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惩戒教育:约定,约束,约成(4) |
|
上传:admin |
审核发布:admin |
更新时间:2011-12-30 22:09:33 |
点击次数:904 |
|
随着社会发展和学校民主化进程的推进,以及人权保障运动的兴起,现代社会的绝大多数国家先后通过立法禁止体罚。美国50个州中,目前已有21个州立法禁止体罚,其他州则无明文规定。按照“法无禁止即可为”的通则,仍然存在惩罚教育和体罚现象。
综合分析这些惩罚教育现象,我们认为,惩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有其存在的合法性、合理性内容,其共同的特点是:事先约法三章,公开透明,共同遵守;执行有章可循,不折不扣,人人平等;事后个别关心,集体启发,总结提高。
对照这样的标准,西点男孩训练中心所采取的一些惩戒教育措施,无论从动机、过程、结果来看,都应该属于惩罚教育范畴,简单地贴上一个“体罚”或“变相体罚”的标签而大肆炒作,进而依据媒体的炒作而采取行政手段,将其一棍子打死,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偏听偏信了。
惩戒教育手段,是教育实践中的一剂猛药。只有良医才敢于并善于采用猛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西点男孩训练中心开办之初,并没有想到用鞭子,只是半年后发生的一件事情,才促使万老师反复考虑,并最终采用三项惩罚教育手段。
2004年7月16日,有一个二年级的西点男孩,喝中药时不小心将中药溅到另一个新来的男孩身上。被溅的男孩依仗自己比对方大,怒不可遏地端起汤碗,用中药从头到脚将对方淋了个透。当被淋的小朋友哭着告诉生活老师时,这个四年级的大男孩竟然抡起巴掌,狠狠地打在对方脸上。万老师听到后很是气愤,一向和气的她随手拿起一根塑料材质的跳绳,叫来那个四年级的大孩子,责问他:
“你自己认为刚才的行为该不该受罚?”
“是他先溅到了我的衣服!”
“承认是他先溅到了你的衣服,你认为应采用你的报复行为,还是应采用其他更合适的行为?”
男孩不再申辩,承认自己做错了,必须为自己的严重错误行为负责。万老师让他脱下上衣,双手抱着头,趴在墙边,在他的背上抽了一鞭。
这一抽,把所有的孩子都给震慑了。
鞭子抽过后,万老师马上打电话告诉这个大孩子的家长,告知为什么让孩子挨了鞭子。这位家长也是老师,听了情况介绍后,表示说:“我们在家里打得还要厉害,毛竹片都打断好几根,这根跳绳打下去又不痛的,没关系,万老师,我们绝对相信您。”
经历过这次事件后,万老师决定将惩罚教育手段列入西点男孩管理条例,并采用风声大雨点小的策略。即,对孩子们教育警示时,说在明处,牢记在心,但绝对限定惩罚教育手段的实际使用范围和执行过程。稍后,更增加了申辩、担保程序,就是尽量减少惩罚教育的使用频率,尽量扩大惩罚教育手段的心理警示作用,唤醒孩子们的责任意识。
万老师从来不否认,也不回避西点男孩训练中心采用惩戒教育手段。其结果,在西点男孩家长和新闻媒体中,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反响。
几年来,家长们对于西点男孩训练中心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尤其是惩戒教育手段,普遍认同,大力支持,没有一起投诉或反对意见。因为他们知道,万国英和西点男孩训练中心的老师们对孩子们倾注了99%的爱心,采用了1%的适当惩罚措施。
遗憾的是,很多新闻媒体在报道西点男孩训练中心过程中,出于“狗咬人不是新闻,只有人咬狗才算新闻”的猎奇心理,将99%的爱心忽略不计,而专注于1%的惩罚,只顾一点不及其余。更有甚者,在完全没有实地采访的情况下,仅仅依据其他媒体专注于1%的惩罚内容,凭借着想象,借题发挥,上纲上线,再次放大那1%的内容,达到所谓耸人听闻、吸引眼球的目的,从而将西点男孩训练中心妖魔化了。
万国英也在不断反省自己的教育培养方式,多次表示西点的这根“鞭子”迟早是要收起来的。实际上,这根鞭子绝大多数时间是躺在抽屉里的,很少有被拿出来的机会。因为它的存在,对孩子们心理的警戒作用远远大于被具体实施。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作者在收集整理并咨询研讨有关惩戒教育、惩罚教育措施过程中,发现凡是从抽象的教育学理论出发,着眼于纯粹的教育理论研究者,都对体罚、惩罚、惩治、惩戒持全面否定态度;凡是从事具体教育实践者,包括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为人之师,为人父母,都倾向于认可惩戒教育。当然,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严格区分“体罚”与“惩罚”的界限,在绝对尊重学生人格和发自心灵深处的爱的基础上,认真把脉,仔细诊断,找准穴位,大胆用药,治病救人。
这种教育学理论与教育实践活动相脱离的现象,暴露出我们的教育学理论研究回应社会现实问题能力的气短虚弱,掩藏着我们的教育行为中存在着大量的人人皆知无人敢言的潜规则。
当学校应试教育在培养乖巧听话,奖励细腻精致,淘汰特立独行,嫌弃异想天开的时候,我们这个社会中真正禀赋异常,具有创新开拓的能力和激情,都被窒息了,休克了。当一个个资质聪颖、调皮捣蛋的男孩子,从幼儿园蹦蹦跳跳地走进小学,二、三年级开始受到女教师们的嫌弃,小学高年级就被淘汰出局一批,初中再被淘汰一批,到高中阶段能留下来的都成了没个性、没脾气,甚至其所谓学习成绩优秀者都是带着几分女性味、娘娘腔的男人时,我们的教育学理论研究为什么没有声音?我们的教育行政部门敢于承担责任吗?
当这些遭到学校教育淘汰的男孩们,出于捍卫人性尊严的需要,对于不公正的教育进行拒绝、反抗、叛逆的时候,真正受到伤害的是这些孩子们自己呀。他们带着被学校教育所扭曲的、被社会恶习所污染的灵魂和身躯,徘徊在学校与家庭的边缘,彷徨在光明与黑暗的歧途,我们的学校把责任推给家庭,家庭把责任诿卸给学校。而公有制学校实际上是一个没有责任主体的国家、社会化身,加之我们的法制不健全,家长们只有自认倒霉。万国英创办的西点男孩训练中心,不是专门收治这些被淘汰出局的男孩机构,但是,他们挽救了很多这些即将被淘汰出局的男孩子们。在救助这些不幸被沾染上诸多恶习的男孩的时候,他们公开设置了一些有限的惩戒教育措施,有理,有利,有节,用于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这是教育实践的客观实际使然,是对教育培养对象真正负责任的态度表现。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