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文升格训练(二) |
|
上传:火树银花 |
审核发布:火树银花 |
更新时间:2011-3-4 19:31:53 |
点击次数:797 |
|
作文升格训练(二) 第二节 作文升格训练的基本方法 一般常规的作文训练指导,都是按照教材,先讲写作的要求与方法,再进行作文训练,之后是老师评改,再是老师进行作文总结,表扬好的作文,指出存在的问题。这样做确实能收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往往会出现“老师疲于应付,学生改进不明显”的局面,尤其是那些处在中间位置及写作暂时不太理想的同学,作文写了几十篇,可总感觉没有多大改观,常常是苦于无从提高,而丧失了写作的信心。 “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高考训练中进行作文评价,应将目光放在“让学生有最大改进”上,每次作文训练除了重视作文训练的序列性外,更应该重视训练效果,使得每次训练都有所收获,让学生在序列训练中体会到作文水平提升的快乐。序列化的作文升格训练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升格训练应注重个体的差异。《语文课程新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每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各自的作文状况各不相同,需要的指导也应不同。那么,怎样让不同个体的学生都能在一定时间的训练中取得相对明显的进步呢?这就需要特别注重个体差异评价。要以学生自身状况为基准,就自身的发展情况进行纵向或横向比较而作出写作能力的发展判断。这样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增强自信心,强化学习动力。 还需要重视学生本人在训练中的作用。作文训练之关键在于写作者自身的练习提高,单靠教师的指导难以使学生取得长足的进步,尤其是升格训练,个体的主动性更为重要。训练指导时,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并学会通过与人合作来提高自我。 另外,训练学最基本的理论认为,任何一种综合能力都是由许多可以分解的单项能力构成的。只有准确、科学地分解出综合能力中所包含的每一要素,并根据这些要素进行单项能力训练,才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文升格训练亦然,在整体感悟提高的基础上,可将学生作文的升格训练科学地转化为各个训练单项,使学生得到较直接的提高、较明显的进步。而每一阶段的升格点,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如材料作文写作中,审题立意有一定的难度,偏题现象较多,就可以着重于审题立意方面的升格训练。 “当代课程评价认为评价最重要的并不是得出一个客观准确的评价结论,更为重要的是要将评价的结果以科学的、恰当的、具有建设性的方式反馈给被评价者,促成其最大限度地接受,从而对自身建立更为客观、全面的认识,促进其进一步发展。”“……使教育成为一个‘自我纠正系统’……评价一定要有反馈,而且反馈一定得伴随有各项改正措施和程序……” (《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 不论进行何种形式的作文评价,都要特别注意“查因”,要引导学生思考:此次升格训练取得进步的经验是什么;如果不理想,要联系自己或被评价同学的写作态度、心理状况、写作水平等作全面思考,并研究出解决的策略。 升格训练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学生的写作过程转变为一个“自我纠正系统”,尤其是应试作文的写作,要使考生自觉认识到只要自己稍加注意,或稍微改变写法,甚至变换一些语句,作文的得分等级就可以上升一个等次。 一、考前强化训练中升格训练的基本流程 升格训练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完善“自我纠正系统”,使学生的自觉意识不断强化,尤其是在考前短时间的强化训练时,具体的操作方法很重要。一般采用“四步法”:“病文呈现”——“病因分析”——“升格思路”——“修改成文”。 “病文呈现”是要学生知道错误,一般是老师直接给出分数,学生明确自己作文的等级。这里的“病文”是一个相对概念,只要不是满分文都可以称之为“病文”,只是“病情”轻重不同而已。 “病因分析”是要学生明白错误所在,一般是师生对照高考评分标准,共同分析,重点分析不能得高分的原因,使学生明了病因所在。 “升格思路”是要学生明确修改的思路、方法,升格所要达到的目标,再根据目标制定出具体修改措施:增加,删除,更换,改写,重搭框架,另起炉灶,美化语言,等等。 “修改成文”是要学生动手修改,润色成文。再和原文对照,比较体悟,吸取教训,形成经验,防止类似的错误的出现。 操作流程图: 二、实例展示 (2009广东高考,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生活在常识中,常识与我们同行。有时,常识虽易知而难行,有时,常识须推陈而出新……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常识”的看法,自拟标题,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病文呈现】 考场原文呈现 病因分析 常识与我同行 广东一考生 ①我们生活在常识中,常识与我们同行。有时,常识虽易知而难行,有时,常识须推陈出新…… ②从小我们就接受来自家庭、学校的教育。有时通过各种媒体接受各种信息、技术。我们都有了一定解决生活中一些难题的常识。但我们还是会犯各种常识的错误。 ③常识虽易知而难行。 ④常识告诉我们烧菜时油着火了,得马上盖上锅盖或用湿布扑灭而不应往油里泼水。屋里着火了,我们应用湿布捂着嘴巴,蹲下身来走,而不是乱跑一通……虽易知而难行。 ⑤在一次烧菜中,不小心锅里着火了,我这时看到了火,心里一慌,马上拿起水往锅里泼。这时,火烧得更厉害了,我不知所措,不知怎么是好,心里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冷静一下,我想应该是用锅盖盖上,之后火就灭了。 ⑥虽然油烧起来是不应用水泼的,这是一个常识,但遇到困难时,人们的理智往往会受到慌张、害怕情绪所影响。明明懂得应怎样去做,但在那时,却什么都想不起来了,常识虽易知而难行。 ⑦在新闻中看到了一起公共汽车着火使25人死亡的视频。在视频中,看到公交车不到一分钟火势就十分大,这时,车上的人都拥到车门(口)去,导致车门打不开,听到车上的人惊慌地惨叫,却看不到有人打破车窗逃生,人们只是一味地堵在车门上,导致车上25人死亡,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⑧在我看到视频时,我在想,他们应该打破窗户逃走,而不是在那里惊慌乱叫。但想深一点,他闪身处在那危险的地方,往往由惊慌的情绪使他们茫然不知所措,虽有常识却没有实行措施,常识虽易知而难行。⑨常识须推陈出新。 ⑩以前认为地震到来,应立刻逃到桌子下,而经这次汶川大地震后,我们都明白,地震到了应利用有限的时间逃跑,跑不了,才藏在桌子下,保护自己,这是实践和实验告诉我们的常识,社会不断变化,常识也要与时俱进。 虽有常识更需要有遇事冷静的心态。 有时遇到事情,不是因不会(或)不知道而做不好,常常是因为人们的惊慌、紧张使什么都做不好。所以要保持冷静。 在生活中遇到事情,我们要用常识加上冷静灵活的思维去应对。 ①用材料开头,虽保险,却无创意。 ②句子层次不清,逻辑混乱,导致整个语段中心内容不突出,表达不通畅。 ④事例倒生活化,的确堪称“常识”,但,就此得出“虽易知而难行”的结论还太牵强。 ⑥将加线的“困难”改成“危机”,将“所”改为“的”。 此段对“难行”作了分析,得出了“情绪影响”的结论。此结论只是一个点而已,不具备普遍性和典型意义。此段应该生发开去,重点分析“常识虽易知而难行”的深层原因,并为自然地过渡到下文留下伏笔。 ⑦加线的句子是典型的病句。 此段的落脚点到底在哪里? ⑧面对危险抓紧逃命不也是常识吗?当“常识”之间互相打架了,怎么办? ⑨此处方提出第二个分论点,使全文头重脚轻,结构明显不对称。 ⑩结论生硬,不会分析。 紧承这一段,怎么又得出第一个分论点的结论?况且,又是个病句。 结论没有覆盖全文的整体构思。 考场得分: 基础等级35分+发展等级5分=40分 【病因分析】 原文问题如下: 1.立意不鲜明,最核心的观点没有得到突出。标题似乎在揭示思想,但是原文中还有两个分论点:有时,常识虽易知而难行;有时,常识须推陈出新。原文重心更多地放在突出“常识虽易知而难行”这一条上,导致全文主题不鲜明。 2.结构不匀称。原文在“常识虽易知而难行”上用了绝大多数的笔墨,直到结尾才匆匆提及“常识须推陈出新”。全文头重脚轻,虎头蛇尾,结构缺少对称性。 3.作者整体构思的能力不够。行文中缺少对整体构思的完整把握,文章的内在条理性和逻辑性欠缺。 4.表达不清晰。因为语感的欠缺,思维逻辑性不够,整体把握能力不强,致使表达上显得过于零散,语段意识不强。 5.事例有余,分析不足。作者不能由表及里、由点到面地展开分析,只能在事例后强加生硬的结论。 【升格思路】 升格后的作文主要有这样一些改进: 1.明确主题。在“常识与我们同行”的涵盖下,将“常识虽易知而难行”和“常识须推陈出新”融合在一起,确立“易知而难行,出新更难行”的主题,这样主题集中明确,也有利于充分利用原文中的材料。 2.调整结构。将一、二段颠倒位置,从生活实际切入,之后用原文第一段承接,提出论点。这样在条理上更顺理成章。改变原文头重脚轻的毛病,增加“出新更难行”的分量,使内容更充实,结构更匀称。 3.增加材料。在原文事例基础上适当拓展,使点成面,一方面让论据更充分,一方面强化分析的成分,突出说理的特征。 4.润色语言。原文中不通顺的语言较多,做适当润色。句群中语言的衔接、过渡和照应缺乏,做适当调整,力求表达清晰一些。 模拟评分:基础等级38分+发展能力等级8分=46分 【升格作文】 常识与我同行 从小我们就接受来自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又通过各种媒体接受各种各样的信息。渐渐地我们都有了解决生活难题的常识。可以说,我们生活在常识中,常识与我们同行。 常识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也“蒙骗”了我们眼睛,让我们犯下“常识”性的错误。生活的实际中,知常识容易,行常识难,有所创造、灵活地利用常识尤其难啊! 在一次烧菜中,不小心锅里着火了,我这时心里一慌,马上端起水往锅里泼。结果,火没有浇灭,反倒烧得更加厉害。我不知所措,不知怎么是好,心里如同热锅上的蚂蚁。等我冷静一下,才想起应该用锅盖盖上灭火。 其实,我有用锅盖灭火的常识,也有水能灭火的常识。可是,关键的时候,惊慌失措,水能灭火的常识欺骗了我,忽略另一个基本常识——用水浇油火,等于火上浇油啊! 同样,过路口看红绿灯,这是常识,可偏偏有人喜欢闯红灯;考试要遵守考试纪律,这是常识,可偏偏有人喜欢作弊;当官的要为民做主,这是常识,可就是有人喜欢把官职当做赚钱的工具。不是人们不知道这些常识,是因为心理的、道德的、思想的东西遮蔽了人们的眼睛。本来是合乎人之常情、常理的东西,在他那里与世情反倒格格不入。真是常识易知而难行! 遵行常识不易,推陈出新地利用常识更不易。 事情是发展的,认识也应不断变化。常识也可能过时,对常识的利用应该灵活变化。但因为有旧的观念在,旧的习惯在,旧的体制在,旧的势力在,想轻易地改变常识,大胆尝试,那实在太难了!以前认为地震来了,应立刻逃到桌子下,这样才安全。而在这次汶川大地震后,我们都明白,地震来了应利用有限的时间迅速逃生,逃到外面才是最安全的。跑不了,才藏在桌子下,保护自己。四川那位最牛的校长用他的实践诠释了这个道理。可惜,懂得这个道理的人太少了,因此,让那么多的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是实践告诉我们的常识,社会不断变化,常识也要与时俱进。 违背常识可能就是违背规律,违背法律;过分地依赖常识也可能让人陷入藩篱而不能自拔。我们要与常识同行,做常识的主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