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上海市对使用了20多年的《中学生守则》进行修订,其中,《守则》第一次提出了“孝敬父母”、“珍爱生命”、“文明上网”、“远离毒品”等新的要求和规范。
据了解,原来上海市使用的《中学生守则》,是1981年由当时的国家教委制定的“全国通用”版。20多年的社会变迁,其中的很多要求不符合时代发展,此次修订也是上海市的首次修订。近日,根据新修订的《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进行了修订并已下发到部分学校,《规范》为中学生日常行为提出了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要求。日前,记者专门走访了上海师范大学德育学教授、基础教育处处长钱源伟,请他谈谈上海市修订《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意义和作用。
记者:新版上海市《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当代中学生行为指南,您对这些规则的总体感觉如何?
钱源伟:从这些实施细则来看,我的总体感觉是更具有时代性、针对性、国际视野和区域特征。
中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是德育的基础工程,从人的素质培养角度来看,中学生行为规范教育重点应着眼于让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步确立起一种自觉学习、自觉遵守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的规范意识和法制意识,学校不仅要在智力上教育学生,更应该把大量的精力放在学生的人格教育和培养上,我认为这是道德教育的根本所在。这些守则和规范的最终目的是要让青少年在人际交往、社会活动中,主动自觉地用道德规范、法律规范约束自己,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中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培养的是未来的接班人,德育守则必须与时俱进,这次修订充分浓缩了现代教育的精神。
——时代性:《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具体落实《守则》的各项规定,《规范》的时代性特征十分明显,如“培养高尚、健康情趣”、“文明上网”等。
——国际视野:其次,《守则》的国际视野也很明确,“尊重外宾,增进国际理解”,这是首次被写入中学生行为规范中。前一段时间对此还曾有很大争议。尊重外宾,在新时代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我们应该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新中国公民,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培养青少年具有自己独立的国格和人格。增进国际理解,也体现了国际间的包容性,这主要指既不能自高自大,也不能自卑。我认为这一条款,应该从跨国际文化的角度来理解。
——区域特征:同时也具有地域特征,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规范》中对学生穿着打扮的规定,比如染发、化妆等,估计也只有像上海这样一些发达城市才会有这种现象,经济欠发达地区不一定会出现。
记者:20多年后上海市首次修订《守则》和《规范》,您认为其中最大的改变在哪里?
钱源伟:珍爱生命和强调社会责任感无疑是最大的改变。
在我们的工作中发现,青少年的自杀率有逐步上升的趋势,而且年龄也有低龄化倾向。对自己生命的不珍惜,反映了学生生命意识的淡薄,这不仅是一种人格的不完善,也可以看出社会、学校在“生命教育”上的薄弱。马加爵一案就是很好的例证,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从此案中还有一点值得探索,那就是大中小学的教育衔接问题。有些学生进了大学,或者因为家庭背景、或者因为学习成绩,也有因为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会产生巨大落差,由此产生心灵扭曲、自卑等心理问题。我们应该多想想,在这方面学校是否可以提供更多的人文关怀和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由此看出,珍爱生命所引申的内涵和外延都相当重要。
新守则的要求比以前高了很多,“诚实守信”、“珍惜资源”、“讲究公共卫生”等社会公德要求得到了重视和强调,而热心“公益劳动”和“公益活动”也被写进了守则。这些要求都说明,只成为守纪律、爱学习的“好学生”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具备遵守社会规则和为社会服务的意识。
新修订的《规范》共有63条,比原先增加一条。“外出游览,要尊重当地民族风情和习俗,遵守当地一切规章制度,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注重自身形象,注意安全。”这些内容,无疑是体现了时代进步的要求,反映了社会文明程度提高对社会公民素质的要求。
记者: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条款已经不适应新情况,需要删改,有些则需要补充,“文明上网”就被列入《规范》中,您认为是否有这个必要呢?
钱源伟:网络管理应该加强,特别对于青少年来说,更应该把这方面作为重点来抓。因为成长中的青少年善于学习和模仿,但识别能力和自控能力都比较差,因此在《规范》中特别提出要培养健康情趣,提高鉴赏能力。有数据表明,在我国网络游戏玩家中,有八成年龄在25岁以下。网络游戏中一些暴力、色情等不健康内容,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了相当大的危害。更有甚者,一些青少年模仿游戏中的情节,走上了犯罪道路。
前段时间在一所职校发生了一起网络敲诈案,几名17岁的学生利用网络对同校同学进行敲诈,数额竟然达到了5、6万元。从这几年的情况来看,利用网络犯罪的案件日益增多,这和青少年的好奇心理以及网络管理混乱不无关系。因此,让学生文明上网很有必要。
记者:《守则》和《规范》是针对青少年的行为规范做出规定,您认为家庭应该在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做出怎样的努力?
钱源伟:现在很多家长除了分数之外,对子女正常的情感交流大大减少。其实,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是一个半独立半封闭时期,是子女既想独立又想要无限依赖的时候,家长对处于这个时期的子女应该格外关注。通过思想交流,可以及时有效地发现子女的心理问题,杜绝不必要的伤害。
前段时间发生的一起14岁女生怀孕生子事件,就是一个很不应该发生的案例。由于家庭的极端冷漠,致使这个女生受到与母亲同居男友的性侵害,到女生怀孕8个月时,家里才发现。如果家庭多些关心,多些爱护,很多问题可以避免发生。
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不仅是学校单独承担的责任,还应该是家庭和社会共同来承担的。比如《守则》中提到的“诚实守信”,如果社会上诸如制假售假等“不诚实守信”的现象屡屡发生,那么学校再多的“诚实守信”教育,对青少年来说,也只是空的。所以,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现代社会应当共同履行的社会职责。
(人民网北京3月31日讯,编辑:刘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