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
|
上传:admin |
审核发布:admin |
更新时间:2011-11-1 22:30:11 |
点击次数:2007 |
|
一、前言:
当前世界各国已越来越重视教育问题,而中小学教育是基础,小学教育是基础的基础.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科教兴国”方略的实施,我国农村中小学所取得的成绩是众所周知,有目共睹的。特别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农村教育事业驶入了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健康轨道。目前,在我国农村普遍实施了根本意义上的九年义务教育免费机制,不仅巩固和加强了农村义务教育“普九”成果,同时还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和谐社会的创建进程。 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的束缚和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育结构单一,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薄弱,应试教育积重难返,一些地方往往把升学率作为评价教育工作近乎唯一的目标,致使农村教育与当地生产和群众生活脱节,忽略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逐步浮出水面,并且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障碍。
二、调查时间:2009年7月20日――――2009年8月23日
三、调查目的
对所在的潮州市潮安县东凤镇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探询我镇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现状以及学生、家长、老师关于这些问题的观点,共谋改进我镇义务教育的大计。
四、调查对象及其一般情况 在访谈人群选择上,依据典型性、广泛性原则,采取发散的方式,寻找可以影响到乡村义务教育的各大主体,分别和一部分学生、教师、家长等进行了访谈。
五、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选择了访谈和问卷相结合的调查方式。问卷式调查用于收集标准化的定量资料,共发出调查问卷50份,收回42份,回收率达84%; 访谈式调查用于收集非标准化的无结构的定性资料。通过调查,得到丰富的、个性化的信息。然后经过归纳、分析、综合、整理,得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本次调查我们重点采用访谈法,正是想通过这种面对面的交谈的方式,探询我镇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现状。
六、调查结果 (一)、学生部分 受教育者认为义务教育作用是(可多选):26.49%的被调查者认为可以获取必要的知识,67.53%的被调查者认为是为考取高中和大学做准备,10.16%的被调查者认为是为打工和学技术做准备,3.58%的被调查者认为是为务农作准备,3.78%的被调查者认为是为其他目的(可填空),其中有一名高中生写到“为发展农村做贡献”。
(二)、家长部分 我调查了家长们的教育观。首先调查了家长注重子女在哪些方面应受到良好的教育问题,46%的家长认为,最好还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34%的家长要求子女既要学习好,又要品德好;14%的家长认为学习好是主要的,其它是次要的;只有6%的家长觉得只要子女快乐就行。其次我就家长是否关心子女的学习和是否对子女进行辅导做了调查,61%的家长表示一直很关心;只关心学习的家长占15%;不太关心的家长占12%;遇到问题才关心的家长占12%。 (三)、教师部分 1、 乡村学校教师对所代班学生失学现象的反映 关于失学学生数量的问题。32.02%的老师反映每年没有失学的现象,46.49%的老师反映每年有5名以下的学生失学,14.91%的老师反映每年有5-10名学生失学,6.58%的老师反映每年有10名以上的学生失学.67.98%的反映有现象,这表明失学现象比较严重,很普遍。
2、学生失学现象的趋势上 9.65%的老师反映是逐年上升,27.63%的老师反映是逐年下降,32.46%的老师反映是基本持平,26.75%的老师反映是偶尔发生,3.51%的老师不清楚.这一问题上,只有9.65%的被调查老师反映逐年上升,32.46%的老师反映基本平衡,排除不清楚的老师的比例,其余59.21的老师反映失学趋势朝好的方面走。
3、对于学生的失学原因(多选)。49.12%的老师认为是学生自己对学习缺乏兴趣或学业不理想所致,56.14%的老师认为是因为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导致的,24.56%的老师认为是学生家长的思想观念导致的,4.82%的老师认为是因为学校无法满足学生需要所致,3.07%的老师认为是其他原因所致.在老师门眼中,学生失学的原因排在首位的是客观经济原因,家庭条件不好,其次就是学生自己原因,对继续学习缺乏兴趣,家长方面的因素处于第三位,后面就是学校无法满足学生需要等和其它因素。 七、调查体会 (一)结果分析: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经过分析整理,我们概括出了我镇中小学教育的现状如下: 现状1:应试色彩浓郁,师生不堪重负。 “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数十年来,农村中小学教师一直无法走出这一应试教育的怪圈,究其原因是一些区、县、镇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学年末,拿中考升学率、非毕业班优秀率、合格率,统一排位,排位的名次、学生成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老师的晋级加薪。于是乎老师们也顾不了“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素质教育”,一味汗水加时间,有道是:“不管黑猫白猫,考得高分就是好猫”。一天下来,师生心力交瘁,苦不堪言。
现状2:初中学生流失现象死灰复燃 由于家长对孩子不够重视和学生自身原因,对读书没有兴趣,自愿辍学.辍学后这些学生有的在家务农,有的出外打工.教学质量低下等,也是导致学生厌学进而流失的一些主要原因。近年来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为了引进和稳定人才普遍重视了提高教师待遇,却往往放松了对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教师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意识淡薄,追逐个人名利、动辄跳槽厌教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师厌教的表现不仅不利于良好校风的建立,同时也是导致学生厌学之风的重要诱因之一。家长们认为孩子升学无望,纷纷通过各种关系把孩子转到区直学校就读,家庭条件较差的便索性让孩子辍学。
现状3: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 农村学生“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是农村教育的主要症结。据有关统计资料, 全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初高中毕业生中60%以上要回到农村,尤其是农业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这一比例更高,达到80%以上。这些学生大多返乡务农或外出打工。但农村普通初中教育,学到的基础文化课,用到的时候很少。毕业后的农村青年不能尽快融入到当地的经济建设中,造成农村劳动力的巨大浪费和盲目流动。一些初中毕业后不能升入重点高中的孩子,宁可融入了滚滚打工洪流,也不愿到职成教育学校学习深造。
现状4:德育教育令人堪忧。 重智育轻德育是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在一些学校,有的老师可以公开容忍成绩优秀的学生犯错误,少数学生家长在自己孩子与同龄孩子发生冲突时,竟然给予纵容和支持。不少学生心理欠缺甚至扭曲,打群架、偷财物、出入网吧、集结团伙、侮辱师生等现象绝无仅有。由此可见,造成一些农村中小学生法制观念淡薄,道德品质败坏的主要原因是学校、家庭、社会都没有对之引起足够的重视。
现状5:学校财政资金不足,教育保障经费落实不到位,影响教学建设。 继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经费来源发生了一次重大变化,税费改革后,以县为主的教育投入保障机制面临很大困难,出现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局面。因此,农村中小学主要收取学生杂费来支撑学校的运转。杂费成为学校经费来源继财政部拨款后的重要部分。如今,全面免费义务教育的新政策又改变了这一结构,把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那如果加财政预算,财政拨款几乎成为农村中小学财政收入的唯一来源。然而,对于农村的教育保障经费的落实却显得很有困难,直接导致学校财政资金缺乏,影响学校各方面的硬件建设,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加上信息渠道不畅,能熟练或基本熟练使用电脑的不足半数,远程教育资源的共享成为了梦想。 现状六6:师资力量仍存在薄弱。 教师资源分布不均,县城的中小学一般教师资源都非常丰富,而农村学校却严重缺乏,主要原因是工资福利待遇等的经济问题。笔者所处的乡镇,教师中大部分已经受过专业培训,并且凭借自己日积月累的教学经验开展工作的,但还有一部分教师教法陈旧、观念落后。教师队伍整体存在着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窄的问题。面对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面对改革后的义务教育新课程,他们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还有,教师工作压力教大。 造成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薄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受经济发展水平和事业人员编制的制约,难以注入“新鲜血液”,使得一些学校不得不临时招聘代课教师,以解燃眉之急。 (二)应对办法:根据调查的情况,笔者建议,为改变农村教育现状,应当采取以下策略: 对策1:彻底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在为学生“减负”的同时也要为教师“减负”。 在我国大部分农村中小学,由于受现代企业制度的影响,曾经风靡一时的推行所谓的“末位淘汰”机制,有的教师生怕下岗,便以透支身体健康为代价,长期自主加压,在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半边户”(夫妻只有一人有固定工作)由于工作压力大,家庭负担重,他们往往身心俱疲。我们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农村中小学教师身上大力弘扬人文精神,落实人文关怀,不遗余力地为他们减轻工作压力,消除心理障碍,为在广大农村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铺平道路。
对策2:关注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学生。 针对初中学生辍学现象死灰复燃的现象,一方面要加大义务教育宣传和实施力度,确保困难学生不会因贫失学;一方面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乐学善学,确保学生不会因厌学而辍学。同时,要完善学校办学水平评估机制,切实把“减负控辍”工作纳入教育督导评估序列并不断提高评价指数。学校应该采取依法控教改防流、责任堵流、救助挽流、劝学回流、规费减流等方法,从而把“减负控辍”工作纳入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一盘棋工程,最大限度的控制学生流失。
对策3:深化教育改革,彻底改变农村学生“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的局面。 农村中小学教育要与农村实际相结合。国家要着力改革农村中小学课程,设置一些体现农村教育特点的实用性课程,使之在提高农村人口整体素质的同时还能更好地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适应青少年未来就业的要求,密切联系农村实际。。加强农村中小学管理,推进农村中小学课程和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要更新教育教学思想和人才观、质量观,重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对策4:坚持德育为首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健康个性和谐发展。 加强和改进农村中小学学生德育工作,首先要把握好中小学教育阶段青少年身心成长发育的特点,把握好不同学生个体的个性心理特征和思想、学业基础,从而有的放矢的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确立健康向上的人生目标。
对策5:加大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大力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英语教育和普通话,以信息化带动农村教育的现代化。 最大限度地改变农村教育资源不足的状况。首先要把教育经费的挪用作为重点抓,把有限的教育资源用到实处。迅速成立一个调查小组,查清农村中小学的负债状况以及教师的工资待遇落实情况,对因负债建校舍的,要通过财政拨款支付,使学校能较好地运转;其次完善对农村教育投资的监督机制,力保各校将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从而逐步完善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大教学投资,。要加快校园网和“校校通”工程建设。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和完善自己的教育网站,并与市教育信息网站实现连接,创造条件,形成环境教育网络。
对策6:切实转变作风,狠抓工作落实。加大师资培训力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着力找准并解决市直教育系统党员干部、教师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领导干部要带头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带头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以自身的良好作风带动本单位的作风建设。克服改革创新意识弱化、朝气不足问题,对工作敷衍塞责、作风漂浮问题,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问题,分流不合格教师,招收有大专学历的毕业生回乡任教,同时对教师的福利等问题要根据实际给予改善。完善农村教育资源尤其师资资源配置,促进农村教育的公平正义。
对策7:在教育中,学校应该争取社会,家庭的配合. 教师,家长,学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一整体.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离不开社会,家庭的支持和配合。首先学校要改变部分家长一味追求分数的传统观念,让家长们认识到培养孩子自主意识及行为修养的重要性.学校可以对家长进行教育,增强家长对知识重要性的理解,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同时,要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的社会化宣传教育的格局,加大媒体对教学工作的关注,进行舆论宣传,使接受教育的观念深入人心.这样,便为学校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氛围.这些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极其有利的,实行科教兴国的战略。
(三)收获与反思: 通过此次调查我发现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发展速度很快,而且由于国家的改革力度的加大,而且有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教育行列,这些使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快.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不仅对家乡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现状有了较为明晰的了解和分析,而且对改革发展家乡农村义务教育提出了粗浅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还增强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向往,增强了发奋学习、顽强拼搏的信心和毅力,为日后报效家乡、报效祖国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可以说,受益匪浅。在此,真诚感谢学院团委给予我这次难得的接受锻炼教育的机会,真诚感谢家乡父老给予的配合支持。希望通过这次调查所得出的结论,能为 有关决策者提供一点参考意见和建议。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将珍惜火热的青春年华,珍惜书声琅琅的大学时光,在学院党委和团委的正确领导下,在恩师谆谆教诲和学友的相互勉励下,发奋苦学,顽强拼搏,待学有所成,为创建和谐社会无私奉献自己全部的光和热!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