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届精品作文素材(6) |
|
上传:火树银花 |
审核发布:火树银花 |
更新时间:2011-3-15 20:09:52 |
点击次数:1351 |
|
2011届精品作文素材(6) 复旦学生深陷“黄山门” 12月12日,由复旦大学10名在校生、4名校友与4名校外人员自发组成的“驴友”团在黄山登山探险时迷路,被困悬崖边。12月13日,在黄山市警方营救下,被困“驴友”脱险,而年仅24岁的黄山市公安局温泉派出所民警张宁海却在搜寻归来途中不幸牺牲。登山的学生被救出后,网上不断爆出事件“内情”,称复旦学生登山实为“逃票”、对民警牺牲冷漠无情等,让“复旦登协”深陷网络质疑中。□快报记者张润芝 复旦学生黄山探险迷路,民警救援中牺牲,学生被指逃票、冷漠 驴友:疑他们逃票进入黄山 据《新闻晨报》报道,这次黄山登山探险活动是由网帖召集,记者也找到了原帖。召集人“pipin”有如下言论:“这两天降温,黄山可能要下雪,这样被抓的几率变小,但是景色却让你不后悔的。”提到“被抓的几率”,此次活动被网友怀疑是故意避开正常的登黄山线路,意图逃票。一位自称旅游业人士发帖说:“前段时间就听一司机说他半夜送了一批客人到黄山南大门,这帮人是在网上找到一个专门带他们逃票进黄山的人,一个人收五十块钱,只在半夜带这些逃票族从南大门开始走路上去。看来这次事故也是逃票造成的。” 此外,网上的驴友们还指出,这次探险活动的组织并不严密,因为召集帖中对于此次探险目的地简介是空白,海拔、地貌等基本要素都没有提及。网帖提及的注意事项中甚至直接说明了探险活动没有向导,只靠GPS和地图。在装备方面,网帖列举了一些基本的户外装备,背包、睡袋、防潮垫等物品。有“驴友”指出:“这说明召集者缺乏经验,因为专业的大雨衣及保暖毯都没有列入必备的装备中。” 对黄山当地的天气情况,召集帖中提到,“目前看来,黄山最近一直无雨雪,导致山区防火等级一直很高。”“驴友”表示,从这点来看,召集者只注意到活动前的天气变化及影响,并未留心到未来活动时间内可能出现的天气变化,结果,他们在旅行过程中遇到雨雪天气,直接导致了迷路。 记者联系到黄山旅游业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她否认了逃票的说法:“他们根本没有进入收费的黄山景区,只是在外围,所以不存在逃票问题。”至于他们这样的登山计划是否过于冒险,该人士告诉记者:“黄山方面前几年已经发出过通知,不要去非旅游景区游览。之前也有人这样去探险,迷路了很快就被救出了,而那天去救他们的时候天气特别不好,所以才出了意外。” 现场记者:学生冷漠无情,心寒 新浪微博一位名叫“淡淡esse香”的网友的发言,也在各个论坛上掀起不小的轰动。这位用户资料里写着“AHTV”,快报记者经多方核实确认这名微博用户为安徽电视台一名正在黄山采访此次事件的记者。 12月14日凌晨一时许,“淡淡esse香”发微博称,学生们对于民警的牺牲并不放在心上:“整理素材,难以入眠。输入‘张宁海’这个名字,想看看能搜出什么结果?一个安徽的小伙子,为了搜救18名来黄山探险的驴友,无辜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可是,得到的是什么呢?13日下午采访时,复旦学生冷漠的样子让我心寒。他们甚至连张宁海的追悼会都没参加,就匆匆回去了。13日下午,张宁海的遗体被搜寻出来,抬下山的时候,那18个驴友,并不像报纸写的那样痛哭流涕,他们很平静,甚至连我们的采访都是追着问的,他们说要回上海。一路跟到他们临行的车前,一个男学生过来说,不好意思,要上车了。接着,把车门重重地关上。那一刻,有些东西比天气还冷。黄山,下雨了。” 12月14日她又发了另一条微博:“作为一个记者,我真不该有情绪。但是想想,就在昨天的这个时刻,张宁海还是活着的。但只是为了给一个女学生让路,才坠入悬崖。可这个女学生以及其余17人面对我们的追问,一致缄默,不承认这一点。让人寒心。我觉得,张宁海走得不值,很不值,怎么样也轮不到他来为这些人的年少轻狂买单。” 快报记者试图和“淡淡esse香”联系,但是她本人拒绝接受采访,并告知记者,如需采访必须通过黄山市委宣传部,记者试图和该部门联系,但未果。 复旦校方:个别同学的言论不妥当 昨天下午,快报记者尝试拨打复旦大学新闻中心的电话,但一直无人接听。复旦大学宣传部则表示只有新闻中心能接受采访。记者尝试联系复旦大学登山协会的成员,复旦一位学生则告诉记者:“不要找了,现在登山协会是不会有人愿意接受采访的。”在复旦日月光华社区的“outdoors”分版,登山协会老会长在帖子《合集:野黄山事件后续处理意见》中说:“媒体方面,希望所有当事人及知情人在近期对于一切采访和争论保持低调。” 此外,一位登山协会成员在日记中指出,民警要求下山的时间不对也是事故的原因之一:“整个事件中最不负责任的表现是警察在找到队伍之后,要求立即下山,这是导致了张宁海警官坠崖最大的原因,而当时的情况完全不适合下撤。” 面对外界对复旦的各种质疑,复旦大学官方微博回应,“小编说句话,当事个别同学的言论哪怕是一时无心,也确实是不负责任和不妥当的,我会严肃地告诉我今后所有的学生,内心的道德感和责任感是你在复旦拥有尊严和骄傲的前提。但请相信,这不代表多数当事同学,也绝不代表大多数复旦人的态度和心情。” 新闻回顾 12月12日,以复旦大学学生为主的18名驴友通过网上拼团的方式,前往安徽黄山未开发区域探险旅游。当天下午5点左右,他们被困在翡翠谷北面的悬崖边。随后,其中一名驴友用GPS向上海亲属求救,该亲属随即向上海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报警,之后上海与安徽两地公安部门迅速联动,展开救援行动。13日凌晨2:50左右,救援人员找到了牢牢抱在一起的18人。由于天气因素,救援组决定立即下山。当地民警张宁海在护送学生下山的途中,不幸坠落悬崖牺牲,年仅24岁。 复旦获救学生跪祭牺牲民警 12月17日,一名获救学生在烈士遗像前下跪致歉。当日,复旦大学燕园挽钟哀鸣,300多名复旦大学的学生和校友举行悼念活动,沉痛追思为营救黄山被困学生而牺牲的张宁海烈士。 12月10日,由复旦大学10名在校生、4名校友与4名校外人员自发组成的“驴友”团来到黄山登山探险,随后迷路,被困悬崖边。13日,经黄山市警方及时营救,被困“驴友”脱险,而年仅24岁的黄山市公安局温泉派出所民警张宁海在搜寻行动中不幸牺牲。 新华社发 ■新快报记者 华静言 尹辉 十多名复旦大学的学生被困黄山一段未开放的区域,为救学生一名民警坠崖牺牲。一个生命的逝去,换来的不是复旦学子的反思和感恩,而是在论坛大谈面对媒体如何公关,登山社谁来掌权,以及冷漠的“你们就该为纳税人服务”。 复旦学子的冷漠寒了网友的心,高校学子对待生命缺乏基本的尊重和敬畏,引来网上批评如潮。“一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哪里还有什么言语?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网友“Z思沫”说,中国走到该重读鲁迅的时候了。 缘起 获救学子返校忙“夺权” 12月12日,18名复旦等校的大学生在安徽黄山风景区登山探险时迷路,在当地公安消防官兵的全力搜救下,18名大学生全部安全脱险,但黄山风景区公安局24岁的民警张宁海在护送学生们走出危险区时,不幸坠崖牺牲。 “下午采访时,复旦学生冷漠的样子让我心寒。他们甚至连张宁海的追悼会都没参加,就匆匆回去了。”12月14日1时,安徽媒体记者“淡淡esse香”在新浪微博中对复旦学生的冷漠提出了谴责。 “淡淡esse香”记录说,张宁海的遗体被搜寻出来,抬下山的时候,18个复旦大学生,并不是像报纸写的那样痛哭流涕,他们很平静。“甚至连我们的采访都是追着问的,他们说要回上海。一路跟到他们临行的车前,一个男学生过来说,不好意思,要上车了。接着,把车门重重地关上。” 这位记者说,那一刻,有些东西比天气还冷。 “淡淡esse香”随后连续更新了数条微博,为张宁海的牺牲感到不值,揭露了复旦学生在获救现场的无情无义,微博转发达4800多次。 这些获救的学子,回到学校后,已经不再是山上恐慌的迷路人,摇身又成了校园精英。18人获救名单中的杜彬是复旦登山协会成员,他在人人网与同学的一段对话,昨日被网友截屏放上微博。刚刚获救回校的杜彬“心理状态还可以”,与同学在留言对话中透露出“校方让大家克制”,“石翔”提醒杜彬“要学学危机公关,经过这次,登协就是你的了”,“你要学着去建立秩序,去控制老人,去协调关系,去利用资源,这是这个协会可以给你的”,杜彬回应“嗯,还得靠你们,我经验太不足”,“先度(渡)过这次难关吧”。 升级 校园网不谈哀悼谈公关 一条年轻生命的逝去,在微博等论坛上,迎来各地网友的沉痛哀悼,而在最该反思的复旦校园论坛上,却被网友连续爆出复旦学生们忙着讨论如何控制媒体,如何危机公关。 昨日,有网友在天涯论坛贴出了复旦大学bbs的几封站内信,发信人ciang在信中说,“现在媒体都在宣扬复旦学生的推卸责任,是一件很糟糕的事。”因此ciang想,“复旦的新闻人若能在更广泛的媒体上客观地报道这件事,针对复旦的情绪就会很快消失。”他还表扬了上海某记者(复旦毕业)的报道,对复旦效果好,如果换另一个记者写,绝对是反效果。 ciang指出,通过这件事,看出复旦对新闻媒体的控制力有所下降,建议新闻专业的毕业生应该多去几家报纸,而不是集中在一两家报社,阵地要多占领,会有很好的效果。这封信中还提到,“黄山事件”的根本原因在于公共品的提供和个人自由的矛盾,也是中国收入差距扩大必然经过的阶段,没什么可讨论的。 这位学生建议,复旦应该趁此“黄山事件”机会将安徽以前的关系巩固起来,民警的追悼会可以有一些校长或副校长参加,在此基础上,顺便争取生源和巩固其他关系。要多带几个院长和系主任去,让人看出诚意。最终,化坏事为好事是必然的,也考验校方的公关水平。 除此之外,复旦论坛上还出现了事件中最不负责的表现是警察找到队伍后,要求立即下山,导致了警察坠崖,“做这个决定的人就是最大责任人”,“危险区不能进去是不成立的,爬雪山的人怎么不禁止”等说辞。 尸骨未寒时,复旦论坛上涌现如此“理性”的分析和看法,让网友看过都觉“太冷血”。 网络 对生命的漠然不能原谅 学生获救后的冷漠表现,复旦校园论坛上的“冷血”讨论,让网友对一名无辜生命牺牲后的悲伤化成了对复旦、对复旦学生的不谅解。 网友不谅解的,并不是学生要去探险,并不是学生获救,不是救援导致民警牺牲。网友不谅解的,是一个学校学子对生命表现出的漠然。新浪微博网友“电气虎”气愤地指出,复旦登山人的观点就是:“千错万错,错在你们要收门票钱,又不去开发那一片山区;错在你们搜救人员还不够专业;我们的领队够专业,所以我们可以穿成去郊游野餐的样子去丛林大冒险;人都有原罪,所以你不能骂我们。”就是这样的一批高材生,“仅凭他们的任性、无知和不负责任,让一名年轻的民警无辜失去了生命”。 网友“我是你认识的王小能”无奈地说,“有复旦的学生在论坛上嘲笑那个警察身体素质不好,还说警察就是人民养着关键时刻用的”,正常人骂两句复旦还要反省自己是不是过激,他们用愚蠢断送人家一条命倒理直气壮无比坦然。 正如猫扑网友“埃拉尼”所说,被救后,没有道歉、没有哀悼。回学校后,不反思反而公开在讨论所谓的危机公关、推卸责任。中国如此著名高校的学生,不知道责任也不知道尊重生命,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专业人士 珍重自己的同时请珍重别人的生命 黄山事件发生后,一度争论的中心点在大学生该不该去探险,该不该去登山。其实,登山并没有错,探险也不是问题,关键是,出发前有没有充足准备,能不能对生命负责。 喜爱户外运动的复旦历史系网友“恒迹”在其博客中撰文分析指出,支持去见识大好河山,但那叫“旅行”不是叫“户外”。户外,就要有户外的装备。这次悲剧的主要原因是,这支队伍以旅游的心态参与了户外运动。 看过“黄山事件”的整个经过不难发现,这是一场早已埋下地雷的危险旅行。根据复旦登协事前的活动公告和以往的活动经历,可以发现:组织者知道此行是非常规路线,会逃票,要避免被捉;组织者在招人时是允许新人参加的;组织者是知道天气状况的,而且还希望会如期下雪;组织者自己并没有走过这条线,也没有计划请向导,主要靠GPS和指南针…… 有复旦登协的人说,户外运动是理想主义者,是疯子做的事,没疯的人不懂。“恒迹”反问说,如果你的“理想主义”要别人来埋单,不管是父母还是警察,这样的理想主义,真的值得骄傲么? 有张宁海的同事在网上发帖说:“这样的救援在黄山景区很多,这些‘驴友’在寻求刺激寻求快乐的同时,有没有替别人想一想,有没有想到他们的无序行为会给其他人、其他行业带来很大的麻烦,我的兄弟牺牲了!我们警察也是人,也有父母,也有亲人,像我的兄弟,在家是独子,才24岁,去年才分配到我们局工作,甚至连恋爱是什么滋味都不知道,就这样牺牲了!马上要过年了,他的父母会怎么样,他的父母年老时会怎样……希望大家能吸取教训,珍重自己的同时请珍重别人的生命!” 复旦回应 获救学生将参加民警追悼会 昨日晚间,复旦大学新闻中心负责人在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18名被困人员中,有10人为复旦大学在校学生,另有4人为该校校友。10名在校学生,分别来自10个不同的班级,有男有女,有本科生也有研究生。 该负责人说,根据部分学生返校后的叙述,在民警张宁海坠崖遇难后,学生们特意留到遗体被抬下山,对遗体进行默哀,并三鞠躬后才离开。他说,当时还有学生希望能留下来去慰问家属。 “早走并不是学生们的意思。”针对网上有人批大学生匆匆离开的指责,该负责人说,这是当时沪皖联动工作组的决定,他们认为还是让学生早点回上海,“不能因此认为是学生冷漠。”他说,当时学生们的心理是惊恐、疲惫和内疚的。 该负责人说,学生们回校后,学校立即召集院系领导和辅导员对学生进行心理抚慰。“当天晚上,就有学生提出希望能对遇难民警有所表达。”他说,不过,当时专业的心理咨询专家建议,待学生们心情平复后再做决定,并且认为学生们在这段时间内不适合对外公开。 如今,这些学生是否都已心情平复并能正常上课?该负责人说,学生们的心理平复期预计是5到7天,目前各个院系的辅导员正对这10名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处理,有的在上课,有的尚未正常上课。 张宁海的追悼会初定于明日举行,该负责人表示,复旦大学将会根据这些获救学生的状况,选派代表赴安徽参加张宁海的追悼会。他还透露,复旦校方将在学校同步组织追悼纪念活动。此前,该校已有2000多学生自发在食堂等地悼念遇难的张宁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