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理解
所谓小班化教学,就是指相对于过去一个教学班学生数量较多的情况,现在减少学生数量,减少到一定数额,会带来教育教学产生一些本质的变化。其最本质的特征是教学面向各不相同的学生个体,而不是面向整齐划一的全班整体;教学组织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均围绕学生个体发展而组织开展。
“小班化”教学指的是:以促进青少年学生既全面又有个性的发展为目的,在缩减班级学生规模的基础上,通过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实施过程、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等改革而形成的一种班级教学活动形式。
二、国外发展情况:
小班化教学是欧美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80年代,美国的部分州开展了缩小班级规模的实验。目前美国中学的平均班级规模是25个学生。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美国又提出美国中小学班级规模应缩小到18人。目前德国班级规模与美国相似,全国平均为25个学生。英国20到25人,加拿大25到30人。
三、小班化教学的产生根源:
小班化教学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如火如荼,方兴未艾,知识经济的到来,对人才越来越要求有明显个性特征、富有创新能力。因此,要求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改变过去整齐划一,流水线般的教育模式,而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天赋,所谓“因材施教”。 此是小班化教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
从教育自身的发展来看,小班化教学也是一种趋势。随着受教育者主体意识的觉醒,随着和社会需求的多轮互动,受教育者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也要求教育者应该关注到“每一个自己”,“每一个自己”应该接受到为自己量身定制的教育。而这种量身定制的教育需要改变过去那种大班额所带来的对中间状态学生的忽视和对学生的独特的教育需求的有意无意甚至是无奈的忽视。这其实对实施教育的一方来说,也是一种无奈,他也有“践踏教育规律”带来的失落和某种程度的机械重复的厌倦感。自身的职业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基于以上考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推行小班教学,明确 小学35人、初中40人、高中45人以下。湖北省在省级纲要中也明确要推行小班化教学。
四、小班化教学和新课程改革的关系:
新课程改革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和对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强调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的理念。2011年版最新的课程标准坚持、发展和完善这些基本理念,更加注重学生的感悟、体验和认识,注重教学信息的多重传递和与学生的双向交流,注重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的有机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发展所具有的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使教师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中发挥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小班化”教学过程的重心就是由过去大班时教师为主体转向学生为主体。“小班化”教学,由于学生人数减少,学生在教学参与、教学互动等方面的机会大大增加,学生个体在参与教学过程中才有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感悟、体验和认识,从而逐步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翁。
从这个意义上说,小班化教学有利于推进课程改革,真正将新课程标准的各项理念和要求落到实处,而不是“纸上谈兵”、说一套,做一套。
五、我校实施小班化教学的条件和现状:
我校是一所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教育传承的老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硬件条件在本地初中学校中数一数二。但由于初高中剥离、教育整合等内外部因素,生源数量和质量明显下滑,相对地产生了一部分教育资源的“闲置”,这为在我校进行小班化教学反而产生了一些别校不具备的有利条件。当然,起初是不得不的被动,而现在有了不得不的主动。就是以前生源数量减少,而教师数量基本保持不变,为了保障每位老师都有事情可干,不得不把每班的学生数额降低,被迫实行所谓的小班化。但是随着对小班化教育教学的实践和不断地总结反思,大大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近三年我校都成为为数不多的完成了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考核指标的学校,招生形势有了极大的好转,使得无论是学校管理层面和老师层面都对小班化教学有了主动实践、大胆探索的主动和自觉。这是我校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整个教育发展的大势,如果我校在小班化教学上取得了突破,那对于我区基础教育的发展也是一大贡献。
六、小班化教学的五大优势:
1.小班化教学使师生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实践证明,班级规模越大,师生之间情感纽带就越弱;班内学生越多,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就越大,教师对班级的管理也就越难;班级规模越大,学生交往的频率就越低,学生之间的合作也就不容易进行。相反,小班额的情况是:由于人数的减少,学生受教育的时间、条件得到改善,师生交往的频率加大,交往机会增多,师生 之间更加了解,感情更加密切。同时,班级规模的大小还直接影响到课堂上的座位排列,比如,50个学生的大班教学只能是秧田式座位排列,它更适合于教师讲、 学生听的传统课堂教学,而对于学生情感、交往乃至创造性素质的培养则有很大局限。而当班级额度较小时,如20个左右时,座位可排列成马蹄形、圆形、V形、 T形等。这大大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情感更易交流。
2.小班化教育是实现“因材施教”的最有效的方式。
相对于传统的大班教学,在教学时间上, 由于班额减少,教师的传统工作量减轻,能有大量时间来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作个别指导,在空间上,实行小班教学后,教师空间增大,能增加师生间、生生间交往的频率,教师的“照顾面”明显扩大,有更多的机会在教室内巡回,这有助于老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面向全体;在形式上,小班教学可以采取各种教学形式,照顾到班级中学生之间的差异,灵活掌握教学要求和进度,并及时调整教学结构。
3.小班化教育能更好地实施探究性学习。
在一个学生数太多的班级中,如果又没有充足的必需材料,在较短的时间内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是比较困难的;即使激起了探究活动,也难于展开和深入。而小班化教育则不同,首先,小班化教育环境中融洽的师生关系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开放程度;其次,较大的学习时空有利于组织各种学习形式,比如他们可以或个人,或结对,或小组,或全班……去做诸如阅读、实验、思考、记述和讨论等多种多样的活动,这为探究性学习提供了条件;再次,小班教师实施班级管理的跨度较小,有足够的精力进行优化管理,有利于形成良好班风,为探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
4.小班化教育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班级规模的大小还影响到学生的健康和用 脑卫生。据卫生部门测试,小班教室内二氧化碳的含量明显低于普通班。这样的教学环境肯定比70多个学额的环境要好,学生的心境、教师的心境也会放松,更利 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小班化教育也更有利于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因为人数的减少使教师有充分的时间分析学生的心理,研究 生的心理,从而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5.小班化教育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传统的大班教学是大工业生产的产物,是为大批量培养熟练劳动力服务的,强调培养的是学生的共性而忽视学生的个性。这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因为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多姿多彩的社会,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多方面的,特别是具有特长的专业性人才。而小班化教育则不同,其重心由教师主体转向学生主体,它真正强调了学生在班级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它确立了以育人为本的思想,把学生视为一个个具有独立人格、文化背景、知识积累、兴趣爱好等不同特点且客观上存在差异的 人。人数的减少让教师在充足的时空下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个性特征得到充分的释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