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析柳宗元道德观形成之本原 |
|
上传:admin |
审核发布:admin |
更新时间:2012-5-29 16:20:34 |
点击次数:545 |
|
柳宗元道德观的核心内容为“仁义忠信”(1)。那么,其道德观形成的本原究竟有哪些呢? 分析起来,无外乎如下几个方面:一是父母亲的培养与家庭环境的熏陶,二是以尧、舜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熏陶,三是自身的辛勤努力与不屈不挠的奋斗。
一、 父母亲的培养与家庭环境的熏陶。
柳宗元于大历八年(公元 773 年)生于长安,他的父亲柳镇明经出身,一生奔走仕途,政声享誉士林,对社会现实有着相当深刻的了解,并养成了积极用世的人生态度和刚正不阿的品格,且能诗善文,是唐代社会里积极活跃的“文章之士”。 柳宗元在《先侍御 史府 君神道表》中说:“得《诗》之群,《书》之政,《易》之直方大,《春秋》之惩劝,以植于内而文于外,垂声当时。”柳镇在郭子仪幕府中写过《晋文公三罪议》和《守边论》,宣扬“法不阿贵”、“刑赏一律”的思想,以及阐述“吐蕃连年内侵、边防空虚”的现状,提醒朝廷注意“加强边防戌守、保国保民平安”;在李兼的幕府中写过《夏口破虏颂》,直接歌颂抗击蕃镇的胜利。此外,还写了《泉竭木摧诗》和《鹰诗》,对自己受到权奸的迫害,抒发愤懑、抨击时弊,对社会敢于提出批判。不仅体现了柳镇的文采,更体现了他为人的精神、品格。对柳宗元习文的影响很大,也为他做人立下了楷模。
柳镇在贱履方面更是柳宗元的榜样。他为人正直敢言,不阿权倖。他有一位当过六合县令的叔祖父,由于得罪了宦官,屈死公府,朝廷还要继续追究责任。柳镇乔装改扮,步行四千余里,上告朝廷,终于推翻了这起冤案。他在晋州当录事参军时,常常以理与“少文而悍,酣嗜杀戮”的刺史抗争,为无辜受刑将死的人挺身而出,抵挡鞭笞,即使令对方暴怒也毫不退让。柳镇在德宗贞元四年(公元 778 年)担任殿中侍御史期间,参与审理已故陕、虢观察史卢岳的遗属分财一案,由于秉公而断,得罪了权臣宰相窦参,被贬为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司马。两年后的贞元八年,窦参得罪皇帝被贬死亡,柳镇才被昭雪,官复原职,但第二年就去世了。他宁折不弯、刚烈正直的品格,对柳宗元道德观念的形成,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他人格上的优点,也被柳宗元所继承和发扬光大。
柳宗元的母亲卢氏,出身于河南范阳著名的卢姓家族,贤惠聪敏,而且见识不凡,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相当高的文化素养,七岁即通《毛诗》和刘向的《烈女传》。她周睦亲族,孝敬长辈,抚养孤幼,操持家务,备受艰辛而无怨无悔。柳宗元4岁的时候,父亲柳镇在南方外放为宣城县令,他家住在京西南的庄园里,母亲卢氏就教授了“古赋十四首,皆讽传之”。卢氏还“以《诗》、《礼》、图、史”等授诸女,可知这个家庭浓厚的文化氛围,无疑有益于少年柳宗元的成长。母亲卢氏不仅是柳宗元的文化启蒙者,也是道德观念的教养者。柳镇 55 岁病亡后,柳宗元又早年丧妻,一直是她在主持家务,母子长期共同生活。后来柳宗元被贬永州,她已年近七十,沉疾濒死,仍跟随前来南方,说:“明者不悼往事,吾未尝有戚戚也。”其豁达大度的胸襟和不同凡响的人品,对柳宗元道德观的形成,无疑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柳宗元的叔父,在邠州(今陕西彬县)的邠宁节度使府中担任参谋,“自少耽学,颇工为文”,虽然跟柳镇一样,宦途坎坷,但能诗善文,“讽咏比兴,皆合于古”,与柳宗元感情甚好,情同手足。他的才学、见识、气魄和胆识,对柳宗元道德观的形成,同样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柳宗元所受的教育并不“正规”,但却相当宽博而实际。他的双亲不仅给了他儒家经典和子、史书籍等广泛知识,又教习他写作诗文。时代动乱中的阅历,更给了他许多实际的人生经验。这不只对他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极其有益,更培养和锻炼了他的品行和人格。
二、以尧、舜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熏陶。
柳宗元在《惩咎赋》中提出:“日施陈以系縻兮,邀尧舜与之为师。”意思是说:“每天都要抓住 时机,将尧舜请来当自己的老师。”他在《舜庙祈晴文》中描述了舜的生平功绩:“帝入大麓,雷雨不迷。帝在璇玑,七政以齐。九泽既陂,锡雨玄圭。至德神化,后谁与稽。勤事南巡,祀典以跻。此焉告终,宜福遗黎。庙貌如在,精诚不睽。”在《祭吕衡州温文》中,言 舜“竣咨文明,温恭允塞,玄德升闻。” “尧舜之道,至大以简;仲尼之文,至幽以默。”
在柳宗元的诗文当中,涉及到“尧舜”的语句大约有上百处,如:“跨腾商周,尧舜是师”(《衡州刺史 东平吕 君诔》);“以生人为主,以尧舜为的”(《 陆文通 先生墓表》);“由吾言者为尧、舜,而吾生人为尧、舜人矣”、“俾汤为尧、舜,而人为尧、舜之人” (《伊尹五就桀赞》)。“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而莫能去之。”“夫尧、舜、禹、汤之事远矣”。(《封建论》)
柳宗元在《舜禹之事》中,细数舜的“仁政”功绩:“舜举十六族,去四凶族,使天下咸得其人;命二十二人,兴五教,立礼刑,使天下咸得其理;合时月,正历数,齐律、度、量、权衡,使天下咸得其用。”意思是说,舜选用 16 个氏族首领,驱逐了 4 个凶悍的氏族首领,使天下的百姓都得到了贤明之人的统领;他任命 22 个官员,兴办各类教育,颁布礼仪与刑罚方面的规定,使天下的百姓都晓得了正确的道理;确定年月时令季节,更正历法,统一了度量衡与律法,使天下的百姓都得以更加方便地使用。
孔子在《论语 ? 为政》中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意思是——执政者治理国家,只有实行德政、德治,才能得到民众的拥护,就像北斗星,受到众星的拱卫。孔子尊崇尧、舜、周公等人物,倡导以德治国,对柳宗元也产生了重大影响。他在《答贡士元公瑾论仕进书》中说:“延孔氏之光,烛于后来”。意思是说,要发扬光大孔子的学说,教育启发后来者。在《送娄图南秀才游淮南将入道序》中阐明自己的志向:“幸而好求尧、舜、孔子之志,惟恐不得;幸而遇行尧、舜、孔子之道,惟恐不慊。”柳宗元感到庆幸的是,自己羡慕和追求尧、舜、孔子的志向,惟恐不能达到;努力实行尧、舜、孔子的治国安民之道,惟恐相差悬殊。从上面的引文,可见以尧、舜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对柳宗元道德观的形成,的确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三、自身的辛勤努力与不屈不挠的奋斗。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依据。要使道德规范“内化”为一种坚定的信仰,关键还在于自身。柳宗元从小就怀有经国济世的远大志向,自视甚高。他曾说:“始仆之志学也,甚自尊大,颇慕古之大有为者。”(《答贡士元公瑾论仕进书》)他的理想是实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行乎其政”、“理天下”的远大目标。
他在长安时,一心一意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期望以实际行动从事政治革新,匡时济世。革新失败后,在绝望之余,只好转移目标,重新从事文学,“贤者不得志于今,必取贵于后,古之著书者皆是也。”(《寄许京兆孟容书》)在受挫之后,不仅没有自甘沉沦,而是把挫折当作目标转移的起飞点,通过永州十年的拘囚,使他在思想上更加成熟,眼光远大;在斗争艺术上“褒贬讽谕”,更为炉火纯青;在精神境界上“吐尽胸中块垒”,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升华。
他虽然身处逆境,且健康状况也逐步下降,却把全部精力用于读书求识之上,在给友人的信《与李翰林建书》中说:“求得经史诸子数百卷,常候战悖稍定,时即伏读。”已经病成战战兢兢、无法控制的状况了,稍稍安定还要伏案攻读,其精神是多么感人。他在《送元十八山人南游序》中提出:“余观老子,亦孔氏之异流也,不得以相抗,又况杨、墨、申、商、刑、名、纵横之说 ……然皆有以佐世。” “悉取向之所以异者,通而同之,搜择融液,与道大适,咸伸其所长,而黜其奇邪”。柳宗元把诸子百家的学说,看成“与孔子同道”,取百家所长之精华,去掉歪理邪说之糟粕,融会贯通,全部用来匡时济世。
在《上襄阳李愬仆射献唐雅诗启》中说:“宗元身虽陷败,而其论著往往不为世屈,意者殆不可自薄自匿以坠斯时,苟有补万分之一,虽死不憾”。意思是说,我虽然陷于身败名裂的处境之中,所写下的文章著作并没有为环境而屈服,假若对治国安民有万分之一的作用,纵然死了也不会感到遗憾。“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他非常期望自己总有一天能够再出去为国为民干一番事业。“却学寿张樊敬侯,种漆南园待成器。”(《冉溪》)
在《答周君巢饵药久寿书》中他说:“生人之性得以安,圣人之道得以光。获是而中,虽不至耇老,其道寿矣。”认为人的价值,在于能否顺应人性,安定民生,能否发扬光大“圣人之道”,如果能够达到这样的目标,虽然不能活到很老的年纪,但他的道德寿命也可以说相当长久了。
总而言之,柳宗元 “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內”的人生态度与道德观,的确已经到了普通人难以企及的地步,值得我们加以借鉴和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⑴ 孙昌武著《柳宗元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1998 年 12 月第一版
⑵ 湖南省柳宗元诗文选注组 《 柳宗元诗文选注》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1979 年 11 月第一版
⑶ 陈雁谷著《柳宗元社会心理思想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1989 年 9 月第一版
注释:
⑴ 参见拙著《柳宗元道德观的核心内容浅释》.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