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料 三
考场作文写记叙文,要让文章明快、简洁、优美、清晰。从适合于阅卷评分角度出发,下面四种技巧可供参考。
一、为点题,感受开头。
记叙文的开头常从叙事开始,不好点题,给人中心不明之感,如果先用三言两语简明扼要地写出自己的感受,再转向叙事,就等于既点题、设置悬念,又给人以富有真情实感之感。这样的作文分数肯定较高,因为阅卷教师一看就能明了你的作文符合题意,中心明确,能做到"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接下去的阅卷工作主要是考虑这篇作文好到什么程度,有多少亮点可以增加多少分。
二、为情节,巧设突转。
文似看山不喜平。考场记叙文,要吸引阅卷老师,必须"用旋绕之笔"设置突转,推动情节发展,让文章有波澜。突转或表现为喜事突然转变成悲事,或表现为人物从顺境突然转变成逆境,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让人事矛盾表现为一连串的起伏跌宕,承载人物变化的思想感情,从而呈现出摇曳多姿的文章美。虽说无巧不成书,但突转也不是乱设的,要服从总体安排,要符合生活逻辑。须精心设置,给人以信手拈来、难以忘怀之感,天衣无缝。
三、为主题,边叙边议。
文以传道,记叙文也要表达一个主题,不是为了记叙而记叙的流水帐,行文时要紧扣主题,边叙边议,展示观点。除了开头的感受外,在记叙过程中,要不时找出相对独立的阶段,插入一些点明情节进一步发展性质、渲染矛盾激化氛围的议论句段,揭示主题。这些散见于全篇的议论层层铺垫,步步营造,成为一个整体,共同支持主题,对主题起证明、补充或发挥作用。老舍说"叙述一事一景,须知其全貌。知其全貌,再写几句之后总结一下,使人极清楚地看到事物的本质",就是这个道理。
四、为结尾,点旨升华。
结尾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称"豹尾",认为"一加点染,全篇生辉",且很显眼,是阅卷人必细看的部分之一。考生应把结尾列入构思的范围,下笔前就打好腹稿,胸有成竹,明了收束高度,并力求画龙点睛。最好用总结法、比喻法、呼应法、引用法、议论法、直抒胸臆法六种方法,用排比、比喻、对偶等修辞格,在议论抒情中阐明哲理,升华境界,或透过现象深入事物本质,或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或点明具有启发作用的观点,或展现独到的推理想象。
总之,一篇开头点题、情节引人入胜、主题鲜明突出、结尾画龙点睛的作文,定能获得阅卷教师的青睐。
资料四 就一个"藏"字了得--谈记叙文情节
富有吸引力是评判记叙文情节安排的重要标准。如何增强情节的吸引力?我具体浓缩为二个词--藏头、藏尾。用一个"藏"字来概括诸多作文书中的讲解。
一件事无非是由"起因--发展--结局"三个部份构成。何为头?起因即为头;何为尾?结局即是尾。
一、藏头。在叙事时,不要将起因轻易告诉读者,谓之"藏头"。"起因"是读者感兴趣的,抓住读者的心理期待,将起因藏一藏,往往能收到增强文章吸引力的效果。为了便于学生操作,我将"藏头"具体分为4种形式:
①发展中的某一个突出片断--起因--发展--结局
②发展--结局--起因
③结局--起因--发展
④结局--发展中的某个突出片断--起因--发展。
假设这样一个情节:一位名叫李娜的乡村小姑娘,因为从小爸爸妈妈离异,只得选择与外婆一起生活--爸妈都不要她了。原本成绩一直优秀的她,一下子成绩下降。同学们为了赶走她内心的忧郁,挽回她那健康活泼的心灵。在她生日那天,一起相聚到她外婆家,为她过生日。同学们的友情,终于使她重新振作起来,扬起了生活的风帆。
按第一种形式,可以先写同学为她过生日的热闹场面然后再交待原因和结局;按第二种形式,可以先写同学为其准备过生日,以及她的重新振作,最后再交待原因;按第三种形式,可以先写李娜振作起来,成绩上升了,再交待起因及发展过程;按第四种形式,即是将第一种与第三种形式进行了综合。
同样一件事情,同样的起因,同样的发展过程,同样的结局,只要稍作变化,略作调整,文章给人的感觉就完全不同,这就是"藏头"的魅力所在。
二、藏尾。"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曲折的故事情节才能吸引读者。这个"折"如何来?我认为关键在于"藏尾"。将情节的发展往结局的反方向推,这就是"藏尾"之法。 "看"要在"不看"上做文章,"见面"要在"不见面"上做文章,"理解"要在"不理解"上做文章,"扬"要在"抑"上做文童,"抑"要在"扬"上做文童。文章的吸引力、故事的戏剧性有时就在"藏尾"二字。这就好比球场上直到最后时刻才决出胜负的比赛,这样的比赛往往最有价值,最令人难忘,给观众的心理振动也最大。
看过《鸿门宴》的人,都会为《史记》中这一段经典的故事所感染。故事的成功是与其曲折的情节安排分不开的。细细分析一下,故事的结局是项羽与刘邦这二个农民起义的领袖之间的矛盾暂时得到了缓解,但在整个故事的发展中,司马迁"藏"了三次"尾":第一次,项王听曹无伤之言,大怒,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加上范增一番说词,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冲突看来难以避免;第二次,鸿门宴上,范增设计,项庄舞剑,欲杀沛公,冲突又一次开始;第三次,樊哙闯账,义责项羽,双方剑拔弩张,一触即发。整个故事可谓扣人心弦,惊心动魄,波诡云谲,起伏跌宕。何哉?藏尾也。
习作《离家时刻》的江苏小作者江洋可谓深谙此道。远洋船上当海员的哥哥近半年没有归家,"我"和嫂嫂希望快一岁的小侄女叫"爸爸"。第一次,当哥哥下船,到了跟前,嫂嫂让小侄女叫爸爸时,她却哇地一声哭了。第二次,小侄女喝豆浆碰翻了碗,豆浆洒了一身,我告诉小侄女要爸爸擦擦,小侄女眨巴眨巴眼,仿佛要开口,然而却喊出了一声"妈妈"。第三次,哥哥出海准备上船了,小侄女抿抿嘴,似乎要叫了,但还是没有开口。就在哥哥登上船板回过头来向我们招手时,小侄女突然伸出两只小手,哭着喊着:"爸爸,爸爸……"这个尾藏得可谓深矣!这个"爸爸"真可谓层层疾转,"千呼万唤始出来"。
一篇文章可以单用"藏头"法,也可以单用"藏尾"法;可以既用"藏头"也用"藏尾"法。"文无定法",但并不是无法。愿我们的同学们能在"藏"中体味到为文的更多乐趣!
范文: 离家时刻
父亲面朝我所在的学校,在村口苦等了两个小时。我的姗姗来迟,换取了父亲满脸的微笑。我是从学校走回家的。不是我不想回家,只是家里太多的温情,总让我莫名其妙地难受。好在每次回家,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可那离家时刻,总是那么刻骨铭心。
"爸、妈,我走了。"我哽咽地说了一句,全家一阵忙乱。爷爷连忙起身,示意让我晚点走,就匆匆地回家了。父亲一语不发,递给我300元钱。妈妈开始唠叨了:"到了学校好好学习,晚上多穿点衣服,衣服脏了就带回家,我给你洗……"面对家人的关怀,我不住地点着头。
父亲从屋里取出一封信,递给我。"这是你姐从深圳寄来的,里面有照片,没事的时候,拿出来看看。她让你安心学习……"听着父亲的话语,得知姐姐的音讯,心里很不是滋味,倍受离家和求职之苦的姐姐还挂念着我。
爷爷回来了,拎了一大包东西,直往我包里塞。什么饼干、葡萄干,全是营养品。爷爷边塞边说:"东西多了,吃不了,你拿着吃。"其实,这是爷爷的习惯,总是把好东西留一份给我。望着年过七旬的爷爷,心里挺不是滋味的。
我的前脚跨出了家门,回头望了一眼,一家人的眼神全是那么黯淡。最近父亲因身体不好而呆在家中,妈妈整天为我纳袜垫,爷爷的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不知远在他乡的姐姐生活的怎样,莫名的忧伤顿时袭上了眉头,又落入了心头。
我的步子变得沉重了,我忍不住再次回过头去,他们依然在深情地望着我,他们的希望全部寄托在我的身上,希望我能考上大学。唉,不争气的我,何时才能让家人不再操心呢?
在家人的目送下,我登上了离别的客车。随着发动机的声响,我的眼泪模糊了双眼。车行山前,我下了车,决定走着去学校。不为别的,就是要做个好男儿,踏上漫漫征程,走出自己的一条路。也只有这样,才能不至于和父母离得太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