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省吾身:有没有走进学生的心灵? 我始终以为,要打开学生的心门,走进学生的心灵,必得有两串钥匙,一串钥匙挂着“尊重”、“保护”、“关爱”,一串钥匙挂着“唤醒”、“激励”、“发展”。第一串钥匙尤最重要。 先说尊重。学生是很尊重老师的。你留心过没有?如果老师向学生借用红笔,学生一定会将双色或者三色笔调至红色处再真诚献上。这个细节常常在我的脑海里放大,化为感动。是的,细节的背后是尊重,乃至敬重。尊重应当是相互的,学生在心里尊重师长,但如果尊重换来的是不尊重,是对尊重的侵犯,那谁还会相信我们的教育呢? 再说保护。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有个十分精彩的比喻: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学生的心灵,就如同露珠,需要教师倍加呵护。体现在课堂上,就是要保护那种积极的求异性,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多起点、多层次、多原则、多结果等方面思考问题;就是要培养那种洞察的敏锐性,让学生不断地将观察到的事物与已有知识或假设关系,事物之间的相似性、特殊性、重复现象联系起来,进行比较,获得发现;就是要珍惜那种想象的丰富性,让学生带着主观臆测,哪怕是虚假和错误将感性认识暴露出来;就是要激发那种灵感的活跃性,让学生学习兴奋的选择性得到泛化,神经联系的突发性得到加强。 最后说关爱。“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爱心与教育》的作者李镇西老师的回答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是的,人都是有感情的。当学生通过观察、体验,从内心深处感到教师是真心爱护他,为他操心时,是不会无动于衷的。一方面,他们会把自己的爱回报给教师,从感情上缩短师生的距离。另一方面,师爱又成为学生接受教育的桥梁。学生越能感受到教师的爱心,就越加信任教师。教师的教育就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爱只一个字,但做起来,却谈何容易,那需要真心的付出。李镇西老师说,教师给学生以爱,既要一视同仁,又要有所倾斜,教师应把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感情投向那些极度缺爱的顽童。是的,后进生是不幸的。因为他们长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难以拥有健康、快乐、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如果我们能还他们以健康、快乐、自信、向上,那该是多好的教育! 二省吾身:有没有追求课堂的诗意? 通常而言,教师的职业感受总是以“苦”为先。但当我们意识到生命的蜡烛在“照亮”学生的同时,也应“照亮”自己,乃至“照亮”社会时,我们是不是应该投入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境界中去,寻求一种生命的意义、追求的乐趣呢?我把这种生命的意义、追求的乐趣称之为“诗意”。 课堂诗意来自于师生“众里寻他”的投入。教师应当把“职业”看成“事业”,把课堂视为生命活动的一个重要场所,进行全身心的投入——投入理想,投入信念,投入人格,投入情感,投入个性,投入热情……投入整个的生命。课堂要有“真我”——不是出众的外表,不是照人的丰采,不是新潮的发型,不是时髦的服饰,而是如名字一般独立的个性……课堂要有“非我”——不同于日常状态,处在比平时更充实、更准确、更自信的高状态中;不是一般的自然人,而是教育文化的载体……课堂要有“无我”——作为一个向导,言语、神情、举止,全是为了传达教学目标中的知、情、意,一旦传达到位,就要遁身而去,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自己去发掘,自己去创造…… 课堂诗意来自于师生心有灵犀的融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受到金钱和权力的冲击,永恒的话题如恋爱、婚姻、家庭、事业等也越来越多地受到物质的影响。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当代中学生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需要交流,需要沟通,需要理解,需要宣泄,需要慰藉,他们把课堂作为情感通道,把老师和同学作为诉求对象,是顺理成章的事。因此,课堂教学必须在师生精神世界的情感领域力求融通,方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师生情感世界的融通有赖于传统师生关系的变革: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成为能够帮助学生在自学的道路上迅速前进,教会学生对付大量信息的向导或顾问,甚至进一步,成为学生中的“一个”,参与学生的共同活动,征得大家的赞同,而不是自作权威,高高在上,机械传递知识的简单工具。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把准学生的脉搏,进入学生的内心,和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撞击和生发,课堂才能有“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教学效果。 课堂诗意来自于师生轻舞飞扬的创造。课堂教学中的诗意并不单指那些收在语文教材诗歌单元中让人反复吟咏、细细咀嚼的篇章,而是更指那些本质的东西、闪光的地方、内在的火花。师生在课堂上的美学追求应当是以自己的知识积淀和人生经验为基础,发现、开掘并创造出这一诗意。对于教师而言,这需要机变,需要巧构,需要创新,需要灵感的轻舞飞扬。 三省吾身:有没有享受教育的幸福? 有人说,教师的生命像一个长长的句子,艰辛是定语,耐心是状语,热情是补语;又有人说,教师的生命像一个根号,一叠叠作业本为他的青春无数次开平方。其实这些都只说对了一半。因为,对于幸福教育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教师的一生不一定要干成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它应当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聚成一枚果;它应当如星辰,远望像一盏灯,近看是一团火!教师一旦真正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那么,他就会用智慧开启思维,用创造开拓未来,他就会在付出青春韶华,付出苦汗热血的同时,收获桃李芬芳,收获自我实现!……而这一切中的一切,有个很重要的立足点,就是正确地对待自己的学科。 热爱自己的学科。我是教语文的,我一向认为,语文教学是一片海。在这里赶海,不必以扭曲自己、改变本色为代价,且能收获几朵浪花,几串彩贝,几行足印。我教语文,喜欢在新接每一届学生时,用整整一堂课的时间告诉他们:“语文是炫目的先秦繁星,是皎洁的汉宫秋月;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门,是但求一字的数茎须……”是的,我想让学生们知道,语文很重要。它不仅是我们每个人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工具,而且还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绵绵不绝的文明;语文学科不仅是工具性学科,而且对形成一个人的品格和底蕴、培养一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今后终身教育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批判自己的学科。尽管这几年语文教育、语文教师受到的批评、责难,乃至漫骂是够多的,但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在不盲从起哄的同时,确也应当来一次自我批判。这批判是思考,是审视,是立足于热爱的一种涅磐。语文教育确实存在问题,仅以课堂为例:不少语文课堂干枯、板结,令人可怕地乏味,甚至面目可憎;作为语文课堂生命和本体的诗意,正如泥土之于植被般大量流失;语文教师缺少自身的哲学意识与诗意审美感受,语文课堂缺少美学追求;语文课堂常常只在一个层面给学生读解,就是在一个层面读解,也拿了条“标准化”的绳索,给学生的思想来个五花大绑;语文课堂缺少哲学层面的读解,尤其是“悟读”;语文课堂缺少创造,缺少发展和生产,缺少联系时代、贯通古今的意义重建。 建设自己的学科。破而不立是不行的,光批判不建设是错误的。从破到立,从批判走向建设的过程,也是一个幸福的过程。就语文学科而言,其问题是应当解决,也是可以解决的。仍以语文课堂为例,如果把整个课堂比作河床的话,那么师生的情感、灵气和悟性无疑是浮动在整个河床上面最耀眼最灿烂最动人的浪花,但如果没有河水的流动,就会很快消失或者枯竭。阅读人生的各种经验和体验是师生情感、灵气和悟性充分表现自由流动的基础,它构成了课堂诗意最坚实的河床与有生命力的潮汐。因此,语文课堂必须“养气”,“养气”是产生课堂诗意的关键,是语文回归本体的前提。师生要是贯通古今去读书,这样才能成“气”;课堂要纵横千里去联系,这样才能为“诗”。要把语文课堂的根须伸展到生活(包括阅读)的泥土中,吸取氮、磷、钾,直到微量元素。 路漫漫其修远兮,让我们携手并肩,上下而求索。
(本文作者:袁卫星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