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快乐的教育之路
——谈谈某些教师的教育心情的成因及消解方法
黄烟烟
内容提要:
一、教师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
二、不完善的成绩评价体系左右教师的心情。
三、过大的工作量正在蚕食着教师的快乐。
四、擦肩而过的机会让教师郁闷。
前几天我重回毕业已九年的师范学校。耳闻目睹让我有颇多感慨。一个个学弟学妹举手投足是如此生机勃勃,将为人师的快乐和自信写满了他们青春的脸!曾几何时,我也有过如此美丽的心情啊!师范时代的我一直认为是学校里最棒的学生,在我的规划中我将是一个出色的老师。我将用我的实力和爱心赢得学生们的喜爱,家长们的认可……
九年过去了,虽然我一直一步步接近我的理想——我是个还不错的老师。然而,回顾我的教学生活,我觉得我并不是一个快乐的教师。九年前那个快乐的中师生已经渐行渐远了。从小,我就被教师的博学所震撼,被教师的无私所感动,因此,我选择教师作为我的职业。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教师成天和天真无邪的青少年相处,照例应该拥有一个年轻的心,心情应该像四月的天空那么开朗明净才对。为什么?为什么我不再是一个快乐的教师?我不止一次问自己。在和同事们的交谈中,我得知和我一样“不快乐”的老师竟然很多!看来,“教师不快乐”并不是一个个别的例子。在有些学校,教师的“不快乐”情绪甚至已经开始影响教育质量。事关重大。因此,我在作了一定的了解和调查后,对教师的“不快乐”现象作如下分析:
一、教师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
生活实录一:下午最后一节课下课铃响过十五分钟后的小学校门口。一个家长高声说:“怎么还不出来!这个某某,留什么留!”
我实在不忍心写出这两个及其恶俗的字,只好用“某某”代替。试问:那个家长对他的顶头上司会有如此言论吗?绝对不会!显然,那个家长是在明明知道教师正在为他的孩子作额外的辅导的情况下而故意说出如此恶俗的话!在他的心里,教师根本不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相反,是一个可以随便辱骂的人。在他的心里,根本就没有“尊师”二字!这是一种社会道德的缺失!
试想一下,哪个教师在如此不堪入耳的骂声中还会快乐地教书呢!但是我们可爱的教师们还是以宽广的胸怀和无私的奉献对教师精神作最好的诠释!
需要指出的是,类似这种侮辱教师的言行在农村并不少见。大家都知道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但是,真正由衷地尊敬老师的人又有多少呢?可见,教师在现在的社会中并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而被别人尊重,是让教师快乐地工作的重要条件。
要树立起教师在社会中的光辉形象,还需要全社会舆论的正确导向,更需要我们教师自身付出更多的努力,身体力行,为人师表,用勤勤恳恳的工作来净化人们的思想。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在提倡学习型社会的今天,有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知识的重要,感受到了教师工作的重要和伟大。但愿有一天,人们谈起教师,都会说一声:“老师,您好!”
生活实录二:办公室里,几个教师正在拉家常。李老师:“这个月的工资还没有发吗?都二十八号了!星期天我外甥结婚,都快没有钱送人情了!”“听说这个月还要扣什么捐款一百元呢。”周老师的话立马引来老师们的注意。“什么?又要捐什么款?上个月不是刚捐过么?”“拉横机的女工一个月也能挣一千多,我们当教师的现在就比光靠种田的农民好一点……”陈老师接着说。
据我所知,这样的对话在不同学校的办公室里常常出现。工资的多少,确实让每个教师关心。在我国,教师的工资待遇一直不高。“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这就是教师待遇的生动反映。国家实行科教兴国政策以来,虽然教师的待遇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但教师的工资水平在各种行业中还处在中低水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六章第二十五条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教师的工资水平总是低于公务员的工资水平。而且,最令教师们不满的是就是这很少的工资——那赖以为生的工资也得不到按时足额的发放。教师的任何一级上级都可以随心所欲地找出各种理由进行“截留”。对于这些,教师们是敢怒不敢言——不是我们做教师的思想觉悟太低,而是我们教师必须得靠这微薄的工资养家糊口啊!假如因“敢怒敢言”丢了工作,那怎么生活呢!于是,辛勤工作的教师就这样被那微薄的工资收入压得少了许多快乐。
教师的工资收入偏低的现象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但教师工资偏低的后果却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教师们的工作积极性常常被过低的工资水平所压抑。现在,许多苏北和苏中的优秀教师告别了工作生活了几十年的家乡,放弃了退休工资的保障,到经济比较发达的苏南地区的私立学校任教。因为在那里,他们可以获得数倍于苏北的工资,甚至还解决了子女的教育和将来的工作问题。这样一来,就可能会引发教育资源的严重不平衡,形成恶性循环。这对于经济落后地区的教育发展和将来的社会发展将是灾难性的后果!还有更多留守苏北的教师因为经济紧张,在教书的同时从事起了第二职业来补贴家用。这样也势必会影响教师日常工作的效果,从而影响教育质量。
大家可以“鄙视”某些教师的“唯金钱至上”的态度,但我们不能否认大部分教师非常现实的生活态度。生活是现实的。生活需要足量的工资的支撑!
如果各级政府(主要是乡镇镇府)能够真正把提高教师工资提高到促进社会进步的层次上来,那么教师的工资因该会得到按时足额发放。政府用实际的保障教师工资的作为来尊敬教师,就是向全社会作了一个尊师重教的好榜样。教师受到了尊重,不再为“钱”而发愁了,工作积极性当然会大大提高,进而带来教学质量的提高。 当然,在现实的教育战线上,还有无数的老师们虽然只拿微薄的工资,而毫无怨言,辛勤工作,真是可敬!
二、不完善的成绩评价体系左右教师的心情
每一个教师都渴望成为好教师,都渴望得到大众的认可。然而,有许多平时教学十分认真,深得学生喜爱的老师却不是领导们和家长们眼里的好老师。为什么?不完善的成绩评价体系使然。
谁都知道如今推行的是素质教育。教师们应该以增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良好生活态度,生存能力为工作的努力方向,而不是仍然抱着应试教育这根烂木头不放。或是以素质教育为名,行应试教育之实。
而在我所见到的学校教育中,衡量一个学生学得好坏,最主要的还是看语数考试的成绩如何;而评价一个教师教得好坏,领导们还是看学生们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如何,而很少加入其他方面的指标。
“分数是硬道理。”这话没错。素质教育同样需要分数来衡量成绩。关键是我们用什么样的题目考学生,我们的试卷是否把能体现发展学生的素质,提高学生的能力的试题出进去了。然而,有很多考卷在素质教育的大潮中渐渐迷失了方向,出题的人把本属于应试教育的题目披上了一件素质教育的外衣后又堂而皇之地写到了试卷上。如:“请你写出三个表示‘心情愉快’的成语。”试题考查的是学生呆板的积累,而不是鲜活的理解和运用。而呆板的积累,有的教师通过让学生死记硬背就能完成。这和应试教育有什么两样!这样出题,让那些热衷与应试教育的教师成了既得利益者,而那些真正在研究、探讨、实行素质教育的教师却不能在那样只看考试成绩的成绩评价体系中脱颖而出。教师付出了真正的努力,洒下了辛勤的汗水,饱尝了创新的艰辛而得不到应有的肯定,心中怎不郁闷!请看:
生活实录三:某学生家长正在评价自己孩子的老师上的课:“上课热热闹闹,孩子要玩疯了!这还像上课吗!……”这时孩子兴高采烈地拿回一个上课老师奖励的画片给父亲看。那位父亲说:“我只看你的考试成绩!成绩不好,要这个画片有什么用!”
现实中,考试的分数(那位家长所说的“成绩”。)主宰了一切!而事实上,某些试卷的分数又完全不能代表一切!学生的发展是多方面的;同样,对教师的成绩评价也应该是多方面的。客观全面地评价一个教师,决不能光看一张试卷的分数,教师的创新能力,敬业精神,教研能力和所取得的成果,是否是一个为人师表的老师,都应该在教师成绩评价体系中增加份额。只有公正、全面、客观地评价一个教师的工作和所取得的成绩,不让那些还在施行应试教育的教师成为不完善的评价体系的既得利益者,教师们的心气儿才会平和,才会有更多的赶劲为教育工作快马加鞭。
三、过大的工作量正在蚕食着教师的快乐
生活实录三:某中学班主任手拿一张标准日课表匆匆进教室,让新课表覆盖住那张密密麻麻每天安排了十二节课的“实际课表”。与此同时,办公室里堆积如山的作业本正等着老师批改……。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师的工作量是不能用“几节课”来衡量的。就拿最基本的备课上课来说,一个教师一周有十五节左右的课。而认真备好这些课,所花的时间要大大超过上十五节课的时间。就拿我和我身边的同事来说吧:把备课笔记带回家开夜战备课写教案是常有的事。而批改上课所产生的各种作业又要让教师做大量机械重复的劳动。看看老师们桌上堆积如山的各种课内课外的作业本就知道了。因此,别看教师的课表上只有很少的几节课,教师实际的工作量还是很大的。
然而一个教师的工作还不仅仅是教书。所谓“教书育人”,教师更重要的任务是育人。因此,教师又必须做好许多与纯粹的“无关”的事。如:关心班集体建设,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中心活动等等。教师要为学生能安全地学习和生活负责。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好奇心强,活立充沛,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因此,教师要管理好学生,需要付出的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有个老师曾疲惫地说:“上一天班比种一天地还累。”话虽有夸张的成份,但它所反映出的教师工作量大的现象发人深思。
以上所说的还是可以公开的“正常”的日课表中的工作量。毋庸讳言,现在有许多中学都要上早读和夜课,就是中午也要安排学生“自修”,下午也要上五节课。而这些本来不该增加的上课时间里,都要求教师到班辅导。因此有的教师上完夜课回到家中就累得不想动。学生学习压力大,其实教师也很苦。因为学生从学校毕业就可以“得解放”,而教师只能在连续的过度劳累中度过自己的职业生涯。每天这样劳累,老师们怎么还能快快乐乐地上班呢!
其实我们一直在提倡“快乐教学”,要让学生在体验快乐的学习过程的同时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但很少有人考虑到也要让教师在轻松快乐的教学氛围中用发自内心的真正的快乐来感染每一个学生!我认为“快乐地教”和“快乐地学”本来就是“快乐教学”的两个组成部分。只有教师快乐了,才能带给学生真正的、好不做作的快乐。
让教师承担合理的工作量,忙碌而不紧张,充实而不机械,这样教师的教学状态也会有很大改善。上级要求“减负”,但只有给教师的压力减下来了,学生才有可能真正地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但愿“减负”的春风早一天真正吹拂大地;但愿能早一天看到学生们轻松愉快地学习;但愿能早一天看到教师们轻快矫健的步伐!
四、擦肩而过的“机会”让教师郁闷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教师也不例外。但现实中有太多的好老师的不到梦寐以求的成功。这既和上文所说的不完善的评价体系有关,也和一些软因素有关。之所以称之为“软因素”,就是指那些不能用直观的可以量化的指标来衡量的因素。如: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教师本人的社会关系、教师和领导之间的裙带关系以及某些教师吹捧领导的水平等等。(恕我直言。但存在着的东西就用不着避讳。)因该说,软因素的作用和力量还是相当大的。它有时决定着一个教师整个职业生涯的走向。软因素有积极的一面,但在现实的教学生态中他的弊端大于优点。由于它不能直观地量化,因此人的“活动”就常常成为软因素能否起决定因素的关键。在许多软因素的作用下,许多有利的机会往往会向那些善于“活动”的人明显倾斜,而领导们也往往不能公正合理地分配各种有利的机会。于是,某些教学能力不过硬的老师跻身为教导主任,某些老师用弄虚作假得来的成绩得到了教育局的嘉奖,某些老师神不知鬼不觉地居然已经被评为“某某优秀教师”……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些现象的偶然出现还可以用“人情世故”来解释,但当它成为一种经常出现的现象出现在我们原本应该纯净的教育环境中时,它就像一股浊流,威胁整个教育环境的纯洁!在如此的教育生态下,那些一心为教育而努力的好老师又怎么会有成功的喜悦?又怎么会安心地、快乐地教好书?这种失意的感觉并不能靠学生的喜爱和群众的满意来消解,只有正式的官方认可才是治疗这种失意的良药。魏书生说:“人的内心最殷切的期望就是得到别人的肯定。”这话一点没错。
然而,我也知道:要改变这种不合理的“机会分配”现象是很难的。因为人毕竟生活在复杂的社会中,逃不脱社会关系这张大网的束缚。我只希望,我们的领导们在把好机会给某个教师的时候能征求一下别的同志的意见,尽量不要暗箱操作。另外,在十分“为难”的情况下也要及时和那些“吃亏”的教师交流、沟通,并及时给以其他形式的补偿,以保护教师们的自尊心和工作积极性。这应该是不难做到的事。
当然,“和机会擦肩而过”,除了上述的原因外,也有教师自身的原因。如:有的教师虽有优点,但其他方面不够突出,能力不够平衡;有的教师几十年辛勤工作,成绩不可谓少,但偶然发生的一件事也许会让他的良好形象蒙上一层阴暗。也有的教师工作成绩虽突出,但为人处世的方式不够好,也影响了自己在同志们心中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来提升自己在同志们心中的地位了。从来机会只会给有所准备的人。我希望每一个教师都这么想着,努力着去迎接属于自己的机会!就算机会和自己擦肩而过,也不要难过,更不要意志消沉,要时刻拿着一把放大镜放大教师工作的快乐,要相信:明天是属于我的!是金子总会闪光!
教师,是一个多么平凡的职业,平凡得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老师;教师,又是一个多么伟大的职业!她承担着托起民族未来的重量!教师们快乐自信则祖国的下一代也快乐自信。因此,让教师们寻找到快乐的教学之路是多么重要!我们应当精心培养一个能让教师快乐地教学的教育生态环境。但愿有一天,我们可爱可敬的教师不再为教学生活而烦恼;但愿我们可爱可敬的老师每一天都用发自内心的微笑去迎接新一轮朝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