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故事大智慧(二十六) |
|
上传:火树银花 |
审核发布:火树银花 |
更新时间:2011-1-10 6:45:53 |
点击次数:761 |
|
小故事大智慧(二十六) 莫因虚荣忘本质 我曾经听过一个长辈说,在他还没有结婚以前,觉得养一个老婆很轻松,因为女性都吃的很少。后来娶了老婆,觉得很困难,因为食物一般都很便宜,但是衣服很贵。所以,他说跟太太去买衣服时,太太一看上就说:“买了、买了!”他就在旁边说:“唛啦、唛啦!”(不要的意思)。他后来才了解真相,女人的衣柜里面永远少一件衣服。其实衣服最重要的目的是保暖、遮羞,绝对不是用来炫耀、显示虚荣的。 人往往会忘记事物的本质。比如说,有一位教授,他有几十个杯子。刚好上了两节课,他知道学生一定会口渴,就把这些杯子拿出来,他说:“诸位同学,你们去喝水。”口渴了,喝水是最重要的目的。结果,他们在那里迟迟不去装水,都在做什么?挑一个比较漂亮的杯子,把时间消耗在挑选杯子上。就如同衣服的目的是用来保暖、用来遮羞,可是我们在购买当中,已经忘记它本来的目的,反而沾上虚荣的习性。 学习圣贤真快乐 这次在杭州,我们开办了五天的课程。在这五天课程中,主办单位安排了一位男士,来保护我们的安全。因为现场有五百个人在听课,唯恐太多学员拥过来,老师无法招架。这位男士当了十二年武警,一看就是身体很强壮。这位朋友开始听课时就跟我说:“蔡老师,我没有文化,字都写不好,你上课一定不要叫我起来。”他很怕我上课叫他起来回答问题。我就跟他说:“你不跟我讲,我还不叫你;你跟我讲了,我就会注意你。”我看他如此紧张,当然没有叫他起来回答。上课的时候,他坐在第四排正中央,听课非常专注。所以,人不是不好学,是没有遇到好的学习机缘。 我看他那几天聚精会神,听到第三天的时候,他带我们去吃饭,一边走一边说:“太好了,太好了,真是太好了。”我们听了不解其意,只感觉到他很快乐。后来他跟我说:“蔡老师,我现在只能用三岁小孩的语言,来表达我的感受,我已经找不到其他的话了。”他接着说:“我生活了四十年,听了课,终于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一个人一生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很苦恼。他说:“我现在终于知道,我太太为什么跟我离婚,为什么孩子跟我不能沟通,为什么同事那么怕我,原来问题都在自己。”我接着跟他说:“你就是太急,脾气太大。”他很惊讶地说:“蔡老师,你怎么知道?我就是脾气太大了,我被它害苦了。”我们的课程里有提到“惩忿“一词,对于愤怒要能去节制,要把脾气压下来,这一点很重要。我接着跟他说:“一个人提高学问,就要从最难的地方下手。”他对我这句话,足足想了好几个小时。 第四天早上,这位朋友带我们去吃早餐,到了之后,他就说:“蔡老师,你先在这边坐一下。”他搬了一把椅子请我坐下,然后他说:“我要跟您聊一聊。”我就觉得气氛怪怪的。他看我一坐下去,就走过来,站在我面前,他说:“我一生只拜父母,只拜老师。”我一听,情况不妙,我马上准备要站起来。他太强壮了,武警当了十二年,他就把我压下来。他说:“蔡老师,你一定要让我拜。” 此时我感受到一个四十岁的人,是那样的真诚,不是造作的,就像孩子一样,很自然地把情感表现出来。我坐在那里,心里想,他这三拜是拜我们的古圣先贤,没有古圣先贤如此好的教诲,我们就无法受到如此好的教育。我可以感受到,在他的人生中终于找到正确方向了,从此以后,人生不会再是浑浑噩噩,所以他的内心充满了喜悦。人明白了自己错在何处,是很舒坦,很快乐的。“知耻近乎勇”,鼓起勇气来,把自己的人生好好地经营,将其扭转过来,就会愈走愈踏实,愈走愈快乐。 做人莫要太精明 我母亲每次领了薪水,统统交给我父亲,我们家是父亲掌管经济大权,我母亲从来不过问钱的事情。所以,母亲愈信任,父亲就做牛做马都愿意。其实真心信任别人的人,往往都很轻松。我母亲不管钱,也不会骑脚踏车,所以每次出去,她就会跟我父亲说:“我就是什么都不会,很笨!”我父亲就服务得很高兴,很有成就感。后来我会开车了,就变成我为母亲服务。所以,人不要太精明,什么事都要管到底,让别人在你面前都觉得很没有能力,到最后自己就累得半死,还被人家嫌得要死。因此,一个人的精明要内敛,不要用精明去显示自己,这是中庸之道。 处世待人守中庸 团体中难免都会有说长道短的。从一个国家来看,历史上也常常出现党争之祸,朝廷里面分两个党,甚至于分更多的派别。这样好不好?搞到最后是意气之争,两败俱伤。 从小与同学相处,也都会有一种争夺力,你是那边的,还是这边的。你要站在哪一边?最好两边都不要站,那是最明智的。两边都不要站,是否容易做到?不容易!有个功夫一定要练,叫傻笑,你不插嘴就好了,“话说多,不如少”。 我就遇到这种情况,一边的老师要拥护校长,另外一边的老师觉得校长做得不正确,批评校长。我就站在中间。这时我们一定要把本分事做好,因为当人在意气用事时,就没有心情把事做好。但是我们该改作业,该好好带学生,还要照常做。当我站在中间站久了以后,会发生微妙的变化。骂领导骂得很凶的人,就会觉得自己太过分,其实人难免犯过失。我还会找些机会,比如说他们骂了可能会口渴、会饿,我就送饼干给他们吃:“你们辛苦了,来!吃点饼干。”结果他们就会有点不好意思地说:“你看人家蔡老师都没说话。”我继续傻笑,不发表意见。 站在领导这一边的人,他们慢慢也会察觉,一味地袒护对领导没有帮助,毕竟领导也有错,还是领导要去承担责任。一味地袒护,只会让领导人不能正视自己的错误,这样不是帮而是害了他。所以,后来我也跟这些同仁沟通观念,应该多多提醒领导者,不然我们这一段情谊可能就会浪费了。“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以后我重新回到这所学校的时候,当时对领导骂的比较激烈的老师,也走过来跟我握手,他们说当初我们那样做确实太过分了。 施惠于人亦当敬 有一篇文章写到,有一个人看到很多人挨饿,就拿了食物要去给他们吃。他随口说:“来来来,过来吃!”结果一位饥饿的人说:“不食嗟来之食。”这样轻视的态度,根本不把人家当人,所以人家宁可饿死也不吃。我们的态度会影响到别人的感受,所以今天纵使我们布施、施予,也不要忘失我们的恭敬、谨慎,其实是对方在让我们种福田、让我们积阴德,我们要感谢他们。 我们要捐衣服给别人、送衣服给别人,能不能很脏就送给人家?送别人东西要有诚意,先要把衣服洗干净。我记得,我有一台车子要送给朋友,我的父亲就跟我交代,送给别人东西,一定要让人家接受得欢欢喜喜。一般人会说:“我白送他东西,他应该知足了。”往往这一念轻视,可能本来是好心要送他东西,因为这个东西有很多问题,接受的人心里也会不舒服。所以,我听了父亲的教诲,就开始把车子检查一遍,才发现因为开了十多年了,离合器不是很好了。若到时候他一开,会感觉那么难开,可能让他产生很多烦恼。若送去修理,还要花一大笔钱,而他在经济上已经很困难了。所以,我们要处处替人着想,纵使在送别人东西时,也要考虑到对方的感受。所以,我都修整好了,再把车送给他,他开了一、两个星期打电话给我,还说这个车虽然十多年了,但是很好开。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