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原伟人的平凡精神——《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 |
|
上传:火树银花 |
审核发布:火树银花 |
更新时间:2011-3-15 19:06:42 |
点击次数:1480 |
|
还原伟人的平凡精神——《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 课文分析: 本文的教学目标应当是帮助学生基本掌握描写人物的方法。掌握这一方法,必须明确几个概念:1、描写必须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对象的形象和特征。。2、描写必须能够揭示对象的精神面貌。3、描写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为实践这一目标,我安排了三次读课文的过程。首先初读课文,通过比较阅读把握本文描写的主要内容,掌握作者描写的独特方式。第二次细读课文,通过对照托尔斯泰照片等方法让学生明确作者如何真实地描述了托尔斯泰的外貌,并结合对修辞手法的分析以及相关背景知识逐步揭示托尔斯泰的精神世界,掌握作者通过描写人物外貌展现其精神的方法。第三次在了解相关资料之后,齐读关键段落,理解作者的描写目的。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教学目标:初步了解托尔斯泰的精神世界,基本掌握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文中通过描写展现人物精神的方法。 教学重点:作者描写托尔斯泰的目的。 预习准备: 自读课文,了解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托尔斯泰。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欣赏庞贝古城壁画《面包师夫妇》,学生谈看壁画的印象。 提示: (1)《竹影》中曾说“中国画重写实,西洋画重写意”,在这里我们可以启发学生观察画中人物的外貌是否写实,揣测画中夫妇的关系如何。 (2)画家是否真实的表现了主人公形象?通过男女主人公相互疏远的眼神你可以判断出这夫妇俩的生活幸福吗? 总结:西洋画重写实,但同样也能通过一些细节传达主人公的精神面貌。 二、分析文章结构,掌握描写内容。 1、检查预习,思考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托尔斯泰的外貌? 2、初读课文,划出文中表达作者感受的语句,分析文中描写的主要内容。 归纳: ①胡须 “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 ②-④脸孔 “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蒙昧阴沉,郁郁寡欢,丑陋可憎”“他的面相完全没有牲,完全属于普通的俄罗斯人”“他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⑤客人 “深感疑惑和惊讶” ⑥-⑨眼睛 “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审视之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这是出现在人类面部最富感情的一对眼睛,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它们可以照耀在精神世界的最高处,同样也可以成功地把探照灯光射进最阴暗灵魂深处。”“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他肯定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 3、外貌描写的核心是什么? 提示:人们为什么想要去除托尔斯泰的令人难忘的胡须?去除了胡须之后,他展现出了他的内心世界吗?作者描写来访客人的反应的目的是什么? 归纳:脸膛——平庸消沉 眼睛——敏锐丰富 三、品味描写方法,分析描写作用。 1、比较阅读: “俄罗斯的伟大的心魂,百年前在大地上发着火焰的,对于我的一代,曾经是照耀我们青春时代的最精纯的光彩。在十九世纪终了时阴霾重重的黄昏,它是一颗抚慰人间的巨星,它的目光足以吸引并慰抚我们青年的心魂。在法兰西,多少人认为托尔斯泰不止是一个受人爱戴的艺术家,而是一个朋友,最好的朋友,在全部欧罗巴艺术中唯一的真正的友人。既然我亦是其中的一员,我愿对于这神圣的回忆,表示我的感激与敬爱。我懂得认识托尔斯泰的日子,在我的精神上将永不会磨灭。……在几个月中,几星期中,我们眼前发现了含有整个的伟大的人生的作品,反映着一个民族,一个簇新的世界的作品。”(罗曼·罗兰《巨人传》) 比较两文在介绍托尔斯泰时不同的写作手法,共同的精神内涵。 归纳:课文以描写托尔斯泰的外貌为主,先描写其外貌的平庸粗陋,再突出其眼睛的锐利敏感,表现其思想对人的伟大震撼力。 2、再读课文,思考作者这样写作的目的是什么?(学生依照下列提示要求品读课文) 提示: (1)归纳文中描写托尔斯泰外貌的方法。 (2)对照托尔斯泰的照片,结合课文看看作者的描写是否有夸张的部分。描写人物的外貌的最基本要求是真实地表现人物的形象。(“从青年时代起,托尔斯泰就深深意识到自己这幅嘴脸是不讨人喜欢的。他说,他讨厌任何对他长相所抱有的幻想。”) (3)归纳文中的喻体,看看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再比照当时俄罗斯人的形象(对照《伏尔加河的纤夫》《库尔斯克的宗教行列》等名画),看看这一特征是否只属于托尔斯泰。 “低矮的陋屋”“小屋粗制滥造”“用刀胡乱劈成的树柴”“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禁锢思想的囚牢”,均乡野农村最普通的建筑,均显得平凡而粗糙。因此托尔斯泰的面容属于最广大的俄罗斯群众。(“与全体俄国人同呼吸共命运”)表现人物外貌因突出其最主要的脸部特征。 (4)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客人见到托尔斯泰时的感受?客人为什么会在见到托尔斯泰之间“颔首低眉”“敬重有加”“诚惶诚恐”?他们从何得到这种印象? 补充资料:引用《逃向苍天》中的台词:“从我们的童年时候起,我们就生活在您的书中,我们成年后,是您在我们的血肉之躯里唤醒了一颗心,假如不是您,还会有信教导我们去正视所有财富分配的不平等现象?……是您,只有您才促使我们全身心都投入战斗,直至最后彻底地摧毁这个制度……” (5)作者如何体现托尔斯泰非凡的精神力量及其给人的震撼力?(归纳文中的描写手法,分析其作用。) 归纳: 比喻“黑豹似的目光”“锃亮的钢刀”“枪弹”“金刚刀”(前一个喻体表示其敏锐,后三个喻体均是锐利的,可以切开一切包裹的,直抵最隐秘处的。看穿人们的思想,具有超凡的洞察力) 夸张“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容纳一切精神,他的脸膛与普通大众一样,他的眼睛也包含了丰富的情感,可以切身体会到普通大众的喜怒哀乐) 比喻“闪光的珠宝”“寒光四射的匕首”(无情地揭示社会最阴暗面,绝不容忍任何罪恶) “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珠宝的甲壳而已”。“包装”就是包裹,平庸的外貌是用以衬托其眼睛的超凡脱俗。“保护”是为了使他能够与人民群众融为一体,能够更加深入普通民众之中,从而更深刻地揭示社会的本质。 (6)托尔斯泰锐利的目光仅仅去审视别人吗?(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 “在这对眼睛看来,没有办不到的事情,除非让它们陷入无所事事的白日梦中,在优雅和快活的梦境里默默无声地享乐。”(对照“他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补充资料:晚年的托尔斯泰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在生活方式和思想上进一步接近平民。在90年代初俄国许多省份受灾时,他写了《论饥荒》(1891)、《可怕的问题》(1891)和《饥荒抑或不是饥荒》(1898),指出当时饥荒的严重性,并断言“人民之所以饥饿,是由于我们吃得太饱”,应该“从人民的脖子上爬下来”,把土地等归还他们。沙皇政府因此企图将他监禁或流放,但摄于他的声望和社会舆论而中止。 归纳:从托尔斯泰的生活方式看他所选择的道路,他与俄罗斯普通民众的联系。 “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作为一个始终具有善于观察并能看透事物本质的眼光的人,他肯定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 补充资料:“您质问我,为什么我不遵照自己的学说和言论去承受苦难?我非常惭愧地回答您说:假如到现在为止,我一直在逃避我最神圣的义务,那么这是……这是……因为我……太胆怯、太软弱,或是太不正直了,我是一个低级的、微不足道的、有罪的人……因为直到今天这个日子,主还没有赐给我足够的力量,去做那些不能再迟误的事。”(《逃向苍天》) 归纳:结合托尔斯泰的生平经历可以发现,他看到了罪恶,却无力去改变罪恶。他想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却要顾及家人的利益。因此他的一生是痛苦的。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作者在前面突出托尔斯泰面容上的消沉了。 总结:作者同样表现了托尔斯泰伟大的精神,但作者更强调这种精神是源于托尔斯泰与俄罗斯最下层的民众同呼吸共命运,能够了解民众最真实的思想。 3、比较阅读:托尔斯泰简介:俄国作家、思想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摘自百度)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和“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理解。(学生自由发言) 总结:通过外貌描写,揭示其精神世界,能够给人们更加真实形象的感受。 提示:描写的主要目的是突出人物精神,同时也必须真实地表现人物形象。 四、结合背景资料,明确写作目的。 1、茨威格为什么要在写作托尔斯泰时突出其平凡的一面呢? 补充资料:1928年,他应邀访问苏联。他冷静地看到了整个国家在热情高涨的背后的虚假的一面——政府低能无效,乐于做表面文章;民众也表现出一种狂躁:不识字的马车夫拿着诗集,小学生的课桌上放着黑格尔的著作。他感受自己受了欺骗,于是想要寻求俄罗斯民族真正的精神力量所在,直至他来到了托尔斯泰的坟墓。一种前所未有的感受震撼了他,“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 “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这个比谁都感到受自己的声名所累的伟人,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那样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 “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住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并且不容许大声说话。夏天,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无论你在夏天或冬天经过这儿,你都想象不到,这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包容着当代最伟大人物当中的一个。” 提示:托尔斯泰坟墓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朴实平凡) 为什么作者会如此赞美其朴实平凡?(只有最朴实的东西才能真正打动人心,只有回归平凡才能真正感受到人民的痛苦) 2、对照托尔斯泰与茨威格的人生结局。 补充资料: “我的妻子和儿子是不会尊重我这最后的意愿的,他们会把我的著作拿去做肮脏交易、谋取厚利。明天,我就要写遗嘱,我要写得清楚明白,不让发生歧义,而且它要有约束力,我要在遗嘱中把我的全部著作的收入以及从稿费存款中得到的利息——这些肮脏的钱,统统捐献给大家,捐献给全人类。”(托尔斯泰)“不,我始终不明白,为什么我们这种清清白白的生活,勤劳、节俭、安静、朴素的生活,突然之间变成对别人的罪孽呢?不,我不明白!”(托尔斯泰夫人)《逃向苍天》因为无法解决这一冲突,1910年10月28日,在夜色的隐蔽下,一辆马车载着一位83岁的老人,逃出庄园,前面是茫茫苍天。十天后,托尔斯泰死在一个小火车站,像一个真正的流浪汉。 1942年2月23日,流亡于南美的茨威格与其妻子在巴西的寓所自杀。“与我操同一种语言的世界对我来说业已沉沦,我的精神故乡欧罗巴亦已自我毁灭,从此以后,我更愿在此地开始重建我的生活。但是一个年逾六旬的人再度从头开始是需要特殊的力量的,而我的力量却因长年无家可归、浪迹天涯而消耗殆尽。所以我认为还不如及时不失尊严地结束我的生命为好。对我来说,脑力劳动是最纯粹的快乐,个人自由是这个世界上最崇高的财富。我向我所有的朋友致意!愿他们经过这漫漫长夜还能看到旭日东升!而我这个过于性急的人要先他们而去了!”(茨威格遗书) 3、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总结:伟人的伟大之处不仅仅体现在他们超凡脱俗的思想之中,而在于他们都有平凡人的丰富情感,亲身感受到了最广大人民的痛苦,并最终用生命与经历痛苦的人民走到了一起。他们用生命阐述了伟大的本质精神——来自平凡,回归平凡。 五、作业: 描写一位对你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的外貌。 提示:我们在描写中同样应当真实地传达描写对象的外貌,突出其特征,但更重要的是表现其精神气质。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