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兖州一中“循环大课堂”观后感
一年前,当我县中小学大力推进“先学后教、合作探究、当堂达标”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之际,我有幸和一些中学校长走进杜郎口的课堂时,心灵受到了强烈震撼!不久,我县新知双语学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便从杜郎口模式中蜕变出来,引起远近教育人的广泛关注。
不久前,拜读《中国教师报》刊载的《“课变”——记山东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一文,得知兖州一中也从杜郎口模式中成功蜕变。这一次,在市教育局的组织下,我们赴兖州一中目睹其“三步六段循环大课堂”教学模式,聆听杜金山校长的详细解读。心灵再次受到强烈震撼之余,我对“课变”不仅多了一份深层地思考……
“课变”形势——山雨欲来风满楼
对为什么把课改叫“课变”?兖州一中校长杜金山如是说:“‘课改’更多地是指‘方法’上的转变,而课变则是教育制度的变革,一个是转变,一个是颠覆。我建议今天的课改应该学习‘旧城改造’,一些积重难返的问题,仅仅靠敲敲打打、修修补补是解决不了的,修缮和修葺不行了,应该‘推倒重来’,课改的力度大些,再大些!”在杜校长看来,课改与“课变”还是有一些区别的。因此他呼吁,“课改的力度大些,再大些!”
不管是课改,还是“课变”,对教学一线的情况略有了解的教育人都知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君不闻,否定、非难新课改的言论还会时时在耳边冷冷地响起;君不见,眼下课堂教学中“一言堂”“填鸭式”依旧屡见不鲜。曾有人说,学完洋思学栟茶,不知到底要干啥。了解到杜郎口今昔巨变,有人却说,杜郎口模式好是好,就是高中不能搞。看到了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有人又说,兖州一中在山东,到了江苏行不通。
莫衷一是,疑虑重重,似乎课改寸步难行,面临绝路……
可是,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新知双语、兖州一中……越来越多成功范例却又无可辩驳地告诉我们,课改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势如破竹,锐不可当;全国各地的学习者、取经人纷至沓来也在明确地显示,课变正在成为教育人的普遍追求,求同存异,殊途同归。
一场教育教学改革的暴风雨已经扑面而来,不可回避。我们教育人理应学习高尔基笔下的海燕,不畏艰险,展翅翱翔,迎接猛烈地暴风雨!
“课变”历程——山重水复疑无路
自古至今,任何一种变革都会遇到来自各方面的阻力。有善意的,有无心的,也有恶意的,不可概而论之。正因如此,“课变”的历程也必然是崎岖坎坷,荆棘密布。
有人把课改的阻力归结于教育的体制,尤其是应试教育。可是“洋思经验”、“杜郎口模式”恰恰都是形成于新课改之前,并与新课改不谋而合,可以说是戴着镣铐跳舞成功的典范。
那么,真正的阻力在何处?我个人认为阻力来自于人,来自于人们陈旧的教育观念。从教育内部来看,我们不妨对下面三个层面的人力因素逐一剖析。
学校之魂——校长
教育家陶行知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那么,对待“课变”,校长们究竟是如何处置的?
有的心为所动,偶有行动,稍遇阻力,按兵不动;有的强调客观,口头赞同,行动迟缓;有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明哲保身,求稳守成;有的夜郎自大,自以为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凡此种种,与那些淡泊名利,投身课改,义无反顾,奋然前行的校长相比恐有过之而无不及。人们常说,选好了一位校长,就等于办好了一所学校。如果一个校长没有实施课改的决心和勇气,那么新课标就会是一只飘在空中的风筝。
学校之基——教师
关于教师的定义有许多。毋庸置疑的是,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基石、学生进步的阶梯,因为无论是传统的教学方式,还是新课标的理念,最终都要依靠教师来实施。对待“课变”,老师们会是什么样的态度?
有的是不会,有心变革,苦不得法,遇难观望,束手无策;有的是不敢,心神往之,跃跃欲试,苦无后援,独木难支;有的是不愿,被动应试,束缚手脚,囿于习惯,因循守旧;有的是不屑,名师自居,感觉良好,舍我其谁,唯我独尊。如果教师的教育理念不更新,“填鸭式”、“一言堂”就不会消失,新课标就会是一座没有根基的空中楼阁。
学校之源——学生
学生是学校生存的源泉。如果没有了学生,也就没有了学校。皮之不存,毛之焉附?对待“课变”,学生们又是怎么对待的?
有的兴趣盎然,手舞足蹈,身心投入,如鱼得水;有的初有兴趣,学不得法,习惯未成,久而乏味;有的基础薄弱,学习倦怠,习惯被动,进取乏术。如果学生在学习中没有主人翁意识,那么主体性就得不到落实,新课标就会是一汪没有源泉的池塘。
上面所述,只是对目前课改中所存在的某些现象作一概述,并非是对学校的领导、教师、学生进行否定。概述的目的则是为了说明课改的阻力因素主要是人的问题。只有把人的因素处理好,许多阻力才可以消除,有的甚至可以转化为推动课改进程的动力。
“课变”前景——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明确了“课变”的阻力所在之后,要实施“课变”,最关键的是要找到“课变”的动力源,并发挥其作用。从大道理上来讲,“课变”是历史变革的必然,是时代进步的召唤,是社会各界的期望,是教育发展的需求。可以说,这些是实施“课变”的根本动力。那么,“课变”的直接动力在哪里呢?其实动力就在上文分析的三个层面的人的因素中。
首先,校长应该成为“课变”的领头羊。
从众多成功与失败的范例来看,“课变”的实施依靠一位学科教师、凭借一个班级都是比较难以实现的。“课变”至少需要在一个学校的范围内进行才能取得一定成效。因此,作为一校之魂的校长理应成为“课变”的先驱者、倡导人、指导员。
校长首先应是学校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学校行政上的领导。作为校长,一要敢想,勇于理念超前,敢于开拓创新。二要会做,既善于整体谋划,又能够率先垂范;既善于学习模仿,又能够反思提升;既善于鼓动激励,又能够完善机制。三要坚守,咬定目标,百折不挠。蔡林森与“洋思经验”、姚芷平与“栟茶现象”、崔其升与“杜郎口模式”、杜金山与兖州一中“循环大课堂”就是明证。
其次,教师应该成为“课变”的主力军。
有人说过,“违背教师意愿或没有教师参与的教育改革从来没有成功过。”确实如此。教师是课改的真正主体,是具体的实施者。只有他们的教育理念真正得到更新,才会自觉自愿地投身到“课变”中来,日常的教学方式才会有所改变,变革才有成功的可能。
杜金山校长说,“转变教师的课堂观念成为重中之重的问题,我们当校长的要明白,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有什么样的课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当然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国民。”现在,许多学校在实施“课变”之前,采取把教师送到杜郎口研修,送到兖州一中见习等形式,让教师实地亲身感受先进学校的魅力,产生心灵的震撼,使之内心深处升腾起一种强力的“课变”动力。此举实在是明智之极!
当然,光凭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对“课变”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或困惑,必须及时组织教师研讨解决,尤其要引导教师认清这是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而不是“课变”本身的问题。我们千万不能把新生儿同脏水一起倒掉。
再次,学生应该成为“课变”的主人翁。
尽管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受教师的教学方式制约和影响的,但在实施“课变”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必须时时想着学生,让学生的主体性落到实处,因为教育教学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况且,如果没有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参与,那么课前的预习就不可能有成效,新课标所要求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也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在经过多年传统教育模式熏陶之后,学生的主体意识丧失殆尽,缺少学习主动性,缺乏自主学习能力,没有良好学习习惯,几乎沦为“学奴”。我们的第一要务是唤醒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我的课堂我做主”。正如杜金山校长所说,“无论什么学段,都应该致力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始终懂得‘学习是自己的事’。”需要明白的是,这种意识、能力、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的,是万万心急不得的,是需要老师们耐心培养的。否则他们就不是学生,也不需要我们教师了。其次,我们教师要舍得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摆正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位子,不占位、不越位,也不缺位。
倘能调动起这三方面的因素,“课变”何愁动力,何愁不成!
当然,思考毕竟是思考,与行动之间差距甚大,还有待落实,有待检验。但是我想,如果没有思考,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力,就没有变革;没有变革,就没有办法;没有办法,就没有出路。
“课变”之路,就在我们的脚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