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中,个人的需要也好,社会的需要也好,都必须符合社会对个人提出的基本要求。否则,人们就无法在这个社会上生存。小动物在很少的时候就能进行自我控制,譬如,小狮子能在原地不动声色地隐蔽起来,一直等到父母的归来,遇到危险时甚至能一动不动呆几个小时。为什么?有人说是本能,或者遗传。那么,在野生的牛马中,刚出生的小马,甚至能在几分钟内起来,并在几个小时内跟随父母慢跑,这种行为可以说是一种本能,但是,当父母发出危险信号时,这两种小动物为什么都能在原地一动不动?这就是父母给他们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这个年龄段,如果他们不听父母的警告,就可能丧命。因而,这种要求不仅是无情的,不容争议的,也一种铁律。人类的生存环境由于没有那么恶劣,也由于人类的文化与文明,尤其是人类的溺爱,这种铁律被淡化了,甚至被遗忘了,因而,把这种铁律变成了一种原则。在人类的教育活动中,虽然违背原则并不能立即带来严重的后果,但是,会让人犯错误却是不容置疑的。
在自然界,动物们的生存与竞争都是无情的,赤裸裸的,来不得半点马虎。而在人类的社会中,由于产生了文化与文明,人类社会的生存与竞争变得不那么原始、残暴,更重要的是,人类有许多不切实际的幻想和追求。因而,也就提出了许多不重要甚至是可有可无的要求。在生活中,有些父母把孩子当作宝贝呵护,当作物品展览,当作成绩炫耀,当作工具使用。在学校,把学生当作知识仓库日装填,当作学习机器摆布,当作考试奴隶训练,当作劳改对象整治等。这些要求对于孩子们的成长不仅没有好外,还会带来一系列不良的后果。因而,这些要求是不正当的,不科学的。实际上,正是这些不重要,但内容繁多的要求,使一些人类生存和竞争的基本要求,基本原则往往被忘掉了。譬如,健康成长原则,全面发展原则,发挥优势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等。所以,在教育活动中,如果不能辨别这些不正当的要求,不能禁止或抵制这些不切实际的要求,那么,对于学生来说,后果将是灾难性。因为一个人如果失去了独立判断的头脑,没有了独立思考的习惯,没有了独立自主的意识,在学习和做事面前没有了信心和追求,这样的人,不用说为社会创造财富,自己的生存都成问题。
从幼儿到儿童,也就是说,从一岁到十二岁,这个年龄的人,需要教育,需要培养。因为这个年龄段的人还没有独立的头脑,还不能辨别许多事物,更不能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因此,需要成年人的启蒙、引导、鼓励、训练、支持和帮助。由于他们天生好学,对外界的事物充满好奇,对于各种事物总想探索、尝试,并以自己的方式积累经验,学习知识,因而,他们的行为和心理往往得不到成年人的理解。譬如,在儿童眼里,几百元的玩具与几十元的玩具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他们注意的是玩具的外观和性能,数量和新旧程度,但是,并不在意它们的档次和贵贱。同时,他们又天生好动,这种好动许多成年人并不理解,常常被误认为是一种不正常的行为。即人们常说的多动症。实际上,大多数孩子并没有这种症状。好动,是他们为了满足身体生长发育的需要,好学,是他们为了满足精神成长的需要。正是有了这些需要,他们才会有自己的兴趣,自己的追求,自己的求知欲望,自己的好奇心等等。如果教育工作者不知道这些最基本的需要,那么,对于学生们的各种思想和行为就会常常感到莫明其妙,感到不可思议。
当我们面临需要学习的儿童或者青少年时,许多问题就会迎面而来。譬如,我们要教他们什么?他们能理解吗?能接受吗?他们喜欢吗?他们将来能用得着吗?等等。这些问题都很具体、很现实的。只有当我们把这些问题都看清楚了,都研究透了,教什么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成年人总想按照自己的想法,自己的逻辑,自己的追求和梦想,去要求学生们,去训练孩子们,却很少考虑学生们的感受,很少了解孩子们的世界,这是造成教育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人,尽管他们还是一个未成年人,但是,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追求,有自己的个性和喜好,有自己的特点和背景,因此,在决定教他们什么的时候,必须从他们的现实情况出发,在尊重他们的选择的前提下,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优质的精神食粮,这样,他们才能健康地成长。不懂这些就是不懂教育,违背了这些,就是违背了教育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