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位华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教育学院 425006)
早就听说山西沁水有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柳氏民居,据考证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后裔居住之地,但一直无缘亲睹。
今年九月初,山西柳宗元文化艺术节在沁水县举行,我应邀参加了这次盛会,终于有幸观赏了柳氏民居。
深秋的早晨,虽略带寒意,但我已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草草吃了几口饭,便乘车踏上了去柳氏民居之地——西文兴村。
西文兴村位于沁水县城西南25公里处土沃乡,是一个始于唐末河东柳氏西眷后人避乱隐居,世代聚居的千年古村落。一路上,只见峰峦叠嶂,松柏苍翠,初升的太阳透过树林,散发万道光影。我想,柳氏民居景色也应该是迷人的吧。真是这样,柳氏后裔那真是找了一个好居所。当年,柳宗元从永州再贬柳州,四年后终于一病不起,临终前寄信托孤给刘禹锡“吾不幸,卒以谪死,以遗草累故人”。柳宗元生有两子两女,长子周六,次子周七。刘禹锡收到信后惊号大恸,发誓将周六看作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对待。但此后,周六再也没有提及。难道是柳宗元表弟卢遵携周七到此隐居?此地古属河东郡,又是王屋太行山交汇之处……
“你们看,到了”,一阵欢快的叫声打断了我的思绪。果然前面不远处张灯结彩,人头攒动,一片欢腾,前来观看盛会的当地老百姓络绎不绝。
开幕式一结束,我已顾不上再看精彩的文艺节表演,径直往柳氏民居奔去。只见前方小山上一座阁楼映入眼帘,阁楼前有高大砖砌防护,“柳氏民居”四个大字镶嵌在城墙上,墙下是砖式窑洞,再下是一条小河,走进河边,河水清澈见底,偶见两条小鱼在水里游来晃去,欢快至极。
我们拾阶而上,东面的一组建筑群深深的吸引了我们,原来在山下望见的阁楼就是建筑最高的关帝庙,紧挨着的是魁星阁,成四合院式,两边是厢房,摆放着历代书画名家的碑刻、碑画。虽岁月流逝,石块已剥离很多,但线条还依稀可辩,如唐代“画圣”吴道子的铁线描“圣贤十哲图”,宋代理学家朱熹、书法家米黼,明代文学家王守仁、书法家文征明以及清代乾隆的玉赐门匾石刻等都具有很高的书画艺术价值,可见当时西文兴村确非一般,体现了浓厚的村院文化。我们来到东厢房的柳氏家训碑前,据导游介绍:柳氏民居家训、祭祖或记事碑刻约有七、八块,已随祠堂的拆除散落,唯有家训碑保存完好。另外,西文兴村柳氏家族人宗支源流关系重要的《柳氏族谱》和《柳氏继字堂家谱》也丢失,传世的只有抄本留存。家训碑中所刻“……世代为官而勿贪,产业阔大而勿霸,……以国为忠,以族为孝,以德为邻,以善为人……”句,真实反映了柳氏家族良好的家训家风。
走出魁星阁稍往北,便是西文村了,它始于唐,兴于明。明永乐四年,始祖柳琛携家眷定居西文村,揭开了建造柳氏民居的序幕,始修祠堂、文庙等。到第六代柳遇春继续大兴土木,修建了十三院府邸。但由于明末战火,将大部分建筑毁于一旦。我们现在看到的大部分建筑是第十二代后裔柳春芳主持修建的。西文兴是典型明清城堡寨式建筑群,整个建筑分外府区、中府区、内府区。外府区即南端的关帝庙、魁星阁、文庙、柳氏宗祠等;中府区以青云接武石牌坊到文昌阁一段;内府区大都为四合式庭院,共六座,分别是“武德第”、“承德第”、“司马第”、“河东世泽”、“中宪第”和“行邀天宠”,另外还建有观河亭、赏景亭、后花园、小戏台等。
走进这些宅院,你一定会惊呼不已,每一扇门、一扇窗、一道梁仿佛就是一幅精美绝伦的绘画。其中仅花纹图案就达几十种,故事木雕板块百余方,这些纹案、雕刻无一雷同,令人叹为观止。
当你倘徉在书香门第之中会发现,这些雕饰图案蕴涵着极深的吉祥含义和民俗观念。如:以云纹、蝙蝠来表“天降鸿福”,以莲花、桂枝来表“连生贵子”,以一根绳子串三个铜钱来表“连中三元”,以五蝙蝠展围绕一个寿字来表“五福朝寿”,以万方纹、菊花、莲花俩表“万年连举”,以慈姑、祥云来表“慈祥”之意。似乎每一个纹样就有一种美好的祝福。
走出宅院,漫步小巷,你又会为那石牌坊、柱、瓦、斗拱、鼓狮、碾、臼等所倾倒,令人流连忘返。我突然觉得柳氏民居就是一本非常厚重的书,它的博大精深实在是让人读不够、看不透。
不知不觉已到到正午了,看见柳氏宗祠前仍有许多朝拜者,山下还是鼓乐喧天,远处历山隐若可见,田间地头麦穗金灿,今年又是一好收成。我依依不舍地告辞了西文兴村,坐在汽车上,一路回味着,回味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