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思中成长
----2012年初中语文培训的感悟
新一轮课程要求教师要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确立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这对老师是一次机遇、一个挑战、一次考验,如何把新教材教好,提高运用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之中?我以高潮的热情参加了这次培训,以下是我的几点感悟。
一、教师: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学观念。
经过几天的学习我的学生观、课本观、课程观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语文教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天地。贯彻以学为主的基本思想——即把学生看作语文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比如,在教学课文之前,经常先把自己制定的教学目标展示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在读课文后根据我制定的学习目标再讨论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作业也可自主确定。这样,就使全体学生都能真正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还参与了目标的制定和作业的布置,从而,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可以在自学阶段有本可依,有章可循,并取得成就感。
二、让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在集体背课的基础上导学案或学案,指导帮助学生课前预习与巩固,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有效的预测与诊断,了解学情,为课堂上学生的高效学习,教师的精讲点拨做准备。这时要求学生要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在新学习开始时,首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纵观了解全册书的内容结构。要求学生善于利用网络资源,善于利用校内、家庭、自然、社会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提出学习要求,如:每周要背诵并默写“课外古诗词背诵”其中的一首。一学期内要阅读完“名著导读”中的所有作品,并写好读书心得等。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方向。发挥教师、学生两个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新课程的角度来看,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而不只是被动的执行者。因此,教师、学生都是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体,也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教学相长才真正成为可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发挥出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要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动参与者,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者。
三、教学形式多样化
在教学形式上,力图改变学生重复单调枯燥的教学状况,采取多种多样的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形式,如:在学习《云南的歌会》时可采用对山歌的形式,进行男女同学对唱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采用不同的情境导入方式,如在《猫》的讲授中用提问式导入,“同学们,你们养过猫吗?你们是怎样对待它们的呢?”在讲授《马》时,先放《赛马》等曲给他们听,让他们猜猜这是什么曲,然后再导入进新课;要求学生自己出试卷题,自己讲评试卷;朗读是品味文章的一个重要手段,好的朗读是建立在了解文章内容、揣摩文章语言和体会文章情感基础之上的,这些基础,只是反复朗读或空泛地评价朗读的好坏都是无效劳动。多问几个“这里应该怎样读”, “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应该用什么语气语调来读” ,“为什么要这样读”等,这样在教会了学生朗读的方法的同时也能让学生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文章的情感,可谓一举两得。
四、重视创设学习语文的环境,为学生提供展示成果的机会。
培养学生拥有较为完整的阅读体系是写作能力提高的关键——“向阅读要写作能力。”学生涉猎广泛的课外知识领域。在课堂中要求学生以“字、词、句、段、篇”等形式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感按先说后写的方式记下来,这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和适时关心。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是教学艺术之魂,没有情感的融入,教学艺术之花就不能开放。而语文教学就是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情来沟通与学生的联系,以情来陶冶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既是教学的目标,又是教学的手段。教师应发挥主导地位,为学生提供展示成果的机会。
五、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
好老师是一个学习的发动者,好老师还必须是一个能够让学生学会学习的人,只要有疑问,随时可以提出,只要有想法,随时可以发表,师生平等对话,同学间无拘无束地交流。课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自然、社会中的语文教育资源,特别是那些鲜活的、密切联系现实、密切联系学生经验世界的教育资源,如节日、纪念日、刚发生的身边事、国家大事、国际新闻等,使语文课程内容不再局限于教科书,成为不断充实、不断更新的长流活水。
六、采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使之在最佳的状态下自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才能使学生在自己的起点上得到充分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热情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在师生、生生、人机的三向交互活动中掌握了基本知识与技能,形成了良好的个性。同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也简化了教师的教学操作,使得教师能集午程标准,并在学习的过程中结合实践,不断反思,不断更新,不断突破,这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课改教师。
新圩中学 刘电纯