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在线留言 | 网站帮助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取回密码>>
首页 | 小学作文 | 初中作文 | 高中作文 | 英文作文 | 各种范文 | 快乐阅读 | 快乐问吧 | 快教书城 | 游学天下
  快乐作文 - 跟我快乐学作文 - 初中作文 - 文章内容
作文教学中语言训练

上传:火树银花 审核发布:火树银花 更新时间:2010-12-22 13:13:37 点击次数:1240
                           作文教学中语言训练
                           作者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语文组  王冬梅
  语言是体现作文深度、立意、文采的最直接的外现,一篇好的文章好比一座精美的楼阁,好的语言就恰似其中最坚实的砖块。要提高作文水平,就必须学会锤炼作文的语言。学生苦于缺少文采,语言生涩,于是我尝试着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让学生有具体的可操作性,取得了一定成果,我把方法及学生作文加以整理,写成小论文,以期给自己给大家一点启示。
  披文入情   墨香翩跹
  -----打造文化作文的诗意语言
  感染读者,首先笔端要流淌情感,但情感没有载体,也难免无病呻吟。如果我们能用文化的眼光审视话题,用文化的意蕴丰美话题,用文化的笔法写作话题,让文章古典韵味浓厚,散发文化的墨香,那无疑是情感蕴藉,文意丰厚的好文了。下面是高三26班蒋微以 “起点”为话题作的考场作文。
  【妙语连珠】  
  那应该是一个安静闲适的早晨吧,李太白轻轻踏上盘山路道,面对沉默山石,“相看两不厌”,于是这成为李太白弃官还野成为诗仙的起点。
  那应该是一个尘嚣弥漫的午后吧,陈子昂缓步登上幽州台,面对茫茫四野,“怆然而涕下”,于是这成为他漂澈心灵洗涤人生的新起点。
  那应该是一个月色昏黄的夜晚吧,苏东坡独自漫步江边路,面对水天一色,“倚杖听江声”,于是这成为他忘却贬谪伤痛,成就另一番人生的起点。
  时光之练静静延展,即使已过了千载光阴,总会有人在书页间的某个角落发现那些闪烁的句子,为一些熟悉的悸动或喜或忧,是啊,执着与过去的惨痛何苦呢?何不换一种态度,轻装上阵迎接一个新起点,不要畏惧起点何许低,千里路始于第一步,这是生命对古人的馈赠,更是古人对今人的启迪。
  艺术家和哲学家拥有相同的灵魂,因为他们都能精确地感悟生活质疑人生,不会执著于一点,他们总会时时仰起头,换个位置思考,以至于不沉沦于任何苦难,他们时时探索新起点,就象屈原,在冥思不得之际,喊出一句又一句“天问”之语;就象陶潜,仕途失意时选择悠然南山,体会与自然合一的乐趣;就象贺铸,在春已阑珊之时,静静写下“一川烟草,满城风絮”;就像稼轩在低小茅檐之下,暂时忘却报国之路的渺远崎岖。(节选学生习作《轻装上阵踏上新起点》)
  【妙语揣摩】   开篇由再现诗句的意境为切入点,“那应该是 …… 的午后吧”,三组排比段象一幕幕由语言拍摄的历史片断缓缓展现出来,如一条时光的河流静静闪烁着诗人的人文情怀,作者情感真挚,毫不张扬,却有一种淡淡的情愫,不知不觉感染读者,自然的引出并证明观点:学会象古人,轻装上阵,迎接新起点,这是生命对古人的馈赠,更是古人对今人的启迪。文章极富有文化色彩与浑厚的文化底蕴。在论证古人时时探索新起点时,举四位诗人的事例,用“就象 ……”构成一组排比,句式整齐工丽, 给人以厚重的诗香氛围,使作文在考场上作文中颖脱而出。可见,应在平时注重诗句及古代名人的素材积累,厚积薄发,以这些富于历史厚重感的事例为论据,而作者的人文素养和文化情怀也弥漫字里行间,披文入情,墨香翩跹。
  裁得云霞织锦来
  ------诗文引用例谈
  灿若星汉的古诗词,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我们在课内外积累了许多古诗词(或名句),考试作文中我们应该大力弘扬,裁得诗文警句的云霞,织成锦绣的华章。那么如何引用而使作文文思斐然,浑然天成呢?
  【妙语连珠】
  (一)直引式:直接引用名句诗文来证明文章中心。
  心如澄澈秋水,身如不系之舟者如庄子,他持竿不顾,宁“曳尾于途”;心中悠然忘我者如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闲适者如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执子与通子》)
  (二)修饰式,即引文以修饰语的形式出现。
  读书,是人们获得知识的捷径,足不出户,可以尽享书之韵,书之美。读书,让我们体会“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的惬意;让我们品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清悠;让我们理解“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的怡然。足不出户,自然的美景,人文的视野,尽收眼底,尽收心胸,岂不畅快?
  (三)化用式,即将典故、诗句或某种意境组织到自己的文章里。如:
  诗是色彩斑斓的梦。这梦里有灞桥伤别的烟柳暮云,有鲲鹏水击三千里的羽翼,有小轩窗正梳妆的默默相对,有大漠长河的遥遥思念。诗,是一只神来之笔,勾勒鹦鹉洲上的芳草,点化二十四桥的明月,渲染香炉峰的紫烟。诗让我体验屈夫子不能从俗的喟叹,让我领略魏武帝碣石山旁壮心不已的豪情,让我沉浸于康桥边静谧的月夜,让我品味雨巷中那份丁香似的忧伤。
  【妙点揣摩】
  在文中恰到好处地引用名言警句,可以充实内容,增强表达效果。增加文采,深厚底蕴。(一)处名句的引用,刻画了历史上庄子、陶渊明、王维等著名文人进退随心,处世通达,显露出他们鲜明的个性与人格魅力。(二)处在“惬意”“清悠”等词语前引用古诗来修饰,增加了文化内涵,诗意盎然,独具韵味。比起以上二种引用方式,化用句更具有一种朦胧美与含蓄美。诗,本来是抽象的,作者巧妙的化用诗句使它具体化,如一幅幅优美画卷,如一卷卷斐然的诗篇。整句的形式,文情并茂,意味无穷。
  强化训练(一)
  在我国悠久的人文历史上,潇洒的高人雅士不可胜数。他们的潇洒各有千秋,有庄子"鲲鹏展翅九万里"的潇洒,有曹孟德"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潇洒,有------ -------------潇洒,有------------- 的潇洒,他们的潇洒,带着鲜明的时代印记,显露了非凡的个性,早已超越了表面的行为举止。
  强化训练(二)
  在文人的诗句里,乡情是-----------------------;乡情是-----------------。(化用式引用)乡情是---------------------;乡情是--------------------------;乡情是---------------。(修饰式引用)
  答案示例:(一)(有)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的(潇洒)。或(有)李太白“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潇洒)
  (二)是李白浮云似的游子意,落日般的故圆情;是杜甫故乡那明亮的夜月,滴满露珠的野花。(乡情)是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无奈;(乡情)是宋之问“明朝望乡处,应冗陇头梅”的牵挂;(乡情)是刘长卿“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的超然。
  飞流直下三千尺
  ——短句效应
  短句,附加成分或联合成分较少,组织结构简单,可以起到简洁、明快、干净、有力的修辞作用。就短句而言,它字少句多,言简意赅,不仅读起来上口,而且可以造成一种江河直下、一泻千里的磅礴气势。
  下面是以“起点”为话题的作文片段:
  【妙语连珠】
  人生不会是一路繁华似锦,命运总会想方设法把你逼到悬崖峭壁,泥沼深潭。放弃努力,任绝境摧残,自是死路一条,但是,悬崖峭壁亦有虬枝古松,泥沼深潭尚有护身浮木。只要我们有一双慧眼,坚忍着去打拼,去实践,也许迎接我们的将不只是生存。
  攻下函谷关后,刘邦的喜悦很快被骄横的西楚霸王驱散。封王汉中,隔绝中原,三秦当道,虎视眈眈。如此险恶之地,不仅使军士离散,更使壮志难酬。可刘邦没有灰心。他明白:三秦不得民心,其防一触即溃;项王头脑简单,虽称尊位,后必败亡。他更坚信,“车到山前必有路”,壮志不已,前程不绝,如此举义旗,纳贤才,顺民心,便括汉中恶土,亦可逐鹿中原!于是,他便集势而动。拜韩信为大将,奉陈平为上宾;亲萧何以供军需,听张良而划良策。东定三秦直进中原,北平诸国,威风抖擞;疲霸王以争胜,划鸿沟以缓兵。更设垓下之围,十面埋伏,一战而定天下,造就了血性激扬的高祖皇帝,铸成了威风千载的强汉,写下了雄风激荡,气吞山河的青史华章。
  作为高祖的对手,项羽便逊色的多了。他力能扛鼎,豪气盖世,一声断喝,敌方悚然,自以为天下无敌,谁料被围乌江,山穷水尽。他绝望了 ,悲叹“天亡我也”却看不到乌江亭长赠他的一船希望,看不到“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他用“无颜见江东父老”屈从了心灰意懒,用杀人无数的长剑挥向了自己的颈喉,用自己的血写下了那千古的遗憾。
  “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在水尽景绝之时,也许会有轻柔的云雾腾。“行至水穷处”不是悲哀,不会寻找身边的美景才是最大的悲哀,用心去寻找。尽力去开拓。焉知转眼不是盛景宜人。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或许,还会有苍松迎客,芳草连天,杂花生树,蜂蝶飞舞。                                         (节选自学生作文《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妙点揣摩】
  本文独特之处有两点:每例都运用了短句,尤其是刘邦一例,用四句四字句来概括面临的困难,而且在概括刘邦面对困难时的举动时,一字排开地排出了三个三字句。长短句交替使用,有力地证明了刘邦虽面临绝境,但在山穷水尽中寻找起点的观点,避免了句式的单一,增加了文章的表现力。以项羽为反例,将他“被围乌江”的前后进行对比,短句和长句交错,表现了英雄末路的悲哀。从表达上看,四字句一句紧接一句,整齐中稍有变化,读起来,如行云流水,短促有力,极富感染力。而标题取自王维的诗句“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新颖整齐,简短工丽。结尾呼应标题,优美的短句铺排而来,美不胜收。由此可以看出,如短句使用得当,完全可收到以少胜多,以短胜长之效。
  总结
  丰富学生语言,提高学生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发展,其方法是很多的。我想,只要,做教学的有心人,是一定能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语言技巧的,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是一项十分重要又紧迫的任务,教师应研究,去探索,努力去完成。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觉的“动”起来,主动参与,积极参与,进行自主学习。 要善于发现学生语言的亮点,点睛的一笔,一个含义隽永令人回味的句子,一则妙用的典型材料,一个精巧的构思片段,都要及时点评,激发他们的成就感。
  作文教学中语言训练心得
  语言是体现作文深度、立意、文采的最直接的外现,一篇好的文章好比一座精美的楼阁,好的语言就恰似其中最坚实的砖块。要提高作文水平,就必须学会锤炼作文的语言。学生苦于缺少文采,语言生涩,于是我尝试着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让学生有具体的可操作性,取得了一定成果,我把方法及学生作文加以整理,写成小论文,以便作为这一阶段的总结。
  披文入情   墨香翩跹
  -----打造文化作文的诗意语言
  感染读者,首先笔端要流淌情感,但情感没有载体,也难免无病呻吟。如果我们能用文化的眼光审视话题,用文化的意蕴丰美话题,用文化的笔法写作话题,让文章古典韵味浓厚,散发文化的墨香,那无疑是情感蕴藉,文意丰厚的好文了。下面是高三26班蒋微以 “起点”为话题作的考场作文。
  【妙语连珠】  
  那应该是一个安静闲适的早晨吧,李太白轻轻踏上盘山路道,面对沉默山石,“相看两不厌”,于是这成为李太白弃官还野成为诗仙的起点。
  那应该是一个尘嚣弥漫的午后吧,陈子昂缓步登上幽州台,面对茫茫四野,“怆然而涕下”,于是这成为他漂澈心灵洗涤人生的新起点。
  那应该是一个月色昏黄的夜晚吧,苏东坡独自漫步江边路,面对水天一色,“倚杖听江声”,于是这成为他忘却贬谪伤痛,成就另一番人生的起点。
  时光之练静静延展,即使已过了千载光阴,总会有人在书页间的某个角落发现那些闪烁的句子,为一些熟悉的悸动或喜或忧,是啊,执着与过去的惨痛何苦呢?何不换一种态度,轻装上阵迎接一个新起点,不要畏惧起点何许低,千里路始于第一步,这是生命对古人的馈赠,更是古人对今人的启迪。
  艺术家和哲学家拥有相同的灵魂,因为他们都能精确地感悟生活质疑人生,不会执著于一点,他们总会时时仰起头,换个位置思考,以至于不沉沦于任何苦难,他们时时探索新起点,就象屈原,在冥思不得之际,喊出一句又一句“天问”之语;就象陶潜,仕途失意时选择悠然南山,体会与自然合一的乐趣;就象贺铸,在春已阑珊之时,静静写下“一川烟草,满城风絮”;就像稼轩在低小茅檐之下,暂时忘却报国之路的渺远崎岖。(节选学生习作《轻装上阵踏上新起点》)
  【妙语揣摩】   开篇由再现诗句的意境为切入点,“那应该是 …… 的午后吧”,三组排比段象一幕幕由语言拍摄的历史片断缓缓展现出来,如一条时光的河流静静闪烁着诗人的人文情怀,作者情感真挚,毫不张扬,却有一种淡淡的情愫,不知不觉感染读者,自然的引出并证明观点:学会象古人,轻装上阵,迎接新起点,这是生命对古人的馈赠,更是古人对今人的启迪。文章极富有文化色彩与浑厚的文化底蕴。在论证古人时时探索新起点时,举四位诗人的事例,用“就象 ……”构成一组排比,句式整齐工丽, 给人以厚重的诗香氛围,使作文在考场上作文中颖脱而出。可见,应在平时注重诗句及古代名人的素材积累,厚积薄发,以这些富于历史厚重感的事例为论据,而作者的人文素养和文化情怀也弥漫字里行间,披文入情,墨香翩跹。
  裁得云霞织锦来
  ------诗文引用例谈
  灿若星汉的古诗词,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我们在课内外积累了许多古诗词(或名句),考试作文中我们应该大力弘扬,裁得诗文警句的云霞,织成锦绣的华章。那么如何引用而使作文文思斐然,浑然天成呢?
  【妙语连珠】
  (一)直引式:直接引用名句诗文来证明文章中心。
  心如澄澈秋水,身如不系之舟者如庄子,他持竿不顾,宁“曳尾于途”;心中悠然忘我者如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闲适者如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执子与通子》)
  (二)修饰式,即引文以修饰语的形式出现。
  读书,是人们获得知识的捷径,足不出户,可以尽享书之韵,书之美。读书,让我们体会“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的惬意;让我们品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清悠;让我们理解“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的怡然。足不出户,自然的美景,人文的视野,尽收眼底,尽收心胸,岂不畅快?
  (三)化用式,即将典故、诗句或某种意境组织到自己的文章里。如:
  诗是色彩斑斓的梦。这梦里有灞桥伤别的烟柳暮云,有鲲鹏水击三千里的羽翼,有小轩窗正梳妆的默默相对,有大漠长河的遥遥思念。诗,是一只神来之笔,勾勒鹦鹉洲上的芳草,点化二十四桥的明月,渲染香炉峰的紫烟。诗让我体验屈夫子不能从俗的喟叹,让我领略魏武帝碣石山旁壮心不已的豪情,让我沉浸于康桥边静谧的月夜,让我品味雨巷中那份丁香似的忧伤。
  【妙点揣摩】
  在文中恰到好处地引用名言警句,可以充实内容,增强表达效果。增加文采,深厚底蕴。(一)处名句的引用,刻画了历史上庄子、陶渊明、王维等著名文人进退随心,处世通达,显露出他们鲜明的个性与人格魅力。(二)处在“惬意”“清悠”等词语前引用古诗来修饰,增加了文化内涵,诗意盎然,独具韵味。比起以上二种引用方式,化用句更具有一种朦胧美与含蓄美。诗,本来是抽象的,作者巧妙的化用诗句使它具体化,如一幅幅优美画卷,如一卷卷斐然的诗篇。整句的形式,文情并茂,意味无穷。
  强化训练(一)
  在我国悠久的人文历史上,潇洒的高人雅士不可胜数。他们的潇洒各有千秋,有庄子"鲲鹏展翅九万里"的潇洒,有曹孟德"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潇洒,有------ -------------潇洒,有------------- 的潇洒,他们的潇洒,带着鲜明的时代印记,显露了非凡的个性,早已超越了表面的行为举止。
  强化训练(二)
  在文人的诗句里,乡情是-----------------------;乡情是-----------------。(化用式引用)乡情是---------------------;乡情是--------------------------;乡情是---------------。(修饰式引用)
  答案示例:(一)(有)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的(潇洒)。或(有)李太白“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潇洒)
  (二)是李白浮云似的游子意,落日般的故圆情;是杜甫故乡那明亮的夜月,滴满露珠的野花。(乡情)是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无奈;(乡情)是宋之问“明朝望乡处,应冗陇头梅”的牵挂;(乡情)是刘长卿“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的超然。
  飞流直下三千尺
  ——短句效应
  短句,附加成分或联合成分较少,组织结构简单,可以起到简洁、明快、干净、有力的修辞作用。就短句而言,它字少句多,言简意赅,不仅读起来上口,而且可以造成一种江河直下、一泻千里的磅礴气势。
  下面是以“起点”为话题的作文片段:
  【妙语连珠】
  人生不会是一路繁华似锦,命运总会想方设法把你逼到悬崖峭壁,泥沼深潭。放弃努力,任绝境摧残,自是死路一条,但是,悬崖峭壁亦有虬枝古松,泥沼深潭尚有护身浮木。只要我们有一双慧眼,坚忍着去打拼,去实践,也许迎接我们的将不只是生存。
  攻下函谷关后,刘邦的喜悦很快被骄横的西楚霸王驱散。封王汉中,隔绝中原,三秦当道,虎视眈眈。如此险恶之地,不仅使军士离散,更使壮志难酬。可刘邦没有灰心。他明白:三秦不得民心,其防一触即溃;项王头脑简单,虽称尊位,后必败亡。他更坚信,“车到山前必有路”,壮志不已,前程不绝,如此举义旗,纳贤才,顺民心,便括汉中恶土,亦可逐鹿中原!于是,他便集势而动。拜韩信为大将,奉陈平为上宾;亲萧何以供军需,听张良而划良策。东定三秦直进中原,北平诸国,威风抖擞;疲霸王以争胜,划鸿沟以缓兵。更设垓下之围,十面埋伏,一战而定天下,造就了血性激扬的高祖皇帝,铸成了威风千载的强汉,写下了雄风激荡,气吞山河的青史华章。
  作为高祖的对手,项羽便逊色的多了。他力能扛鼎,豪气盖世,一声断喝,敌方悚然,自以为天下无敌,谁料被围乌江,山穷水尽。他绝望了 ,悲叹“天亡我也”却看不到乌江亭长赠他的一船希望,看不到“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他用“无颜见江东父老”屈从了心灰意懒,用杀人无数的长剑挥向了自己的颈喉,用自己的血写下了那千古的遗憾。
  “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在水尽景绝之时,也许会有轻柔的云雾腾。“行至水穷处”不是悲哀,不会寻找身边的美景才是最大的悲哀,用心去寻找。尽力去开拓。焉知转眼不是盛景宜人。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或许,还会有苍松迎客,芳草连天,杂花生树,蜂蝶飞舞。                                         (节选自学生作文《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妙点揣摩】
  本文独特之处有两点:每例都运用了短句,尤其是刘邦一例,用四句四字句来概括面临的困难,而且在概括刘邦面对困难时的举动时,一字排开地排出了三个三字句。长短句交替使用,有力地证明了刘邦虽面临绝境,但在山穷水尽中寻找起点的观点,避免了句式的单一,增加了文章的表现力。以项羽为反例,将他“被围乌江”的前后进行对比,短句和长句交错,表现了英雄末路的悲哀。从表达上看,四字句一句紧接一句,整齐中稍有变化,读起来,如行云流水,短促有力,极富感染力。而标题取自王维的诗句“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新颖整齐,简短工丽。结尾呼应标题,优美的短句铺排而来,美不胜收。由此可以看出,如短句使用得当,完全可收到以少胜多,以短胜长之效。
  总结
  丰富学生语言,提高学生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发展,其方法是很多的。我想,只要,做教学的有心人,是一定能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语言技巧的,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是一项十分重要又紧迫的任务,教师应研究,去探索,努力去完成。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觉的“动”起来,主动参与,积极参与,进行自主学习。 要善于发现学生语言的亮点,点睛的一笔,一个含义隽永令人回味的句子,一则妙用的典型材料,一个精巧的构思片段,都要及时点评,激发他们的成就感。
评论区  
当前1/1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最末页 直接到 页  共 0 条记录
 

最新信息
2022年北京卷作文真题:学不....
2022·全国甲卷:《红楼梦》....
2021全国新高考Ⅰ卷:结合材....
2021全国乙卷:根据材料给....
衡水中学2013年尖子生必练的....
“擦亮心窗”导写
语文作文写作指导:只言片语尽显....
语文写作指导:写前埋伏奇兵,写....
初中语文作文写作指导之六:智慧....
初中语文作文写作指导之五:打造....
初中语文作文写作指导之四:细节....
初中语文作文写作指导之三:改变....
热门信息
2010年高考作文试题及考场佳....
作文训练与讲评 心音共鸣,写....
写人的记叙文范文(5)妈妈的手
例说议论文常见论证结构
以“转身”为题的材料作文
2011届高考作文专题突破:十....
“擦亮心窗”导写
材料命题作文“青年精神”写作导....
高考记叙文范文(4)难忘的军训
 作文,小菜一碟(六)
高中作文素材大全
2011年江苏高考作文:以拒绝....
[上一篇] 作文批语集锦(三)
[下一篇]作文教学有效性刍议
[关闭窗口]
 
 快乐新课程 快乐语文教学网 快乐数学教学网 快乐英语教学网  快乐物理教学网 快乐化学教学网 快乐生物教学网 | 快乐政治教学网 | 快乐历史教学网 
 快乐地理教学网 | 快乐大综合 快乐教学在线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说明   |   后台管理   |   在线联系
lxw863.com版权 东安县乐学互联网工作室 通讯地址: 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白牙市镇文生路11号 425900
邮箱:lzm6308@163.com  联系QQ:534386438  备案信息:湘ICP备19025487号 
技术支持:广州市今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