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规范性议论文的写作 |
|
上传:admin |
审核发布:admin |
更新时间:2010-11-24 10:56:59 |
点击次数:1238 |
|
规范性议论文的写作 规范议论文是与议论性散文、杂文、随笔、评论等文体相对而言的考场文体,是指以论点、论据、论证构成清晰的论证结构的议论文。这种类型的写法,其比例尽管在满分卷中历年呈下降趋势,但在全体考生作文答卷中,仍是比例最高的文体。它的主要特点,一是论说三要素完备;二是论证结构严密,逻辑性强,合乎规范模式;三是语言合乎议论语体,注重清晰、严谨、准确。其中,论证结构规范是写好这一类型议论文的关键。 学生写议论文最突出、最普遍的问题,是缺乏“论证结构”意识,不知道“论说”如不以“系统结构”的方式来组合,往往是疏漏松垮、缺乏论证力度的。众多学生在“审题”之后,确立论点,然后搜寻例子,加一些自己的想法,就凑成一篇文章。阅卷中大量的议论文中档卷,基本上属于“观点+例子材料+联系现实”类型,不少高中生甚至在看到一些规范写法的满分卷之后,仍然搞不清自己作文的差距何在。指导学生作文卓有成效的著名特级教师王俊鸣先生,把不善于组合论证结构称之为“中学生议论文幼稚病”,众多有经验的教师,均同意“不善论证”是影响中等程度学生议论文水平提高的重大障碍。然而,掌握论证结构,并非多读几篇考场满分卷就能解决,必须在实练中去感受、体验,真正认识这种结构的作用及操作要领。 论证结构有多种类型,在中学课本中讲授过的方法,有例证、理证、喻证、反证、对比、归谬、引证等,这种种方法只有以一个相对完善的系统存在时,才构成合理的论证结构。其中经常用到的是以下三种类型: 一、多元论证结构 指采用多种论证方法进行组合,从不同侧面来说理,以思维的缜密、表述的全面取胜的论证方式。这是规范性议论文最常用的论证结构,也是高中生必须掌握的技法。 礼貌应用礼义支撑 北京 葛兆光 “礼”有时确实也是“理”。(提出观点)冷静地看来,《仪礼》、《礼记》里面那些噜里噜嗦的仪式规矩和等秩森严的尊卑差别挟制了中国人三千年,也该让它靠边稍息,但是那里边包含的自尊、秩序、理性却不必一道陪绑,有时候人们还是应该有一些“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引言)的自知之明和“不逾节,不侵侮,不好狎”的处世之智的。Rite有些多余而Art却不可少,孔子的学生子贡精于经商,很可惜那典礼上用作祭品的羊,孔子便呵斥他:“尔爱其羊,吾爱其礼。”(实例)这“礼”里面涵蕴了人之为人的理性,虽然有仪式的意思,但更多的是生活的艺术,也就是孔子所说“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人生艺术境界,当人自觉习惯于这种秩序,生活中自有一种乐趣,所以古人说“名教中自有乐地”。孔老夫子觉得,揖让逊拜中有一种天理在,慈孝忠信中有一种自然在,天理与自然就是自觉的良知,“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本应是人类的需要,这并不是康德的发明,中国人常常指责某种劣迹为“伤天害理”,“天”就是头上的星空,“理”就是心中的道德律。(解析) …… 现在又有人提倡“礼貌用语”了,这很好,不过我不知道这“礼貌”背后是否还有“礼义”支撑,如果没有对人对己的尊敬与自重,没有对天道人理的自觉与敬畏,单凭了那几个小孩子都会说的客套字眼就能收拾一片人心,那我是不相信的。说“请”也可以满脸堆笑地加上几个字眼叫“请你滚蛋”,也可以心怀叵测地组成一个成语叫“请君入瓮”,说“对不起”时完全可以用北京新方言含幸灾乐祸的意思叫:“对不起了您呐。”说“您”时完全可以夹恶毒的咒骂中成为调侃与讽刺,说“再见”时也可以掏空了你的口袋踹你屁股一脚跟你“拜拜”。“礼”不只是那几个挂在嘴皮上的温柔词语。(反例) 文本的多元论证结构: 正例:孔子与子贡 引言:康德、礼记 礼应有理支持 分析:正反解析 反例:请你滚蛋 二、例证结构 例证是同学们最常用、最熟悉的论证方法,但正因为大家都“知其然”,反而往往忽略了对这种论证方法的深入、细致探讨,不明确叙的要求、议的要领,不知其“所以然”,“例证”成了人们天天走过而不知到底几级的台阶。 下面这篇2002年高考满分卷,运用例证极有功力: 选择,别无选择(节选) 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生存于杰出的生之中,也生存于杰出的死,也正因为如此,中华历史并不是简单的出土的竹简。 大多数人将屈原看作是一个诗人,而非政治家,我却认为并非如此。作为诗人,“国破山河在”时也可以继续放吟悲歌做薪火传人,并不一定选择死亡。但作为三闾大夫,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楚国的屈辱就是屈原本人的羞辱,这时,体面的义无反顾的选择是唯一的。这也是政治家与政客最大的区别,对政治家来说,国家政治是一生的事业和心血。冯友兰教授曾说过: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有个最大的不同,当个人努力无法拯救民族国家时,为寻找内心愧疚的解脱,他们就选择了蹈死。这也是不难理解抗战时许多中国军人的悲壮行为。 死,可以明志;生,则可以践志。司马迁受累于李陵一案,就算死,也不枉一个铮铮谏烈之臣,但他选择生,让朋友亲人都感到难堪的生。也许只有那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才能证明这一行为的价值。虽斗转星移,仍不失与日月争光的鸿著巨篇。 作者以两个历史人物为例,论说历史条件对个人选择的决定性作用,个人其实别无选择,只能服从生命的原则。我们以司马迁例来解析“例证结构”的细部。 写“例证结构”应控制好语言的起、承、转、合过程,要写出这几个层次。例证,是以事证理,因此“理”与“事”势必有个语义转换过程。如“司马迁例”这段,第一句是“死……生则可以践志”的论点,是“起”;接着的“司马迁受累于李陵一案……谏烈之臣”是“承”,概括性提出例子;“但他选择生”之后几句,是“转”,转为分析司马迁拒死求生的原因——写史记;再后一层,作者在越过关于中西文化差异的议论后,点出“所谓选择,其实别无选择,而是原则”,是“合”。完成议与例的配套结构。短短一段话,确确实实地存在着“证”的过程。很多考生“例证”无力的重要原因,是不善于设计出“起、承、转、合”的层次,尤其不善于写好以分析思维活动为核心的“转”这一环节,使得“例证”往往有例无证,缺乏将事例更深一些开掘,完成由表及里的关键思维活动,影响了论证的力度,本例或可让我们较清晰地看到“转”的过程。 三、分点论证结构 这种方式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阐述中心论点,各点构成并列、对比、层进等关系,但表述中心又都交汇在主论题上。2004年高考全国卷“以‘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为话题的作文《快乐将伴你一生》,是采用了这种论证方式的成功之作。 快乐将伴你一生 思维的结局,将会是多种多样的,但人们总喜欢快乐。 快乐是什么?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有人说有官做,有名有利,有人说快乐就是豪华舒适的房子……而我要说,快乐是一种感觉,全在于个人的心境。 快乐是一种心态。一个人不管身处何种境地,都要保持达观的心态,要学会苦中作乐,忙中偷闲,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高高兴兴地早起晚归,快快乐乐地走完人生的旅途。 快乐是一种性情。不要拿自己的缺点比别人的优点,人生只有一次,要善待自己,笑对未来,不必抱怨命运,更无须自卑。 快乐是一种胸怀。真正的快乐,绝不斤斤计较个人的功名得失,绝不自寻烦恼,自讨没趣,而应该胸怀开阔,大肚能容,志存高洁。 快乐是一种感觉。不管外界如此变化,关键在于我们的内心。对付生活中的烦恼,要看得开,挺得住,放得下。浮云富贵,粪土王侯,淡泊名利,自信自足,从容应对,只有求得内心的平衡,把握住了“大我”和“小我”的统一,我想,快乐将不再遥远,快乐将会伴你一生。 不必说老太太为卖雨伞而犯愁,为晾干衣服而作难,只要变换一下思维方式,多角度、多方位地看问题,就会有新的发现。 一个人的心态是异常重要的。我知道踢球对我的身心更有益处,为此,休闲时,我踢球;我知道冷静的头脑会使我的思路更清晰,学习时,我专心致志;我知道失意的情绪发泄出去,才能扭转失败的阴影,为此,我大声歌唱。 人的一生是否快乐,我认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维的转换。你乐观了,你将会远离痛苦充满欢乐;你悲观了,你就会总是愁眉不展。 今天我钟情高考,明天还有许多事,我不必去想,这样,我是快乐的。 作者用四个排比段来论说快乐是什么及为什么,然后再以最后几段总说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态,说明“怎么办”,全文主要部分采用“分点论证结构”,“快乐是一种心态”“快乐是一种性情”“快乐是一种胸怀”“快乐是一种感觉”,不仅新颖富有个性,也构成多向推进的论说气势,使文章丰厚充实。 上文是并列式分点论证,常见的还有层进(如“相信自己,也要相信别人”的论证)、相对(如“选择与别无选择”)等。 基本论证结构还有“起承转合论证结构”(见“相信自己,也要相信别人”一文的论证分析)“逻辑推理结构”(如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三段论结构)等,只有写好论证结构,规范议论文才能具有论证力度。在此基础上,设计开头、结尾,一篇文章就完整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