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阅读五:当今中国,基本道德真的已经缺失了吗 |
|
上传:火树银花 |
审核发布:火树银花 |
更新时间:2011-3-9 13:45:13 |
点击次数:1339 |
|
专题阅读五:当今中国,基本道德真的已经缺失了吗 【小引】 不久前,一篇题为“基本道德缺失是中国最大的伤痛”的文章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引发了广泛关注。那么,当今中国,基本道德真的已经缺失了吗? 【“道德”词义溯源】 “道”本义指客观真理,“德”本义指顺应自然。人们遵循“道”的规律去做事、处世,从而使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就是有“道德”。后来,道德指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不是天生的,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后天逐渐形成的。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的道德标准也不尽相同。儒家学说是中国道德的主要思想来源。“仁义礼智信”是五种基础性的“母德”,它高度概括了中华传统道德的核心价值理念和基本精神。而“忠”“孝”则构成了社会基础性的道德价值观。 【关于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张衡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资治通鉴》 ●道德是永存的,而财富是每天都在更换主人的。——希腊警句 ●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孟德斯鸠 ●有两样东西使我无限赞美和敬畏:一是头顶的灿烂星空,一是内心的道德法则。——康德 ●如果没有德行,人类就是一种忙碌、有害和可怜的生物,不会比任何一种渺小的害虫更优越。——培根 【聚焦道德缺失现象】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伊利·威塞尔曾把冷漠列为20世纪的社会病症之一,进入21世纪,这一病症似乎仍没有消除的迹象。单是市场上,近几年就真是“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敌敌畏火腿、陈馅月饼、问题豆芽、毛发水酱油、石蜡火锅底料、有毒奶粉……人们在交易过程中,“买的怕货假,卖的怕钱假”。而从苏丹红食品、奥美定美容、假人血白蛋白等事件及艳照门、剽窃门等名目繁多的“门”中,也都可以窥见道德的严重缺失。 【道德缺失的原因】 当今的道德缺失,既有历史原因,更有现实原因。 1.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缺少公民意识。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中有的是臣民意识而不是公民意识,主要特征是:压力大时顺从规则,压力小时蔑视规则,无压力时不守规则。习惯于被别人管制着遵守规则的人,也必然习惯于违反规则;要么麻木顺从,要么极力反叛。这也就必然带来法制观念、规则意识、道德意识的淡薄。 2.在传统文化精神被一次次运动荡涤后,人们普遍缺乏敬畏之心。20世纪初,我们摧毁了旧体制旧文化,但是,摧毁的激情并没有很快转变成建设的热情。就如鲁迅说过的一句话:“梦醒了,却无路可走。”经过了一次次运动,留在我们脑海中的传统价值观念、传统文化精神、传统道德规范已经不多了。旧的已被摧毁,而新的规范没有建立,人们的心里只留下一片空虚:“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我只想做一个人”(北岛),“做个小人真快活”“千万别把我当人”(王朔)。残留在人们心里的摧毁一切的精神,使其不再对道德、规则,还有宗教、鬼神等怀有敬畏之情,而是鄙弃一切。他们可以圆滑、随意、没有任何精神负担地处置一切,包括道德问题。(摘编自“人民网”) 3.新的伦理道德体系尚未成功建构。在中国社会几十年来的深刻转型中,以往比较适合计划经济体制的伦理道德体系,对社会的整合功能急剧下降,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的伦理道德体系尚未建构起来,这造成了社会道德失范。也可以说,转型期社会的快速变化,导致原有价值观的普遍紊乱乃至坍塌,正是道德失范的根源。还不完善的市场经济使人们对物质享受倾注了巨大的热情,在社会价值追求上重利轻义,把功利和效果当做一切,滋生出了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价值观,与之相伴的是道德良知的丧失、道德精神的麻木,道德虚无主义也随之蔓延。道德虚无主义一方面混淆甚至颠倒了人们善恶价值判断的标准,涣散和消解了人们的道德意识,破坏了正常的道德评价机制,使社会道德水平出现了明显的倒退;另一方面,它为社会上的消极思想和丑恶现象创造了蔓延的机会,带来了思想阵地的混乱。当今不健全的市场机制所产生的物欲化的社会心理,使得加强价值观的教育愈发显得迫切和紧要。(摘编自www.studa.net) 4.作为道德基石的社会公正仍然有待完善。社会的公正是道德文明的基石,它本身就是最大的道德。当代思想巨擘罗尔斯在他的划时代巨著《正义论》的开篇就指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美德,正如真理是思想的首要美德一样……法律与制度无论多么有效率和井然有序,只要它们不正义,就必须被改造或废除。”如果权力指导下的道德规则,由法律规则所虚构的社会正义,不能化为民众内心的价值认同,无论官与民,富人与穷人,都会对公平正义丧失价值共识。这样,人们哪里会发自内心地遵守公共规则,又何来维护公共秩序的自觉性?(摘编自“博客中国”) 除了以上提到的,古代腐朽思想的沉渣泛起,外来利己主义的冲击,学校育人阵地的失守等,也都是道德缺失的成因。道德水准的提高,不能靠疾风骤雨般的割裂传统文化的革命,也不能靠强权管制,而要靠社会的公正与民主和人们主人翁意识、公民意识的全面提高、奴才性格的根本改变,以及民众对道德发自内心的渴求。 【针刺文一】 基本道德缺失是中国最大的伤痛 王冲 最近,有些新闻、有些故事耐人寻味,对这些让人或愤怒或感慨的事件进行综合考量,可发现其反映出的深层次问题。 故事一,湖北公安县邓玉娇案,邓贵大拿一沓钱砸邓玉娇的头,还说要用一车钱把她砸死;故事二,发生在北京的一个案子,一女车主被绑架,掏出钱、信用卡并告知密码后,仍然被歹徒勒死。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其共同点在于,涉案人员缺乏最起码的道德底线。对此,有人喜欢将此归咎于制度层面,呼吁加强制度建设和法制建设。而我以为,从苏丹红到毒奶粉,从贪污腐败到矿难不断,从邓玉娇到公安县的弱女子,反映的乃是基本道德的缺失。 如今,谈论道德似乎很落伍,甚至会被斥为傻瓜,所以,我知趣地在“道德”前面加上“基本”二字。长期以来我们在评选道德楷模时,总是喜欢夸大,动辄就是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动辄就是甘于奉献、为国献身,动辄就是母亲病逝却依旧坚守岗位,超出了常人可以接受的范围,因而造成了德育内容的空泛,进而造成道德的缺失。 我们需要弥补的不是高尚,不是伟大,而是遵守基本道德,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 首先需要提及的是行为的基本规范。办事排队、过马路看红绿灯、碰了人说声对不起、上完厕所冲马桶,这是最基本的常识和基本道德,可如果你在外奔走一天,肯定会碰到诸多不守规矩者,如果遵守规矩,你反而成了傻瓜。 守规矩就是古人说的“盗亦有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的学生有一门关于道德规范的必修课。学校方面指出,道德规范并不是让学生拒绝高薪工作,而是让他们思考应该用什么方式赚钱。 其次便是待人接物的基本规范。比如说,官员们面对百姓时有话好好说,别总是眼睛看着天打官腔;再比如,看到交通事故时表示关切,而不是看热闹。对此,龙应台总结得最好: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智能。 第一需要遵守的基本道德是诚实。当年朱基给上海会计学院题词时,言简意赅地写了“不做假账”4个字;在哈佛大学的MBA学员的毕业宣誓的誓词里,第一句话就是“我将以最正直的方式行事,以符合道德规范的方式从事我的工作”。然而,对中国社会而言,诚实实际上是奢侈品,有多少人能毫无愧疚地说“我从不撒谎”? 第二是平等。佛曰众生平等,而在中国,人却要分三六九等。就连养老保险,也要硬分公务员、事业单位、企业、乡镇几等,还长期不把农民包括在内。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自由诚可贵,平等价更高。 第三是善良。《三字经》里说“人之初,性本善”,我觉得善良的标准可以降低一点:不要求你舍己为人,但尽量做些利人不损己的事情总是可以的。比如说,有人问路,尽量跟人说清楚,别像北京东直门那位仁兄一样,挂个收费指路的牌子让人笑话。 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彰显了一个民族的价值观。中国古人讲究仁义礼智信,讲究忠恕和孝道,偶尔还信点儿鬼神,做了坏事怕遭报应。当代中国人在吸收了西洋的物质文明后,在吸收其精神文明方面仍有争论。前一阵,国内媒体还就是否有“普适价值”争论不休。其实,何必拘泥于那些概念呢?无论中西,无论发达还是落后,人总是有共同追求的东西的,任何民族都不会拒绝诚实,拒绝善良,拒绝平等。之所以出现这种争论,是因为本民族文明的传承遭遇了“文革”式的毁灭和随之而来的物欲侵袭,外在反映是基本道德的缺失,而实际内涵是价值观和信仰的缺失。 价值观很重要,因为它决定了一个社会如何面对现代化的挑战——与自由市场能否接轨,对全球化的竞争能否适应,政府治理的清廉与否,公民意识是否建立等。一个缺乏恒定统一的价值观、缺乏信仰的民族,不可能成为一流的民族。 (选自2009年6月4日《中国青年报》) 【点击】 本文揭出了一些令人痛心的道德丧失的事实。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每个人身上的“丑”来。单就文中提到的基本道德之一的诚实来说,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对于我们来说确实已成了“奢侈品”,这是有目共睹的。 【针刺文二】 读《基本道德缺失是中国最大的伤痛》有感 阳牧逸羽 刚读了《基本道德缺失是中国最大的伤痛》这篇文章,我并不认同文中的观点。 很多负面层级的东西,说明的不是基本道德的缺失,而是民众的基本道德尺度并没有被丢弃。道理很简单,如果基本道德尺度被丢弃了,那么那些负面新闻也就不能成为新闻了,大家都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还能算是新闻吗?社会中总有人缺德,但不能因此就说这个社会道德沦丧。 我倒认为我国现在正处在一个道德回归的开始阶段。当初,砸了所有旧观念就想着发家致富,为了能发家,什么都不顾。这就是资本的原始积累期,现在我们已经走到了这个阶段的末期。经济想要进一步发展,就必须有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否则根本谈不上经济发展。和谐的社会环境正是依靠社会道德来保障的。看看那些洋人就知道了,起先他们比谁都不人道,可是现在呢?因为这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如果让人性之恶任意扩张,只能彻底毁灭经济,谁都没好处。 道德不是靠条文来强制规定的东西,而是人们为了协调与他人关系,赢得他人的合作而自发的自我约束。无数个人道德观的汇总就成为了社会道德观。为了强制一些个人观点与社会观点不同的人接受社会道德,我们在社会道德观的底线上设置了一个强制性的东西叫法律。道德与法律是人类文明的表现。人能走向文明,不是道德说教的功劳,而是利益的驱使。只有在文明的、和谐的社会中,所有社会成员合理的利益诉求才能得到最大满足。这也是人类社会为什么能从强权独裁走向民主的原因。 回头看看“邓玉娇案”等事件,在我看来,这正说明我们社会的道德观依然强大,否则不会有这么强烈的抗议之声。为什么我们要抗议,为什么我们要关注?这些个案和我们自身的利益似乎毫无关系,但因为我们都很清楚,这样的严重违反社会道德的事情如果泛滥开来,我们的自身利益就会受到损害。而这些抗议的声音也在警告那些社会既得利益者们,要检点自己的行为,不能因自己的欲望而肆意剥夺他人的正当利益。 对于现在普遍的道德缺失,我并不觉得忧虑。道德因利益而生,利益存在,道德就不会丢失。很多人还没有品尝到提高自身道德素养给自己带来的好处,也不曾吃过苦头,所以不觉得有提高自身道德素养的必要。社会总是发展的,而经济的发展需要有序的环境,这就必然会对个人的道德素养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关于道德教育,我想教条式灌输不会有任何效果。“其实我们都知道,再坏的人都希望和自己打交道的是好人。如果你是个好人,那么愿意和你打交道的人就多,如果愿意和你打交道的人多,你获得的机会就多,如果你的机会多,那么你获得的利益就多。”这是句我们都知道的大实话,其实这就是道德素养高的好处。我们应当在宣传中把这个表现出来。不要总是去搞个可怜兮兮的好人典范出来,这种典范只能让大多数人避之唯恐不及,我们得让人知道,做好人也是可以发财的。 最后再说一句:如果你对这个社会的基本道德缺失表示忧虑,那么请从自己做起。每一个人道德素养的提高,就是这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摘自“西祠胡同”) 【点击】 此文与前文针锋相对,认为“很多负面新闻被报道,说明的不是基本道德的缺失,而是民众的基本道德尺度并没有被丢弃……”“现在正处在一个道德回归的开始阶段”。 【综述】 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道德“滑坡论”与“爬坡论”就曾有过激烈交锋。从1993年开始,以对王朔等人作品的不同评价为开端,文学界也曾掀起一场关于人文精神及道德理想主义问题的激烈争论。争论很快波及到社会各个领域,影响很大。其争论的背景是:政治中心及全民信仰的时代结束之后,道德教化和理想昭示日渐隐没在金钱、欲望、世俗的潮水之中,“人文精神大面积崩塌和深层次迷失”,一时间,人们迷惘失落、无所适从。以张承志、张炜为代表的一方,“以笔为旗”,深情呼唤崇高,呼唤神圣和信仰,呼唤理想和道德。他们认为,“在多元文化和思想的空间里,不免有向下的宣泄、平庸的流淌,但是也必须有向上的猎猎的飘动”。他们的偏执、激烈和唯道德主义也受到了很多人的质疑。而以王蒙、王朔为代表的另一方“躲避崇高”、怀疑神圣。他们认为“在市场经济和开放的环境中,人性的弱点固然暴露无遗,甚至令人沮丧;但在计划体制和传统意识形态中唯意志、唯精神论制造的‘虚假的崇高感、道德感(诸如大公无私之类)’却是一种伪人文精神,是抹杀和否定人的欲望和个性的。因此,我们或许应该寻找人文精神,却难言失落”(《躲避崇高》),“假如你自认为只有你代表的是正义,是真理,是终极,而别人代表的是粗俗,是下流,是渣滓,这就很难办,这也就快成红卫兵了”(《精神家园何妨共建》);而泛道德、唯道德主义有悖人性,其结果必然是道德的虚无,甚至对社会造成危害,许多悲剧就是在道德、理想的名义下发生的,对此人们记忆犹新。我们不能断言争论的双方孰是孰非,但充分了解了各方观点,我们就能更准确更有效地进行道德建设。 今天关于中国基本道德缺失与否的争论,就像是上世纪争论的余波,各方都可以找到足够的例子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争论的实际意义不大,事实不会因争论而改变。问题的关键是如何使大多数人坚守基本道德,使尽量多的人尽量提升道德水平。 就“平等”“公正”等基本道德而言,它更多不在个人。包括“诚实”“善良”甚至还有一些社会基本规范,也不仅仅是个人的事。俗语云:“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又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两句相互矛盾的俗语表明相对的两种现象普遍存在。上世纪的那场争论中,有个叫陶东风的在《走火入魔的道德理想》里说过:“中国当前的道德滑坡决不是因为大家都不是圣人,或宗教性道德的空位,而是因为连基本的道德规范与法律制度都不能有效地建立与运转。”这实际上指出了“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最终会导致“善马”“善人”匿迹的症结所在。这就需要社会从制度上、法律上确保“善人”的奉献能得到一定回报——物质上和(或)精神上的回报;而“恶”马、害群之马也应得到相应的惩治,要从体制上提醒他们:不诚实不善良只可能一时得利,但最终仍会得不偿失。 实际上,一个有爱心的公民,在付出的同时,已经至少得到了精神上愉悦的回报,“助人”确实“为乐”。这一点在刘燕敏的一篇题为“上帝的奖赏”的文章里有更有趣的阐释:“上帝让右手成为右手,就是对右手的最高奖赏;同理,上帝让好人成为好人,也就是对好人的最高奖赏;那些有道德的人,之所以常常被忽略,就是因为他们已经非常完美了。”说得多好!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有时好像是没有任何回报的——实际上,当你做任何一件好事时,你当即得到了回报,因为上帝让你成为有德之人,已经是对你的最高奖赏。那么,就让我们都做一个有道德的好人吧。“每一个人道德素养的提高,就是这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强化练习设计】 看了以上内容,你一定有话要说。请以“道德”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写作范围提示:1.道德的内涵2.道德的重要性3.道德在当今真的缺失了吗4.呼唤道德的回归5.如何进行有效的德育工作)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