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届高考作文素材集锦【热点篇】之十一 |
|
上传:火树银花 |
审核发布:火树银花 |
更新时间:2011-1-12 13:54:13 |
点击次数:930 |
|
2011届高考作文素材集锦【热点篇】之十一 11.“国学辣妹”:反文化的文化捍卫者 “我很传统,因为我出自国学世家;我很崇高,因为我立志献身国学;我很妩媚,因为我是个漂亮女生;我很自豪,因为我身材特好特好。我跳舞,是为了腾空出世;我挺胸,是为了凸现优势;我扭腰,是为了翘起臀部;我甩头,是为了恣意放纵。”日前一组照片在网上各大论坛迅速流传,一名穿着暴露,打扮妖艳,名为“国学辣妹”的女生在孔庙内大摆热辣造型,打着“重振国学”的旗号想要“勾引孔子”。也是同一人,又自称是白居易第53代后人,立志献身国学。 素材品析:国学热,折射的是国人迷茫的心态。不论是孔子说的仁、义、礼、智、信,还是老子说的道、德、仁、义、礼,这都是中国人血脉传承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是每一个龙的传人心灵中最深的烙印。但如今,为什么我们这个曾经为西方蓝眼睛、黄头发的外国人输出文明的礼仪之邦,会在他们面前因为文明问题而羞愧地抬不起头来,为道德缺失感到如此痛心疾首、困惑万分?所以,我们既要看到其中的哗众取宠的成分,辩证看待这一反文化的捍卫者,但也要看到其身上的国学符号,对其个性的张扬应该多点宽容。 12.孔子PK章子怡 就“如何‘贩卖’中国文化”这一问题,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语出惊人:“世俗文化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是一种低端、丰富的文化资源。传统文化的精髓要通过大众文化的出口才能流传出去。”“一个姚明,一个章子怡,比一万本孔子都有效果。《大长今》就是韩国把低端和高端的文化打通的一个好例子。所以,要像重视孔子一样重视章子怡,中国文化才会有未来。”“孔子不是很伟大么,不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么,章子怡也是中国人的代表啊,新闻周刊、时代周刊都拿她当封面来报道中国呢。既然如此我们也要尊重她,崇拜她,好歹中国人就这么一张脸让人家记住了。”一石激起千层浪,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到底我们的文化信仰怎么样? 素材品析:对此我们要辩证看待,相对于孔子来说,章子怡代表的不是真正的中国文化,她只是一个中国符号。孔子是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后被后人世代供奉的圣人,他的思想、他的儒学等等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华历史文明,直到现在这些仍被我们所用,他对中国乃至整个世界文化都作出了巨大贡献,而这贡献在浩如烟海的历史中是能够被沉淀的,被后人所铭记的。或许,一个是圣人,一个是名人,两人根本不能做比较,他们不在同一水平位置,完全没有可比性。 13.孟母堂 2006年7月10日,媒体报道上海出现“全国第一家全日制私塾”——孟母堂,“孟母堂”是“国学热”持续升温兴起的一种现代私塾教育,主要招收4岁到12岁的孩子。他们的孩子在家里“读经典、尊孔孟、颂莎翁、演数理”,接受“家教”。在其“教学规划”中,“不求甚解,只求熟读背诵”是其明文规定的“教学原则”。当孩子基本读完了经典名著以后,“孟母堂”便会请一些知名的专家学者对学生进行讲解,而最后对于学生的考核也主要是以背诵经书为主。这一新兴的“复古”学习模式,存废之争正酣。 素材品析:这体现了当前教育不能承受之重,虽然这种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突出对孩子的个性化培养,给予孩子们更多关注,但是过分倚重儒家著作等古代经典,注重知识灌输,以智的角度出发,淡化做人、待人,那不又走进了功利主义的怪圈吗? 14.解读《论语》成了市场香饽饽 持续至2007年的“《论语》热”中,北大教授李零的《丧家狗——我读〈论语〉》应该是本年度解读《论语》中最厚重的作品。10月21日,有“长衫先生”之称的四川师范大学视觉艺术学院青年教师李里携新书《<论语〉讲义》在京宣讲国学。此前,中华书局的《于丹〈论语〉心得》已发行。书店的显要位置,各种解读《论语》的图书竟有60多个版本。《于丹〈论语〉心得》摆在最显眼处,其他比较有代表性的还有《傅佩荣〈论语〉心得》、《论语笔记》、《隐藏的论语》、《论语读诠》、《与孩子一起读论语》、《漫画论语》、《中文经典100句:论语》和《论语人生》等。 素材品析:在解读《论语》的出版热潮中,于丹无疑是始作俑者。2000多年来,历代注释、讲解《论语》的本子现存世的不会少于2000个。有批评者认为如果没有《百家讲坛》和央视的大力推广,于丹等人再卖力,也不一定有现在的“《论语》热”。因此,目前的畅销书赶巧也罢,有意为之也好,某种意义上都过了一把跟风的瘾,而读者似乎也落入了“《论语》迷阵”当中,找不到东南西北。 15.北京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文起争议:金庸能否取代鲁迅? 2007年9月,北京市东城、西城、朝阳、石景山等九个区县开始使用北京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材,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增加了中外当代文学的新内容,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贾平凹的《秦腔》等文学作品被选入教材。而古代文学作品的数量则相对减少,《触龙说赵太后》《六国论》《过秦论》《病梅馆记》《石钟山记》《五人墓碑记》《伶官传序》《项脊轩志》等完整的古文名篇被撤下。尤其是《阿 Q正传》未能入选泛读篇目,惹来舆论大哗,“《雪山飞狐》替掉《阿Q正传》”、“金庸要取代鲁迅”的说法一时纷纭。 素材品析:这场争论中,不乏凑热闹的“虚火”和媒体为博眼球刻意的炒作,如刻意地将鲁迅与金庸放在一起进行“PK”。不断经受着当代价值观念的苛刻的检验,就是经典的命运,教材的改革必然要和教育观念、学术观念中隐秘的陈规发生激烈的冲突。 16红楼选秀:有多少经典可以胡来 新版《红楼梦》电视选秀,历时半年多,可谓前半段风光,后半段狼狈。铜臭、丑闻、炒作……使之遭遇一片讨伐声。连新版《红楼梦》的导演胡玫也终于发飙:再逼我不干了!“红楼选秀”落下帷幕,决出宝黛钗全国前三名,但制片方同时宣布,宝玉一角将不会由选秀冠军出演。 素材品析:在如今的商业时代,以“选秀”的操作遴选演员的模式无可厚非,然而,或许是为了过于追求娱乐效果、观赏性、收视率,这个遴选的标准有娱乐化、随意化之嫌,未有艺术本身的严肃。这就需要我们思考,这场商业的盛宴能否转化成艺术巅峰的狂欢?最终是艺术向商业妥协,还是商业向艺术低头?艺术与商业的最高境界是否同源,能否同流? 17.校园集体舞,在争议中羞涩起跳 从2007年9月1日起,教育部决定在全国中小学校全面推广校园集体舞,其中包括华尔兹,这一举措立刻引起争议。赞成者认为,校园集体舞节奏明快、现代感强,可以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也可以锻炼身体,但不少家长认为,正值青春期的男女学生同跳华尔兹,会滋生早恋情愫、耽误学业。 素材品析:校园集体舞旨在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和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交际能力,并且仅为“推广”并非“强制”。不管采取哪种形式,只要学生们能享受运动的快乐、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就值得推广。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