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春婵(后排左五)和她班上的孩子们在课间打成一片。周豫 摄
南方日报特约记者 周豫
南方农村报记者 刘龙飞
专题策划:陈志 黄婵
坐车从梅州兴宁罗浮镇一路沿着山路前行两个小时后,浮中村到了。乡村女教师钟春婵在村中司城中学教书。
3年前,大学毕业后回到老家司城中学担任数学老师的钟春婵看着那些孩子或因父母反对、或因经济拮据而辍学时,她就下定决心:“要让他们的父母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钟春婵或许是这片农村土地上“另类”的存在——她给家长推荐的家庭教育书单上有《妈妈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爱的教育》、《决定孩子一生的心理学效应》等书,也有《拿破仑传》、《林肯传》这样的人物传记。然而她“超前”的教学方式在这片传统农村真的能实现吗?
唐诗为题教学生解方程
初三(2)班,一个扎着小马尾辫的80后女老师正吟着一首诗,“无事街上走,提壶去打酒,遇店加一倍,见花喝一斗,三遇店和花,喝光壶中酒,壶中酒几斗?”这并非语文课堂,而是钟春婵正以李白喝酒为题引入教学生解一元一次方程。
因为学校除了黑板没有任何其他教学媒体,平时钟春婵就做了各种卡片,“孩子学习得用直观教育,才更容易接受。”她的学生刘景鹏说:“她的课我们都喜欢上,有一次学习相对高度,她就带着我们到太阳底下测我们和树的影子,当时一下子就理解了。”
刘景鹏的哥哥刘景旺更是因为钟春婵的农村家庭教育而获得了继续读高中的宝贵机会。“整个村子就他(刘景旺)一个人还在读高中,若不是当时钟老师常常给家里打电话向我介绍书里面那些人物成才的故事,我就让他们兄弟俩去打工啦。”现在的刘爸爸认准了春婵告诉他的“死理”——“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
唯一全日制师范本科生
在司城中学副校长王耀华印象中,春婵总是自己掏钱买书、带着书一遍又一遍地往学生家里跑。
现在司城中学大约60个老师,原本24个教学班因为今年教师奇缺减少为18个。“她是学校唯一的全日制师范本科毕业生,那些年轻、有能力的老师都往珠三角地区跑了。”
3年前,钟春婵从潮州韩山师范学院大学毕业,当时父亲病重,包括春婵在内的钟家5兄弟姐妹,除了一个姐姐初中毕业,其他都上了大学。“作为老幺我也有委屈,但只能回来。”
现在,除了两个班141个孩子外,每个周末钟春婵还会走进孩子们的家里,让家长和孩子一起讨论阅读。在临近这学期期末考试的一个星期天的下午,钟春婵和往常一样,给家长们一一打电话,他们拉着自己的孩子围在一起,就考前如何调整孩子心态的话题分享心得。
令她欣慰的是,这种方法是有效的。“之前赖丽萍的爸爸一直不让她上学,我让他读了《读书改变命运》后,他对女儿好了不少,今年7月赖丽萍还考上了广州八十六中学呢!”
如果有机会可能会离开
“她现在班上没有一个人辍学。”提到钟春婵,王耀华对她的赞赏溢于言表。春婵则说:“我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如果有这念头(辍学)就掐死在萌芽状态。”
在初三(1)班教物理的杜老师对钟春婵的坚持特别欣赏,“因为年轻,她的教学思路总是很新颖,像数学这种枯燥的知识她都能讲得绘声绘色的,我们其他老师也会跟着她学习。”
但春婵也有不少困惑。目前春婵还是初中二级教师职称,“班主任的补贴只有65元。我曾经特爱买书,但回老家后就很少了,镇里没有大型书店,我刚来从教的时候自己买教学参考书,很多同事笑我自己掏钱买书很傻。”
当年与春婵一同毕业的同学有些现在在深圳教书,“每月大约有1万元,即使是在梅州的也有两三千元。”除了经济收入上的差距,更让春婵感到痛苦的是教学环境的巨大反差。不久前从深圳学习回来的她感受特别深刻,“那里有多媒体、投影仪、电视机,更重要的是那边的教学观念,这里是没法比的。”
面对这次采访,春婵总说自己做得不够好,“我的热情在这两三年也在慢慢地减退,这段时间我发现自己没以前那么积极了。”春婵害怕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下会越来越“懒惰”,她还记得不久前离开的老校长对她说的话:“年轻人就需要努力,不能一直呆在一个地方。”对此,春婵对记者说,“如果有机会走出去,我可能会离开。”
之前,有些能力的年轻教师都走了,学校也想挽留,但最终还是“不敢留”。“农村学校都得靠财政拨款,经济条件、教学环境和城里差一大截,我们怎么可能留得住?”副校长王耀华也只能面对现实。
记者手记
农村教师如抽血般流走
钟春婵的苦恼令我想起电影《凤凰琴》中提到的一句话,“中国乡村教育的发展,不在于把学校建成当地‘最漂亮的建筑’,而是要提高教师的生活水平。”
但现实情况是,由于工作环境差、发展空间小、待遇收入低等诸多原因,越来越多农村优秀教师如同“抽血”一般从乡村流向城镇。好教师流失了,留下来的师生普遍缺乏自信。渴望高素质教育人才的乡村,拿什么来留住那些骨干教师?
中国800万乡村教师是农村基础教育的基石,他们的流失已经成为制约乡村教育发展的最大挑战。现在的钟春婵还不愿放弃她的乡村家庭教育,“一百个人中有一个人去学习了家庭教育,我也是在收获,不是吗?”作为村里唯一的全日制师范本科毕业生,钟春婵拥有属于年轻专业教师的热情、理念,她的到来原本给这片封闭的土地带来生机和希望。如果她坚持不住也走了,村里的孩子怎么办?
为了农村,为了农民和他们孩子的未来,我们应该如何关注农村教师的生活、身心,如何留住他们,这是需要深思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