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在线留言 | 网站帮助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取回密码>>
课题研究首页 | 课题报告 | 论文展示 | 合作学校 | 特聘专家 | 活动策划 | 征文大赛 | 世界之窗 | 全民讨论 | 经验交流
  课题研究 - 全民讨论 - 文章内容
中小学教师教育惩戒观的调查研究_惩戒阻力

上传:admin 审核发布:admin 更新时间:2011-12-29 22:40:29 点击次数:1323

论文导读::编制调查问卷“中小学教师教育惩戒观调查”。赞成但尽可能回避惩戒。但知行不一。惩戒方式较为单一。惩戒阻力巨大。
论文关键词:中小学教师,教育惩戒观,赞成,知行不一,惩戒方式,惩戒阻力

  一、问题的提出
  惩戒,即通过对不合范行为施与否定性的制裁,从而避免其再次发生,以促进合范行为的产生和巩固。“惩”即惩处、惩罚,是其手段;“戒”即戒除、防止,是其目的。[1]换句话说,“惩戒”指的是借助于对不合范行为进行处罚来达到戒除和教育的目的,强调的是采用否定性制裁的教育效果,注重其戒除不良行为之目的的达成。在本研究中,教育惩戒指的是,教师为了维护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秩序、保障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以国家的法律法规为依据,针对学生做出的违反学生行为规范、破坏学校规章制度的行为而行使的一种教育方式;教师的教育惩戒观指的是教师对教育惩戒所持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态度。
  教育惩戒问题一直是教育界乃至全社会争议较大的话题。在理论界,关于对学生的违规行为要不要惩戒以及如何惩戒的争论一直是热点,当前争议的重点已从教师可不可以使用惩戒这一手段转到在教育中究竟应该如何行使惩戒。已经有不少教育专家以及社会上的有识之士撰文赞同“没有惩罚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2]《中国教师》、《当代教育科学》等杂志组织开展了广泛的讨论,帮助教师正确区分合理的惩戒和体罚以及变相体罚。基本达成共识的是,惩戒是教师的合法权限,教师基于教育上的目的可依有关规定对学生实施惩戒(管教),但不得体罚;超出合理而必要范围的惩戒即应认定为体罚,如长时间的罚站或者保持特定的姿势等。[3]
  而在实践方面,作为教育惩戒实施具体操作者的教师,对于教育惩戒的认识和态度则远未明晰。事实上,教育惩戒的问题,已经不单是一个需要在理论上厘清的问题,更是一个在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当下,一方面教师因管教学生而遭其欧打甚至杀害、遭遇家长胡搅蛮缠的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学生违纪违法行为则不断花样翻新、日趋严峻。在这一背景下,中小学教师敢不敢、愿不愿意、会不会实施教育惩戒?他们对教育惩戒实施的真实态度和想法如何?弄清这些问题惩戒阻力,对于实施素质教育、特别是贯彻落实新《义务教育法》精神将大有裨益。
  二、研究对象与主要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为福建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的教师。
  (二)主要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教师惩戒的文献资料,特别是对教师惩戒行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研究和思考论文网。梳理教育惩戒的概念及理念,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调查研究的框架。
  2、问卷调查法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编制调查问卷“中小学教师教育惩戒观调查”,以福建教育学院2009级和2010级部分函授学员为问卷调查对象,其中有小学教师218人,中学教师190人,共发放问卷408份。回收403份,有效问卷398份,问卷回收率为98.8%,有效率为98.7%。
  3、访谈法
  根据研究的进展采取了两种访谈策略。研究起始阶段,在福建教育学院各类教师培训班里选取教师个体进行开放式访谈,了解他们对教育惩戒的认识以及在教育惩戒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研究后期,结合问卷调查结果,拟定详细的访谈提纲,实施结构式访谈。访谈对象仍以学院函授学员为主,主要选取教育管理本科专业(中学)和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部分教师;同时以“福建省‘十一五’第六期高(完)中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福建省‘十一五’第二期小学骨干校长培训班”部分校长为访谈对象,从校长眼中了解当前教师实施惩戒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听取他们关于破解惩戒难题的方法和建议。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以及访谈结果的梳理,我们不得不承认,作为一种教育方式,惩戒在教育实践中的地位正日渐衰微,教师的惩戒权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处在淡化或者流失状态;教师对教育惩戒的心态是敏感而又矛盾的,教师驾驭惩戒这一手段的能力有待提高;普遍认为当前实施教育惩戒来源于社会、家长、学生的阻力巨大。
  (一)赞成但尽可能回避惩戒
  “科学有效的惩戒是一种真正为学生负责、全面体现学校育人功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绝大多数受访教师都旗帜鲜明地支持和赞同这一观点。有人形象地把赏识和惩戒比作阳光和风雨,学生的成长需要充足的阳光惩戒阻力,但经历过风雨的生命才会更健康、更强壮。几乎所有的教师都认可“合理的惩戒不仅是合法的,而且也是必要的,它将有助于形成学生坚强的性格,能培养学生责任感, 能锻炼学生的意志,能培养学生抵制和战胜引诱的能力”。[4]这一结果在问卷调查中也得到了证实(见表1、表2)。
  表1: 教师对惩戒的态度
  


 

您赞成对违规学生实施惩戒吗?

赞成

不赞成

说不清

98.7%

0.5%

0.8%

表2: 教师对惩戒权的认识
  


 

您认为教师有惩戒权吗?

没有

说不清

95%

3%

2%

从以上表格中我们不难发现,95%以上的教师赞成惩戒也认同教师拥有惩戒权,但耐人寻味的是,当被问及“学生违规时,您会实施惩戒吗?”只有四分之一稍强一些的教师在学生违规时会采取惩戒这一教育措施,却有一半的教师明确表示“不会”(见表3)。也就是说,绝大多数教师是认可惩戒这一教育手段的,但在现实中他们不愿意、不会或是不敢使用。这一结果在访谈中也得到了验证。
  表3: 教师对违规学生的态度
  


 

学生违规时,您会实施惩戒吗?

不会

视情况而定

26.9%

51%

22.1%

教师为什么要回避惩戒呢?访谈中,有校长对这一问题苦笑而不答,似乎答案显而易见,又似乎一言难尽。的确,在当前这一时代背景下,教育早已不再单纯,何况一直就有争议的惩戒。教师回避惩戒的原因,有社会舆论方面的,有制度法规方面的,有教师自身素养方面的,归根结底,还在于教师有其深深的担忧——怕损害学生身心健康,以致损害自身利益。
  访谈中一教师说,“现在的学生都是温室里的花朵惩戒阻力,太脆弱了。不仅打不得、骂不得,甚至看不得——你多看他两眼,他就觉得你给他压力了,他就心灵受到伤害了”。这反映出现实中个别教师由于惩戒不当导致学生肢体伤残、精神失常、发疯甚至自杀的案例对其他教师的影响很大。比如一巴掌打出永久性耳聋、一拽拉就弄出个骨折、让写检讨就自杀等极端事件在教师中广为传播,耳闻目睹的种种现状,让教师对惩戒心有余悸;如因惩戒被家长告状、记者采访,往往一告一个准,老师会挨上级的处罚,或者罚钱或者师德处分。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将惩戒当成不敢碰的“高压线”就在情理之中了。而我们认为,简单地将学生遭受挫折后的不当行为与心理反应都归因于惩戒教育是不正确的,至少是片面的。少数极端案例的出现与惩戒的方式不当、惩戒的程序不规范有关,不能因噎废食,因此否定惩戒的积极意义。
  (二)惩戒指向明确,但知行不一
  对于何种行为应予以惩戒,教师的态度很明确。对于“上课不认真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在校辱骂同学和老师”“打架斗殴”“玩高危险性的活动”等学生在校的违规、违纪行为,主张应实施惩戒的教师均在95%或以上(见表4)。这表明教师对教育惩戒的指向是很明确的。但与此同时,教师对于“您曾经对何种行为予以惩戒”的回答则与他们的认识有很大的不同,对于同样的问题教师选择的比例普遍要低得多。这又从另一侧面佐证了教师“赞成但不愿、不敢惩戒”。
  表4: 教师认为何种行为应予以惩戒(多选)
  


 

认为应予以惩戒的行为

曾经予以惩戒的行为

上课不认真听讲

不按时完成作业

在校辱骂同学和老师

打架斗殴

玩高危险性的活动

其他

95%

95%

96.2%

98.7%

96.7%

7.8%

24.4%

25.6%

34.2%

59.5%

64.1%

5.8%

教师坚信学生违规、犯了错误就应该受到惩戒,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正像小树的成长不能没有修剪论文网。然而,实际实施惩戒的教师不多,表现出知行不一的现象。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相当部分的教师放弃了自己的惩戒权,对部分学生的违规违纪行为放任自流。调查显示,对于“上课不认真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惩戒阻力,只有四分之一左右的教师会采取惩戒措施,他们中的多数为中学教师,原因是“害怕影响班级成绩”;而小学教师则大多选择放任不管。对于“打架斗殴”“玩高危险性的活动”的行为,中小学教师选择出手管教的比例要高不少,这主要缘于当前全社会对学生安全的高度重视,教师“害怕出安全事故”。这表明,教师运用惩戒这一教育手段已有相当的功利性和思想认识障碍。我们认为,惩戒行为只要是顺理合法,以不违背师德要求、不伤害心灵、不损害人格为底线;惩戒的目的是为了教育,惩戒的背后是深深的期待与真诚的关爱,教师就应该大胆地该惩戒时就惩戒,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预期效果。
  (三)惩戒方式较为单一,且随意性大
   在教育惩戒手段的具体运用上,教师最常使用的惩戒方式类型集中在言语责备型,任务型、兴趣剥夺型等方式则涉及很少,显得较为单一;同时,教师使用过的惩戒方式也多以批评、抄书和罚站为主,且在使用过程中一般没有一定的标准和程序,而只是按自己的意愿,随教师的性情爱好而进行。
  表5: 教师最常使用的惩戒方式类型
  


 

您最常使用的惩戒方式类型为

言语责备型

任务型

兴趣剥夺型

体罚或变相体罚

其他

91.7%

5%

1.3%

2%


 

表6: 教师使用过的惩戒方式(多选)
  


 

您使用过的惩戒方式为

罚站

抄书

善意批评

辱骂

其他

95.2%

51%

6.5%

88.7%

9.3%

10.6%

对于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教师使用过的惩戒方式,调查表明,涉及体罚学生的例子也不在少数,而且形式与花样不断翻新,除了打骂、罚站、罚抄等一般做法外,还有罚跪、罚爬、罚劳动,甚至揪耳朵、捏鼻子、打手心、掌嘴、扇耳光等行为。
  教师使用什么样的惩戒方式惩戒阻力,往往和教师的个人性格、修养和职业道德有关。在当前有关法律不完备的情况下,教育惩戒的行使更是主要依靠教师的个人素养。在教师最常使用的惩戒方式类型中,实践表明任务型、兴趣剥夺型的惩戒方式往往具有良好的教育效果,但这类方式的使用要求教师要更好地掌握教育教学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具备更高的教育机智和对教育的使命感、责任感。从教师最常使用的惩戒方式类型中任务型、兴趣剥夺型等方式的缺失,以及使用过的惩戒方式主要是批评、抄书和罚站的现象,我们不难分析出教师应提升惩戒艺术,提高自身的综合教育素养。
  (四)惩戒阻力巨大,来源于多方面

调查中,教师们普遍反映实施教育惩戒的阻力巨大。认为阻力相当大的教师有61.1%,其中26.9%的教师甚至认为大到无法承受;没有人认为实施惩戒没有阻力。
  表7: 教师对实施惩戒的阻力的感受
  


 

对实施惩戒的阻力的感受

相当大无法承受

相当大可以承受

阻力不大能承受

没有阻力

26.9%

34.2%

38.9%

教师们普遍感受到的阻力都来自哪里?调查显示,在中小学教师的感觉里,社会各界人士几乎都在或多或少地抵制惩戒教育的正常开展。
  表8:实施惩戒的阻力来源
  


 

您认为教师实施惩戒阻力最大的一项来源是

学生本身

家长态度

教育行政

媒体舆论

法律法规

27%

28.4%

5.8%

34.2%

4.5%

首当其冲的是媒体舆论。现代新闻媒体对社会舆论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越来越大。然而,一些媒体往往基于自身利益考量而不顾事实真相和教育的正确方向,其报导在某些程度上抵制了惩戒教育的正常开展,片面夸大教师的一些不当惩戒行为及其后果,混淆了公众的视听,引起了大众对教师的偏见,由此对教育惩戒权产生了误解,认为它只是教师实施专权的一种手段。
  学生家长是反对教育惩戒的重要力量。在访谈中了解到教师来自家长方面的阻力正在呈上升趋势。当前我国的家庭以独生子女居多,孩子往往承载了一个家庭全部的厚望。很多家长虽然能从理性的角度承认教师的惩戒权,认为孩子的成长需要管教;但在感情上,还是将子女视为自己的私有物,丝毫不能容忍他人予以“侵害”。教师合理的惩戒行为受限。
  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领导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在教师实施正当的惩戒教育遭到非议时,不是竭力维护教师的合理教学行为惩戒阻力,而是不惜惩处教师以达到息事宁人的目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教师实施正当惩戒行为的积极性。同时,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大趋势是倡导教师珍爱学生、善待学生,强调教师要对学生多鼓励、多赞扬,这种价值取向也限制了教师合理惩戒行为的开展。再者,缺少可参照的法律法规的规范,尽管法律没有否定惩戒这一教育形式,然而由于法律规定并不具体,实践操作中缺乏相应的程序和判定标准,多数教师只能以观望的姿态对待惩戒了。
  不容忽视的是,有27%也就是四分之一强的教师认为阻力来自于学生本身。这一结果值得我们深思。年幼的学生何以成为教师实施教育的阻力?很多教师表示学生的脸皮厚了,在面临批评的时候或是嘻嘻哈哈、或是沉默不语,这种反映让教师进退两难,心理失落感很强;另一方面,教师们的回答最有代表性的是“现在的孩子是温室的花朵,经受不了半点挫折,心理承受力差。”这些都应该是浮于表面的,深层次的原因还有待进一步调查研究论文网。
  四、对策与思考
  合理惩戒的存在是必要的。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直接执行者,如何合理而有效地实施教育惩戒将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但由于观念的偏差,教师在行使惩戒权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惩戒观,使教育惩戒走上合理合法的正常轨道。
  (一)提高全社会对惩戒教育科学性、教育性的公正认识
  教师的教育惩戒观受传统观念及社会舆论的制约。因而有必要设立中介组织对全社会加以恰当引导,使人们从观念上能接纳并了解惩戒权,同时对惩戒权行使予以必要监督。我们应该看到,只有加大对教育惩戒的合理宣传,提高大众的法律意识,对教育惩戒形成积极健康的导向,在全社会范围内提高对惩戒教育的公正认识惩戒阻力,教师可以光明正大地行使教育惩戒权之时,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加强教育培训,提升教师驾驭教育惩戒的能力
  无庸讳言,当前我们的教师队伍素质良莠不齐。对于一部分具有丰富教育教学经验和具备一定的教育理论素养的教师,当能很好地看待和实施教育惩戒,体现出以“惩”育“戒”的高度教育智慧;而相当数量的年轻教师和为“应试教育”所累的教师,却难以娴熟地驾驭教育惩戒。事实上,我国的师范生在校学习时并没有系统的学习了解教育管理方面的知识,在职后也很少有学校定期对教师进行正规的学生管理方面的培训与交流,这必然造成教师教育惩戒能力的不足。因此,加强教育培训,提升教师的教育智慧是改变教育惩戒现状的重要前提。
  (三)制定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规定教育惩戒的标准和程序
  对于当前教师不合理使用惩戒的问题,作为实践指导的政策法规不能再保持沉默,一味回避,而应通过相应的立法给予规范,将其行使限定在法律允许范围内。我国现有的《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明令禁止了体罚,但对“体罚”、“变相体罚”和“其它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也没有明确的界定,实践操作中依然缺乏相应的判定标准。
  惩戒标准是合理实施惩戒的依据。没有标准就不能断定哪些属于合理的正确的惩戒,也不利于各方的权益保护;而惩戒程序应当具体,使教师明白哪些情况可以惩戒,哪些情况须交由上级处理。
  [1] 劳凯声.变革社会中的教育权与受教育权———教育法学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375.
  [2]孙云晓.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http://www.people.com.cn/2002-10-28.
  [3]施丽红 吴成国.论教师惩戒权存在的必要性及实施[J].当代教育科学,2006(4)34-36.
  [4]陈先法.教师惩戒权行使模式新探[J].中国教师,2007(2)49-50.
  [5]张世忠 梁学功.如何把握惩戒教育的度[J].中国教师,2008(1)55-56.
  [6]李妮娜.学校管理中使用惩戒的几个基本原则[J].当代教育科学,2007(2)20-22.
  [7]杨朝 孙金枝.当前形势下的教师惩戒权[J].河北教育,2007.(1):16-18.
  [8]董新良 李玉华.关于基础教育阶段教育惩戒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8)17-20.

评论区  
当前1/1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最末页 直接到 页  共 0 条记录
 
最新课题
魏书生:教育就是发现优点,守住....
《射雕英雄传》其实是一部教育真....
教师要在教学反思中成长
认识“当代教师的三项历史使命”
创新德育工作,大力推进课改,铸....
鹿马桥中学心理辅导成功案例
鹿马桥中学206班自治班会小结
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
让“德育自治、智育合作”之光闪....
鹿马桥中学德育工作汇报
东安一小实验学校德育暨课改工作....
禁令能拦住幼儿园“小学化”?
热门课题
农村中小快乐高效教学方式研究开....
快乐高效教学方式研究课题报告(....
快乐学习问卷调查(学生填写)
斯芬克斯之谜——“人,认识你自....
各科导学案模板精选/各种最新教....
著名作家王朔:是什么把中国人变....
《中小学生快乐学习•....
高效课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如何整合小学科学课程的三维目标
实施语文快乐高效课堂教学存在的....
课题调研报告《我们不能视而不见....
暑期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上一篇]名师何以难炼成
[下一篇]我国古代的教育惩罚及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关闭窗口]
 
关于我们   |   网站帮助   |   版权说明   |   后台管理   |   在线联系
lxw863.com版权 东安县乐学互联网工作室 通讯地址: 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白牙市镇文生路11号 425900
邮箱:lzm6308@163.com  联系QQ:534386438  备案信息:湘ICP备19025487号 
技术支持:广州市今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