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走出怪圈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感悟(转载)
在读书习惯的惯性驱使下,在暑假期间我又阅读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如饥似渴的饱读后,感觉到无论我国还是世界其他国家当前教育处在种种怪圈中,如何让教育走出怪圈,成为我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恐惧”怪圈。“恶魔般的行政官员与政客无所不在。教育界本身也存在着不少心胸狭隘的人,再坚强的意志他们都摧毁得了”由此可见,教师从教行为裴笼罩在无形的“恐惧”怪圈中。“教是为了不教”点明了教育的最高境界,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为了让被教育者自觉主动的学习。然而实际上教育更多的表现了他的强迫性、服从性特点,从而怀着“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心态、一生犯错,全体“株连”、“杀一儆百”的班级管理方式等,所有这些使学生学习在“恐惧”环境中如履薄冰,表面看来课堂纪律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出现了很多的叛逆性的问题生。
建议:教育中的长官多一些指导少一些干预,教学中多些过程性的肯定,少一些形式主义的否定和责罚。只有如此教师才会教的轻松,才会有时间和精力去潜心学习,完善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素质,使教师间的交流合作更和谐,以此才会有良好的心态引导学生主动的学习。所以说“恐惧不是教育的快捷方式”,恐惧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
二、“跟风”怪圈。每次对先进理论和教学模式的学习后,势必大张旗鼓的跟进模仿,惟恐漏学任何环节难取真经,实则只是形式上的模仿,真正的创新精神却被弃之一旁,到头来新的方法没学好,倒迷失了自我,再现“东施效颦”的寓言笑话。想想看,我们学过“洋思”,学过“目标教学”,还去过杜郎口“取经”……,每次的学习无不风风火火,轰轰烈烈:听公开示范课、比赛看谁模仿的像,但是到头来我们自己剩下了什么?形成自己的风格了吗?没有,一切都是“穿新鞋,走老路”。的确,教学质量始终是教育的生命线,但是对“教学质量”的理解有很大分歧,在教师传统观念中“教学质量等于教学成绩。”由此可看到教师们经常处于疲于奔命的自我分裂状态,行为随时随着执权人的意志而转移。
建议:多为教师们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为教师们展示自我个性提供良好的平台,少设些条条框框。“规则固然有其必要性,然而在我们最景仰的英雄当中,有许多人之所以能成就伟业,正是因为他们不守规则。”(雷夫语)抓不住教育本质的教学“跟风”活动又有何益?学习先进经验要取其“真经”,学其教学创新的精神,敢于实践的行为。允许每位教师百花齐放、风格各异,只有如此每位教师才会形成自己的独特教学风格,教育百花园才会绚烂多姿,我们的教育才会有希望。
三、“功利性”怪圈。我们中国人传统意识深处根深蒂固的存在一种对读书的误解:“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对农村孩子来说读书是脱离农村,“跳出农门”的唯一跳板。教师们也不厌其烦的用这种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可见“功利性”教育大行其道,也是最能打动学生内心的“教育法宝”。“我们知道“一生中最重的问题,永远不会出现在标准化测验上。”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指“品格、诚信、道德与胸襟”,照此推理,教师的能力也不会仅用几张获奖证书就完全证明。据调查,绝大部分教师从事教科研、参加各种竞技比赛等最简洁的目的就是准备晋升职称,而职称级别的高低又直接影响者每月工资高低。在此我并不是强调教师必须“清苦”,靠“精神”从教,我只是对这一现象进行表述。就我国现状来说,教师还是一项低收入职业。也许这种“功利性”思想的存在受我国当前国情的影响,这样的教育不是为了提高自己、追求真理、奉献社会,虽在文化继承方面功能达到,但大大削弱了文化创新、德育教育的功能。
建议:如何引导学生真正对未知领域的知识产生兴趣,让外在的压力变成师生个人内心渴求知识的动力已成为我们必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让主动探求新知成为学生自觉习惯,让这是本身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爱学习固化为个人的志趣,伴随一生。
以上仅是个人在读该书后的几点浅显的认识,其中或许有很多值得商榷和经由实践验证的地方。读完该书后我认为雷夫只是为我们如何走出教育“怪圈”提供了一扇探索之门,以后的探索之路还需我们自己去摸索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