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高考作文预测一:话题作文——“磨合”范文 |
|
上传:火树银花 |
审核发布:火树银花 |
更新时间:2011-3-9 12:57:25 |
点击次数:1004 |
|
2011年高考作文预测一:话题作文——“磨合”范文 资料整理:高亚飞 我们有时会看到某些汽车的后窗贴有“磨合”二字,要告诉别人的是“尚需一段时间让车主和车子之间、车子的各部分之间配合得更协调,请多包涵。”其实,万事万物都有联系,都存在着磨合问题,请以“磨合”为题,写一篇作文。 一.议论文(注意切入点、注意论证方法) 谈磨合 高三(1) 吉雪 汽车经过“磨合”变得好开,鞋经过“磨合”变得好穿,人经过“磨合”变得更加成熟、更加完善……只有经历了“磨合”的人,才能称其为真正的人! 何谓“磨合”?磨,就是磨砺,磨练;合,就是合适;磨合,就是经过磨砺、磨练而合适。为什么要磨合?汽车在刚出厂时,其各个零件不可能完全符合标准尺寸,一定或多或少有些误差。把它们组装在一起,成为一辆汽车,使其运转。显然,由于它们彼此之间并不十分合适,这辆汽车必然会出现问题。这时,就需要“磨”:把过多的地方磨平,把过少的地方想办法再添一点进去(当然,这里就是提醒人来完成)。等到它们彼此都很合适了,这辆汽车也就变得好开了。 其实,人又何尝不是呢?俗话说:人无完人。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一定有他的不足之处。既有不足,就应当努力弥补。而弥补,就是“磨”。与身边的人“磨”,与身边的事“磨”,与身边的物“磨”。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磨”,我们更加懂得了为人处事之道,我们不再那么自私,我们心里有了他人;通过身边无时不在的事对我们的“磨”,我们就得了更加丰富的经验,培养了乐观向上,不屈不挠,坚忍不拔的精神;通过物对我们的“磨”,我们拥有了更加灵巧的双手和更加善于思考的大脑……而我们和“人”、“事”、“物”磨到彼此合适的时候,也就是我们这一生所追求的目标突现的时候!也许有人会说:和这个社会完全适应的人,不就是完美的人,不就是圣人了吗?我们怎么可能会成为圣人呢?这样说的人就是缺乏自信。“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只要不断努力,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即使我们成为不了完美的人,难道在“磨”的过程中,我们不是在一点点地向完美靠近吗?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相信,任何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更加完善吧! 那么怎样“磨”呢?首先,要有接受磨的意识。磨,其实就是适应身边一切的过程。如果你发现了不同,却又我行我素,不愿意改变,那就不可能“磨”,就更不要提“合”了。其次,要坚持到底。一旦你决定“磨”了,就一定要坚持到最后,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废弃只会使你最终一事无成。 我们需要“磨”,我们更希望“合”!亲爱的读者,如果这也是你们心底的呼喊的话,那么就让我们一起“磨合”,向理想进军吧! 本文规规矩矩从“什么是”“为什么”“怎么办”三方面进行论证。道理有说服力,语言简洁通俗。 磨合 高三(1)郑韡 人在社会之中与人共处,由生疏变得熟悉,其间难免会有些生涩、摩擦,人与人之间的磨合便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要在社会中立足,首先就是要学会磨合。 生活中,磨合有很多种:机器与机器之间的磨合,是磨掉粗糙、磨出润滑,这是最基本的磨合;人与机器之间的磨合,是磨掉生疏,磨出熟练,这是更高层次的磨合;人与人之间的磨合,是磨掉不和,磨出配合,这是最高层次的磨合。 要学会磨合,我们首先要学会磨。磨,不是将金子的光芒掩盖,不是把飞鸟的翅膀折断,更不是让你的才能埋没。磨,是为了合作中少点摩擦,多点和谐;少点傲气,多点谦虚;少点浮躁,多点踏实。 曾听人说“你要去适应社会,而不是让社会来适应你。”这种对社会的适应又何尝不是一种磨合呢?初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要与陌生的人共事,当然会有种种的不习惯、不适应。若你一味地固执地坚持我行我素的作风,到最后,便会落得没有人愿意与你合作的下场,使得你的工作事倍功半。若你积极地去与周遭的环境、同事磨合,努力消除生疏感和共事的困难,主动地学习与配合别人的工作,相信你自己的工作能够事半功倍,你也会很快地融入这个新的环境中去。 在快速发展的今天,合作已变得日益重要。大公司的强强联手,中小公司的相互扶持,其事例不胜枚举,他们都是为了使资源得到优化利用,创造更丰厚的利润。若在这种合作中缺少了磨合这一至关重要的环节,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甚至会浪费已有的资源和优势。因此,合作的精神、磨合的能力已成为一个人必备的素质。 当磨合作为一种综合的、必需的能力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如果你不想显得手足无措的话,你就要尽力去学会磨合。磨合,需要对人的热情;磨合,需要宽容大度;磨合,需要敢于改变自己。若你终日待人冷脸相对,你的磨合不会成功;若你终日小肚鸡肠,你的磨合也不会成功;若你终日固执地坚持己见,你的磨合更不会成功。只有你拥有了那种“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品格之后,才能更快更好地适应新环境。 当我们刚刚步入社会的时候,我们都是一块块青涩的白坯,只有磨合才能磨掉我们身上的粗糙,让我们变得更成熟。就让我们在磨合中成长,更好地融入社会吧! 本文从“磨合”的作用上分析磨合的重要及怎样“磨合”。切入点小,便于论证。 磨合浅谈 高三(1)李洋 磨合,磨使之合也,无磨无合,欲合必磨。欲使人事协恰,秩序井然,游刃有余,各显其能者,必先磨合。 磨合,其重在磨也。 古人之佩玉,圆者居多。其材皆取于荒山僻岭,人声稀疏之地。采玉者偶得粗石形殊而弗圆,识其珍,以为贵,售之于匠人。匠人,制玉佩玉者也。初削其棱角,去其坚涩,比以规,弗圆,则就舐而磨之,以平其凸,毕,复以规,仍弗圆,则复磨之,无日无月。适玉身合规,不差毫发,玉乃成,镶金轮饰之,明荧剔透,浑圆如月,其值大别于向时之粗石也。 故曰“磨合”之磨,磨以使物中规矩,矫其形,尽其用,而扬其值也。无磨玉之功,安得如月之完形,又何谈连城之佩耶? 物如此,而人安有异哉? 磨其身,从中规矩,中规矩则入正轨,入正轨则得其道,得道则其值扬,终为其天下之良材也。 本文重在论证“磨”的重要,运用类比,以点到面,由玉到人进行论证。运用文言,语言极其精练。 磨合之重 高三(1) 袁硕 磨合分为三类:人与工具,人与人,工具与工具。 人与工具的磨合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学生常用的笔,每个人都有自己习惯使的笔,如果突然换笔会感到不适,降低书写速度。但这种不适可以通过几分钟的磨合调整过来,然而并非一切人与工具的磨合都如此简单。中国台湾球童丁峻辉在第一次到英国参赛时,由于空运的球杆折断,导致状态正佳之时只能用新杆上阵,结果惨败在世界头号选手的杆下,而这次失败使他有可能再也没机会战胜那个世界头号选手。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与球杆没有磨合好,工具限制了人的水平。其实从深层角度讲,人类一直在追求人与工具的完美配合,这一点在《三国演义》与《水浒传》中有充分的体现,每位武将的兵器不仅在战场上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更能从侧面不言自明地刻画人物性格,像英姿飒爽的赵云手中的银枪,鲁莽凶悍的李逵手中的车轮板斧,几百年来一直广为流传。试想二人的兵器互换,那么艺术效果就只能用尴尬二字形容。可见人与工具这一动一静,一生一死之间的磨合,还颇有些不可名状的玄机。 人与人的磨合可以理解为相互适应。在足球队里,新来的球员纵使球技再高,也不能只靠自己单干就赢得比赛。他必须静下心来观察队友们平时的踢球习惯,传球线路。将自己的特点整合到全队之中,才能帮助球队进球、得分。但人与人的磨合有它自己的特点:即变化性强。还以足球为例,一名技术没问题的球员如果处理不好人际关系,非但自己发挥不好,更甚者还会祸及全队,让队员们也状态低靡。也就是说人与人的磨合条件非常多,一个环节处理不好就会满盘皆输。而人与人又作为动态的系统,将这种磨合失败蔓延开来。 工具间的磨合也是异常重要。例如F1赛车轮胎与地面的磨合,作为赛车手必须熟知轮胎的耐磨能力,并正确地选择轮胎。否则非但取不到好成绩,还会有安全上的隐患。 谈磨合之重就不得不谈磨合之本: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融合。有生命的、无生命的、有形的、无形的、精神上的、物质上的,只有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从“磨合”的类别为切入点,先总再分,由分及总,水到渠成,归纳出中心。重点突出,例证有力,尤例证后的分析说服力强。 小议磨合 高三(1)班 肖鸿达 磨合的关键,是磨合尺度的把握。 万事万物都有联系,都存在着磨合问题。从字义上讲,“磨”是一种渐进的适应过程;“合”是该过程作用后产生的结果。凡过程必有进展的深度,凡结果必有评判的标准,对“磨合”的尺度的把握,即是处理“磨”的过程深度与“合”的结果标准的关系。这对于我们学习生活是很重要的。 首先“磨”浅“合”深,则会事倍功半。磨合的最终目的是使得整体与局部之间,事物与事物之间能够处于一个和谐的,有利于人们使用的关系。“磨”即是改变事物之间不和谐关系的过程,而“合”即是所须达到的和谐的关系。倘若“磨”的过程不足以使事物达到“合”的结果,那么事物之间,整体部分之间就无法发挥出最大效用。比如:车子如果不能很好地磨合,则车主需花费更大的精力维持车子正常行驶;新生若不能很好地与新集体磨合,则要花费更大的精力去争取优异的成绩。“磨”的过程不够深,达不到“合”的标准,事物之间就不能融洽的配合,整体与局部之间也会摩擦出阻力,从而加大人的投入负担。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保证“磨”的过程深度,是达到“合”的必要条件,也是“事半功倍”的必要条件。 同时,“磨”深“合”浅,则会进度缓慢。磨合毕竟是大刀阔斧地使用前的准备协调阶段,磨合虽然是必要的,但“磨”的过程过深,会极大阻碍事物发展的进度。如果一个人只是在做旅行的准备工作,而从不向目的地大踏步前进,那么他又怎能看到他心仪的景色呢?如果我们只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不断的磨合,又怎能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呢?当“磨”的过程深度已经达到“合”的标准,此时事物之间已经可以融洽地配合并发挥出最大效用。这时就应该果断结束“磨合期”,加速事物发展的进度,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预期的目标。因此,正确判断“合”的标准,果断结束“磨”的过程,是正确把握磨合尺度的前提,也是加快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 综上所述,“磨”得过浅与“磨”得过深,都会阻碍事物的发展,增大人的负荷。因此,我们要让“磨”的过程深度较准确地符合“合”的标准,并在“磨”与“合”具体统一时果断结束磨合期,让事物步入正轨,以较快的节奏发展。这样才能保持投入的合理分配,以最少的精力取得最大的成功。 本文切入点好。紧紧抓住“磨合的关键,是磨合尺度的把握。”然后运用正反论证从两方面讲道理、摆事实。 磨合 高三(19)班 申奥 “磨合”是常用在汽车上的词汇。当一辆新生产的汽车到了消费者手中后,它在上路行驶初期,需要一段时间,让汽车的各个零件相互协调,也让车主能够熟悉该车的操作,只有在磨合期内遵守驾驶法则,车子才能在以后的使用中发挥最佳性能。 人与冷冰冰的机器之间尚需如此重要的磨合,那么,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人类之间,则更需要相互磨合,才有利于将每个人的能力发挥到极致。 “磨合期”驾驶法则之一 —— 禁止高速驾驶。 所有的机械零件在使用之前都是有棱有角的。金属与金属之间如若一味追求运转通畅而忽略了循序渐进,只会造成破坏。当机器高速运转时,棱角间的接触将会由“磨”变成“撞”,而遭到碰撞后的零件,将会造成无法修复的损伤。这其中,棱角就像人的个性。我们降临到世上时,好比一块纯粹的金属,经过各种加工之后,方才成了有用的零件,但加工出的零件,难免会有棱角。当不同的人,经过不同的加工,带着不同的棱角走到一起,需要协作共事时,无疑需要先“磨”才能“合”。但这绝不同于简单的磨去棱角,限制个性。而是把人与人,每个人之间,互相抵触的个性消灭,发扬共同的认知。一旦各个零件之间的摩擦去除了阻碍,机器高速运转之后,解决问题必将事半功倍。 “磨合”期驾驶法则之二 —— 避免转速过高 开过车的人都知道,当汽车挂在低档位时狠踩一脚油门,那么发动机转速表的读数一定会飙升。这也是在磨合期内的汽车所忌讳的。 这告诉我们,人办事和车行驶都面临着“量力而行”的问题。不同的是车行靠马力,办事则需能力。任何事情,如果不自量力而为之,都不会有好的结果。 当我们刚刚接手一件事时眼高手低,或不顾“油门”与“档位”水平的参差不齐,也许会有轰轰烈烈的启动,却注定后程疲软,虎头蛇尾。 “磨合期”驾驶法则之三 —— 使用好的机油 机油,既能使机械摩擦系数减小,又能使机械内部保持良好的状态,点滴的润滑剂,达到长久持续的效力,不敢说一劳永逸,却不可获缺。 人与人之间的润滑剂是什么呢?也许是意见向左时的冷静思考,也许是相持的僵局里小小的让步,也许是尴尬的场面里一句打趣的笑话。 简简单单,效果却着实不凡,何乐而不为呢? “磨合期”里的注意事项还有很多,稍加变通,几乎都可以成为生活中处理问题,协调人际关系的法则。当这些注意事项在汽车的磨合期内被一一落实之后,不仅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损失、影响,它更是对保证汽车在日后的驾驶中发挥最佳性能起着关键作用。 而我们,倘若能把从汽车的磨合里感悟出的处世之道运用在生活当中,每每遇到不适应的环境,格格不入的同伴,棘手的问题时,都结合着上述的法则着手解决,一样可以在未来漫长的人生道路中,全速奔驰。 本文用小标题法、由车到人类比,运用正反论证,论证应该如何“磨合”的方法,论证切入点小,便于论证。最后由点到面说明人生道路上的处世之道,点面结合。 二.小小说 磨 合? 高三(1)徐超 李乡长这天晚上又是一夜未眠。有件事总跟鸡蛋上的苍蝇似的,烦人地绕在心头,挥之不去。清晨,李乡长揉着红肿的眼皮,下了决心;再去找张村长! 事情是这样的,两天前县里发下通知,说一个星期之后,王县长将来沟头村,视察百亩珠蚌养殖田的运作情况,这可急坏了一贯老成持重的李乡长。要知道,沟头村新任村长是个二十出头的毛头小伙子,上任该做什么都不懂。这不,两天了,既没跟县里汇报养殖田的情况,又没来和自己通通气,连接待会的准备工作都没做。这样下去,非砸了不可! 李乡长火急火燎自己开着车直奔沟头村。拐过几处土坡,李乡长远远望见沟头村那片开阔的实验田。李乡长把车停在村委会门口,进门一问,为什么?张村长不在?去珠蚌养殖田组织投饵去了?这小子,非误事不可。李乡长来不及多想,打着了车又奔养殖田。 “乡亲们加油干啊!”田里一个小伙子,卷着袖子和裤腿,正一脸大汗地招呼着。这肯定是新来的张村长了。李乡长气不打一处来,上前拉了张村长便是劈头盖脸一顿斥。 “我又不是没跟你说过,上头检查不用管养殖田,重要的是联系好饭店,备足鲜货和酒水,弄好关系。其次也就是准备好车队,打扫会议室。你咋就不听呢!”张乡长心里没底,声音有些低“搞好关系不如搞好生产建设重要吧。”李乡长急了“你不想当村长,我这个乡长还想当呐!年轻人不懂要多学多问,都跟你似的这么乱搞,还不闹出乱子来!”李乡长气得脸发绿,甩下一句话,撇开发呆的张村长,径自走了。 转眼到了视察的前一天。李乡长得到消息说沟头村的准备工作还是一点没做,李乡长彻底绝望了。想了半晌后,李乡长决定自己准备好车队接送王县长。既然张村长执迷不悟,李乡长可就顾不得他了。用气派的车队体现自己对领导的拥护,至于,进沟头村之后如何,他只须把事情推到张村长头上。他顾不了那么多了。 这天上午,王县长一干人等来到乡里招待所。说到这王县长,也是最近从邻县调过来的,年纪不到三十,李乡长对他并不是很熟。不过上任老县长和李乡长却来往密切,老县长每次下访,吃吃喝喝,李乡长总是照顾得颇为周到,每逢年节还定有份心意。现在,老县长拍拍屁股走人了,没有提拔李乡长。所以,李乡长总是认为自己做得还不够,与县里领导磨合还不很好。逢新任王县长上任,李乡长能不竭心尽力诚惶诚恐吗? 见到王县长,二人略微寒暄后,王县长就提出要参观珠蚌养殖田。李乡长心里一阵疑惑;领导视察怎么会这样?饭局,卡拉OK厅等王县长一概没提。难道这传统习惯都变了?心里七上八下的李乡长,只好领着王县长驱车来到沟头村。 村口既没有欢迎的人群,也没有高悬的大红欢迎标语。李乡长心头一阵凉。如此招待,怎能指望与县里处好关系?李乡长快速思索最好的行动计划。干脆,既然饭店、酒水一概没有准备,就直接去珠蚌养殖田得了。 养殖田边上的看护小屋里,走出了张村长。李乡长一边低着头给王县长介绍着,一边偷瞟王县长的脸色。 谁料王县长快步走过去,握住张村长的手:“很好啊,你们沟头村工作开展得不错,很务实,多亏有你这个村长,年轻有为。走,看看养殖田情况去”。张村长受了表扬,难以抑制地高兴:“不不,我的工作上靠领导,下靠群众······”说着,两个人沿田边向前走去。 咦?李乡长晾在一边,真是摸不着头脑了。我真是想错了吗?还是时代已经变了呢?连我以前以为必须的,与领导的磨合难道已经不需要了吗? 李乡长不禁一阵挠头。 故事发人深省,令人回味无穷,情节曲折,既符合现实生活,又抨击了现实中的不良现象,语言十分朴实。 三.记叙文 文化的磨合 高三(19)陶晋 在2003年8月,我来到了美国,开始我为期10个月的高中交换生生活。 以前虽然也曾出过国,但毕竟有父母陪伴,而这回,我要独自和另外7个与我一样大,来自7个国家的女孩,住在一对夫妇的家里,一起上学,一起度过10个月的时光!那将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我能适应吗?在飞机上,我的整颗心一直都是处于七上八下的状态,不过,当我在机场被美国的“父母”热情的拥抱,听到他们说“欢迎你,我们的中国女儿!”,看到比我早一天到的德国女孩和日本女孩对我露出甜美友好的微笑时,我的那颗忐忑不安的心,马上感到了温暖,踏实多了,准备好进入这个“小联合国”家庭。 接着,剩下国家的女孩也陆续到了,大家有说有笑,纷纷介绍自己及各自的家庭、学校,等等。车上欢声笑语不断,那些来自欧洲的女孩英语都已经相当好了,当我们亚洲女孩有时听不懂时,她们和美国的“爸妈”便会慢下来,一遍一遍,一字一句地给我们讲明白,直到最腼腆的韩国和泰国女孩也能笑出来为止。 到家后,我们便开始分房间,日本女孩对地下室有恐惧症,于是我便主动和她对换房间,成为了韩国女孩的室友,每两个人一间房,楼上楼下各两间,各有一个卫生间。一幢普通小房子里,8个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女孩和一对“父母”的热闹生活便开始了。 刚开始时,麻烦摩擦不断,我们受不了韩国女孩一走进卫生间便锁门,那怕只是洗一下手,经常使我们无处上厕所。她受不了每天早上被隔壁德国、美国女孩放的重金属摇滚乐吵醒、斯洛伐克女孩受不了吃饭没有番茄酱、日本女孩一闻到美国肉酱的味道便要窒息……还有大多数人都受不了每餐必闻的韩国泡菜的味道,爸妈经常笑着说:“这就是文化碰撞!” 但是,我们可不想在争吵中度过十个月,大家都开始渐渐地试着了解对方的文化、风俗习惯。每天晚饭后,便会谈各自国家的情况、新闻……我们每个人都会轮流做饭,虽然有人不太喜欢某种风味,但都会接受它,我成功地使他们爱上了辣椒酱,日本女孩使斯洛伐克女孩爱上了海苔……。 我在摆餐桌的时候,会主动放上欧洲血液——番茄酱,而她们摆餐桌的时候会主动拿出刀叉和筷子,还有酱油和辣椒酱……,每天下午放学回来,我们一起泡茶……,每天的生活我们感到越来越和谐。 在中秋节的时候,我在学校的报纸上介绍了我国的这个传统节日,请他们品尝了月饼,讲述了些各个朝代的小故事, 春节的时候, 美国的“爸妈”带我们去唐人街看舞师. 斯洛伐克女孩经常给我们唱她们的民歌, 泰国女孩给我们讲她每晚睡觉前如何向国王祈祷……。每天;每个小时;每秒钟,我们之间的磨擦越来越小,默契渐渐曾多,友谊也在一天天深厚,我们彼此间都以姐妹相称,外人经常会问:“你们怎么会处得这么好?如果让8个美国女孩住一起,她们会打架的!”这时美国爸妈便会笑着说:“真诚,是解决一切摩擦的钥匙!” 现在我们虽然都已回到了各自的国家,但是那些真情仍然将我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们就像一架织布机,各个部分、各个零件不断地摩擦,碰撞,经过这样的磨合,最终和谐地织出了绚丽多彩的美好回忆。 有时,我常在想,这个世界有那么多的宗教和文化,如何才能使得各个民族的人都能和睦相处?那便是磨合——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多进行交流,,显现出自己文化的特点,这样才能使各种文化彼此了解,彼此包容,世界才会变的更加和谐而美好! 本文夹叙夹议,一波三折,叙事线索清楚,人物描写生动,道理深刻.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