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话题作文“读书”导写与例析一、作文题目 |
|
上传:火树银花 |
审核发布:火树银花 |
更新时间:2011-3-16 13:08:54 |
点击次数:1605 |
|
高考话题作文“读书”导写与例析一、作文题目 汉代学者刘向曾经说过:“书犹药也,善读者也可医愚。”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从识字开始,我们便开始了以书为伴的生活。关于读书,你一定有许多话要说,你一定有许多故事。请以“读书”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二、作文导写 1、对话题作文的界定 话题作文一般有四个部分组成:引入性材料+阐释性话语+话题核心词+写作要求。引入性材料一般起引入话题的作用,对作文的写作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材料中刘向的“书犹药也,善读者也可医愚。”就告知作者要谈的是读书对人的好处,如果反向立意谈“书对人也有坏处”或“开卷未必有益?”对本文来讲都不好。阐释性话语是对引入材料的具体分析,它起降低审题难度的作用。话题作文最重要的是话题核心词,也就是告诉学生写作的对象,你将围绕什么展开写作。就好像你早上来上学,首先要把方向找准,同样是读书,本来该到新津中学高2010级13班读书,你却跑到华润2010级13班上学了,我想,作为王老师来讲,心情很沉重,但你的后果很严重哈!但写作要求也不能不看,一般话题作文淡化文体,但有的省份也在文体上作了要求,有的明确要求写议论文,如果不按要求失分是十分严重的。 2、“为话题”与“为题”的区别 “为话题”,肯定是话题作文,但“为题”肯定是命题作文。说白了,前者“话题”不一定作为文章的题目,话题作文中一般都忌讳把话题直接当题目。而后者,必须把它当作文章的题目。比如2007年四川省高考作文“请以一步与一生”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也就是说“一步与一生”必须是作文的题目,如果写成其他的肯定是要丢分的,高考中,题目出现问题一般扣2分。 3、 审题指导 本题对刚上高一的你们来讲,这个话题有点大,大的原因在于你们的阅读面和视界相对比较窄,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对一个大的题目可以采用“化大为小”的技法,具体操作方法是在话题前加修饰语。本话题可以把它变“我的读书故事”,写你在小学或初中发生的有趣的读书故事,一下子就降低了写作难度。比如,请以“生活”为话题,就可以在前面加定语,把它变成“我的高中生活”或者“我的校园生活”,这样,动笔起来就容易多了。 本次作文立意可以有以下几种:①读书的故事、经历、体会。②读书与不读书的区别。③畅想未来,设想未来的读书情况。④读书与人生的关系。 4、 审题拓展 岁月如歌,却没有永恒的调子。你不知道它何时会起,何时会落;生命如轮,却没有永远的方向,你不知道它何时会起,何时会停。面对起伏跌宕的岁月和这无从知晓的生命历程,总觉得应该为心灵寻个目标,总觉得应该有所追求,有所寄托。请以“追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所写的内容必须符合题目的要求。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地名、校名。(2007年四川资阳市中考作文题目) 引入性材料:“岁月如歌,却没有永恒的调子。你不知道它何时会起,何时会落;生命如轮,却没有永远的方向,你不知道它何时会起,何时会停。”阐释性话语:“面对起伏跌宕的岁月和这无从知晓的生命历程,总觉得应该为心灵寻个目标,总觉得应该有所追求,有所寄托。”话题核心词:“追求”。写作要求太明了,不说了。 化大为小:可以拟出这样的标题:《我的人生追求》《老师的追求》《同学的追求》《父母的追求》等。 5、 题好一半文 给作文起一个漂亮的名字, 海子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有一句话“给每一座山,每一条河取一个温暖的名字”,山河都需要好的名字,作文也不例外,好的作文题目能一下子抓住读者的眼睛,提高他们的兴奋度。 如何写出好的题目呢?第一,引用诗句,比如《读书破万卷》。第二,化用歌词,比如《都是不“读”惹的祸》。第三,化用广告词《我读书,我喜欢》。第四,化用格言,比如《读书——人类进步的阶梯》。 本次作文,题目一般都是《读书》《谈读书》,这次在题目上有新意的同学有王梦莎《书梯》,化用了高尔基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王聪《读万卷书,破万里浪》,伍晓苇的《书“心”澎湃》,邓涛《生命如花,读书以衬》,李易《因为读书,所以骄傲》。 6、素材的占有 封建糟粕的读书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种粟。万物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进步的读书观: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 ——歌德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若禅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所以,高考作文语言要美,即要有文采。比如“朝可谒孟子,暮可访太白”,句式对仗,文化味浓。再如“夏可观十里荷花,秋可赏三秋桂子”化用了柳永的词《望海潮》,原词是:“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所举例文最大特点:文化味浓,题目好,文采斐然,思路清晰。 三、例文展示 三更有梦书作枕 童年爱读小人书,于是极羡那书摊上的老爷爷。长大后欲观群书而难以得之,故慕极那图书馆管理员。总想坐拥书城,书香盈鼻,四顾皆书,其乐何穷。 然好读书却不能购之,因为囊中羞涩。每至书店,偶遇好书,喜出望外,却为书价所吓。恋恋然放下,怅怅然而归。每每此时,便愿狂风至,将书卷至家中。 所幸书还是有处可借,今儿李家一本,明儿王家一册。朝可谒孟子,暮可访太白;夏可观十里荷花,秋可赏三秋桂子;北可驰骋于塞外草原,南可踯躅于江南雨巷…… 然借书有归期,苦恨相聚日短。还书于其主,则书去桌空,遂长叹:何日方可有“朝朝书声催起,夜夜书香伴梦”之乐? 待囊中日渐大方,便常常流连于书店。见所爱之书,便立即买下,欣欣然而归,取来厚纸,小心封其面,题上字。新书墨香犹存,静坐而读,手不忍释。阅毕藏之书架,整齐排列。书本日渐增多,细观之总由衷欢畅,如农人见大麦遍地,金谷盈仓一般。 然时有友人借书于家。心痛之余,千叮万嘱,深恐其损失皮毛。猛忆及往昔借书于人之心情光景,又释然于胸。 拥书一架,如把一壶陈年佳酿,如举一杯深山香茗。深刻处使人掩卷而思,悱恻处令人黯然神伤,幽默处使人畅怀大笑,悲切处令人潸然泪下。如饮清泉,如嚼橄榄,余香满口,绕心三日。 最喜月明之夜,清辉满室,或台灯一盏如豆,或红烛一支飘摇,或临桌而坐,或侧身倚枕,书页轻翻,心旌微摇。叹梁祝身化蝴蝶,喜崔张终成眷属,羡东坡把酒临风,慕清照泛舟浩淼。高山流水鸣于耳畔,瘦菊幽兰馨于鼻尖。芳草连天,长亭古道;红有樱桃,绿有芭蕉…… 晨曦微露,鸟声入帘。睁眼四顾,书在枕边。回忆梦境,不觉莞尔。三更有梦书作枕,不亦乐乎! 点评: 文章题目形象生动,概括为“很爱书”。为凸显这一主旨,正文则层层对比铺陈:一是读书对比,无书可读则“羡”、“慕”、“想”,然也“其乐何穷”;有书可读,则“书作枕”,更觉乐矣。二是借书对比,借书于人,则恨相聚日短;借书与人,则恐其毁损。三是购书对比,无力购书则可遇而不可求;有钱购书,则买回精藏心欢畅。三层交错排列,反复渲染,点明题旨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