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故事大智慧(三十) |
|
上传:火树银花 |
审核发布:火树银花 |
更新时间:2011-1-10 6:52:07 |
点击次数:760 |
|
小故事大智慧(三十) 养父母之心 有一位徐老师在今年元宵节来听中国文化的课程,听了之后她非常欢喜。经过三个月之后,有一天她就走向前来,跟我请教一个问题。我先问她:“您听课三个月了,为何从来没跟我谈过话?”她说:“蔡老师,我看您太忙、太辛苦了,我不想打扰您。”我一听很感动,她的心时时能体恤别人。 她说听了三个月,觉得自己还有家庭都很受益,但不能只有自己家里的人受益,她希望回到故乡去教一些失学的孩子,把这些德行的教诲、圣贤的智慧,也让他们有学习的机会。我一听很高兴,也随喜她的这分发心,我立即拿了很多教材送给她。有很多老师了解到她的这种存心,也把他们很宝贵的教学经验告诉她。所以,她很快就教得很顺利,到目前为止也已经教了八个月。 有一次,她的父亲打电话给她说:“女儿,你能找到人生的价值,父亲很高兴,你的行为让父亲觉得很光荣。”一个父亲能讲出这样的话,代表父亲对她回馈乡里的行为很认同。而且我相信她的父亲也有这种志向想要利益社会,他的女儿做出来之后,他会觉得很欢喜也很安慰。这是我们继父母的志向去回馈社会。 有一次,徐老师要教孩子《弟子规》其中的一句经文:“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徐老师非常用心,她先买了一大袋的荔枝,带回她的故乡去。她开始教导这一句,她就引导孩子说:“我们学完入则孝,理解到父母的辛劳,所以我们时时刻刻要侍奉父母。而别人的父母同样也很辛劳,同样对家庭有贡献,对社会也有付出,所以任何人的父母也都值得我们尊敬、孝敬。”讲完之后,徐老师就说,我们学完之后,立刻要去做到。所以,就让这些小孩每个人拿着荔枝,到乡里去送给一些长辈。每个长辈接到这些孩子送给他的水果,内心非常欢喜。那一天整个乡里,敬老尊贤的风气达到了顶点。 隔天她父亲又打了一通电话给徐老师,告诉她乡里有很多长辈打电话到家里来。这些长辈讲了一句话,“我们乡里从来没有一个嫁出去的女儿,这样关心自己的家乡。”他父亲在讲这句话的时候,心情非常高兴;女儿听到父亲这么讲,心里也很安慰。 她父亲的这种欢喜,跟买一件新衣服送他的欢喜,是否一样?不一样!买一件新衣服只可快乐一时,而女儿的行为让他值得光荣、感到欣慰,可以欢喜欣慰一辈子。《孝经》说:“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用自己的德行去帮助社会,让自己的德行能奉献社会,让所有社会的人感受到,某某人的父母养育出这么好的孩子,才让这个孩子能这样为社会付出,扬名于后世,以彰显父母的德行。当我们能用自己的德行,让父母感受到光荣时,就是一种大孝显亲的表现。由于你的成就,让社会人士肯定你父母对你的教诲,这就是养父母之心,也是养父母之志。 养父母之志 一个人到晚年,纵使有钱也并非快乐。我们常常看到许多老人家很有钱,自己有一千万,看到别人有一千二百万,又觉得不舒服,常常生活在患得患失的烦恼当中。所以,孔夫子曾经提到人生有三戒,有三件事要特别谨慎。第一是“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第二是“及之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他年轻力壮,在工作当中,很可能容易与人竞争起冲突,所以这时切忌与人产生一种敌对状况,这是要谨慎的。第三是“及之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人老了,最忌讳的就是常常患得患失,也就是贪心,贪此贪彼,就很难快乐、知足。 这时我们可以透过一些机会,趁父母心情比较好时,开始引导他们要把这些执著放下。告诉父母,钱够用就好,即使是家财万贯,每天能吃多少?还不就是吃三餐。纵使有很多间房子,躺下去能睡多大地方?六呎而已。所以,人生是知足常乐,让父母一些贪念能慢慢放下。更重要的是要引导父母接受圣贤教诲,接受宗教的教诲,让他的心能安住在这些圣人的引导上,他的晚年就会愈走愈清净,愈走愈自在。当父母的晚年能如此,我们的孝道就做得更加圆满。 明师难求 有诚乃得 我这一生因为在小时候养成礼貌的习惯,所以得到很多人生的利益。若一个孩子从小无礼,他的人生不但没有增加助力,还会增加很多的阻力障碍。假如失礼的对象没有很好的修养,就会常常找他的麻烦,去障碍他,所以有礼貌对人生帮助特别大。 在澳洲净宗学院,我学习了《弟子规》的教诲:“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我一回到寝室,就开始请教一些长辈。有一位长辈姓谭,我就请教他是哪一年出生的,一问之下,他比我父亲的年纪大,我立刻向他鞠躬,并说:“谭伯伯您好!”。躬鞠会有什么变化?人生往往就是在你一、两个很真诚的动作中发生变化。我这个躬一鞠下去,头抬起来,谭伯伯笑得合不拢嘴,口里还很高兴说着:“飞机坐了几万里,还认了一个侄子。”身旁又有另外一位长辈姓陈,比我父亲小,我说:“陈叔叔您好!” 当我给这两位长辈行礼之后,另外一位长辈跑过来说:“我也要当叔叔。”这一位叔叔姓卢,我说:“卢叔叔您好!”我后来回想,这一位长辈非常仁慈也很有智慧,他想帮忙你,特别给你制造机会,主动过来说我也要,是怕我们不识庐山真面目。为什么这样说?因为这位长者从上课第一天就坐在我的旁边,因为他为人很客气,看起来就像隔壁家的叔叔一样,所以没有感觉很特别。 我给这位卢叔叔鞠完躬之后,隔天卢叔叔就把我叫到客厅坐下来,开始把他人生很多的经验和智慧跟我娓娓道来。我开始一听很惊讶,因为他二十九岁就当总经理,他这个总经理不是自己挂名上去的。听说现在的总经理太多了,他不是那种总经理。他开会时,是旁边坐着两排股东,每个人向他发问,譬如人事有变化要如何应对、财务发生危机要如何处理?一一向他提问,他则对答如流。答完之后,股东开会是否聘请此人做总经理。一经聘用之后,他就到这个公司坐镇,在古代叫做空降的元帅。这样的工作好不好做?不好做。一个公司这么大,里面的小团体特别之多,你进去之后举目无亲,此时要如何应对?凭借的就是智慧与德行。所以,卢叔叔说他有一次到一家大饭店去当总经理,他去了之后,马上把袖子卷起来,到厨房里面陪他们洗碗、洗盘子。所以,这些员工觉得他很亲切,而且让他们印象深刻的是,居然总经理的盘子洗得比他们还好,让他们很佩服。 当我听到卢叔叔的这些经历时,心里觉得很惭愧,这位长者就坐在我旁边,我居然看不出来。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这才觉得自己看人的能力太差了。不过我也同时发现一个很重要的道理,就是愈有能力的人愈谦卑,就像很丰满的稻穗都是垂下去的。当这位卢叔叔把他人生的经验跟我娓娓道来之后,我的内心很感动,他足足和我聊了两个多小时。在这两个多小时,我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跪下去。我那时真的体会到,为何中国人如此重视师道,因为老师对于一个人的人生启迪是无法取代的。 在我双膝就地一跪时,因为卢叔叔年轻时学过柔道,手脚特别好,在我还没有跪下去,他一把就把我拉起来,他说使不得。真的,愈有德行的人愈谦虚。 这两个多小时的谈话之后,往后每天只要我们上完课,吃饱饭,卢叔叔就找我说:“来,我们去散步。”他问我:“你今天听课有什么心得?”我就把我的心得跟他报告。讲完之后,他跟我说:“你看事情的深度不够,广度不够。”他还点点滴滴地为我分析,给我教诲。所以,在那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我的人生历练、见识提升得特别快。 离开澳洲之后,只要有时间他都会来看我,而我只要到他们家附近办事,也一定先去拜访卢叔叔,并向他请教。甚至于我在中国大陆,一有问题就打电话给他,他都会非常细心、非常关怀地回答我所有的问题。因为有这个机会得到卢叔叔的教诲,我更应该尽心尽力把他的教诲去利益更多的人。当每一次跟卢叔叔报告在中国大陆做事的情况,他都会非常高兴。所以,“经师易得,人师难求”,真正全心全意能教导我们做人做事的老师,确实很难得。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