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在线留言 | 网站帮助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取回密码>>
首页 | 幽默笑话 | 雷人雷语 | 魔鬼辞典 | 脑筋急转弯 | 精美短信 | 故事新编 | 励志美文 | 历史秘闻 | 中考文本阅读 | 高考文阅读 | 热点阅读 | 快乐问吧
  快乐阅读 - 开心话吧 - 热点话题 - 文章内容
柳宗元——舜文化的传人

上传:admin 审核发布:admin 更新时间:2012-5-29 17:56:19 点击次数:996
骆正军
                                    (湖南永州职业技术学院人文教育学院    425006)

摘 要:柳宗元从小就受到以舜文化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他把尧、舜之道当成自己毕生奋斗的政治目标,无论是为子、为夫、为父、为人、为友,还是为官,都恪守孝道,努力付诸实践,不愧为舜文化的忠实传人。学习和借鉴柳宗元,大力弘扬以 “孝道” 为核心的舜文化,对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人文素质,加快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必将起到巨大的良好促进作用。
     “舜文化是原生性道德文化,舜帝是道德文化的鼻祖。道德文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舜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母源。”⑴虞舜是正己修身、率先垂范、以德化人、以德治国的楷模和典范。虞舜一生身体力行地推行“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五常家庭伦理道德,带领周围人“让畔、让居、乐于助人、邻里相和”,营造了一个古代文明和谐的社会。柳宗元把尧、舜之道当成自己毕生奋斗的政治目标,无论是为子、为夫、为父、为人、为友,还是为官,都恪守孝道,努力付诸实践,不愧为舜文化的忠实传人。
    一、从小深受舜文化的传统熏陶,立志传承尧、舜之道。
    《尚书尧典》说:“德自舜明”,《史记》说:“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这些都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舜就是中华民族道德文明的始祖。明德,指完美的德性。《大学》又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正心诚意,齐家修身,则国治德明,就是“恭己无为天下治”。这些都说明,通过正己修身、克己奉公、以德化人,实现德化而国治,是古人以德治国的基本范式。
    中华书局1978年9月出版的《柳宗元集》(全四册)共收诗文674篇,其中涉及到“舜”的篇目共有37篇(首),约占作品总数的5.5%。涉及到“舜”的语句有85处,其中, “尧舜”并提的36处;“有虞、虞舜、舜”单独出现的49处。 重点文章4篇,即《舜禹之事》、《舜庙祈晴文》、《与杨诲之第二书》、《湘源二妃庙碑》。
    《舜禹之事》着重介绍舜将帝位禅让给禹的事迹,涉及到“舜”的语句有21处;《与杨诲之第二书》着力阐述“尧舜之道”——政治理想和政治主张,涉及到“舜”的语句有10处;《舜庙祈晴文》描述舜的生平功绩,全文几乎句句紧扣,不离分毫;《湘源二妃庙碑》歌颂舜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其实也是间接地为舜张目。
    《舜庙祈晴文》中有这样的语句:“帝入大麓,雷雨不迷。帝在璇玑,七政以齐。九泽既陂,锡雨玄圭。至德神化,后谁与稽。勤事南巡,祀典以跻。此焉告终,宜福遗黎。庙貌如在,精诚不睽。”他好像在跟舜帝倾诉自己的理想和神往:舜帝——您曾进入高大的山麓,虽然下着很大的雷雨却没有迷失方向;您接班治理朝政,把所有的事务都安排得井井有条;您起用大禹治水,让所有的湖泊都免除涝灾。您的道德如神,后世谁能相比?您勤于政事,到南方巡察民情,虽然终止了有形的生命,却给百姓留下了福音,从现存的庙宇中,也可看到您的一片精诚——您的确是我柳宗元顶礼膜拜的偶像。
    柳宗元在《舜禹之事》中,细数舜的“仁政”功绩:“舜举十六族,去四凶族,使天下咸得其人;命二十二人,兴五教,立礼刑,使天下咸得其理;合时月,正历数,齐律、度、量、权衡,使天下咸得其用。”意思是说,舜选用16个氏族首领,驱逐了4个凶悍的氏族首领,使天下的百姓都得到了贤明之人的统领;他任命22个官员,兴办各类教育,颁布礼仪与刑罚方面的规定,使天下的百姓都晓得了正确的道理;确定年月时令季节,更正历法,统一了度量衡与律法,使天下的百姓都得以更加方便地使用。
    柳宗元在《惩咎赋》中提出:“日施陈以系縻兮,邀尧舜与之为师。”意思是说:“每天都要抓住时机,将尧舜请来当自己的老师。” 又如:“跨腾商周,尧舜是师”(《衡州刺史东平吕君诔》);“以生人为主,以尧舜为的”(《陆文通先生墓表》);“由吾言者为尧、舜,而吾生人为尧、舜人矣”、“俾汤为尧、舜,而人为尧、舜之人” (《伊尹五就桀赞》);“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而莫能去之”、“夫尧、舜、禹、汤之事远矣”(《封建论》);“尧舜之道,至大以简”(《祭吕衡州温文》)等等。
    他在《送娄图南秀才游淮南将入道序》中阐明自己的志向:“幸而好求尧、舜、孔子之志,惟恐不得;幸而遇行尧、舜、孔子之道,惟恐不慊。”柳宗元感到庆幸的是,自己羡慕和追求尧、舜、孔子的志向,惟恐不能达到;努力实行尧、舜、孔子的治国安民之道,惟恐相差悬殊。从上面的引文,可见柳宗元不仅完全继承了舜文化,而且,将其不断发扬光大,以教育和启发后来之人。
    二、为子敬老,力行孝道。
    司马迁的〈史记五帝本纪〉云:“瞽瞍尚欲复杀之,使舜上凃廪,瞽瞍从下纵火焚廪。舜乃以两竿自擀而下,去,不得死。后瞽瞍又使舜穿井,舜穿井为匿空旁出。舜既入深,瞽瞍与象共下土实井,舜从匿空出,去。瞽瞍、象喜,以舜为已死。象曰:‘本谋者象。’象与其父母分,于是曰:‘舜妻尧二女与琴,项取之;牛羊仓廪予父母。’象乃止舜宫居,鼓其琴。舜往见之,象愕不怿,曰:‘我思舜正郁陶!’舜曰:‘然,尔其庶矣!’舜复事瞽瞍爱弟弥谨。于是尧乃试舜五典百官,皆治。”父母和弟弟几次要杀他,虞舜死里逃生,但却无丝毫怨恨,对父母仍是孝敬如初,对弟弟仍然慈爱有加,这样的孝行的确可以感天动地,故而到了神话色彩较浓的《山海经》中,说舜耕历山,居然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虽然尧舜之道不可分割,但起决定性作用的却是舜帝。虞舜之所以能由一个普通山民而成为“帝”,其根本点就在于他的“孝感天地”;舜以对孝的身体力行,而感天动地,因而被尧帝所看重,也被世人所拥戴。因此,尧舜之道的核心内涵,便在于“孝”,尧舜之道也可以称之为“孝道”。
    柳宗元出身在书香门第之家,父亲柳镇刚强正直,母亲卢氏贤惠豁达,两个姐姐聪明早慧。他曾撰文夸奖她们“善隶书,为雅琴以自娱乐,隐而不耀。工足以致美于服而不为异,言足以发扬于礼而不为辨。孝之至,敬之备,仁之大”(《亡姐崔氏夫人墓誌盖石文》);“与仁孝偕生,以礼顺偕长……孝以和,恭以惠” 等等 (《 亡姐前京兆府参军裴君夫人墓誌》)。其实,他本人亦常怀“孝子之心”、“示后之人以无忘孝敬”( 《故弘农令柳府君坟前石表辞》),对父母长辈恭敬有加。
    柳宗元在贞元九年(公元793年)进士及第。由于唐代最重视经学,皇帝亲自选定的《五经正义》是科举考试的必考书籍,五经即:《周易》、《书经》、《诗经》、《礼记》、《春秋》。《礼记》又被称之为《孝经》,其中主要谈及婚丧嫁娶、君臣上下、长幼男女和祭祀方面的一些礼仪。柳宗元既然能够在万千儒士之中脱颖而出,考中进士,那么,他对《孝经》的学习与理解,用自己的话来说:“我学不能探奥、穷章句,为腐烂之儒” (《上大理崔大卿应制举不敏启》),即使不能倒背如流、运用自如,起码也能寻章摘句,信手拈来,方可一蹴而就。
    柳宗元考中进士之后,“他曲江宴游,大雁题名,过了近三个月的火红日子。五月,父亲柳镇病逝,按照礼制,他必须在家守丧。在守丧的三年中,不能参加制科考试,也不能举办婚礼。”⑵直到贞元十四年(798),柳宗元满了26岁,才开始正式步入仕途。他怀着“少时陈力希公侯,许国不复为身谋”的雄心壮志,积极参与以王叔文为首的“永贞革新”。 永贞元年(公元805年),轰轰烈烈而又非常短暂的“永贞革新”,中途夭折;上演了历史上有名的“八司马事件”,柳宗元等人获罪遭贬。
    当时,他的母亲卢氏已经67岁了,由于年近古稀,夫死女亡,无人照管,柳宗元只好扶母南行,从繁华的京都长安,来到荒僻的永州,一路车船颠簸,凄风苦雨,的确无比艰辛。到永州之后,因为借住在寺庙里,水土不服,生活难以适应,他的母亲不久就染病在身,于第二年五月十五日,撇下与她相依为命的独子,在龙兴寺里撒手西归。柳宗元为此而极度悲伤,抑制不住内心的悲痛,写下了一篇祭文《先太夫人河东县太君归祔志》:“穷天下之声,无以抒其哀矣。尽天下之辞,无以传其酷矣。”字里行间浸透着哀伤和自责,深感母亲这样快去世,是受到自己贬官南荒的牵累。一年后,他想将母亲的灵柩运回长安,跟父亲柳镇合葬于万年栖凤原的柳氏祖坟,由于自己仍然待罪南方,处于被囚的境地,分身乏术,这一切只好托请表弟卢遵帮忙。他在文中写道:“今又无适主以葬,天地有穷,此冤无穷!”因为“不得归奉丧事”以尽最后的孝道,对此更是欲哭而无泪,怨愤而无比。
    三、为夫惜妇,为父恤幼,不损孝行。
    《孝经》 云:“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中国人将生命看作一个无穷尽的链条,单个人的生命虽然短暂,却是链条中的一环,借助这个无穷尽的链条,就可以获得永生。肉体的永生是借助传宗接代来实现的,通过传宗接代,使香火得以延续,不仅涉及到自己生命的延续,而且关系到祖宗生命是否得以永生,所以,中国队才把“断子绝孙”看作人生大忌,所以才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最为严厉的孝道规范。传男不传女、以姓氏为家庭延续标志的传统观念、“香火延续”的家庭意识等等,虽然已经有些过时,但在广大农村之中,至今仍然还有着较为广阔的市场。
    柳宗元所处的唐代,由于等级森严,特别看重出身门第,而且法律禁止良民与贱民通婚,良民中的士族(贵族)与庶族(平民)也难联姻。贞元元年(785),13岁的柳宗元与当时任礼部、兵部郎中杨凭的女儿订婚。贞元十二年(796),24岁才完婚;三年后(799),他原配的妻子杨氏因足疾,孕而不育去世。柳宗元虽然被贬,身为“僇人”,但在婚姻问题上,仍然未能摆脱封建等级制度的束缚。他曾哀叹柳氏家族“但见祸谪,未闻昌延”,“一门嗣续,不绝如线”, “荒隅中少士人,无与为婚,世亦不肯与罪大者亲呢。”(《寄许京兆孟容书》)因为没有子息,思想包袱很重。
    元和十二年(817),他的岳父杨凭去世,此时,距亡妻魂别已是第18个年头,但柳宗元依然眷念不已。他在《祭杨凭詹事文》中写道:“某以通家承德,夙奉良姻,莫成子姓,早丧淑人。恩礼斯重,眷抚惟新,稠缪其志,实敬实勤……天道悠远,人世多虞,寄心双表,长恨囚拘。呜呼哀哉!”文中的意思是说,由于两家长辈道德观念相近,关系密切,因此结为儿女亲家,虽然没有留下子女,贤淑的妻子也过早地去世了;但那短暂的三年共同生活,至今还记忆犹新,她的殷切情意和勤劳的品质,令人实在难以割舍。……天道悠远最为难测,人世坎坷多意外之烦恼。我长恨自己被贬谪南方,只能将这颗心遥寄到您老和妻子的坟前,以清酒淡菜,祭奠你们的在天之灵。呜呼,实在哀伤!
元和五年四月三日,柳宗元侍妾所生的年仅十岁的女儿和娘又不幸病死。他为此同样感伤莫名,在《下殇女子墓砖记》中写道:“既得病,乃曰:‘佛,我依也,愿以为役。’更名佛婢。既病,求去发为尼,号之为初心。元和五年四月三日死永州,凡十岁……性柔惠,类可以为成人者,然卒夭。”对温柔聪明的女儿,他非常疼爱,甚至采用“昄依为尼”的办法,来祈望挽救女儿的生命,以为能够将她抚养长大,谁知命运多舛,就像桃枝上的骨朵,尚未含苞吐蕾,便早早地夭折、枯萎了。
    元和十四年(819)十月五日,柳宗元因病去世,年仅四十七岁。留下四个小孩,最大的女儿殷贤不到十岁,还有个跟她同时生下的双胞胎妹妹;老三周六、老四周七都是男孩,一个才四岁,另一个是遗腹子。由于他为官清廉,家无遗财,卢遵、刘禹锡、崔群、韩愈等亲朋好友,深受其感动,分别抚养了柳宗元的四个子女;裴行立为孤儿寡母筹措了丧葬费用。一直和柳宗元生活的表弟卢遵,于第二年七月,将其归葬于万年县先人墓侧。
俗话说:“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柳宗元妻子去世之后,尽管先后有好几个女子跟他同居,除了门不当户不对之外,也许是没有合适的人选,来顶替发妻杨氏在柳宗元心目中的位置,所以一直未能正式再娶。他曾在跟刘禹锡唱和的诗中写道:“在家弄土唯娇女,空觉庭前鸟迹多”,对幼女的怜爱之情跃然纸上,由此可见,柳宗元本人虽然未能尽到抚养子女们成长的责任和义务,但也丝毫无损于他多情男儿的本性。
    四、为人亲和,为官清明,弘扬孝道,百世留芳。
    《史记五帝本纪》又云:“舜耕于历山,人皆让畔。渔于雷泽,人皆让居;陶于河滨,河滨器皆不苦 窳。”以上记叙,说的是舜耕于历山,与人谦让相处,宽厚仁慈,将肥沃的土地让给他人;渔于雷泽,把经营好了的渔场让给他人;天旱了,为他人凿渠。他是制陶能手,而从不粗制滥造,弄虚作假;他从事商品生产而能诚实守信,童叟无欺。只要有利于他人,造福社会的,无不躬亲为之,处苦行之。在他的影响下,邻里和睦,村民友好,大家都愿与他择邻而居。舜以其仁德感化人,以其行为引导人,以其才能信服人,邻里都敬佩他,服从他。在舜的影响下,生产有了大发展,社会有了大进步,“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史记五帝本纪》,原始聚落建成了都邑,原始的社会形态也朝着文明社会迈进。   
    柳宗元所写的诗文中,有关纪念死者、纪念修建庙堂的碑祭铭志诔碣表吊等祭祀文共106篇,占15.8%。他在此类祭祀文中,赞叹先辈“弘正友道”、“弘孝悌之德”、“用柔和博爱之道以视遇孤弱”、“惟公尽敬于孝养”、“小子常以无兄弟,移其睦于朋友;少孤,移其孝于叔父” (《故叔父殿中侍御史府君墓版文》)等等。不仅对他们的孝行大加褒扬,而且身体力行,将舜帝“孝感天地”所形成的孝道,推而广之,用于理政治民。
    他在长安时接交了一批政治上的同道,王叔文、王伾、刘禹锡,被后人称为“二王、刘、柳”集团。王叔文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人,出身“寒微”,颇知民间疾苦,读书知治道,慷慨有大志,是庶族文人中的优秀分子,一位有抱负、有活动能力的政治家。王叔文得罪贬死之后,许多见利忘义的小人,避之还嫌惟恐不及,有的甚至落井下石,以示干净与清白。柳宗元却对王叔文感到由衷的钦佩,写下了许多文字,包括为王母所写的、大力颂扬王叔文的《故尚书户部侍郎王君先太夫人河间刘氏志文》,称赞王母“在女氏也,贞顺以自处,孝谨以有奉;其在夫族也,祗敬以承上,严肃以涖下……勤劳不懈……教戒无阙”等等,敢于挺身而出,为王叔文仗义执言。刘禹锡是柳宗元一生中最为亲密的友人,终身不渝;韩愈则是他真正的“挚友”和“诤友”,莫逆之交。
    柳宗元在永州期间,除了跟当地一些官吏应酬往来,还有不少前来求教的青年学者,并结交了重巽等和尚、法师,跟他们朝夕相处,谈禅论道,诗文唱和,关系非常融洽,留下30余篇为和尚们写就的碑文、诗序、寺庙记。他认为:佛教的佛理“盖本于孝敬,而后积以众德”(《送濬上人归淮南观省序》);“浮图诚有不可斥者,往往与《易》、《论语》合” (《送僧浩初序》)。
元和十年(815)年正月,柳宗元才得到皇帝的赦免,奉诏回到长安。但暮春三月,又被外放到柳州去当刺史。此时,他虽然正当壮年,因病魔缠身,已未老先衰。为了改变当地贫穷落后的面貌,他决心改革弊政,兴利除害。在短短的四年之中,柳宗元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柳州百姓办了许多好事、实事,如解放了数以千计的奴婢,栽树种竹,打井筑城,兴办学堂等等,使他们得到了不少实惠,从而深得民心,受到大家的拥戴。
    韩愈在《柳子厚墓志铭》中说,柳子任柳州刺史后“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当时柳州城有“男女质钱”为奴婢的风俗,“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傭,足相当,则使归其质”。一年时间,“免而归者且千人。”在《柳州罗池庙碑》里,韩愈这样描述柳子的政绩:“民业有经,公无负租,流通四归,乐生兴事,宅有新屋,步有新船,池園洁修,猪牛鸭鸡,肥大蕃息。子严父诏,妇顺夫指,嫁娶葬送,各有条法,出相弟长,入相慈孝。”
    柳宗元曾在《寄许京兆孟容书》中说:“……立仁义,裨教化,过不自料,勤勤敏敏,唯以中正信义为志,以兴尧、舜、孔子之道,利安元元为务。”柳宗元主张施行仁义,教化百姓,勤勤恳恳,以中正信义作为自己唯一的志向,以施行尧、舜、孔子之道作为自己终生的理想追求,把有利于广大百姓当作自己的最终目的。说明他坚信自己所参与过的政治改革,是正义的事业,是符合国家与老百姓利益的行动。他始终不愿改变自己的政治主张,和远大的理想,更为广泛地钻研古今典籍,并加以批判性地吸收与借鉴,因而大大提高了自己的思想水平和文学修养。他继承和发扬了以 “孝道” 为核心的舜文化,把尧、舜之道付诸于实践,将一个古代蛮荒之地的柳州,营造成文明和谐的治所,的确无愧为舜文化的忠实传人。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当前,我国正在加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设,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春节到贵州考察工作时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因此,学习和借鉴柳宗元,大力弘扬以 “孝道” 为核心的舜文化,对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人文素质,加快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必将起到巨大的良好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周永亮.德治理念——全国以德治国方略与舜文化研讨会论文选[M]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2001
[2]林克屏.杜芳智. 柳宗元在永州[M].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1994.
[3]翟满桂. 一代宗师柳宗元[M].岳麓书社出版2002.
[4]孙昌武. 柳宗元评传[M].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1998.
评论区  
当前1/1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最末页 直接到 页  共 0 条记录
 

   

最新信息
非连续文本阅读:习近平《加快....
非连续文本阅读:杨振宁《对称....
非连续文本阅读:杂交水稻培育....
《射雕英雄传》其实是一部教育真....
奥巴马演讲稿:我们为什么读书
人在世的时候,要对父母好点
11个笑话启迪夫妻关系
杰出人士的20个好习惯
聪明男人与愚蠢男人的区别
送您10句话,帮你悟透人与社会
永远都不要做的事
创业者与打工者的区别
热门信息
2011年中考记叙文阅读(附答....
2011年中考记叙文阅读(附答....
2011年中考记叙文阅读(附答....
2011年中考记叙文阅读(附答....
2011年中考记叙文阅读(附答....
刘三姐 (对山歌)歌词全文
《唐诗鉴赏大辞典》
2011年中考记叙文阅读(附答....
2011年中考记叙文阅读(附答....
圆通、申通、汇通、中通、联通笑....
王彦与八字军
2011年中考记叙文阅读(附答....
[上一篇]柳子街的石头
[下一篇]大唐文儒 柳宗元
[关闭窗口]
 
 快乐新课程 快乐语文教学网 快乐数学教学网 快乐英语教学网  快乐物理教学网 快乐化学教学网 快乐生物教学网 | 快乐政治教学网 | 快乐历史教学网 
 快乐地理教学网 | 快乐大综合 快乐教学在线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说明   |   后台管理   |   在线联系
lxw863.com版权 东安县乐学互联网工作室 通讯地址: 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白牙市镇文生路11号 425900
邮箱:lzm6308@163.com  联系QQ:534386438  备案信息:湘ICP备19025487号 
技术支持:广州市今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