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大智慧(四十)
金不换 我们在上海办了五天的课程,认识了一位朋友,后来我们都叫他“金不换”。为什么叫他金不换?浪子回头金不换。这位朋友的姊姊在安徽庐江听过我们的课程,听了五天之后,打了一通电话给她弟弟。她弟弟是一个工厂的老板,她跟弟弟说:“无论你这几天可以赚多少钱,你一定要到上海去听课。”她弟弟听完之后,立刻就把所有的工作都放下,第一天晚上赶到我们上课的地点。为什么他这么听姊姊的话?他说我姊姊从来没有用这么坚定的语气来命令我,平常都是很客气跟我商量,只有这次是命令,所以我姊姊一定是有她的用心,因此我马上就答应了。这位朋友对于姊姊有恭敬之心,也能了解到姊姊的用心。 他来上海上了两天课,表情都没有变过,都是眼睛直盯着讲课的老师看,然后嘴巴是张开的。我们每个上台讲课的老师都会注意到他,他真的是目不转睛。上了两、三天之后,有一天晚上,他说一定要见我,我就在办公室跟他见面。 他一开始就说:“蔡老师,你在课程里面讲的道理,我不是只有知道,我是悟到了,我是用人生体会到了。”因为我们在上课的时候,写了一行字:“知道、悟到、做到,才能得到“。一般人听这些圣贤教诲,听了之后只是知道,还没有体悟到它是真实不虚,还没有体悟到它完全跟我们的生活是一不是二。他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是事实。”因为他人生中有很多次快要犯很大的错误时,都是他父亲的德行解救了他。他父亲是从事于电讯方面的工作,他记得小时候,即使刮风下雨,只要有人需要,他父亲都会马上去工作,所以在乡里得到很好的名声。由于他父亲对乡里人点点滴滴的帮助,所以他人生有好几次大难都得到化解。 他第一次拿着刀要去杀人,走到半路的时候,他父亲的好朋友看到他这样气冲冲拿着刀,心里想,这么好的人的孩子不能让他铸成大错,所以他是被父亲的朋友硬拉回来。他父亲的朋友还真有勇气,所谓“刀枪无眼”,盛怒之下,若不小心挨了他的一刀子,非常危险。 他还提到他小时候读书很好,后来十九岁去做生意,赚了很多钱回家。这些邻里乡党都说:“你好厉害,赚这么多钱。”这句话好不好?所有的人都说:“这么厉害,这样年轻就可以赚这么多钱。”这种“八风”一吹过来,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人马上飘飘然。所以,他说他十九岁就使用大哥大,每天拿在手里很神气,只因为他有了钱,所以愈来愈得意洋洋,自恃高傲。也因为有钱,很多坏习惯跟着都来了,开始吃喝嫖赌,到最后还染上毒瘾,整个人生垮了下来。后来到戒毒所去也是很辛苦,一般人是无法感受戒毒者的痛苦。他说每次想放弃时,就有一股很强的力量支持他,他就想:我已经不能孝顺我父亲了,我不能再让我母亲继续痛苦下去。由于这分孝心支持他,终于把毒瘾戒掉了。所以,这位朋友真正能够化解人生危难的两个重要态度,一是孝心,一是对姊姊的兄友弟恭的“悌”,才让他踏上了薰习中国圣贤教诲的这班列车。 这位朋友说:“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人生最大的痛苦。我父亲已经不在了。”他讲的时候,眼泪当场就掉下来。我们从这位“金不换”朋友的身上,可以体会到行孝要及时。他跟我说:“蔡老师,你不要只跟这些人讲,他们都是好人,像我们是坏人,所以我们更需要圣贤教诲,你们一定要来跟我们讲。”结果,我们早已安排要到温州讲课,他是温州人,相信一定会带一些朋友过来听课。真的,更需要帮助的可能是已经走进社会黑暗处的人。所以,之前我到厦门监狱去做了一场演讲,我们也是希望能让圣贤的光明,照到我们社会的各个角落。 这位金不换要跟我分手的时候说:“蔡老师,我把公司安顿好,就来跟你深入地学习。”我说:“好!”他假如去戒毒所演讲一定比我精彩。他说他们这种人最傻,只为了一时的享乐,拿生命、拿脑袋开玩笑,所以是属于投资最多,回报最少的。他有这种深刻的体会,是我们讲不出来的。假如他能知过就改,能有这分爱心去帮助这些人,那真是浪子回头金不换,真是功德无量。我相信他是真心的。 六、辩善 什么是正中偏 古时候,有一位宰相叫吕文懿公,名声非常好,受到人民的尊重。在他辞官回乡之后,一个喝醉酒的人在他家的门口叫骂。吕文懿公因为存心仁厚,就说:“把门关上就好了,不要跟他一般见识。” 后来过了没有多久,听到了一个讯息,就是这个醉汉被判了死刑。当吕文懿公听到这个消息,他就想起当初没有治他的罪是错的。假如那时把他送去官府处罚一下,可能他会有所警戒,今天就不至于会犯下这么大的错。所以,他存心仁厚是正,但是因为姑息了这个醉汉,其结果反而不好,这种情况就是正中偏。 什么是偏中正 有一年干旱,整个地区都缺乏米粮,很多人就开始擅自抢员外的食物。员外就去报告官府,结果官府也没处理。这个员外很怕他的米粮被抢光了,所以马上把他家里的仆人组织起来,拿着棍棒开始去处罚这些抢劫的人。这些抢劫的人就有所畏惧,就没有再作乱。当初他想到的是自己的米粮,之后却让这些乱民不敢造次。当时确实不是为了社会大众,但是后来却影响了社会大众,这是偏中正。 真善假善 很多读书人去问中峰和尚:“打人骂人是不是恶?”中峰和尚说:“不见得。”接着又问:“那对人很恭敬、很有礼貌是不是善?”中峰和尚也说:“那也不一定。”这些读书人被中峰和尚的话搞糊涂了。而这些书生懂得谦卑,就请教中峰和尚。中峰和尚说:“假如他打人、骂人是因为要唤醒那个人,一巴掌要把他打醒,这个存心是善的,利益他人是善。”所以,你那一巴掌打下去要确定他能被唤醒,假如不能唤醒就不要打了,那样就会结怨。学问要学得灵活,要伺机而动,不然可能会遇到很多障碍。 中峰和尚又说:“假如他的目的是为了升官发财,为了自己的私欲,那对人的礼敬也是虚伪的,所以不是善。”从中峰和尚的教诲中,我们可以了解真善与假善从何处判断?从存心。一念自私自利,纵使再有礼貌也是恶;一念利益众人,纵使是打人骂人也是善。 阴善阳善 行善不让人知,即是阴德;若行善常常炫耀自己,就变成了阳善,阳善是享世名,阴德天报之。我们曾经听到有个学校在募款,要帮助一些比较贫穷的同学。而募款有规定,假如学生捐了五百块,就可以戴一朵小红花,还可以点蜡烛。所以,他们在办晚会的时候,捐款很多的人就戴上红花、点蜡烛,到最后孩子捐款的动机,变成是想挂小红花、点蜡烛。假如我们行善的风气变成为名为利,就给下一代做了一个很不好的示范。纵使学校的做法是为了把此善事大肆宣扬,但我们为人父母也要私下告诉孩子,这些事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不需要去大肆宣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