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月色 |
|
上传:火树银花 |
审核发布:火树银花 |
更新时间:2011-3-24 12:52:48 |
点击次数:1403 |
|
荷塘月色 基础巩固·站起来,拿得到! 1.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乘凉(chnɡ) 幽僻(b) 踱着(du) 蓊蓊郁郁(wěnɡ) B.曲折(qǔ) 袅娜(nu) 点缀(zhu) 脉脉流水(m) C.颤动(chn) 似的(sh) 斑驳(b) 独处的妙处(chǔ) D.倩影(qin) 大意(y) 蛙声(w) 和谐的旋律(xi) 答案:C 解析:A项“僻”应读“p”;B项“曲”应读“qū”;D项“蛙”应读“wā”。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风致 寂默 迷迷糊糊 风姿绰约 B.渺茫 羞涩 十分妥贴 文气酣畅 C.霎时 约略 月色均匀 风流倜傥 D.嬉游 消受 没精打彩 浑然天成 答案:C 解析:A项,默—寞;B项,贴—帖;D项,彩—采。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写出了荷叶相连和高低错落的样子。) B.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写出了既怕影响家人,又孤寂的心态。) C.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写出了山的距离之远。) D.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写出了荷花开得不多而又鲜亮。) 答案:C 解析:C项,“隐隐约约”写出了月光下看远山的朦胧之态。 4.选出与其他几句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 ) A.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 B.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C.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D.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答案:B 解析:A、C、D三项都运用了通感,B项是比喻。 5.选出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 A.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B.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C.我是怎样思念你呀,银杏! D.广义散文包括杂文、随笔、通讯、报告文学……等。 答案:D 解析:D项,省略号应去掉,用在句中与“等”重复。 6.古代汉语中有词类活用现象,即有些词为了表达的需要而临时改变了词性和词义或者读音,现代汉语中也有这种现象。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 B.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 C.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D.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 答案:A 解析:A项中的“满”,此处解释为“圆”,但它仍然是形容词性,不存在活用。B项中的“怕人”,使人害怕,动词的使动用法;C项中的“弥望”,满目,“望”此处为名词;D项中的“脉(mi)”原为名词,此处读“m”,形容词。 7.重新排列语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 ②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③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 ④而六朝时为盛 ⑤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 ⑥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 ⑦还有看采莲的人 ⑧采莲人不用说很多 ⑨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 A.②①④③⑤⑨⑧⑦⑥ B.②①③④⑨⑧⑦⑤⑥ C.⑥⑦⑨⑧①③②⑤④ D.③④⑥⑧①②⑤⑦⑨ 答案:A 解析:注意此段为总分结构。 能力提升·踮起脚,抓得住!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8.本段写月下荷塘,分别从荷叶、荷花、荷香、荷波和荷韵五个方面来描绘美景,请简要描述其各自特点。 答案:荷叶:多而广,有风姿,具有动态美。 荷花:晶莹剔透,纤尘不染。 荷香:清幽、缥缈,沁人心脾,能烘托几分幽雅和宁静。 荷波:既有视觉形象,又有听觉形象。 荷韵:含情脉脉,更显风韵。 9.文章第四段描写荷塘,精彩的一笔是作者敏锐地捕捉并生动地描绘了“微风过处”的景色。下面对“微风”在这一段景物描绘中所起的作用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开头写叶和花的静态,微风过后才写它们的动态,使景色多样化。 B.因微风吹开密密地挨着的叶子,才见到叶子底下脉脉的流水。 C.因微风吹动叶和花才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D.因微风送来缕缕清香,才引出“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这个精彩的比喻。 答案:B 解析:B项,从最后一句看“流水”依旧“遮住”了,故“见到”“流水”一说不妥。 1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风致:写出了叶子的神态,而这神态是作给流水看的,叶子与流水便沟通了感情。) B.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脉脉:本是形容人与人之间含情不语的神态,这里用在流水与叶子之间,赋予了人情味。) C.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凝碧:青翠欲滴的样子。这里把一闪即过的情景固定化,形成一幅恬静的画面,但静中有动。) D.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点缀:写出了满地碧绿,荷花稀少的特点,叶与花相映成趣,更增添了荷塘的美。) 答案:D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词语运用的准确理解。D项中“零星”写出了荷叶繁多、荷花稀少的特点。而“点缀”则写出了花叶相映成趣的特征。 (二)阅读课文第五段,完成11—12题。 11.能不能将本段中的“泻”字替换为“照”字,将“浮”字替换为“升”字,将“洗”字换成“浸”字,将“画”字换成“映”字呢? 答案:不能。以上每组动词的两个词语间存在着细微差别,各具其特点和内涵。 (1)“泻”和“照”这两字。“泻”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的比喻,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表现出月光由上而下透射的情态。月光好像动了起来,配上前面的“静静”,更显出静谧。“照”字虽也能写出月色的光辉,但和前面的流水不能对应,且“照”太过明亮,无法和文章的整体基调相符,淡而无味。 (2)“浮”与“升”均表示由低处向高处的移动,但是“浮”字能正确刻画出雾气上升扩散的轻柔状,运用动静手法;而“升”字体现的是升起的动作,如用在描写雾气之类轻盈之态时,则显得较为沉重,和文章整个的轻柔状态不符合。 (3)“洗”,月色乳白而透明;“浸”,时间太长。同时“洗”承前“泻”字。 (4)“画”赋予主动意识,仿佛有无形的手在纸上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而“映”字只是被动地接受,少了欣然之态! 12.本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答案:本段主要运用了比喻、通感的修辞手法。 比喻句:“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将“酣眠”比喻成月色的朗照,“小睡”比喻成月色朦胧,天上有一层淡淡的云。 通感:“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将视觉感受转化为听觉感受,光和影相互交错,搭配均匀,与小提琴演奏的名曲一样悠扬、优美。 拓展应用·跳一跳,够得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 春之怀古 (台)张晓风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的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那样软,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鹃花。一阵风起,每一棵柳都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的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每一丝飞絮都是一株柳的分号。反正,春天就是这样不讲理、不逻辑,而仍可以好得让人心平气和。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满塘叶黯花残的枯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北地里千宅万户的屋梁受尽风欺雪扰犹自温柔地抱着一团小小的空虚的燕巢。然后,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郭都攻陷了。柳树把皇室的御沟和民间的江头都控制住了——春天有如旌旗鲜明的王师,因为长期虔诚的企盼祝祷而美丽起来。 而关于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经有这样的一段故事:在《诗经》之前,在《尚书》之前,在仓颉造字之前,一只小羊在啮草时猛然感觉到的多汁,一个孩子在放风筝时猛然感觉到的飞腾,一双患风湿痛的腿在猛然间感到的舒活,千千万万双在溪畔在江畔浣纱的素手所猛然感到的水的血脉……当他们惊讶愉快地奔走互告的时候,他们决定将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状,用一种愉快的耳语的声量来为这季度命名——“春”。 鸟又可以开始丈量天空了。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负责用那双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而所有的鸟全不是好的数学家,他们吱吱喳喳在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终于还是不敢宣布统计数字。 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蝶去数。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而风,交给檐前的老风铃去一一记忆、一一垂询。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或者,在什么地方,它仍然是这样的吧?穿越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踯躅在湮远年代中的春天。 13.在阅读本文时,抓住哪些句子才能够从整体上理解文意? 答案:文题“春之怀古”说明本文是对与现实相对的古之春的怀念。三次写到“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就说明作者所描述的春天已经不是现实社会所能见到的了。结尾处的“穿越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踯躅在湮远年代中的春天”,这句话与前文的“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形成前后呼应。抓住这些句子就能从整体上理解文章。 14.如何来理解“春天就是这样不讲理、不逻辑”这句话? 答案:正话反说,寓褒于贬。写出了春天来得快而迅猛和给人以万物皆春、令人应接不暇的感觉。 15.第四段作者写了“春”的命名,这段文字有什么作用? 答案:作者推想是人们欢呼“春”的到来而发现了“春”这一声音,追根溯源,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也深化了“怀古”的题意。 16.虽然是写春,但是作者很少从正面去描写春的景色,而是运用侧面描写的方式展示春景,以第一段或五、六段为例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案:在第一段,作者把春天比喻为一首歌,歌声唱到哪里,哪里就迎来了春天。这样写既写出了人们对如歌的春天的喜爱之情,也写出了春回大地,处处皆春。五、六两段不直接写春的天、春的花、春的蕊、春的树,而是通过鸟的叫声和蝴蝶、蜜蜂、风的活动等来展示春的美好,活泼而有新意。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