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历史上最快乐的老师。在《论语.述而》里有这样一段话: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至老之将至云尔。”
这一段话如果翻译成现代汉语,那就是:别人曾问子路,你的老师孔子何许人也?子路没有回答。孔子知道了这件事,就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这样回答呢:我发愤用功的时候,可以忘了吃饭,我快乐欢喜的时候,可以忘了忧愁。在这样快乐的人生里,不知不觉,我的生命已经垂垂老矣。
作为一个现代的教师,我们真的羡慕孔子的快乐到了这样的境界: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因此,很有必要探讨一下孔子快乐的缘由。
还是在《论语.述而》里有这样的一段对话:
子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孔子的学生子贡有一次问他的老师,说一个人很贫贱,但他不向富人谄媚;一个人很富贵,但他不盛气凌人,你认为这个人怎样呢?孔子回答,这个人很不错呵,不过呢,还不够,还有一种更高的境界,那就是不管是贫贱也好,富贵也好,他都会安于快乐,他都会是快乐自足,彬彬有礼的人。
一个人,在困难的环境中,如果依然快乐,那么,这个人才算得上君子。孔子对这样的人是佩服的,这种“贫而乐”应该算是孔子快乐的第一重境界。
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其中的大弟子颜回是孔子经常夸赞的。为什么呢,颜回家里很穷,缺衣少食,住在一条非常破烂的小巷子里。这样艰苦的生活,一般人肯定是要抱怨的,但颜回却自得其乐。孔子感叹道: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孔子所以赞不绝口,不仅仅是颜回能忍受这么艰苦的生活境遇,而且对这样的境遇,能安然处之。这种生活态度的本身,是孔子所要肯定的。对于这种简陋,如果是君子处之,就不会有什么简陋了,而会成为熠熠生辉的地方。看看《论语.子罕》里的这一段话吧: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孔夫子竟然想到一个叫“九夷”的少数民族的偏远之地去居住,别人劝他,这么简陋的地方,去了咋办呢?孔子不以为然,只要是君子居住,怎么可能简陋呵。
于是,我们理解的孔子的快乐,这种快乐的背后就是内心的安宁。“我心安处是故乡”,纵然是天涯海角,只要心有所托,这里就是自己的根据地。后人为孔子的快乐演绎了许多的故事,刘禹锡的“陋室”,苏东坡的“天涯”,范文正的“岳阳楼”都是这种快乐最好的注脚。孔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孔丘的意思是说,一个人虽然在贫穷的环境中也可以有快乐幸福的生活。他不是说,贫穷的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快乐。孔丘所乐的并不是贫穷的本身,只是虽然在贫穷的环境中而仍“不改其乐”。
孔子的“安贫乐道”植根在对道义的坚守上,穷且益坚,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该穷的时候,要守得了穷;该富的时候,要致得了富。这样的“心灵快乐”,是孔子所期待的。
春秋时期,有一年到了年终,孔子的学生子贡观看民众祭神活动回来,孔丘问他参加活动的那些人乐不乐?子贡回答说:“那些人可高兴了,又是叫、又是跳,跳起欢快的舞蹈,简直像发狂了!我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这么快乐?”孔丘说:“老百姓一年到头劳动,难得有这么一天的娱乐,这里面的道理你还摸不透。教老百姓只干活不休息,周文王和周武王是做不到的;当然,教老百姓只休息不干活,周文王和周武王也不会这样做。教育老百姓有劳有逸,才是周文王和周武王治理国家的根本办法呀!” 孔子的“乐山乐水”见诸于《论语. 雍也第六》:“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这是孔子赞美“知者”和“仁者”的一句话。在孔子看来,“知者”和“仁者”都是有道德修养的人,相当于我们今天讲的“仁人志士”。孔子赞美仁人志士的修养功夫,实际上是为了鼓励他的学生和广大民众都来做这种“知者”和“仁者”。这种“知者”和“仁者”既快乐又长寿,不正是人生追求的目标和最高境界么?!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喜悦、快乐、不怨恨,是一切学习、生活的第一要义。要通过学习、生活来寻找快乐、享受快乐、守护快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是孔子的弟子门人为什么会在编辑《论语》时把这一段文字作为第一章第一节。快乐是一种体验,与物质享受没有必然联系。孔子并没有反对荣华富贵,他亲口说过“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但孔子所努力告诉大家的,是哪怕在贫困当中,也要学会享受快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在任何时候都要有寻找快乐的勇气和享受快乐的心境,直到“从心所欲不逾矩”。
“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何等自由、何等舒泰、何等快乐的一种生活状态。虽然快乐只是一种体验,但孔子以为体验必有依据的原则,这就是“矩”,逾矩了,就不能自由了,就无法快乐了。
孔子心中的“矩”又是什么?就是“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其实孔子讲了那么多的义,那么多的仁,那么多的孝,并不是要压制快乐,恰恰相反,他是为了守护快乐。有了这些义、仁、孝,快乐就有理由了,就有依据了。
他所讲的“君子”,就是快乐的人。“君子坦荡荡”、“君子泰而不骄”、“君子道者三,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你看,君子胸怀宽广、仪态安详、谋断有节,有着健康的心理,快乐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