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俗话说得好,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导语,如同初启的大幕,可以让学生看到精美的舞台布景;如同乐章的序曲,可以使学生置身于唯美的意境之中;又像是打开了知识殿堂的大门,吸引着学生登堂入室。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级学员曾在北京某校对两个水平相近的班级作过对比调查:教师开始所讲的10句话,在有导入的班级,最少的记住了6句,10句都记住的有22人,占全班的57.8%;在无导入的班级,最多的记住了7句,还有一个学生1句也没有记住,记住2-5句的,有26人,占全班的78.9%(转引自许书明《语文课堂教学导入的艺术》,载于《青岛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四期第1页)。上课伊始,许多学生的注意力比较分散,只有学生对教师所讲做好准备的时候,教师的授课内容才能有效地被学生所接受。而成功地导语往往可以安定学生情绪,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把握学习目标,拉近与学生的情感距离,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
设计导语时,要精心设“导”,引人“入”胜,遵循以下原则:(一)切题,即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的目的。教学目的是上课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每上一堂课,自始至终都要紧紧围绕教学目的来展开,导语的形式、风格和内容都要与之协调,不可为了使学生产生兴趣而离题万里,更不能故弄玄虚。(二)诱趣,即诱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导语设计要能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三)激疑,即激发疑问,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疑问是探索新知的导火索。语文教师要善于设疑,使学生的思维从开始就处于“愤”“悱”的状态。(四)精练,导语毕竟只是教学环节的一个开端,在于激疑诱趣,并不能代替课文教学,因此教师就需要掌握好导语的“度”:言不在多,三两分钟足矣;面不求全,引起兴趣即可。
由于中学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多样,文章的文体不同,风格也各异,这就决定导语的设计不能千篇一“招”,而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场地、教师本身的兴趣爱好和习惯的不同,采用不同类型的导语。
一、复习旧知,寻求联系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和已学过的知识出发,并结合所授课文的内容及其特点设计导语。
例如,在教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可以这样设计导语:“朱自清先生的《春》给了我们极大的艺术享受,也使我们对写景状物的散文艺术特点有了新的认识。朱自清先生不愧为散文大家。但是,朱自清先生是由一位小资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锻炼成长为‘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著名诗人、作家、学者的,他经历了艰难曲折,走过了坎坷不平的道路。今天,我们要学习他的代表作品《荷塘月色》,从中可以看到他在大革命失败的日子里的悲愤、彷徨的复杂心情,了解他为什么要在对美好景色的描摹中排遣哀愁的原委。”
这则导语中,不仅联系到学习过的《春》,引发学生对朱自清散文风格的重新体味,而且涉及到《荷塘月色》的主题思想,激发学生探究的愿望:“朱自清先生究竟经历了怎样的艰难曲折?走过了何等坎坷不平的道路?”
二、切题导入,解题激趣
文学作品给人的第一印象尤为重要,一个新颖别致的题目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
《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是鲁迅先生为纪念被反动政府残杀的爱国青年而写的一篇悼文。当学生看到这篇文章,首先感触到的便是文章标题,教师就应该顺势利导,引领学生来分析标题,标题中提到了人名——刘和珍,那么,刘和珍是什么人?作者为什么要记念她?既然是记念,就说明刘和珍有让人难以忘记的地方,很自然的提出问题刘和珍做了哪些事?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学生在阅读全文时,便会有意识、有目的地去解决问题。
教师对学生可能产生的疑问要心中有数,才能不失时机的予以引导。
三、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教师应有意识地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思维处于一种激活状态,产生一种非弄清不可的探究心理,而后自然导入新课学习。
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课的导语设计:“鲁提辖,男,39岁,膀大腰圆,满脸络腮胡子。因三拳打死镇关西,畏罪潜逃,若有人捕获前来开封府,或首告到官,可得赏钱一千贯。”这种悬赏缉拿的告示一出,下面的学生就炸开了锅,纷纷为鲁达鸣不平,要为他辩护:“鲁达无罪!镇关西罪有应得!”在辩护过程中,教师就水到渠成地导入了新课的学习。
使用这种方法的要点在于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认知发生冲突,学生急于想寻求答案,读课文的积极性大为高涨,方能达到设置悬念、激发兴趣的效果。
四、激疑设问,启发思考
疑问是学生积极思维的表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了疑问,才能激发学生去思考、分析,通过纵横联想、比较对照、综合概括,从而获得新知。正如朱熹所言:“读书无疑者,需教有疑;有疑者,却教无疑,到此方是长进。”
如教学《古都的秋》可以设计导语如下:
教师提问:历代名家描写秋的佳句举不胜举,描写秋的名篇也数不胜数。有哪位同学能就这些佳句和名篇各举一例?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肯定,然后展示准备好的关于"秋"的名篇和佳句的幻灯片,名篇可例举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王维的《山居秋暝》、欧阳修的《秋声赋》、峻青的《秋色赋》等,佳句可例举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等。教师作简要讲析并结合导入新课:“这些名篇和佳句,有的描写了秋天的萧杀凄凉,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了秋天的绚烂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那么,著名现代作家郁达夫笔下的‘秋’会是怎样一种景象?‘秋’景如何?‘秋’意怎样?请打开课本,快速阅读《故都的秋》。”
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巧妙设疑,然后巧妙释疑,环环相扣,引导学生思考,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巧设情境,引发共鸣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具体的情境可以唤起人们相应的情感,带有情境性的情感对人的认识和行动更有引发作用。学生阅读欣赏文章是一种体验感情的活动,强调“以情会文”、“披文入情”。教师应通过多种方法,创设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在理智和情感上产生强烈的共鸣。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故乡的榕树》时深情地说:“乡思是一曲古老的歌,背井离乡的游子们从古唱到今。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马致远‘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而舒兰则端着一杯‘乡色酒’叹道:‘你满,乡愁也满。’同学们,你们有些也是远离故乡的人,有没有想起故乡那绿草如茵的山坡,苍翠欲滴的小树林?……今天,我们就去看看《故乡的榕树》。”(转引自王月根《中学语文课堂语言艺术例证》,载于《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一期56页)
显然,学生的感情会被唤醒,会带着相似的情绪走进课文。
除教师充满感情的课堂语言外,还可以借助音乐、影视剧片断、图片及学生活动等多种手段和方法,把文章变为学生可以听得到、看得见、感受得着得情境,必然可以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成为学生感知人类丰富情感的“情意场”。
六、叙述故事,巧妙引入
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先叙述一个与课文内容相联系的生活实例或故事(科学发现史的典故、轶事、寓言、笑话等),以诱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活动,使学生产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如讲授《归去来兮辞》,教师不妨以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引入,这类名人轶事型的故事既能诱发学生的兴趣,又有助于理解作者思想情感和作品内容;又如,讲《赤壁之战》,针对文言文难、课文篇幅又长、人物关系复杂、事件头绪纷繁的特点,可先给学生先讲一个“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导入。
学生在上课前的几分钟内,注意力并不是最为集中的,导语作为过渡,有时可先宕开一笔,欲擒故纵,采用“曲径通幽”的方式,用学生喜欢的讲故事的形式开始,能很快地把课堂导入到和谐有序的课堂气氛,使师生之间的知识传递融入和谐的情感交流之中,同时又能使课内和课外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古人云:“教亦多术。”导语设计远不止以上几种方法,也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是无论如何设计,导入都应该切合学生实际,切合学生发展的需要。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成功的导语必然可以建立起师生间感情交流的桥梁,为课堂教学注入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