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教师节来临之际,总有一些教师形象不由自主地浮现于脑海,其中既有陶行知、梅贻琦等现实中的人物,也有约翰·基廷和克莱门特等银幕中的教师形象。
基廷和克莱门特分别是《死亡诗社》和《放牛班的春天》中的男主角。两部电影是我心目中最经典的以教师为主题的国外电影。他们有很多共同之处:从内心里热爱教职,和蔼可亲,和学生打成一片,注重塑造学生心灵,教育方法也都很特别。不同之处是前者用音乐感染学生行为,后者用诗歌启迪学生心灵。换句话说,一个教会学生聆听,一个教会学生阅读。
在基廷的课堂里,他鼓励学生站在课桌上,用一个崭新的视角去观察周围的世界。他向学生介绍了许多优秀作家的诗歌作品,并以“大逆不道”的方式,让学生撕去教科书中的前言导读,让学生自己去品味诗歌的内在美,并鼓励他们阅读教材之外的名人名篇,以积极的心态勇敢地面对未来。就像他在第一课所讲的那样:“我们读诗、写诗并不是因为它们好玩,而是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分子,而人类是充满激情的。没错,医学、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足以支撑人的一生。但诗歌、美丽、浪漫、爱情,这些才是我们活着的意义。”
这两位老师不看重学生是否听话、顺从,不在乎学生的考试成绩和班级排名,而是把教会学生从阅读中养成看待生活的独特视角,形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作为教师的基本职责,把实实在在的育人,作为自己的最高使命。他们让我们看到,教育,其实是一种心灵方向的引领。教师,是指引学生读懂人生、看清世界的人。
反观现实,身边似乎很少有基廷这样让人如醍醐灌顶、如梦方醒般感悟新知的老师。一些教师往往把教书当作第一职责,育人在某种程度上被弱化,他们更看重学生的知识储备,而不是学生的专业特长和心灵成长。课堂上,更多是强调概念、内容的掌握,而不是向学生推荐经典,支持学生去阅读经典名著,鼓励学生从书中形成判断力,发现真理。不读书是很可怕的,记得一位学校图书馆老师说过:“如果学校不读书,那学校还有什么用?教师不养成好的阅读习惯,还怎么教育学生?学生不读书,那来学校还有什么意义?”
说到底,还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实际上,给学生一种自主学习的方法,是教育的核心所在。陶行知说,教育的全部秘密就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而如何解放孩子,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让学生会读书、会选书,在阅读中春风化雨。一个人的阅读习惯或许没有在家庭养成,但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给予熏陶和引领,使之在走出学校后,变成一个从心底里爱读书的人。“人要多读一点书”,温家宝总理近日在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的讲话,可谓语重心长。
回顾历史,那些让人终生铭记的人都是从不断的阅读和反思中,开始人生的路程,健康成长起来并达到辉煌的人生顶点。而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平凡的世界》等好书,也必然会影响一个人、一批人乃至几代人。因此,引领学生走进书香世界,为学生的心灵成长指出方向,最终是在帮助学生成熟心智,将来顺利融入社会,走好未来之路,而教师也必将赢得学生的爱戴和尊敬。
电影《死亡诗社》里,基廷临走前和学生见上最后一面,走出教室前,学生们站在课桌上向基廷老师行注目礼,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无言感激。在《放牛班的春天》里,音乐老师克莱门特在大墙下看到一只只折叠的飞机从窗口飞降下来,飞机上写满祝福和感谢的语句,还有一只只尚且幼小的小手在空中摇摆,无声地为他送行。
任何一位老师,见到此情此景,心里都会透出愉悦和满足,无悔于一直以来的付出,因为教师的意义与幸福在那一刻得以完美的呈现。而得到无数美好心灵毫无保留的赞美,不仅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也是对教师的最高奖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