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样,在官吏腐败的大环境下,有良知的教师清楚有哪些教师有师德问题,也不方便多指责同事,毕竟,他们败坏师德所得到的利益与官员相比很少,也有难处。但中国教育就这样继续下去?官员只要学生分数,有些教师也就只给他们分数。
教育要靠教师、家长、社会三方的合力。媒体包括社会公众对中国教育和中国教师的痛加指责,还因为中国教育缺乏一个高效率、透明的制度。在政府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如果中国中小学信息全面公开化,把学杂费、择校费等全部用在教育上,家长和社会一般是通情达理的,但这一切并没有做到。结果,一是各个学校都想尽办法多获得一些份额,包括用不正当手段。中国的校长和教师还会不知道现在中国中小学教育已经走上邪路,压得学生做题和考试太苦太累,教师也太苦太累,不如大家都不要用各种手段逼迫学 生多做题。但你不这样做,别人这样做了,学校就要面对声誉下降,招生、资金不足,教师收入下降等的困境。毫不奇怪,中国中小学的应试教育是愈演愈烈。这样,中国中小学教育的效果只是太苦太累,做题做得滚瓜烂熟,但许多很重要的教育特别是研究性学习就根本没有进行。
总之,中国中小学教育,制度缺乏公正、高效率和透明度,而政府投入不足进一步加剧了不公平和效率低下。教师累学生苦,心里又知道教育效果不佳,难受,心态被扭曲严重。
中国现在的媒体记者、家长们大多是在学费低下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中的一些人当然觉得中国中小学收费太高,是乱收费,是暴利,并对中小学教师很不满意,甚至潜藏有怒火。但实际上,大多只是弥补了政府投入不足的亏空甚至还没有弥补上。一些人甚至认为交了那么多钱,学校、教师就应该负全责,但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中国要实行西方发达国家那样的教育,不说家长、社会的理解,光是政府需要增加的资金投入,就是十年内恐怕都难于做到的。而且,限制新闻自由导致许多关键(资金投入、资金使用)信息没有被公开,教师的职业道德的降低,民众的高要求、媒体的追求耸人听闻效应 还导致对中小学教师所存在问题的夸大,还把民众对中国教育的怒火部分转嫁到了教师头上,加剧了社会对教师评价的降低。我坚决赞成并努力争取新闻自由,希望媒体在这种情况下,千万要注意客观、理性,因为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在目前中国做不到的情况下,教师必须有师道尊严,缺少了对教师的尊重、信任,中国中小学教育的最大优点:教师能够在尽量少的时间内教给学生尽可能多的知识也会丧失,只剩下最后的优点:大 多数普通教师在逆境中的艰苦努力和民众重视教育的传统。但大多数普通教师在逆境中,艰苦努力还能够继续多久,谁都能够估计出来。王选院士曾经对中国知识分子价廉物美的说法做过评论:价廉久了,物就不美了。
中国中小学教育早已经陷在一个恶性循环中。黄玉生校长的惨死,只是这个恶性循环的一个方面问题突然爆发:由于政府投入不足和砸铁饭碗、只看学生分数的量化考评制度,教师们的收入、饭碗、声誉等与学生分数挂钩,压力过大,不少教师心态被扭曲,讨厌不但降低他自己分数还破坏班级教学和影响其他同学的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又不能开 除学生,极大加剧了以前并不明显和不严重的体罚现象,民众、媒体平等权利意识的上升导致这一切容易公开,再加上一些地方农村教师收入不足够吸引大学毕业生,但在农村中教师的收入还是可以的,一些有权官员就让不合格者担任教师,进一步加剧了这些 现象,包括加剧了性骚扰和强奸女学生事件的增加。中国的教育官员们拿不出治本的办法,唯一的手段是下令严禁和严厉惩罚,因此,黄玉生校长不愿意承认体罚了学生,因为承认的后果很严重,很可能受处分甚至被敲诈(如果郑缘波和小华在这点上说的是真话,黄玉生校长否认打了小华)。贫穷的郑缘波就拿起菜刀,血案发生。
怎么办?标本兼治。治本的办法是提高政府资金投入,还有实行乡镇、县的地方自治和直接选举,政务信息全面公开化,包括直接选举产生学校董事,废除砸铁饭碗、只看学生分数的量化考评制度,实行终身教职制度,教师民主自治,信息全面公开化。这样,中国教育政府资金投入更多,资金使用效率更高,降低教师、社会民众的重负,使他们 能够有更良好平和的心态,打破这个恶性循环。
总有些学生,在课堂上是害群之马,若放到社会上就可能祸害社区,尤其是在城市的教育薄弱学校中比较集中。这样,惩罚教育包括开除甚至暴力惩戒是必要的,但是,不宜由教师体罚学生,而且义务教育法的规定也必须执行。城市中办法很简单,办一个特殊学校,学生有恶劣暴力行为或重复的暴力行为以及其它重大恶劣行为,就立刻从普通学校开除,送入特殊学校,学校的特殊在于警察多,课堂里面有一个教师外还有一个警察,若学生在学校内如课堂上等地方再有恶劣行为,由警察直接用警棍惩罚。这个办法的实行尤其需要注重程序的公正、规则清楚明白,学校与家长的相互信任和理解,需要学校资金使用情况的信息全面公开化。但农村怎么办?很难办。任何事业的发展都需要相互尊重和信任,但教育事业尤其重要。
徐建新(江西省德兴市一中) 邮编:334200
EMAIL: kongfuzi2@tom.com kongfuzi2@163.com
2005-1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