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歌鉴赏专题——题型设计及答题思路(6) |
|
上传:火树银花 |
审核发布:火树银花 |
更新时间:2011-3-17 11:22:27 |
点击次数:1651 |
|
诗歌鉴赏专题——题型设计及答题思路(6) 六、诗论评析型 提问方式:古人关于某诗歌有某种评论,对此你如何理解?试加以分析。 提问变体:古人关于某诗的某个评论,你是否同意?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为了降低难度,往往对古人的评语作点解释。不管解释与否,读懂诗评、诗论,明确诗评、诗论的主要观点至关重要。解答此种题型,实际就是要让我们从诗句中找到论证古人观点的证据。要对诗词总体理解的前提下,侧重对评语相关内容的分析。因为评语的具体内容即可能涉及技巧,又可能涉及主旨,还可能涉及某句诗词或某联诗的作用,所以此种题型在作答时应根据评语内容具体内容具体分析,评语涉及什么内容,就用什么类型的方式来作答。 例14、: 2010 江苏卷 送 魏 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 【参考答案】橘柚香。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 (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 【思维轨迹】鉴赏类题型,包括表达技巧、思想感情、效果等部分。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第一、二两句是写眼前实景。后两句诗人以“忆”为行人想象虚构了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场景。这样整首诗虚实结合,借助想像,拓展了表现空间,扩大了意境,使诗更具朦胧之美,深化了主题,更有助于表现惆怅别情。根据诗句内容和“代为之思”一句可知表达技巧为想象,然后结合情感分析将想象的内容具体化;“其情更远”意为将情感表达得更为深切,意思对即可。 【参考答案】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 例15: 2010 辽宁卷 雨 陈与义① 潇潇十日雨,稳送祝融②归。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 一凉恩到骨,四壁③事多违。衮衮繁华地④,西风吹客衣。 【注】:①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这首诗作于政和八年(1118),当时作者正闲居京城等候授职。②祝融:火神,这里指夏季。③四壁:家徒四壁,指穷困。④衮衮:众多,这里指众多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吏。繁华地:指京城。 1.第二联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思维轨迹】解答时要特别注意联系小注和诗歌中的意象来解答。 【参考答案】秋已来临,燕子将要南飞,一年恍若一梦。梧桐经一场雨打,已与昨晚的不同了。作者借燕子、梧桐在雨中的感受,表达了自己怀旧、失落的感情。 2.前人认为这首诗写雨是妙在“若即若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述理由。 【思维轨迹】首先摆明自己的观点,然后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方法,接着结合诗句阐释怎么用、为什么用了这种方法,最后阐述此手法怎样有效地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同意。虽然诗题是“雨”,但作者却不是正面描写雨势、雨景,而是通过写动植物和人在雨中的感受来写雨,这就给人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