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云人物素材刘亮程(二) |
|
上传:火树银花 |
审核发布:火树银花 |
更新时间:2011-1-10 12:18:42 |
点击次数:880 |
|
风云人物素材刘亮程(二) 二 刘亮程对时间、空间和弥漫于其间的生命过程有一种独到的理解。由于这种理解不是来自书本,而是来自日复一日的生命状态本身,因而一旦经由感性的文字显现出来,便有了一种厚实的质感和动人的力量。 在一个村庄活得久了,你就会感到时间在你身上慢了下来。而在其他事物身上飞快地流逝着。这说明,你已经跟一个地方的时光混熟了。水土、阳光和空气都熟悉了你,知道你是个老实安分的人,多活几十年也没多大害处。不像有些人,有些东西,满世界乱跑,让光阴满世界追他们。可能有时他们也偶尔躲过时间,活得年轻而滋润。光阴一旦追上他们就会狠狠报复一顿,从他们身上减去几十岁。事实证明,许多离开村庄跑世界的人,最终都没有跑回来,死在外面了。他们没有赶回来的时间。(《住多久才算是家》) 在现代白话文学中,将时间和生命的冲突写得如此空灵而睿智的文字并不多见。在这些文字的上空,回旋着一种不易觉察的诗意。这里,时间成了一种人格化的生命存在,它似乎活了起来,满世界地追赶着人类,也被人类满世界的追赶。而人一旦放慢脚步,时间就“在你身上慢了下来”,而那些“满世界乱跑”的人却“没有赶回来的时间”。这是一种再朴素不过的“相对论”,而诗意却如同阳光穿过阴霾一样,从那份文字承载不了的苍凉里流泻而出。 我们再来看看刘亮程对空间的独特解会。在《冯四》一文中,他说:不管冯四在与不在,地上的方桌永远踱着方步朝着某个方向走着,挂在墙上的镰刀永远在收割着一个秋天的麦子,倒挂在屋顶的锄头永远锄这一块禾田里的杂草,斜立屋角的铁锨永远挖着一个黑暗深邃的大坑…… 诚所谓“林无静树,川无停流” (《世说新语》),不可捉摸的时间就这样被吸附在日常的事物上,获得了类乎静止的动感与速度,这四个“永远”简直是“飞矢不动”的哲学观的变形。海德格尔说 :“时间就是其中发生着事件的东西。”时间和空间一样最终都指向一个地方--虚无。如此悲观的表述远不如刘亮程的时空观来得豁达:“不管多大的风,刮平一道田埂也得一百年功夫;人用旧扔掉的一只瓷碗,在土中埋三千年仍纹丝不变;而一根扎入土地的钢筋,带给土地的将是永恒的刺痛。”于是,“永恒”也就成了时间和空间摩擦反应的“化合物”:时间本身也不是无限的。所谓永恒,就是消磨一件事物的时间完了,但这事物还在。时间再没有时间。(《最大的事情》) 这种哲理与诗性的糅合成就了刘亮程散文最吸引目光和启发幽思的段落。如果我们细心一点,会发现庄子在《齐物论》里所说的,“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 ;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 其实正是刘亮程独特时空视角的思维母本。时间和空间的长短和大小熬身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去看它。这倒让我想起西方哲学的一个奇怪的命题——”针尖上到底能站多少个天使?“我觉得,庄子和刘亮程的”笔尖“上都能站上好几个。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