻。这样,作者把人生的苦难,生命的悲歌充分地表达了出来。 【本文主旨】 在作者笔下,自然界里的“寒风吹彻”是和人的命运连在一起的。作品写出了人类严峻、沉重的生活状态。感情基调是沉重阴冷的,这些源自于作者对人生中痛苦而无助的冬季的深刻揭示。 当“寒风”——严酷的人生“吹彻”、摇撼着生命的活力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积蓄热力,支付温暖。 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人生的磨难 、生命的脆弱、内心深处的孤独无助,我们该直面这些人生寒风,用温暖、坚韧、信念来慰藉生命。 【问题讨论】如何理解作品的沉重阴冷的基调。 也许我们是生活在大城市的灿烂阳光下,无法体会那遥远地方艰难的生存处境,也很难理解那种弱小而又卑微的个体在残酷的生命历程中不由自主和无可奈何。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经历,对生命的感悟也不可能相同,面对这样的困顿与孤独无助,也许我们需要一点温暖,只是,这温暖来自哪里?那就是我们自己! 【语句品读】 ●雪落在那些年雪落过的地方,我已经不注意它们了。比落雪更重要的事情开始降临到生活中。 作者深深地感悟到,不仅自然界有冬季,每到冬季,万物凋零,大地萧杀,一些生命会相继死去;人生中也有生命的冬天,人总是要因疾病或衰老而死亡,我虽人才到中年,可我分明感到生命的冬天已经悄然来临。 ●许多年后有一股寒风,从我自以为火热温暖的从未被寒冷浸入的内心深处阵阵袭来时,我才发现穿再厚的棉衣也没用了。生命本身有一个冬天,它已经来临。 自然之冬,再严寒,还是可以抗拒的,随着条件的改善,寒冷越来越不可怕了,它是可以对付的。可做为人自身,的确也像大自然一样,存在一个生命之冬,人总要面临衰老、死亡,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无可奈何的事情,人是无力回天的。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我们帮不了谁。我的一小炉火,对这个贫寒一生的人来说,显然杯水车薪。他的寒冷太巨大。 在极度贫穷的情况下,我们想帮助他人,可是,因为他人的困难巨大,我们想帮助他人的能力有限,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显得是那样的无奈。 ●但母亲斑白的双鬓分明让我感到她一个人的冬天已经来临,那些雪开始不退、冰霜开始不融化——无论春天来了,还是儿女们的孝心和温暖备至。 无论如何,不管你的物质条件再优越,不管你的儿女再孝顺,生命之冬是走不过去的。 ●我围抱着火炉,烤热漫长一生的一个时刻。我知道这一时刻之外,我其余的岁月,我的亲人们的岁月,远在屋外的大雪中,被寒风吹彻。 我的亲人,他们的生存状态,现在还没有完全改变,他们还是孤独地生存,依然经历寒风吹彻,他们还需努力,他们还需帮助,他们还需反省,他们才能走过冬天。 《寒风吹彻》中的三个“冬天” 刘亮程的散文《寒风吹彻》,入选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现代散文选读》,作者对个体的苦难作了哲理性的思想,语言质朴隽永,确实是一篇令人耳目一新的美文。 “寒风吹彻”是冬天的重要特征,《寒风吹彻》一文实际上描绘了人世间的三个“冬天”。如果从“寒风”意象入手,进入三个不同意境的“冬天”,对文章主旨的把握会迎刃而解。 自然的冬天 《寒风吹彻》开篇描绘的是自然的冬天,“寒风”也就是大自然的寒风。刘亮程是新疆沙湾人,北疆一月平均气温是-16℃~ -22℃,大雪纷飞,寒风怒吼。刘亮程对冬天寒风的体验可谓深入骨髓,有些优美的语句不是亲身感受是很难写出来的。“寒风还是进来了,它比我更熟悉墙上的每一道细微裂缝”,“而这次,一夜的寒风吹着我一个人。似乎寒冷把其他一切都收拾掉了,现在全部对付我”。凛冽的寒风造就了恶劣的自然生存环境,文中的“我”曾因拉回一车柴火而被冻伤了一条腿;文中的“路人”,被活活冻死在雪地里;更多的人就像“姑妈”一样,“总担心自己过不了冬天。天一冷她便足不出户,偎在一间矮土屋里,抱着火炉,等待着春天来临”。那里的寒风让人毛骨悚然,它带给人们的是实实在在的苦难,在同自然的抗争中个体的力量有时显得相当渺小,寒风需要你拿出生命的所有来抗衡。驰骋想象吧,感受一下人在冰天雪地、寒风肆虐环境中的孤独与无助! 人性的冬天 《寒风吹彻》还展示了人性的冬天。寒风不仅吹冷了我们的肉体,还吹冷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寒风不仅具备气温低的特征,还代表着冷漠与无情。“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恶劣的自然环境、巨大的生存压力让每个人自顾不暇,致使人与人之间变得冷漠、自私、缺少关爱!甚至连纽带最为牢固的亲情都面临严峻的考验甚至沦丧。文中写姑妈的文字让我们不寒而栗。姑妈孤苦伶仃,很需要亲人的关怀、情感的慰藉,她只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天热了,让你妈过来暄暄”,两个老太婆一起晒晒太阳,拉拉家常。而文中“母亲”的反应是“只是望望我,又忙着做她的活”。多少年过去了,姑妈小小的要求至死都没有得到满足,她是带着深深的孤独与遗憾离开了人世。“母亲”不去看望姑妈的原因就是,“母亲不是一个人在过冬,她有五六个没有长大的孩子,她要拉着他们度过冬天,不让一个孩子受冷”。寒风的凛冽,生活的困窘让“母亲”的心变冷变硬,姑嫂之间的亲情荡然无存。父子之情也在寒风中遭受摧残,“我”花了一天半夜付出冻伤一条腿的代价拉着半车柴火回到家里,“父亲一见就问我怎么拉了这点柴,不够两天烧的”,口气中带着责备,没有嘘寒问暖的温情,在父亲心目中,一车柴火关系到一家人的生计,远比儿子健康重要,他那粗糙而迟钝的心也无法去体验儿子内心的凄楚。亲情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对待毫无血缘关系的路人了,文中的路人冻死在雪地里,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还有他的比多少个冬天加起来还要寒冷的心境”。恶劣的自然环境导致人文环境荒漠化,《寒风吹彻》将人性的孤独、无奈、冷漠、麻木、自私表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远比自然的冬天更可怕的人性的冬天! 生命的冬天 生命本身有一个冬天,每个人都会走进生命的冬季,文章具体描绘了母亲生命冬天的来临: “但母亲斑白的双鬓分明让我感到她一个人的冬天已经来临,那些雪开始不退、冰霜开始不融化——无论春天来了,还是儿女们的孝心和温暖备至。” “隔着三十年这样的人生距离,我感觉着母亲独自在冬天的透心寒冷,我无能为力。” 每个人都会走向衰老死亡,新陈代谢,是大自然不可更变的规律,我们无法抗拒,也无法回避。作者写生命的旅程有一种很悲凉的宿命意味。难道真的就像作者所说的那样“我无能为力”吗?难道真的就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慰藉我们寒冷而孤寂的人生旅途吗?刘亮程也意识到这篇文字太寒冷,在冷色的基调上增加了一些暖色。“我告诉自己,不管天冷天热,我们都要常过来和母亲坐坐”,“我们长高长大的七个儿女,或许能为母亲挡住一丝寒冷。每当儿女们回到家里,母亲都会特别高兴,家里也顿时平添热闹的气氛”,“我的亲人们说我是个很冷的人,不是的,我把仅有的温暖全给了你们”。我们要珍爱亲情!对于陌生的路人,我们也要像刘亮程那样递上一杯热茶,一炉炭火,去温暖他人苍凉的人生!刘亮程抒写着彻骨的生命寒意,但也平静地表达着悲悯的情怀,透视生命,同情自己,关怀他人,使《寒风吹彻》这篇文章富有人性的光辉! 文中三个“冬天”的描述不是平行展开的,而是交错的,甚至是“叠映”的;三个“冬天”之间联系紧密,“冬天总是一年一年地弄冷 一个人,先是一条腿、一块骨头、一副表情、一种心情……而后整个人生”,自然的冬天,逼使人进入人性的冬天,直至使人过早地进入生命的冬天,三个“冬天”构成了个体人生的巨大苦难。但如作者刘亮程在另一篇文章所言,“寒风吹彻中,我们还有春天的梦”。大自然的冬天,我们无法回避;生命的冬天,我们也无法抗拒;然而我们完全可以不让纯洁友善的人性冻眠于冰封的冬季。在寒风吹彻中,要为自己,更要为他人点燃生命的火炉,让每一个人怀着暖暖的心去做春天的梦!作为教师,也有义务从积极的一面去引导学生,要让学生有人文精神,学会去关爱他人,甚至是像杜甫那样,身处“寒风吹彻”中,还拥有“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情怀。 品味刘亮程的《寒风吹彻》 刘亮程的《寒风吹彻》是以象征手法赋予作品以哲理内涵而具有永恒的魅力;字里行间的空白、跳跃式的思维和丰富的暗示耐人回味;多重回忆式的结构和多维的叙述角度拓展了文章的深度和广度;而刻骨铭心的体验和深刻的感悟更是耐人寻味,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寒风吹彻》这篇文章仅仅写了三件事,即我凌晨外出砍柴而受伤;看到一个受寒冻死的路人;还有是想看望姑妈而未能如愿。这些事共同体现了村庄的生存状态。一是自然环境的恶劣,即冬天里大雪寒风所带来的极度寒冷;二是生活状况的极端贫穷,除了吃住寒伧外,“我”小小年纪就要承担家庭的重担;三是人际关系的淡漠,由于生活的贫穷,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都在岁月的流逝中冲淡了亲人间本该拥有的温情。面对这样的生存状态,他没有委屈和消沉,也没有被冷漠同化。 文章的基本感悟是:恶劣的自然环境导致人文环境恶化,《寒风吹彻》将人性的冷漠、麻木、自私和无奈冷峻地表现出来,这是一个比自然的冬天更寒冷的冬天。在作者的描述中,我们看到的是:他把自己腿冻坏的事默默地扛了下来;我们看到的是:在他性格倔强、外表冷峻的表象外,他节俭的把温情送给亲人;我们看到的是:他在人生无奈的情境中,他满怀深情地关注亲人的命运,并担忧村里人的命运。那么,他是如何达到这一境界的呢?文章没有交代,留下一大片空白。读者只能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感悟去填补这一空白。 这是我们解读这篇文章的一个基本前提和要领,当然,文章的暗示与象征可以填补这一空白。根据文章的暗示和象征,文中的自然物象,已经化为生命的意象。在作者的笔下,大雪、寒风、寒冷、冬天和春天经过人事的过滤和生命的感悟,已经具有暗示和象征意义。我们认为,大雪象征生命的磨难,这是人的成熟所必须面对的;寒风则是生命的孤独,这是思想升华所必须经历的;寒冷则是生命的苦难走向生命的孤独的必要桥梁;冬天象征生命的有限,这是人生价值的依据,是激发生命潜能和完成人生使命的动因,因而也包含了大雪、寒风、寒冷的内涵;春天象征生命的希望,这是人生的永恒起点,激励人进入更高的人生境界。 因此,文章的深层感悟是:孤独与死亡,这也是当代世界文学和现代哲学最关注的两大主题;同样也是他走向成熟和升华人生的必要途径。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暗示了孤独的两极走向:一是走向自私与冷漠,一是走向使命与博爱;又一次激发了读者的思索。事实上他超越了村庄的生活状态,而村庄里的人却没有超越,从而我们能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人文情怀,充分体现了他的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所以,文章的表层内涵是大雪无情、寒风吹彻和人间温暖,而深沉内涵则是品尝孤独、面对死亡和热爱生命。由此可见,文章的题目“寒风吹彻”具有多么博大深沉的人文情怀啊。 我们能够用语言表达的是:文章激励人们要勇敢面对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寒风吹彻;激励人们在寒风吹彻后要积极思考和感悟人生;更重要的是要体会作者对村庄里的“亲人”命运的担忧与关切,这体现出作者的深厚的人文情怀。我们每个人都会走向衰老和死亡,这是大自然的规律,我们无法抗拒;但是,我们应该有美好的追求。“我告诉自己,不管天冷天热,我们都要常过来和母亲坐坐”,“我知道这一时刻之外,我其余的岁月,我的亲人们的岁月,远在屋外的大雪中,被寒风吹彻。”刘亮程既传达了彻骨的生命寒意,又平静含蓄地表达着悲悯的人文情怀;热爱生命,珍惜亲情,关怀他人,超越苦难,升华人生,使这篇文章在寒冷的背后具有人性的温暖和光辉。 文章中的“我”是文章的线索,内涵特别丰富,有玩雪时天真单纯的我,也有被寒风伤害而无助无奈的我:有独自面对痛苦而品尝孤独的我;也有关怀他人和温暖他人的我;有面对死亡而珍惜人生的我;也有热爱生命和悲悯天下的我。而“我”的内涵的丰富性和深刻性,又有赖于多重回忆式的叙述方式和多维叙述角度的灵活的运用。适时的回忆和插叙,时空的交错,大大拓展了叙述的空间,也增强了叙述的自由度。这篇文章的时间流程仅几个小时,文章以天色渐渐昏暗为时间的推移,但叙述的跨度是十六年,大大拓展了文章的内涵;这种多维的叙述角度,其共同特点是留有空白和暗示,富有哲理内涵和象征意味,既增加了阅读的难度,又拓展了读者的想象空间,所谓“空白处皆成妙境”正是这篇文章的境界。 文章的特点是把体验与感悟融为一体,把体验经历的角度、感悟思索的角度和哲理概括的角度交融为一个整体。作者的议论性文字的含蓄、深刻和隽永,也是他被誉为乡村哲学家的重要原因。“冬天,有多少人放下一年的事情,像我一样用自己那只冰手,从头到尾地抚摩自己的一生。”形象地表现了生命的孤独与反思,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我们帮不了谁。表明了生命的灵魂要靠自己建立,别人无法替代。因此,“隔着三十年这样的人生距离,我感觉着母亲独自在冬天的透心寒冷。我无能为力。”此外,“冬天总是一年一年地弄冷一个人,先是一条腿、一块骨头、一副表情、一种心情……尔后整个人生。”每个人都要面对死亡,无法回避;关键是我们如何定义生命的意义。 文章语言的独特意味。文章把朴实与多义、比拟与象征、暗示与哲理的语言巧妙地融和在一起,隐含了作者难忘的体验、微妙的情感和深刻的感悟,充分体现了文学语言符号的特殊魅力,超出了语言本身的内涵,令人玩赏不已。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内容,蕴涵了全文的主旨,能激发读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对大雪寒风的比拟性描写,写出了对它们的熟悉,写出了自己的贫穷,写出了内心的体验,写出了坦然的胸怀,也写出了超越的深沉。仿佛是在迎接一位老朋友,淡化和超脱了寒风曾经对自己的伤害,引导读者领会文章的深沉内涵。文章语言的简练、朴素、平实,更突出了文学语言的丰富性和深刻性。所谓“言不尽意”、“意在言外”,正是这篇文章语言的最大特色。刘亮程的散文朴素含蓄、丰厚隽永,富有个性,蕴含着浓郁的生命诗性。 这就是我们对文章的整体理解。但是,这篇文章的阅读也确实难以穷尽。对文章第一自然段的理解,也就决定了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其深沉的内涵是:“我对曾经的生活磨难和心理伤痛已经渐渐淡忘。我现在关心的是面对孤独和死亡,该如何升华人生?面对贫穷与淡漠的村庄,我又能做些什么?所以,我对自然的冬天已经漠不关心,我所关注的是冬天给人的心理所造成的伤害。我期待村里人和我一样坦然面对。”如果对文章缺乏整体的深刻理解,也就无法真正理解这一自然段的内涵。再如,第十二自然段的时空交错式的议论,无非是要暗示寒风不仅带来孤独,而且带来死亡,引入文章的两大主题。 “……天热了,母亲会带着我们,趟过河,到对岸的村子里看望姑妈。姑妈也会走出蜗居一冬的土屋,在院子里晒着暖暖的太阳和我们说说笑笑……”这是是一种想象,也是一种期待,从而衬托出人际关系的淡漠。然而,这是一种生活的常态,令人感伤却无可指责。关键是作者要引出文章的人生理念,文中表明,“无论是春天来了,还是儿女们的孝心备至”,都无法温暖母亲面对死亡时的“透心寒冷”。进一步强调了“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的过冬。我们帮不了谁。”正是这样的无奈,才能更深切地感受到文章字里行间的人文情怀,才能感受到作者的悲悯情怀。这样的理解当然也离不开对文章的整体理解。 文章给我们的启示是:“痛苦的经历转化成精神财富”。一是:痛苦是生命的体验,应学会品尝;二是:痛苦是超越的起点,应学会释然;三是:痛苦是精神的财富,应学会感恩。一侧重的是不回避和压抑痛苦,以保持身心健康;二侧重的是认识到自己的过错,提升自己的理解力和宽容度;三侧重的是人生的顿悟。尽管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必须理解人生这一美妙的境界,这就是马斯洛所论述的高峰体验,他认为顿悟就是对痛苦的认可。因此,顿悟是苦思冥想后的偶然爆发;是生活的偶然启示和能量的巨大爆发。因此,顿悟是理解文学作品的核心内涵。 我们知道阅读和欣赏文学文本,最重要的是生活体验,对生活的深刻体验使我们对文本有深刻的理解;而生活体验的深刻,并不是经历的丰富多样,而是对痛苦的超越和人生的升华,主要表现为胸襟的开阔、宽容的建立、理想的提升和人文的弘扬。对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的深刻理解,也有助于深刻理解文本的内涵,而且能够作出相应的评价或赏析。此外,相关的学科知识,主要涉及历史、文学、心理、审美、哲学等,有助于对文本的解读与赏析,也许在评价和鉴赏时更得心应手。 寒风吹彻,或春暖花开 —— 关于《寒风吹彻》的教学手记 一 我给我的学生说,能将寒风写得如此彻骨,在我的阅读经验里,只有刘亮程了。我还告诉他们,这篇散文温润如玉。 我不能像对待许多课文一样,用三五句话将文章的所谓主题概括出来。我对学生说,如果你们真的理解了我的笨拙,那么老师将感到开心。我的学生们于是很开心。在上海的深秋,在漕河泾那间朝北的教室,我和一群不知道什么是寒冷的生命,一起领受着这抽象的寒风。在抽象的寒风里,我们感到了生命的具体。一阵秋风掠过,有人身上起了鸡皮疙瘩。生命就是这样的具体、生动和容易感伤…… 寒风吹彻,这样的日子我不希望降临在他们身上。他们优越的肌肤已经习惯了空调和名牌,他们高傲得有些莫名其妙的脸越来越粉嫩,而他们热躁的心也已经很难承受寒风的重量。我不希望,他们拥有的这一切在一阵寒风之后就烟消云散,尽管我也并不喜欢连粉刺都没有的男生以及其嗲无骨的女生。 但是,我还是希望他们能够知道寒风吹彻的力量。 二 寒风,作为生存的一个背景,与每个人构成的关系是不一样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是柳宗元的寒风。这样的寒风是用来玩赏的,是用来感慨的,是画布上的几片枯叶,是乐章中似有还无的几个音符,是诗。无论永柳诸山如何的荒凉,那里的寒风依然不能吹彻诗人的骨髓。所以,柳宗元的这首诗无处不透出寒气,却始终没有出现“寒风”的字样,足见寒风还是诗意的。作为士大夫的柳宗元,他对寒风的感知,恐怕远不及白居易笔下的那位“心忧炭贱愿天寒”的卖炭翁敏感。精神上的寒冷总不如肉体上的寒冷直接。与此异曲同工的是,现代作家周作人笔下的冬天,也终不脱士大夫的情调:“在江村小屋里,靠玻璃,烘着白碳火钵,喝着茶,同朋友谈闲话。”可以想见,要是小屋外没有了呼呼的寒风和随风飘舞的雪花,知堂老人该会多么无聊和寂寞!在这里,寒风吹彻的凄厉,与“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有什么两样?寒风,仅仅是一道风景;此时的寒风是用来看的,是用来听的,是用来触摸的,是冬天的春花秋月,是雪中的春蚕夏蝉。 这是审美,寒风是一种情趣。 也有将寒风作为挑战对象的,这可能是最典型的中国思维。孔子说,岁寒,然后松柏之后凋也。山水比德,沿着整个思路,先人们几乎发掘出了与人的本能相忤逆的一切事物的积极价值:寒风、酷暑、灾难、祸患、疾病、饥饿、死亡、恐怖、苦难、磨砺……等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之类的格言,正是这一思路在不同时代的流行版本。寒风能折断弱者的翅膀,也能唤醒沉睡者的噩梦。这样的寒风,凌厉是为了张扬好汉,酷烈是为了激发豪杰,肃杀是为了锻造英雄。这样的寒风,是寒风,更是对手,是敌人,是挑衅者。只不过,在这场没有悬念的战斗中,胜利者总是高高在上的人。 刘亮程的寒风不是审美的,因为那里的寒风太真实了,真实得毛骨悚然。它摧枯拉朽,直入骨髓,“让你浑身上下只剩下寒冷”;这样的寒风“比我还熟悉墙上的每一道细微裂缝”,无孔不入。你无法远观,也无法逃遁,你的每一寸肌肤都在寒风的浸泡之中。当寒风不再是一道风景,当寒风需要你拿出生命的所有来抗衡的时候,寒风的唯一内涵就是寒风,大自然的寒风,最原始的力量,最粗暴的运动。 徐志摩曾经这样写“风”: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轻波里依洄。” 我坚信,刘亮程一定知道寒风吹彻的方向。“我的手和脸都烤得发烫了,脊背却依旧冷嗖嗖的”,这时候,风在后面鞭打;“一野的寒风吹着我一个人。似乎寒冷把其他一切都收拾掉了,现在全部对付我”,这时候,八面来风在呼啸。当依红偎翠的徐志摩陶醉在温柔乡的时候,刘亮程几乎要拆下自己的骨头当柴烧。对于“我”来说,追问风的方向实在太奢侈,太矫情;对于我的姑妈我的母亲我的乡亲们,追问风的方向,也实在太奢侈,太矫情。他们必须动用每一根神经每一卡能量来维护血液的流淌和呼吸,这才是生存中最重要的主题。 刘亮程的寒风容不得你去欣赏,相反它倒是高高在上的,像一把坚硬的刀,所向披靡,无人可敌。“冬天总是一年一年的弄冷一个人,先是一条腿,一块骨头,一副表情,一种心情……尔后整个人生。”这样的寒风不给你挑战的机会,连喘气的机会也不给你。你太脆弱了,它撕扯你,它蹂躏你,它压榨你,它强度比你大,它韧性比你强,在它面前,你太卑微,你不堪一击。在这样的威势下,我们注定失败,失败是我们唯一的命运。任何一次反抗的尝试都显得浅薄,任何一次起义都将是对自己的嘲讽。 这就是刘亮程的寒风。这样的寒风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有多远?远到不少的人甚至不相信世间曾经或者依然还有这样的寒风。 对于自然,我们习惯了居高临下的审美,或者必胜无疑的征服,因为自然越来越渺小了。 对于苦难,我们习惯了隔岸观火的鉴赏,或者隔靴搔痒的释然,因为苦难越来越遥远了。 刘亮程说:“生命本身是一个冬天,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的过冬。我们帮不了谁。”这样的悲哀,这样的同情,这样的怜悯!大概只有真正领略过寒风的人才知道孤独的重量与悲剧的力量。 苦难不见得是最好的老师,但一定是最刻骨铭心的敌人。有时候,敌人是一面绝好的镜子。 生命在个体意义上是孤独的。强大的集体最终不能代替每个弱小的个体,绵延不绝的历史也不能延长个体的今天。生命不由我们自己选择,而寒冷、疾病与死亡却必须由我们自己承担。从这个意义上说,生命何尝不是一幕无法改写的悲剧?“多少年了,我们一直没有等到这个春天”,姑妈却悄无声息的死了;母亲老了,“无论春天来了,还是儿女们的孝心和温暖备至”,母亲也只能宿命地走向那个更为寒冷的结局,而“我无能为力”。 生命中最本质的苦难,比如生与死,疾病与残缺,永远属于自己。 对于苦难中的人,苦难的唯一意义就是苦难。对于苦难外的人,苦难的意义也许很多,但是,悲悯生命,同情自己,却最富有人性的光辉。 三 我的学生们在点头。 我知道,他们和我,或者说,我和他们,我们之间还隔着很长的一段路。刘亮程隔着十几年的时光,才领略到内心的寒冷;而我们,隔着二十几年的光阴,我们是否能同时触摸到内心深处的那一丝寒冷,以及由彻骨的寒冷所带来的感动? 但是,一切都足够了。我说,我们没有遭受寒风的袭击,我们还保留着完整的骨骼,是因为我们比那个可怜的人幸运。可是,从更远大的背景看,我们和作者是平等的,我们的生命始终寒风吹彻。 因此,我们应该是互相怜悯的手足,互相同情的兄弟。应该爱,因为生命很孤独。 我看到如玉的温润在升腾。寒风吹彻之后,是春暖花开。 (《语文学习》2006第6期) 14.这句话用“没有一片要抽芽的叶子,没有半瓣要开放的花朵”,形象地表明她的生命已经不再有亮丽的色彩和充满生命力的希望。 15. 同:“春天”都指美好幸福的生活。 异:两个人的“春天”又有区别,各自期盼的幸福并不一样。 姑妈主要是希望周围有亲人陪伴,母亲则希望儿女能健康成长。 16. 意在表明世间所有的人,都是相同的命运,都会被“寒风吹彻”。 这是作者对生命脆弱、无法挽留的慨叹。 17. 文中的“冬天”有双关义,它既指季节上的冬天,也指生命的“冬天”——生命中无情的寒冷与凄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