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人诗歌里的养生法
河北省献县一中燕金城062250
自古以来,人们都非常重视养生。诗歌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奇葩,古代的许多名人,常常将自己的养生法融入自己的诗歌之中,被人们广为传颂。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永崇里欢居》诗中写道:
何必待衰老,然后悟浮休。朝饥有蔬食,夜寒有布裘。幸免冻与馁,此外复何求!寡欲虽少病,乐天心不忧。何以明吾志,《周易》在床头。”
在这首诗中,白居易提出了“少欲无求”与“乐天无忧”是很好的养生法。
他在《负冬日》一诗中写道:
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初似饮醇醪,又如蛰者苏。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旷然志所在,心与虚空俱。
白居易在这首诗中,说明了“爱好气功”、“心无杂念”也是养生的好方法。
北宋的程颢曾写过这样的一首诗: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他在诗中告诉人们:人即使到了老年,也应和少年一样让生活丰富多彩。生活快乐无忧,才能身心健康,从而欢度晚年。
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在其养生健身诗中说:
羽虫见月争翻翻,我亦散发虚明轩。千梳冷快肌骨醒,见露气人霜逢根。
这首诗写作者自己在皎洁的月光下,站立在空旷的轩阁之中,梳发健身的情景。他告诉人们:常梳发是一种养生法,有利身心健康。
他在《养生三字经》中写道:
软蒸饭,烂煮肉;温羹汤,厚毡褥;少饮酒,惺惺宿;缓缓行,双拳曲;虚其心,实其腹;丧其耳,立其目;久久行,金丹熟。
显然,苏东坡的这首诗,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对养生的方法作了总结,尤其是对老人的养生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南宋诗人陆游有其独到的养生法,他在《食粥》中写道:
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常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得神仙。
在诗中,陆游提倡以清淡为主,将食粥作为养生的重要方法,这对那些每天离不开大鱼大肉的人,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他还在《扫地诗》中写道:
一帚常在旁,有暇即扫地。既省课常奴,亦以平气血。按摩与引导,虽善却多事。不如扫地去,延年直差易。
陆游在这首诗中指出:扫地是很好的健身养生运动,它可以活动筋骨,强健身体。
明代名医龚廷贤在《摄养诗》中提出了这样的养生法:
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食惟半饱无兼味,酒止三分莫过频。每把戏言多取笑,常含乐意莫生嗔。炎凉变诈都休问,任我逍遥过百春。
他在这首诗中,从“修身养性、衣食住行、自找乐趣”等诸多方面,对养生总了全面的总结。
清代东阁士阎敬铭写的《不气歌》,成了人们修身养性的座右铭。他写道:
他人气我我不气,我本无心他来气。倘若生气中他计,气下病来无人替。请来医生将病治,反说气病治非易。气之危害太可惧,诚恐因气命要去。我今尝过气中味,不气不气真不气。
这首通俗的诗歌,说明了生气是百病之源,危害巨大。点明了“不生气”即“不嗔怒”,则是非常好的养生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