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教育局近日对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心理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当前沈城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心理方面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沈阳的中小学生中有33.2%的学生不愿参加学校组织的义务劳动,35%的学生不能独立完成作业,71.4%对自己的学习成绩不满意……这些数字都来自沈阳市教育局最近做的一份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心理状况问卷调查。
市教育局从学生思想道德面貌现状评价、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评价、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家庭和社会环境评价四个方面入手,将这次问卷分为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其中学生问卷51道题,印发1000份,调查对象为城乡10-15岁年龄段的学生,涉及班级100个。教育局称,虽然时间紧迫,调查数据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约1%),但从数据的对比和倾向性上可以反映出一定的问题。
此次调查中,学生们在集体观、人际观等价值取向方面的健康向上的选择是令老师和家长们放心的。问卷结果显示:99.5%的学生表示当答应别人的事情做不到时会及时表示歉意、说明;79.2%的学生表示如果在马路上捡到100元钱会交给老师或者警察;61%的学生表示读书的目的是追求美好生活;85%的学生表示有钱会用来买书籍;94%的学生面对老师或者父母的批评会欣然接受。
此外,学生青春期的心理也比较健康,83.2%的学生否认当一个女生和一个男生单独来往就是在谈恋爱,1.5%的学生表示自己曾经暗恋过异性同学。
不过,当前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心理方面和学校的德育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部分学生在基础道德方面存在认识与行为脱节。问卷结果显示:对说粗话、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31.5%的学生表示与己无关,无所谓;41.2%的学生不能主动让座;3.2%的学生存在暴力倾向。
教育部门称,学生存在思想道德心理方面问题,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有责任,都应该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改进。此次调查的结果,并不是一个个枯燥的数字,老师和家长们应该从中发现问题,得到启示,并从自身做起,更好地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使他们健康茁壮地成长。
工作存在失误也是造成部分学生存在思想道德心理问题的原因之一。一些学校重智轻德,片面追求升学率,对成绩不好的学生采取冷漠、歧视的态度,使其中不少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有的学校虽然开设德育课,但内容与客观现实差距大,学生不感兴趣,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开展的也不够。有的老师没有彻底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缺少对学生情感的投入。
此外,社会也对未成年人存有不良的影响。一些网吧管理不到位,血腥暴力游戏、黄色信息等内容严重危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校园周边环境没有得到彻底整治,文化市场传播的淫秽、色情、凶杀、暴力、迷信等出版物屡禁不止,大众传媒缺少适合未成年人阅读的专栏和栏目,可供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有限,这都是中小学生形成不良心理品质的社会原因。
九大措施让孩子上好德育课
沈阳有近百万的未成年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关系到沈阳的未来,更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为此市教育局提出了9大举措加强德育教育,包括制定《沈阳市中小学德育系列化整体化实施纲要》、《中小学师德建设工作评估办法》等。
市教育局提出,各学校要积极编写符合实际、体现本校传统特色的德育教材,确保德育课时,任何学校不得随意削减、取消和占用,毕业年级也不例外。保证社会实践的时间,筹备成立沈阳市中小学生实践活动指导中心。
关爱单亲学生、特困生,教师要多发现和鼓励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开展校园“馨语”活动,不用侮辱轻视的语言刺伤学生心灵,多说“你能行”、“你需要帮助吗”、“如果你这样做会更好”等语言,要相信一件小事可能会改变学生的一生。
试行处罚听证制度,在充分尊重学生的辩护权和申辩权的前提下,对部分违反校纪校规的学生的处罚采取听证制度,召开家长、学生、老师等相关人员参加听证会,增强学生处罚的公平、公正、公开。
增加家长会、校长接待日、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等有效形式,形成家长和学校的合力,推进班主任家访活动。
听着高兴“我们自立了”
70%的学生能做到自己上学回家;36.1%的学生经常帮父母做家务;60.8%的学生表示在家力所能及地做一些家务;自己在家有陌生人敲门时,51.7%的学生表示会问清来意再决定是否开门,43.2%的学生表示不论是谁都不给开门。
学生的自理自立、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了。尽管有一些家长十分溺爱孩子,造成孩子除了学习什么也不会做,但从整体来看,能够自理自立的学生占大多数。
小学六年级学生马薇的家长许女士说:“其实我对女儿也比较溺爱,她小时候吃饭穿衣我一手包办,因为不舍得让她挨累。但是她上小学以后我发现,同自理能力强的小孩比,女儿明显缺乏生存能力,应对一些事情头脑不灵活,还有些骄傲、自私,所以我开始让她学习擦地、洗碗、洗衣服,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效果很好。”像许女士这样的家长很多,他们已经开始意识到独立自主是孩子必须拥有的一项品德。
“要是来了陌生人,千万别给开门。”现在这样的叮嘱几乎会发生在每一个家长身上。许女士亲戚的孩子才8岁,就已经学会戴着钥匙自己回家,还会先爬上6楼看看有没有人跟着,再回到5楼的家门口开门。人们在说如今的小孩子“精明”的同时,也发现他们比起上一代人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了。
“我们喜欢品德高尚的老师”
38%的学生喜欢品德高尚型教师,20%的学生喜欢知识渊博型教师,24.7%的学生喜欢要求严格型教师,19.3%的学生喜欢情感交流型教师;91.3%的学生认为老师对表现不好的同学通常关心鼓励,99.5%的学生认为老师认真备课、上课。
原来学生更喜欢品德高尚的、严格的老师,而不是社会通常认为的能和学生进行平等情感交流的老师,这个结果令很多人感到意外。
学生对师德状况的评价显示,师德是最重要也是受到肯定的标准。“现在亲和力好、年轻幽默的老师非常受欢迎,上了年纪的老教师往往因为德高望重而让学生敬畏。”158中学主管德育的佘达夫副校长说,“这种尊敬其实更代表学生的人生观,他们更喜欢师德高尚、要求严格的老师,因为这样的老师给他们树立了榜样。”
辽宁社会科学院社会心理研究室主任张思宁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道德追求,有的时候他们希望被管教,希望老师对他们的行为作出判断,不论对与错,只追求公正,所以他们心里会喜欢严格的老师。
看着担心赞成老师罚写多遍作业
47.9%的学生表示老师曾要求个别学生几十遍地写作业;52.1%的学生表示老师曾要求个别学生连续多次打扫卫生;81.7%的学生认为老师要求个别学生几十遍地写作业、连续多次打扫卫生是关心帮助学生,4.3%和4%的学生认为这是变相体罚和体罚学生。
这是一个让教育局也感到惊讶的数字,原来学生们并不认为罚写多遍作业、多次打扫卫生是体罚,反而认为这是关心和帮助学生。这是什么原因呢?
沈阳市第一中学校长张振丽并没有对上述数据感到太大的惊讶:“这说明大部分同学还是理解老师的苦心的。”张校长认为,“现在,学校对于违纪的学生缺乏硬性的管理措施,有的家长又疏于管教,导致许多学生犯了错还不认错。如果这时候老师对于学生进行适当的小惩罚,其他的学生也不会认为老师过分,反而会认为老师是关心他才管他。当然我们不提倡这种做法,更不允许体罚和变相体罚,我们也鼓励学生在思想上自由开放,但是在行为上必须受到约束。”
省社科院社会心理研究室主任张思宁对此则有更深刻的看法:“学生需要被关注,他们最害怕的不是管教、惩罚,而是家长或者老师对他们的漠视,这就是为什么一些学生老是用调皮捣蛋的方式来赢得别人注意的原因。很多学生在被老师小小的惩罚后,反而会有满足感,认为这是老师关注他们的一种体现。”不过,张思宁也指出,这些数字说明孩子更希望老师给予具体的解释和沟通,而不仅仅是批评、惩罚。
崇拜父母的人最少
40%的学生景仰科学家;35%的学生景仰体育、影视明星;只有1.5%的学生表示景仰自己的父母;而景仰黑势力老大的学生竟然达到2.9%。
“造成这种现象的最根本原因是孩子对父母缺乏感恩的心。”沈阳绿岛学校中学部教育处主任汪慧丽深有感触地说。
汪慧丽认为,许多家长对孩子进行的教育很失败,不但没有让孩子懂得感激,反而丧失了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地位。“长时间对于孩子的溺爱,会让孩子产生一种心态:凡是我要求的父母都应该给;如果父母做不到,就是他们的无能。”一位出租车司机坦承:“我的孩子现在上初中,他根本不听我的话,更别提什么景仰了,不恨我就不错了。”
为什么我们苦心塑造的英雄榜样无法成为孩子们的崇拜对象?这一问题让多数教育者困惑。对此,汪慧丽的观点是:“过去战争年代的英雄人物距离孩子的生活太遥远,成功的教育应该触及孩子的心灵。”
就在昨天上午,汪慧丽还在为绿岛学校和葫芦岛市建昌县贫困小学手拉手活动事宜忙碌。“如果孩子能够亲眼看到山区的贫困,他们心灵上的感触,效果比我们说上一百句‘珍惜现在的生活’这样的话要好得多。
和家长“没话说”
当有麻烦、心里不愉快时,11.4%的学生倾向于憋在心里谁也不告诉,15.2%的学生会告诉父母,只有7.6%的学生会告诉老师。
“‘郁闷’已经成为时下孩子当中最流行的一个词。一方面显示孩子对挫折的承受能力越来越差,另一方面更反映出孩子和家长、老师沟通得太少。”张振丽校长这样认为。
在心理咨询门诊提供免费心理咨询的孟医生接待过好多因为与家长闹情绪而苦恼的孩子。“在升学、选择专业等方面,家长往往按照自己的意愿做,而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兴趣、爱好和感受。孩子学习的心理压力本来就大,这样只能使孩子和家长之间越来越没话说,沟通得越来越少。”
沟通减少的后果是孩子对于父母的建议和要求产生了逆反心理。调查分析中的一组数据反映了这种逆反心理的存在状况———6%的学生表示面对老师或父母的批评存在逆反心理,甚至反驳对抗。
孟医生分析这种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认为自己已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了,独立活动的愿望变得越来越强烈,他们一方面想摆脱父母,自作主张;另一方面又必须依赖家庭。“如果这时家长还把他们当小孩来看待,无微不至地"关怀"。
相关链接什么是德育教育
辽宁省社科院社会心理研究室主任张思宁解释说,道德分为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两方面,德育是道德的教育手段,也同样分为意识教育和情感教育两方面。
意识教育是培养社会对每个成员的基本道德要求,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道德要求,比如什么是做好事,什么是做好人等。这是一种群体性的培养,因此学校是意识教育的主体。
情感教育是培养人的心理能力,直接决定每个人对于他人的态度。情感教育从出生以后就开始了,0—6岁尤为重要,因此家庭是情感教育的主体。
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和家庭都是最重要的德育教育场所,二者缺一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